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滋养他的野心

卢晓航点点头:“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他们以狩猎为生,咱们以种地为生,好在上天还不算亏待咱们,给咱们留下了无尽的祖先文明,朕听说在辽东之地,他们拿着一本三国演义便可以当军师了。可是不知道这罗贯中一样的人在咱们这边可是有不少。”

何可纲疑惑地问道:“这三国演义末将是知道的,只是这罗贯中是谁?”

卢晓航笑了笑:“据说是这三国演义的作者,但是具体是不是还不知道呢。”

这三国演义的作者到底是谁到了后世还在争论不休,实在是这真实的作者担心书中有什么犯忌讳的地方,若是被人揪住了不放实在是一桩麻烦,而且这些写书人大多是为了利,出名对他们来说实在没什么用,所以除了少数人敢署名,大多数人只敢用笔名,甚至有的干脆连名字都不写,反正银子到手了就好。

何可纲接着说道:“咱们所依仗的文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据说已经有不少汉人在满清那边扎下了根,那满清的前任皇帝黄太吉又是一个知人善用的君主,如今满清的文化和几十年前大大地不一样了。”

卢晓航点点头:“他们能用咱们的智慧文明武装头脑,咱们也能用他们的打法武装自己,只是所缺的不过是悍勇的士卒和优良的马匹。马匹好说,但是士卒只能用别的办法弥补了。何将军,你觉得吴三桂有没有可能投靠满清?”

何可纲苦笑一声:“这吴三桂不是一个忠臣,甚至他心中连为人臣子的观念都没有,他的心中只有吴家,只要吴家好,一切都好,若是吴家不好,他可是什么都能干出来。不要说投奔满清,若是投奔蒙古对他们吴家更有利,只怕他也是会毫不犹豫。”

卢晓航点点头:“那你说朕可以拉拢他么?”

“末将听说吴三桂的父亲在皇上的手里,要拉拢他应该不难,只是这个人的忠诚不可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好处他总会有背叛的那一天。”

“无妨无妨,朕只不过暂时不想和满清军队交战,先让他挡一阵最好,若是不能挡,也不能让他帮助满清入关,他若是真的和满清联手了,到时候便是天下无敌,除非岳武穆再世,不然谁都拦不住他们。

这个时候河洛军近卫营已经在向京师赶去的路上了,他们正在和吴三桂赛跑,看看到底是谁先占领京师。李自成虽然说将京师归还给大明了,但是他的人都撤走了,吴三桂是绝对不会路不拾遗的。

卢晓航和何可纲谈了半夜,大致了解到了关宁军和满清的战斗力,心中暗叹不已,吴三桂绝对是一个棘手的对象,自己不能把他逼得太紧,不然他放弃了家族观念投奔了满清,到时候自己就欲哭无泪了。划江而治都是奢求,虽然自己手下控弦之士十五万,这个阵容和李自成打没问题,但是若是碰上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军,那是万万打不过的。

他心里大概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现在的满清野性未除,蛮性十足,河洛军还好说,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差不多能战至最后一人。江北军稍次之,估计能战到剩下三成的兵力就会溃败。至于大西军,只怕他们有了三成的损失便会溃败。

不是卢晓航看不起大西军,实在是他们以往作战全靠凶悍二字,碰上了比他们更加凶悍的满清兵,只怕撑不住半个时辰,满清军会把他们的军魂磨没了。

卢晓航想了半天,下定了决心,袁宗第的新军刚刚成型,还未经历过大战,就让何可纲以新军为根基组建一支军队,这支军队要以骑兵为主,要有和满清的一战之力。正好何可纲带来了八百关宁老兵,这些人完全可以把这支新军的架子撑起来,至于练手,当然是李自成在山西的贼匪合适。

一来他们距离近,练兵方便。二来给他们一个警告,让他们安稳些不要在边境搞这些小动作。

河间府到京师还有四百里的距离,而吴三桂距离京师只有不到二百里了,况且吴三桂都是骑兵,他应该会先到。

但是经过了一夜长谈的卢晓航却不怎么着急了,现在这种情况吴三桂若是拿下了京师反倒是一件好事。

李自成撤退之后,京师一文钱都不会留下,现在这种情况谁占了京师谁就拿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而且经过何可纲这么一说,卢晓航对于吴三桂也算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吴三桂这个人既然把家族复兴看的这么重,给了他京师反倒是个好事,那样的话他投奔满清的希望就会小很多,毕竟京师虽然只是一个地名,但是意义非凡。

就这么说,当年袁术收到了孙策献上的玉玺,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立刻称帝,结果虽然不怎么好,但是这种有意义的地方有助于这些有野心的人滋长野心总是没错的。

所以卢晓航认定,吴三桂占了京师,就很有可能立刻自立为王,到时候满清给的条件可就不够看的了,什么平西王,平西王再大,上面还有一个皇上压着,而且满清的制度,除了皇上臣子都是奴才,这绝对让心高气傲的吴三桂接受不。他若是自立为王,那就是自己金口玉言,比什么都强。

想到这里卢晓航立刻给出发的河洛军下令,停止进军。大军退回河间府,给吴三桂足够的时间稳定下来。

再说吴三桂,争分夺秒到了京师,眼见京师城门紧闭,上面还挂着大顺旗,大笑不已,终究还是自己快了一步,想到这里哈哈大笑,立马来到城前:“城上的人听着,立刻打开城门,否则大军进去,城头之上鸡犬不留。”

城头之上一看来的是吴三桂,立刻推出了与吴家往日有旧的游击将军莫大山。

莫大山冲着城下喊着:“贤侄,还认得我么?”

