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霍州杨家

霍州有一句歌谣,霍州有只羊,山西三年吃不光。这羊说的便是霍州现成的杨家,他们家的财富有多少,据说半个霍州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跟着他们家混饭吃的人遍布整个霍州。

如今天下大乱,杨家家主杨铄目光远见,早就开始布施粥食,每天两顿风雨无阻,早已经是霍州万家生佛的人物。

李自成要拿富商开刀自然将目标锁定在了这霍州第一大户杨铄的身上,基于先礼后兵的原则,李自成先派出了顾君恩前去杨家借粮食。

杨铄活了五十年,将杨家的生意扩大了三倍不止,凭借的便是敏锐的感觉,顾君恩将借粮食的事情一说,杨铄心里便透亮了。这大顺的军队有十万人左右,自己家的粮食供他们随便吃吃半年都没问题。但是杨铄心里明白,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大顺军队要是没饭吃了,就顾不上什么脸面了,自己这家算是保不住了。

就算自己全力供应他们粮草,但是他们的皇上心里总会想,这粮食与其掌握在外人手中,不如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到时候侵吞杨家全部家产是轻的,若是对他们全家动手他们可是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做生意的人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是一块砧板上的肉,只要有权势的人一句话,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

杨铄不禁在心中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凭什么自己凭借着脑袋赚的银子别人却想拿就拿?《大明律》这么多条律法竟然没有一条是保护自己这些商人的财产的。但是如今不是怨天尤人的时候,自己必须要做点事情,为了家族的延续。

顾君恩走了之后,杨铄叫来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今天晚上你们三个便收拾收拾去乡下避难吧。就算咱们家这一次怕是躲不过这一劫了。”

大儿子杨树听到这里开口说道:“父亲,他们要粮咱们给他们粮食便是了,为什么要逃跑呢?”

杨铄苦笑一声对他说道:“你以后买上些土地,当财主便好,最后别掺合做生意的事情,父亲的本事你没有学到,斗不过那些奸猾的生意人。

杨树听到这里还想再说什么,他的三弟杨林拉着他:“大哥,这大顺虽然建了朝廷,但是本质上还是反贼,万万不可将他们当成朝廷,况且就算是大明的朝廷也不见得不眼馋咱们这家产,咱们家眼下就是他们眼里的一块肥肉,怎么吃都是人家说了算,吃不够还要找咱们算账。”

老二杨森听到这里脸色一变:“不会吧,他们大顺军又不是第一次来霍州,前一次他们从陕西打过来不是也没把咱们怎么样么?”

杨林摆摆手:“今时不同往日,当初大顺军一心要夺了大明的江山,自己坐天下,自然会摆出一副正规朝廷的样子来,要得到天下人的认可。但是现在据说他们先是败走京师,又被南明朝廷的人打了过来,他们现在的目的不过是将大顺朝廷撑下去,绝对不会在乎什么什么名声了。”

杨铄目露惊疑之色:“林儿,这些话是谁跟你说的?”

“没人跟我说,我自己推断出来的。”

杨铄哈哈大笑:“杨家列祖列宗保佑,我杨家终于草鸡窝里出了凤凰。”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九十万两的银票:“这是为父在派人在河南大明钱庄存下的银票,只是咱们家产虽然多,但是大多数是土地,况且为父当初不过是想留一条后路,所以只存九十万两,本来想平分给你们三个的,现在不必了。”

说着杨铄将九十万两银票一分为二:“树儿、森儿你们两个过来,一人拿四十五万两。”

杨家毕竟是霍州最大的家族,一般大家族之中这兄弟的情感就不会很单纯,因为家主的诱惑力摆在那里,明争暗斗往往每天都在发生。刚才杨林抢了两个哥哥的风头,两个哥哥嘴上不说心里十分不喜,但是如今见父亲将三弟原本的银票分给了自己,脸上瞬间露出了狂喜之色。

在他们看来,被父亲夸赞有什么用?只有拿到了实际的好处,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谁知道杨林看到这种情况面不改色,眼看着两位哥哥分完了属于自己的银票,然后在父亲的示意下离开了这间屋子。

杨树和杨森出门便开始嘀咕,难不成是父亲偏向三弟,手里还有银票留给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请出来?但是越是大家族,这父亲的威严越高,他们可不敢违逆了父亲,不然到时候绝对会一无所有。

杨铄留下了杨林,开口说道:“你大哥和你二哥拿走了原本属于你的银票,你有意见么?”

