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河间召对

??袁崇焕曾经在给崇祯的上书之中说过:“可纲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竖,实可纲力,请加都督佥事,仍典臣中军。”

虽然这是袁崇焕为了给何可纲要官的说辞,但是足以见得何可纲是一代名将,只是后来满清入关,这些名将大多因为在关外与满清纠缠许久,除了袁崇焕因为要用来诋毁崇祯识人不明才为其著书立传,其他的大多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所以何可纲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名气,可是身为袁崇焕最信任的下属,山海关的防线是他随袁崇焕一起打造的,关宁军是他和袁崇焕一起缔造的,他可属于辽东元老级人物,这样一个人来投卢晓航怎么能不激动呢。

而且卢晓航因为看过历史自然知道这位何大人的人品气节,所以对于何可纲能来投他并不怀疑,吴三桂眼看就要自立为王了,他若是还在吴三桂帐下才是不正常。

何可纲只看到河间城城门大开,然后里面出来了一队士卒,立刻回到了马上,他可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因为怀疑自己要动手,若是那样自己毫无防备未免死的太冤了。

只见对面的军伍之中闪开一条道路,中间出来一位肥胖的将军身边是一个小矮子。

看到这里何可纲不禁有些失望,这大明朝廷怎么找了这两个人当将军,这两个一看就不是上阵杀敌的材料。

卢晓航自然不会穿一点与皇上有关的衣服,这个时候火枪可是出现了,上次在京师大战之中见识了陈奇瑜七连发的火枪,保不齐就有长距离的狙击步枪,虽然他不会做,但是他看过抗日神剧啊,八百里外,哦应该是八百米外一枪干掉鬼子的狙击手,想一想就心寒。卢晓航可不想成为衣服的牺牲品。

所以他穿的不过是普通的将军的服饰,站在那里开口问道:“你就是何可纲?”

何可纲淡淡地说道:“正是在下,不知道阁下有何请教?”

卢晓航笑了笑:“你来投奔朕的,朕想要请教的事情多了,不如咱们进去说怎么样?”

何可纲初一听不假思索便说道:“我为何要跟你进去?等等!你刚才自称什么?”

“朕,大明皇帝朱由菘。

六月初一在南京城登基。”

何可纲知道这个年头绝对没有人那这种东西开玩笑,但是还是不怎么相信,开口问道:“你怎么证明自己是皇帝?”

卢晓航十分苦恼,每个人见到他都要让他证明自己的身份,难道自己长得不像皇帝吗?再说了自己这么胖,一看就是一脸福相,做皇帝不是正合适吗。

只见身后的清风连忙递给宋献策一个木盒,宋献策打开木盒开口说道:“何将军可曾认得此物?”

何可纲只看了一眼立刻下了马:“末将大明左都督何可纲叩见皇上,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请恕罪。”

原来盒子里面的是一方玉玺,正是卢晓航让人打造的玉玺,原先的朝廷的玉玺已经落到了李自成的手中,卢晓航只能让人做了一方新的玉玺,作为大明的玉玺。

何可纲看到城头的大明旗就知道是朝廷的人,但是皇上明明应该在南京城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卢晓航连忙扶住何可纲:“大将军远道而来,十分辛苦,今天朕便在这河间府中设宴为大将军接风。”

何可纲连忙说道:“接风就不必了,如今情况十分紧急,臣在路上已经听说了,吴三桂领满清入关了,祖大寿这个混蛋又骗了臣一次,臣下次见他一定要砍了他的脑袋以祭督师。”

卢晓航哈哈大笑:“何大人,想不到你也被吴三桂骗了,他没有引满清入关,只是他想自立为王,山海关那点地方未免太小了,所以他要多占一些地方,这样才能有自立为王的资本。

何可纲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更应该快马加鞭,总不能让京师落在此等乱臣贼子手里。”

卢晓航点点头:“大军已经准备出发了,咱们却不急于这一时,先给大将军接风为好,同样我还有许多东西想要请教大将军。”

说完卢晓航带着何可纲回了河间城之中,他身后的家人兵马自然有人安置。

当晚酒宴过后,卢晓航便找来了何可纲:“大将军,你多日旅途劳顿,本应该休息,但是多一刻了解敌人的情况我们便能早做准备,所以只能辛苦大将军了。”

何可纲哈哈大笑:“这有什么,当年满清围城的时候,末将可是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皇上想知道什么尽管问,末将知无不言。”

卢晓航开口说道:“满清战力如何?吴三桂手下现在有多少兵马?”

何可纲开口说道:“上一次松锦大战,满清虽然受挫,但是战力依然惊人,寻常的大明骑兵五个能换一个满清骑兵就算是劲旅了,也只有多年在关外轮战的关宁军才能做到用三个换一个的战绩。至于吴三桂手底下还有五万关宁骑兵,和许多老兵,只要给他人,半年之内他就能练出一支新的关宁骑兵。”

卢晓航心中一惊,关宁铁骑的战力他是见过的,当初若不是陈奇瑜的七连发火枪,根本不可能压制住关宁骑兵,自己取胜也不过是取巧,用了埋伏好的攻城弩穿透了关宁骑兵的阵型,这才让弩兵有机可乘。但是满清的铁骑为了对付大明的军伍可是一向不讲究什么阵型的,对付关宁军的办法对付他们可能难以见效。

卢晓航开口问道:“依将军看来,满清凶悍之处在哪里?”