吴三桂一看便笑了:“原来是莫叔父在城头之上,小侄刚刚无礼,还望恕罪。既然是莫叔父在城头之上,还请莫叔父开城门吧。”

第56章 学生顾炎武拜见老师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126章 秦淮夜谈第55章 大战序幕第1章 浪子回头的少年第50章 抄家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5章 谈判第132章 训诫第312章 大婚(一)第63章 发配三万里第226章 痕迹第32章 无巧不成书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160章 为了同一个目标第23章 针锋相对第201章 成都争夺战第159章 砀山山贼第45章 八成第180章 暗流第43章 我看你们兄弟还是去唱戏吧第37章 苏州行第82章 年前第33章 小姐说她不起床第233章 城外事第9章 秘辛(一)第60章 大局已定第38章 霍州之战(7)第176章 有伏兵第75章 为什么是沧州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55章 夜宴第36章 三声炮响第57章 最后的夜话第23章 杨林和戴小虫(1)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416章 登府第24章 三人游第71章 皇宫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103章 攻心之计第20章 借粮食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164章 总坛第43章 官升一级第138章 争辩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23章 针锋相对第142章 选择第49章 皇上醒了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163章 苏州白莲教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78章 为什么要相信你第176章 有伏兵第13章 李岩和红娘子第41章 霍州之战(10)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88章 分兵(二)第234章 大乱第216章 成都乱第62章 夜闯叶府第210章 邓元化第366章 吃饱才是硬道理第341章 逃脱第137章 条件第21章 我们想做的事一样第132章 训诫第56章 意外第37章 你连祖宗都敢卖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7章 忠臣义士第256章 密谋第11章 人心难测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71章 皇宫第38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第192章 商队第210章 邓元化第11章 人心难测第26章 朝廷来使第48章 十个打一个第42章 对牛弹琴第111章 明殇第60章 宴无好宴(上)第43章 要粮第80章 随机应变第1章 梦中的洛阳城和现实的红月亮第14章 朕亲自来给你一个解释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24章 三人游第155章 扑朔迷离第261章 双喜临门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35章 霍州之战(4)第294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207章 城中事第42章 对牛弹琴
第56章 学生顾炎武拜见老师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126章 秦淮夜谈第55章 大战序幕第1章 浪子回头的少年第50章 抄家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5章 谈判第132章 训诫第312章 大婚(一)第63章 发配三万里第226章 痕迹第32章 无巧不成书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160章 为了同一个目标第23章 针锋相对第201章 成都争夺战第159章 砀山山贼第45章 八成第180章 暗流第43章 我看你们兄弟还是去唱戏吧第37章 苏州行第82章 年前第33章 小姐说她不起床第233章 城外事第9章 秘辛(一)第60章 大局已定第38章 霍州之战(7)第176章 有伏兵第75章 为什么是沧州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55章 夜宴第36章 三声炮响第57章 最后的夜话第23章 杨林和戴小虫(1)第47章 致命的缺陷第416章 登府第24章 三人游第71章 皇宫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103章 攻心之计第20章 借粮食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164章 总坛第43章 官升一级第138章 争辩第90章 朕叫朱由崧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23章 针锋相对第142章 选择第49章 皇上醒了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163章 苏州白莲教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78章 为什么要相信你第176章 有伏兵第13章 李岩和红娘子第41章 霍州之战(10)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88章 分兵(二)第234章 大乱第216章 成都乱第62章 夜闯叶府第210章 邓元化第366章 吃饱才是硬道理第341章 逃脱第137章 条件第21章 我们想做的事一样第132章 训诫第56章 意外第37章 你连祖宗都敢卖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27章 忠臣义士第256章 密谋第11章 人心难测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71章 皇宫第38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第192章 商队第210章 邓元化第11章 人心难测第26章 朝廷来使第48章 十个打一个第42章 对牛弹琴第111章 明殇第60章 宴无好宴(上)第43章 要粮第80章 随机应变第1章 梦中的洛阳城和现实的红月亮第14章 朕亲自来给你一个解释第48章 推出去砍了第24章 三人游第155章 扑朔迷离第261章 双喜临门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35章 霍州之战(4)第294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207章 城中事第42章 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