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衍圣公

李岩到了江南发现了这种蓬勃的生气,很喜欢这个地方便住了下来,自己找了一份教书的活,他的周围自然有黑衣卫盯着,卢晓航的意思就是既然他到了自己的手里,就不能让李自成再把他抢回去,哪怕是把他绑回洛阳王府,也不能让他回去,否则李自成比现在还要难对付数倍。

说完了李岩当然要说一说进了山西的吴三桂,吴三桂带着朱慈烺从真定府出发,沿着井陉进了山西然后迅速打下了寿阳和太原,这些地方的守兵哪里和关宁军交过手,他们其中和满清交手的那些老兵活回来的不过十之二三,还都在陕西境内,因为在李自成看来,山西那块地方山虽然多,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老巢,哪怕守住了恐怕得浪费不少兵力,既然如此那便全力防守陕西之地。

当听说进攻山西的是吴三桂的关宁军时,李自成可是气的不轻,这个吴三桂按照官位还是大顺的王爷,想不到这么快便放弃了山海关,而且还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简直是杀熟啊。

李自成当即便点齐三万将士,自己亲自出征,势要将吴三桂这个卑鄙小人消灭在山西境内,结果打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吴三桂的地盘越来越大,自己死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李自成不得不承认,吴三桂手里这支关宁军确实可以傲视天下。

于是双方以太原、榆次、寿阳一线为界,这条线以北全被归吴三桂所占,这条线以南全部归李自成所有,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战,李自成是因为战死的兄弟太多了,而战果又不是很让人满意,所以士气有些低落,而吴三桂是因为他也很心疼,这些关宁老兵死一个少一个,那些新兵又不是几仗下来就能变成老兵的,所以他也不想打了。

有了地盘的吴三桂急于发展,因为他手底下的粮食也不多了,当初依靠的是卢晓航的供给,可是供给早就断了,他们进了山西,抢了不少粮食才勉强支撑住,当然这些粮食里面有守军的也有百姓的,但是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地盘,这纵兵抢粮的事可是不能干了,否则的话这地盘就不是自己的了。

但是现在刚刚过了收粮食的季节,现种粮食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种些菜,但是现在麾下将近五万关宁军总不能靠着吃菜度过这个冬天,而且吃菜肯定不够,所以吴三桂很头疼。

至于卢晓航,在忙着纠正儒家的弯路,明朝和宋朝本来都是汉民族的强国,虽然宋朝打了败仗,但是宋朝历史相对于明朝来讲清明许多,主要是因为朱熹的理论在明朝走上了一条歧路,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被曲解之后,大明的文化一蹶不振,再加上朱元璋曾经落魄的乞讨和出家为僧的生活经历,让他的心理脆弱而敏感,这就导致了文字狱出现在了历史之上。

而文字狱只是一个表象,更严重的是,所有的人失去了底线之后行事愈发的没有章程和底线,为了能打倒对手无所不用,所以看过《看过明朝那些事》的人都知道,这明朝的党争是十分严重的,而且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少数人甚至出卖了国家的利益换取政治的胜利。

而卢晓航想的便是将这种风气彻底遏制,因为这种风气到了后世之后愈演愈烈,甚至在六十年代那十年里面到达了顶峰,让人听到那段历史就不寒而栗。而相对比之下的倭寇和南朝鲜便好的很多,卢晓航永远记得,二战之后的倭寇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迅速成长起来,南朝鲜的副总统因为船只失事而就地辞职,相对于来讲,中国的官员则是不够大气,这种东西和文化传承是分不开的。

所以卢晓航特地派陈承安去了一趟山东曲阜,那里的孔家人近千年来都是儒家的喉舌。但是陈承安并没有说服孔家人,身为儒家教育下的陈承安,在思想上难以突破儒家的界限,所以根本说不过孔家的人。

接到陈承安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之后,卢晓航决定召见孔家的家主,第六十四代的孔衍圣公孔胤植,后来这个孔胤植为了避讳雍正的字胤禛,史书上记为孔衍植。明清时期孔府也就是衍圣公府的势力达到了顶峰,除了皇宫,天底下最大的府第便是衍圣公府了。

所以这个孔胤植当即便拒绝了陈承安的要求,在他看来,皇上要见自己也需要沐浴更衣素斋三天再来衍圣公府,召见自己。历经几千年的家族,对于皇权早就没有了畏惧,在他们看来,衍圣公府已经是天底下读书人的圣地,就算是皇上也不能对自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很快孔胤植便明白了现在的皇上是个什么角色,周遇吉顶住压力,将大军横列在衍圣公府前,他得到的将令就是三天之内孔胤植再不出发,立刻毁掉衍圣公府,一片瓦都不能留下。