杨林笑了笑:“大哥和二哥以后赚银子不同意,多分给他们一点也是应该的。”

杨铄满脸欣慰之色:“林儿,为父这些年一直做生意,没有注意到你竟然成长到了如此地步。按理来说你还没有十六岁,所以不能触碰家里的生意,真是想不到你今天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杨林脸色一红:“父亲过奖了,我还没有什么本事。”

杨铄摆摆手:“你要知道,为父一生的愿望便是你们兄弟三人能够出将入相,光耀门楣,可是你大哥和你二哥资质平庸,想要跟为父比都不够格,更何况出将入相。但是你不同,如今大明文学院已经开始招生,你这便收拾收拾前去入学吧,为父相信,只要你能在里面学上三年五载,到时候南明朝堂之上必定有你一席之地。”

杨林点点头:“父亲一定给我留了什么进身之阶吧?”

杨铄满脸掩盖不住的狂喜之色:“没错,现在为父觉得你必定能带着杨家振兴!霍州南二十里有一个凤栖岭,前些日子有人来禀报我说发现了一个铁矿,为父已经将此事瞒下,现在那里有咱们的私兵驻守,只要你到了南明那边,便可以将此事说出,到时候再去读书,那便是你的机会了。这是我的印信,只有看到了这印信,他们才会带你寻找那处铁矿。”

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17章 退兵第20章 做山贼要有职业素质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76章 激战城头第36章 摇摇欲坠第189章 非礼第153章 一条路走到黑第458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第84章 烧粮第49章 河洛军魂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70章 说服第49章 清算第22章 劝降第80章 随机应变第22章 劝降第396章 站着死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2章 杀鸡儆猴第206章 进城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16章 夺军整营第32章 霍州之战(1)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第41章 苏州的夜第66章 好久不见第175章 张献忠第142章 选择第173章 兵锋所指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107章 抢人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53章 祸不单行第46章 后宫派系第6章 大婚(六)第87章 关外的黑夜第26章 朝廷来使第117章 营中的爆炸声第52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36章 摇摇欲坠第155章 扑朔迷离第5章 谈判第41章 油锅面前第14章 怀疑第58章 解药第120章 强势出场第4章 朱由菘是怎么没的第20章 借粮食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115章 下官吴襄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115章 下官吴襄第171章 忍别离第93章 南海尾声第175章 张献忠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36章 三声炮响第84章 烧粮第118章 最后的崇祯第126章 秦淮夜谈第45章 拔刀相向第17章 大顺使者团第241章 对质第202章 毒计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227章 真相第183章 分兵第43章 兴亡百姓苦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179章 过险滩第318章 大婚(七)第17章 大顺使者团第208章 谈生意第209章 恶人先告状第44章 指鹿为马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17章 劝完一家还有一家第67章 男神李岩第79章 天罗地网第7章 护院教头胡德一第206章 进城第140章 动手第65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下)第81章 步步惊心第73章 心战第90章 盛京的尾声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气第17章 敬我们死去的总哨爷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181章 月黑风高夜第187章 无计可施第10章 结阵第22章 班师第139章 群匪第90章 盛京的尾声
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17章 退兵第20章 做山贼要有职业素质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76章 激战城头第36章 摇摇欲坠第189章 非礼第153章 一条路走到黑第458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第84章 烧粮第49章 河洛军魂第135章 巢湖水匪第70章 说服第49章 清算第22章 劝降第80章 随机应变第22章 劝降第396章 站着死第129章 黄雀在后第12章 杀鸡儆猴第206章 进城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16章 夺军整营第32章 霍州之战(1)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第41章 苏州的夜第66章 好久不见第175章 张献忠第142章 选择第173章 兵锋所指第64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上)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107章 抢人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53章 祸不单行第46章 后宫派系第6章 大婚(六)第87章 关外的黑夜第26章 朝廷来使第117章 营中的爆炸声第52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第36章 摇摇欲坠第155章 扑朔迷离第5章 谈判第41章 油锅面前第14章 怀疑第58章 解药第120章 强势出场第4章 朱由菘是怎么没的第20章 借粮食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115章 下官吴襄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84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二)第115章 下官吴襄第171章 忍别离第93章 南海尾声第175章 张献忠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36章 三声炮响第84章 烧粮第118章 最后的崇祯第126章 秦淮夜谈第45章 拔刀相向第17章 大顺使者团第241章 对质第202章 毒计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227章 真相第183章 分兵第43章 兴亡百姓苦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179章 过险滩第318章 大婚(七)第17章 大顺使者团第208章 谈生意第209章 恶人先告状第44章 指鹿为马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158章 皇上救我第17章 劝完一家还有一家第67章 男神李岩第79章 天罗地网第7章 护院教头胡德一第206章 进城第140章 动手第65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下)第81章 步步惊心第73章 心战第90章 盛京的尾声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气第17章 敬我们死去的总哨爷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181章 月黑风高夜第187章 无计可施第10章 结阵第22章 班师第139章 群匪第90章 盛京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