何可纲想了想开口说道:“听闻满清军法,伍长战死,全伍陪葬。所以他们的士卒凶悍不畏死,而且满清地处关外,常年严寒,士卒多是心志坚定之辈,就算战事不利往往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而咱们大明的军伍,从来都是总兵带头跑,所以打不过人家并不稀奇,另外他们自小便弓马娴熟,咱们的军伍却自小就会耕种庄稼,这从兵源上面便输了。

第10章 结阵第37章 霍州之战(6)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203章 念咒语第55章 留下调查第3章 孔胤植第12章 争书第223章 一根绳上的蚂蚱第13章 误会加深第50章 四面结仇第320章 大婚(九)第241章 对质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91章 亲切而友好的会谈第1章 大明钱庄第87章 关外的黑夜第59章 警明钟响第76章 没有退路第80章 随机应变第38章 霍州之战(7)第10章 结阵第55章 夜宴第49章 清算第88章 援兵第43章 我看你们兄弟还是去唱戏吧第53章 将计就计第313章 大婚(二)第174章 蜀王第161章 山有贼,佳人有影第320章 大婚(九)第99章 三军对阵第96章 进京勤王第28章 开恩科第35章 暗流涌动真定府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38章 撤退第228章 希望第83章 先锋大印第170章 三巴掌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46章 京师乱第312章 大婚(一)第76章 没有退路第37章 溃败第27章 忠臣义士第229章 曙光第236章 大西军第27章 为难的交易第34章 屠杀第118章 最后的崇祯第62章 大略第67章 夫人败家又如何第35章 蓄势待发第78章 挥斥方遒第67章 男神李岩第8章 河洛军主帅第24章 三人游第52章 夜中袭扰第67章 东窗事发第24章 官职任你挑选第19章 忠魂依旧保辽东第318章 大婚(七)第62章 大略第313章 大婚(二)第13章 李岩和红娘子第2章 衍圣公第138章 争辩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59章 一起杀了第46章 大明河洛军第34章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29章 臣也是狮子座第75章 小公子郑森第116章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第35章 霍州之战(4)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154章 瞬息万变第17章 敬我们死去的总哨爷第103章 攻心之计第227章 真相第164章 总坛第38章 撤退第37章 苏州行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46章 京师乱第8章 庙里和尚有圣旨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52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229章 曙光第43章 兴亡百姓苦第170章 三巴掌第163章 苏州白莲教第62章 大略第299章 看病第91章 亲切而友好的会谈第230章 获救
第10章 结阵第37章 霍州之战(6)第198章 成都大逃亡第203章 念咒语第55章 留下调查第3章 孔胤植第12章 争书第223章 一根绳上的蚂蚱第13章 误会加深第50章 四面结仇第320章 大婚(九)第241章 对质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91章 亲切而友好的会谈第1章 大明钱庄第87章 关外的黑夜第59章 警明钟响第76章 没有退路第80章 随机应变第38章 霍州之战(7)第10章 结阵第55章 夜宴第49章 清算第88章 援兵第43章 我看你们兄弟还是去唱戏吧第53章 将计就计第313章 大婚(二)第174章 蜀王第161章 山有贼,佳人有影第320章 大婚(九)第99章 三军对阵第96章 进京勤王第28章 开恩科第35章 暗流涌动真定府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38章 撤退第228章 希望第83章 先锋大印第170章 三巴掌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46章 京师乱第312章 大婚(一)第76章 没有退路第37章 溃败第27章 忠臣义士第229章 曙光第236章 大西军第27章 为难的交易第34章 屠杀第118章 最后的崇祯第62章 大略第67章 夫人败家又如何第35章 蓄势待发第78章 挥斥方遒第67章 男神李岩第8章 河洛军主帅第24章 三人游第52章 夜中袭扰第67章 东窗事发第24章 官职任你挑选第19章 忠魂依旧保辽东第318章 大婚(七)第62章 大略第313章 大婚(二)第13章 李岩和红娘子第2章 衍圣公第138章 争辩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59章 一起杀了第46章 大明河洛军第34章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29章 臣也是狮子座第75章 小公子郑森第116章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第35章 霍州之战(4)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154章 瞬息万变第17章 敬我们死去的总哨爷第103章 攻心之计第227章 真相第164章 总坛第38章 撤退第37章 苏州行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46章 京师乱第8章 庙里和尚有圣旨第195章 坐而分食第52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229章 曙光第43章 兴亡百姓苦第170章 三巴掌第163章 苏州白莲教第62章 大略第299章 看病第91章 亲切而友好的会谈第230章 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