第175章 张献忠

佛图关位于重庆城西,地势险竣,两侧环水,三面悬崖,自古有“四塞之险,甲於天下“之说。

就在三天之前,张献忠带着人刚刚攻破了佛图关,大败总兵曹英,距离成都又进了一步。

就在佛图关的将军府中,大堂之上坐着一个人,这个人三十五六岁的年纪,长身虎颔,面色金黄,须一尺六寸,威风禀禀,杀气十足,正是大西王张献忠。

堂下突然跑过来一个将军:“儿臣张可望见过父王。”

张献忠放下了手中正在观赏的宝刀:“可望,你来了,有什么事吗?”

“据探子报,秦良玉率领三万白杆兵驰援重庆,如今已到重庆城下,另外..”

“另外什么?”

“据传闻南京朝廷为了救援蜀王也发出大军征讨川蜀,我军很可能要腹背受敌。”

张献忠哈哈大笑:“那有什么了不起,别说是南京小朝廷,就是崇祯的京师大朝廷我都不怕他们,如今咱们已经拿下了四川大部分地方,只待打进成都便可建国称帝,到时候你们几个小子都是王爷!”

“儿臣谢过父王,那咱们该怎么办?”

“让本王考虑考虑,你去将汪先生叫来。”

这汪先生本名汪兆麟,乃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后来随着张献忠东征西讨,出谋划策,深受张献忠的信任。

不一会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书生走了进来;“大王何事如此着急?”

张献忠开口说道:“据说秦良玉带着三万白杆兵到了重庆,南京朝廷也派出了大军驰援川蜀,不知军师可有良策?”

汪兆麟笑了笑:“这计策臣已经想好了,秦良玉白杆兵英勇善战,若是正面交锋我们就算能胜也会损失惨重,所以只能智取不可力敌。至于南京朝廷的援兵,大王只需派出水军都督狄三品扼守三峡水道,保管任何援军都别想入蜀!”

张献忠一拍大腿:“妙啊!都说军师是文曲星下凡,以咱老张看那是诸葛孔明转世啊,如今有了军师的策略,想必不日便可拿下成都了。”

“大王过奖了,只是如何对付白杆兵,在下心中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前方观阵之后再做出决定。”

“哈哈,有军师在,咱老张放心的紧,什么白杆兵定然不在话下。”

“大王,你都已经称王了,这口头语可不能总是挂在嘴上了,老张这个称呼不适合你了,应该用孤王。”

“哈哈,孤王这不是一时高兴忘了吗。你放心,孤王记在心里,一定改,一定改。”

“大王,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你说。”

“自从入川以来,咱们的军纪是一日比一日涣散,这样下去只怕有很难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不利于咱们以后的发展啊。”

张献忠满不在乎:“军师多虑了,这儿郎们随着我一路征战死伤无数,难道还不能自己找点乐子吗,再说了得不到支持又如何?惹急了孤王,孤王把他们全杀了!让他们还敢和孤王作对!”

汪兆麟摇了摇头:“大王,万万不可啊,你看那闯王李自成,在陕西之时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听说已经打进京师了。大王想要和他一较长短,就得学会收服民心。”

张献忠听到这里脑仁都大了:“那个军师说的话孤王会好好考虑的,咱们现在先打下成都再说其他的。”

汪兆麟心中苦笑一声,自己这个大王什么都好,就是对于民心所向这种事毫不在意,不过这也怪不得他,说起来张献忠也是一个苦命人。

张献忠本是延安府的一名捕快,因为不会讨好上司便被随意安了一个罪名革去了职位。他心中苦闷便去延绥镇从军,又因为不肯杀良冒功,得罪了上司,要将他开刀问斩,多亏有人看他相貌奇异替他求情这才躲过一劫。

经历了这种种事宜,张献忠心中难免有些偏激的想法,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终于让他等到了一个机会,随着反贼四起,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人马相应王嘉胤的暴动,很快便崭露头角。

在乱军之中成长的张献忠,只信奉手中的大刀和胯下的战马,至于民心之说,宗教传播的六道轮回之讲统统不信,所以行事愈发肆无忌惮,这也是他势力扩张的一个重大原因。

但是汪兆麟明白,虽然他现在能够不择手段成为一方霸主,但是想要图谋天下,必须要收买人心,不然不光难以进取,只怕守成都难。

张献忠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的心里,只有刀子硬才能得天下,其他的都是扯淡。汪兆麟无可奈何,毕竟到现在为止,张献忠的方法很有效,这也让他的劝说变得很无力,只能希望张献忠稍稍受挫之后能够听进自己的话去。

张献忠身下并无子嗣,他统治军队的方法也是另辟蹊径,要想在他的军队之中掌握兵权,除了要有能力之外,还要改姓张,并认他做父亲。如今军队中的中坚力量张可望,张文秀,张定国,张能奇全是他的义子,而且他们本来全都不姓张。

