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援兵

??等回到陆地上整个统计下来,卢晓航这一次俘获了海盗六万人,可以说是大明海上战斗从未有过的大胜,而且大明水师虽然也损失了不少人,但是远远达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卢晓航离开澎湖屿之前特地让人放了一把大火,如果郑芝龙再回来,这个根据地算是废了,他要是想重建还要费很大的力气。

等到两天之后,所有财宝的数量终于统计出来了,这些金银,不算那些古董字画,一共是八千万两白银,也就是说这些年江南之地的商人做生意赚的银子拿出一大部分五五分成,一半给了京师的大人们,一半给了海上的郑芝龙交保护费。

当然京师的那些大人收银子的渠道不止这一种,还有许多州府的官员进京的孝敬。郑芝龙劫掠的商船也不是只有大明的,碰到了外国船只,郑芝龙经常是全船不留活口,所有的财宝据为己有。所以双方的家底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因为郑芝龙这个规矩,外国的商船很少愿意靠近大明的海域,这就使得江南的那些商人能够把商品卖出一个天价去。

有人说你们大明这不是欺负人么,凭什么你们商船去别的地方人家不劫掠,人家到你这儿你就劫掠?其实外国人的思维很简单,你拳头大,权利就大,况且现在江南的丝绸和明朝的瓷器在外国很受欢迎,相反国外现在的大发明家们还没有觉醒,蒸汽时代还没有到来,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威胁得住大明的。大明不高兴了可以闭关锁国,反正我们国家东西都是最先进的,你爱买不买。这个时候的大明完全有这个资本说这种话。

就像是到了后来,欧洲列强来了之后看上中国的什么地方就开始签条约,然后割让出去就变成人家的了,他们的秉性几百年来就未曾变过。谁的拳头硬谁说的话就是道理,不管你信什么耶稣佛祖还是太上老君,拳头不硬说什么都不管用。

不过卢晓航没有闭关锁国的打算,文艺复兴过后的欧洲正呈现着一种勃勃的生机,无论是在什么方面,这个时候闭关锁国无疑会让八国联军的惨剧重演,只要国家实力增强了,大明的声音就能传进他们的耳朵里。

卢晓航本身没有什么同意全世界的欲望,他相信后人也不会有,汉族是这个世界上最和善的民族,他们儒家的文化已经浸入到了骨血里,所有的汉人君王,都是想把自己的敌人消灭掉,从来的没想过把自己的领土扩充到天边去。甚至宋太祖赵匡胤在大渡河边用斧子还画下了一条线,留下一句:“朕的江山到此为止。”结果整个宋朝竟然就是只要你不打我,我就不打你,燕云十六州你给我就收回来,不给我不打。

所以一个国家的开国君主的精神思想是特别重要的,在这个时代它会影响无数的后来继承者,无数的文人劝谏皇上都是说,当初开国太祖怎么样怎么样,所以卢晓航要给他们做好榜样,这样大明便不会走上歪路,至于几百年之后他们是君主立宪还是走向共和,那就不是卢晓航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郑芝龙也终于找到了他的援兵,他在逃跑的途中正好碰到了来援助自己的岳父田川翁翌皇,田川翁翌皇看到郑芝龙的大旗还觉得有些奇怪,怎么这一次自己这女婿身边也没有带什么人,就一艘大船,等他见到郑芝龙听他说了之后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田川翁翌皇叹了口气:“一官,不是我说你,你不该招惹大明的军队啊。咱们不是他们的对手。”

并不是田川翁翌皇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现在的倭寇谈起大明的军队纷纷是闻风色变,要怪便只能怪丰臣秀吉,这个倭寇近代第一个统一全岛的关白发动了倭寇称作的文禄庆长之役,中国人都叫它万历朝鲜战争。

这场战斗历时七年,倭寇损失数十万人最后因为丰臣秀吉的病逝不得不撤兵,后来德川家康趁机夺回了属于他的位置,倭寇自此进入幕府时期,再也不出来做坏事,直到后来被人家生生敲开大门,这才重新出来做坏人,从这一点来讲德川家康功德还是有的,他最少保障了东南亚地区几百年的太平日子。

郑芝龙听到他萌生退意立刻喊道:“岳父泰山,你可不能不管小婿,小婿一开始也是对那大明的军队百般忍让,谁知道他们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森儿,我不得已这才给森儿报仇的!”

田川翁翌皇听到这里猛然站起身来:“你说森儿怎么了?”

郑芝龙哭着趴在了地上:“森儿被他们杀了啊!”

田川翁翌皇一拍桌子:“咱们和大明水师势不两立!贤婿莫怕,我这就点齐船只兵马,咱们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定给森儿报仇雪恨!”