很快得到消息的世子便赶往两个地方,一个是衍圣公府门前静坐,一个是洛阳王府门前游行。卢晓航对此并不是很生气,毕竟这些士子还有敢于反抗的决心和勇气,至于他们的作用,那绝对是微乎其微,卢晓航和孔胤植之间的博弈,他们根本插不上手。

再坚持了两天半之后,孔胤植手中的文书确定,皇上没有撤军的意思,而且朝廷那些文人像被皇上洗了脑一样一个站出来为自己说话的都没有。

其实孔胤植这便是错怪那些大臣了,那些大臣可是都去过王府找皇上,可是皇上只留下一句话,愿意去衍圣公府当官的便去,不愿意的便回家静等消息,自己总不可能害了孔圣人的后人,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

听到这里诸位大臣也不再劝了,毕竟孔胤植这件事做的也不对,儒家讲究天地君亲师,总不能因为你是孔圣人的后人就违背皇上的旨意。皇上召见你你岂可妄自托大?

孔胤植出门之前准备好了退路,一旦皇上决定灭掉衍圣公一门,那么他的后人便会四散而去,百年之后衍圣公府自会重建,到那个时候便是卢晓航身败名裂的时刻!

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68章 家国两难选第41章 油锅面前第31章 忍痛第32章 咱们这就走第82章 年前第21章 齐至南京第15章 回家的路第76章 没有退路第134章 江南巡抚第38章 苏州盗门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59章 文华召对第184章 酆都第534章 遇刺第98章 吴三桂拜营第23章 杨林和戴小虫(1)第68章 割袍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33章 我爷爷是谁第79章 炮灰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80章 随机应变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68章 家国两难选第120章 强势出场第9章 秘辛(一)第63章 割袍断义第12章 争书第10章 陈兵边境第63章 发配三万里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13章 反出营去第82章 娘宫屿第33章 霍州之战(2)第86章 斩首行动第86章 放纵第46章 京师乱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没有第61章 决断第51章 君子藏器于身第28章 祭旗第4章 诡秘的周遇吉第16章 冥顽不灵的大舅哥第23章 河间召对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27章 京师还是南京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13章 误会加深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296章 夏虫不可语冰第141章 站队第58章 捉鬼(下)第159章 砀山山贼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313章 大婚(二)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147章 郑家村第29章 密道第205章 大西军的反扑第343章 白莲有变第143章 巢湖水军第121章 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125章 陈桥曾兵变第79章 炮灰第85章 网中之鱼第84章 烧粮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卫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24章 洛阳爱情故事第32章 无巧不成书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108章 吴三桂的威胁第74章 沧州第35章 暗流涌动真定府第344章 隐忍第35章 备战待机第179章 过险滩第222章 狗皇帝和黄脸贼(二)第29章 利欲熏心第79章 天罗地网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190章 蔡府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230章 获救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3章 孔胤植第8章 小火炮第170章 三巴掌第219章 成都攻防战第165章 上后山第261章 双喜临门第8章 河洛军主帅第28章 朕哪里做的不好
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68章 家国两难选第41章 油锅面前第31章 忍痛第32章 咱们这就走第82章 年前第21章 齐至南京第15章 回家的路第76章 没有退路第134章 江南巡抚第38章 苏州盗门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59章 文华召对第184章 酆都第534章 遇刺第98章 吴三桂拜营第23章 杨林和戴小虫(1)第68章 割袍第19章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第33章 我爷爷是谁第79章 炮灰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80章 随机应变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68章 家国两难选第120章 强势出场第9章 秘辛(一)第63章 割袍断义第12章 争书第10章 陈兵边境第63章 发配三万里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13章 反出营去第82章 娘宫屿第33章 霍州之战(2)第86章 斩首行动第86章 放纵第46章 京师乱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没有第61章 决断第51章 君子藏器于身第28章 祭旗第4章 诡秘的周遇吉第16章 冥顽不灵的大舅哥第23章 河间召对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27章 京师还是南京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13章 误会加深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296章 夏虫不可语冰第141章 站队第58章 捉鬼(下)第159章 砀山山贼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57章 毒是我下的第313章 大婚(二)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147章 郑家村第29章 密道第205章 大西军的反扑第343章 白莲有变第143章 巢湖水军第121章 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125章 陈桥曾兵变第79章 炮灰第85章 网中之鱼第84章 烧粮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卫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24章 洛阳爱情故事第32章 无巧不成书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108章 吴三桂的威胁第74章 沧州第35章 暗流涌动真定府第344章 隐忍第35章 备战待机第179章 过险滩第222章 狗皇帝和黄脸贼(二)第29章 利欲熏心第79章 天罗地网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190章 蔡府第218章 成都乱(三)第230章 获救第185章 烽火待燃第3章 孔胤植第8章 小火炮第170章 三巴掌第219章 成都攻防战第165章 上后山第261章 双喜临门第8章 河洛军主帅第28章 朕哪里做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