这在大西军军中已经成为了特色,按道理来讲张献忠已经人到中年了,后宫之中最少的时候也有二十多人,最多的时候那是不可计数,他想要一个子嗣继承他的位置十分容易,但是他偏偏不喜欢自己生,非要去认一帮儿子来帮他稳固军权。

对于这件事,大西军中所有的人都一致保持了沉默,因为这种事情说出来不但在张献忠那里讨不得好,那些张献忠所认的义子只怕也会记恨自己,到时候在大西军中只怕再无立足之地。

由于汪兆麟很快解决了张献忠面临的难题,所以张献忠很开心,要和汪兆麟把酒言欢。汪兆麟一介书生哪能喝的过反贼出身的张献忠,很快便被灌得不省人事。

张献忠眼神中透着光:“来人,将军师送回营中好生伺候,另外禁止军师和那些本地的官绅接触!”

第35章 让你们久等了第76章 连环第28章 祭旗第318章 大婚(七)第61章 宴无好宴(下)第56章 意外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296章 夏虫不可语冰第202章 毒计第31章 忍痛第66章 乱世无闲人第51章 药到病除第8章 崇祯十三年洛阳记事第30章 豫亲王战死了?第234章 大乱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43章 要粮第273章 刺杀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76章 没有退路第154章 瞬息万变第8章 崇祯十三年洛阳记事第220章 突如其来的大战第165章 上后山第27章 为难的交易第41章 施救第55章 大战序幕第29章 利欲熏心第69章 豪赌第99章 三军对阵第190章 蔡府第46章 后宫派系第47章 殿下可曾听过三国第211章 商人遇见兵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没有第55章 留下调查第539章 底气要足,可见血第51章 君子藏器于身第62章 夜闯叶府第190章 蔡府第71章 李自成和田见秀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14章 战场反水第4章 朱由菘是怎么没的第44章 指鹿为马第24章 滋养他的野心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6章 大婚(六)第112章 明殇(二)第262章 神秘贺礼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80章 天子怒第146章 大明魂第55章 夜宴第14章 怀疑第2章 要多少银子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戏第227章 真相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342章 年关第147章 郑家村第54章 密道第124章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37章 溃败第383章 战事第14章 封王第67章 东窗事发第58章 解药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33章 我爷爷是谁第39章 谈一笔买卖第38章 撤退第75章 小公子郑森第57章 捉鬼(上)第11章 绝户计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59章 警明钟响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145章 郑氏后裔第五章第15章 崇祯与王承恩第64章 反复无常是小人第88章 逼宫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52章 归顺第128章 螳螂捕蝉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1章 大明钱庄第36章 摇摇欲坠第22章 劝降第24章 洛阳爱情故事第170章 三巴掌第5章 谈判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83章 先发制人
第35章 让你们久等了第76章 连环第28章 祭旗第318章 大婚(七)第61章 宴无好宴(下)第56章 意外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296章 夏虫不可语冰第202章 毒计第31章 忍痛第66章 乱世无闲人第51章 药到病除第8章 崇祯十三年洛阳记事第30章 豫亲王战死了?第234章 大乱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43章 要粮第273章 刺杀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76章 没有退路第154章 瞬息万变第8章 崇祯十三年洛阳记事第220章 突如其来的大战第165章 上后山第27章 为难的交易第41章 施救第55章 大战序幕第29章 利欲熏心第69章 豪赌第99章 三军对阵第190章 蔡府第46章 后宫派系第47章 殿下可曾听过三国第211章 商人遇见兵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没有第55章 留下调查第539章 底气要足,可见血第51章 君子藏器于身第62章 夜闯叶府第190章 蔡府第71章 李自成和田见秀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51章 上中下三策第14章 战场反水第4章 朱由菘是怎么没的第44章 指鹿为马第24章 滋养他的野心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6章 大婚(六)第112章 明殇(二)第262章 神秘贺礼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80章 天子怒第146章 大明魂第55章 夜宴第14章 怀疑第2章 要多少银子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44章 跟着我去看戏第227章 真相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342章 年关第147章 郑家村第54章 密道第124章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37章 溃败第383章 战事第14章 封王第67章 东窗事发第58章 解药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33章 我爷爷是谁第39章 谈一笔买卖第38章 撤退第75章 小公子郑森第57章 捉鬼(上)第11章 绝户计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59章 警明钟响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145章 郑氏后裔第五章第15章 崇祯与王承恩第64章 反复无常是小人第88章 逼宫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52章 归顺第128章 螳螂捕蝉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1章 大明钱庄第36章 摇摇欲坠第22章 劝降第24章 洛阳爱情故事第170章 三巴掌第5章 谈判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83章 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