不得不说田川翁翌皇虽然是个老头了,还是挺热血的,要是放在一般的人身上,权衡利弊之后便会说什么人死不能复生咱们还得向前看云云,试图将这件事情揭过去,这也是为什么郑芝龙一直很敬重自己岳父的原因,他是一个真正的实诚人,从来不会说什么油滑的话来糊弄自己。

郑芝龙也是这个意思,想必现在卢晓航正在澎湖屿与自己那些手下激战,只要自己回去,那么便一定能扭转局势。

谁知道等郑芝龙带着人回到了澎湖屿一看吓了一跳,各个小岛上面都是大火四起,甚至有的小岛上面还被炮灰轰没了一层土,而且岛上的人和船都没了,郑芝龙看到这种情况,开口对田川翁翌皇说道:“我的人一定是上船追击大明水师却不慎被他们抄了后路烧了老巢,咱们赶紧赶上去,他们应该还没打完。”

郑芝龙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岛上的人都觉得他是早就和朝廷通好了消息投降了朝廷,根本无心战斗纷纷投降了,剩下不投降的都被轰成了炮灰,对此毫不知情的郑芝龙一头扎向了大明水师。

第21章 稳坐泰山的周遇吉第60章 原来你是金圣叹第49章 人情世故第82章 欲哭无泪第47章 缺失企业文化的白莲教第142章 选择第4章 重开百家第71章 李自成和田见秀第37章 溃败第40章 霍州之战(9)第3章 冒死以谏第12章 杀鸡儆猴第30章 豫亲王战死了?第5章 谈判第136章 黄龙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83章 分兵第65章 无奈的老钱第17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42章 乱战第136章 黄龙第217章 成都乱(二)第13章 有口难辩第65章 蛊惑人心第63章 割袍断义第46章 京师乱第74章 凿船者必杀之第539章 底气要足,可见血第40章 霍州之战(9)第65章 仇人见面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73章 出征第21章 霍州杨家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59章 一起杀了第9章 开仓放粮第63章 请战第61章 宴无好宴(下)第14章 朕亲自来给你一个解释第91章 亲切而友好的会谈第74章 沧州第536章 化整为零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46章 京师乱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74章 沧州第63章 好死不如赖活着第27章 忠臣义士第193章 商队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76章 激战城头第62章 血溅当街第13章 李岩和红娘子第216章 成都乱第201章 成都争夺战第120章 强势出场第170章 三巴掌第30章 豫亲王战死了?第40章 辽东傻狍子船队第86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四)第122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第188章 分兵(二)大婚三第62章 三份急报第108章 吴三桂的威胁第48章 比试第2章 变化的天下第38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第34章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第54章 密道第216章 成都乱第41章 油锅面前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80章 随机应变第184章 酆都第56章 意外第212章 颠倒黑白第219章 成都攻防战第46章 后宫派系第58章 松锦前序第22章 劝降第20章 狐假虎威第55章 留下调查第55章 夜宴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87章 家底丰厚第114章 明殇(四)第65章 蛊惑人心第56章 学生顾炎武拜见老师第151章 跳翻船第241章 对质第5章 文人风骨第55章 夜宴第56章 学生顾炎武拜见老师第228章 希望第9章 秘辛(一)第13章 有口难辩第48章 妄议者格杀
第21章 稳坐泰山的周遇吉第60章 原来你是金圣叹第49章 人情世故第82章 欲哭无泪第47章 缺失企业文化的白莲教第142章 选择第4章 重开百家第71章 李自成和田见秀第37章 溃败第40章 霍州之战(9)第3章 冒死以谏第12章 杀鸡儆猴第30章 豫亲王战死了?第5章 谈判第136章 黄龙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83章 分兵第65章 无奈的老钱第17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42章 乱战第136章 黄龙第217章 成都乱(二)第13章 有口难辩第65章 蛊惑人心第63章 割袍断义第46章 京师乱第74章 凿船者必杀之第539章 底气要足,可见血第40章 霍州之战(9)第65章 仇人见面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73章 出征第21章 霍州杨家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59章 一起杀了第9章 开仓放粮第63章 请战第61章 宴无好宴(下)第14章 朕亲自来给你一个解释第91章 亲切而友好的会谈第74章 沧州第536章 化整为零第20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46章 京师乱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74章 沧州第63章 好死不如赖活着第27章 忠臣义士第193章 商队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76章 激战城头第62章 血溅当街第13章 李岩和红娘子第216章 成都乱第201章 成都争夺战第120章 强势出场第170章 三巴掌第30章 豫亲王战死了?第40章 辽东傻狍子船队第86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四)第122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第188章 分兵(二)大婚三第62章 三份急报第108章 吴三桂的威胁第48章 比试第2章 变化的天下第38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第34章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第54章 密道第216章 成都乱第41章 油锅面前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80章 随机应变第184章 酆都第56章 意外第212章 颠倒黑白第219章 成都攻防战第46章 后宫派系第58章 松锦前序第22章 劝降第20章 狐假虎威第55章 留下调查第55章 夜宴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87章 家底丰厚第114章 明殇(四)第65章 蛊惑人心第56章 学生顾炎武拜见老师第151章 跳翻船第241章 对质第5章 文人风骨第55章 夜宴第56章 学生顾炎武拜见老师第228章 希望第9章 秘辛(一)第13章 有口难辩第48章 妄议者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