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将来投

??真定府在今天的石家庄市周围,原本由顺天府去山西大多数人要走真定府。因为北面一点的广昌、灵丘一线道路不好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条路十分不太平,所以商人若是从京师或者顺天府去山西一般都要走真定府。

但是自从得知卢晓航占据了真定府之后,李自成可不敢走真定府,现在他是谁都不相信,再说李岩没要回来,他就算相信李岩不会背叛自己,也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开玩笑。

所以李自成选择了广昌灵丘一线,由于卢晓航神不知鬼不觉占领了真定府,他现在也不敢确定山西有多少地方还真正在自己的手里,成为了惊弓之鸟的李自成只想马上回到陕西自己的老地盘才能安下心来。

他想的是本来以为自己这些造反的乱臣贼子杀人放火就够坏了,想不到那些穷酸文人杀人不见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自己大顺军已经分裂成了好几个派系,自己最看重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竟然被那些文人说动了,以为自己要狡兔死走狗烹。可别说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就算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也绝对不会做那种事。

可是历朝历代这么多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就算自己没有这种心思,说出去他们也不会相信的。如今刘宗敏紧紧握着军权,生怕自己要动他,田见秀劝了几次之后心灰意冷,夹在中间难以做人,如今闭门不出,谁也不见了。

想到这里李自成就有些心灰意冷,自己从商洛山之中出来的时候,身边只有十八个老兄弟,可是这十八个老兄弟是一条心的,有一块饼子都要紧着身体弱的兄弟先吃。

虽然现在自己手下已经不止十八万兄弟了,但是却没有当时十八个弟兄时那种安心的感觉了。田见秀心灰意冷,刘宗敏貌合神离,袁宗第投奔大明,短短两年的时间十八个老兄弟就变成了这幅模样。

想到这里李自成又想起了李岩留给自己的那两句话,皱了皱眉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既然兄弟们都靠不住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了,以后自己是大顺的皇帝,绝不是他们的大头领,赏罚必须分明,否则自己连陕西都守不住了。

再说卢晓航领着人一路接收李自成的城关,他知道自己现在就是与吴三桂赛跑,谁先跑到京师,京师就是谁的,为了南边大明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信心,京师要不就不拿下来,拿下来就得守得住,若是京师在自己手里再丢一次,那天下百姓对大明的信心就要丧尽了。

但是卢晓航虽然一路接收城关,却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他的手底下根本就没有这么多能干的官员。若是一座县城没有了父母官可就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了,但是一时之间手底下确实没有这么多官员。

想到这里卢晓航只好给在洛阳的元才良去信,让他立刻着手培养信得过的人,最好是落第的秀才,进行为期半年的训练,选拔合格之后立刻上任,总不能一直用这些三姓家奴,再说用着也不安心,没准哪天又变卦了。

这一次回洛阳,倒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自己当年在洛阳饥荒之中救回的九个孩子大的已经开始进入黑衣卫练手了,卢晓航的意思倒不是让他们成为被洗脑的死士,只是希望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适合做死士的。

卢晓航这一次都是没压上全部兵力,他只带了三万河洛军,其他的人马全部就地待命,由于现在是冬天没有办法屯田,所以卢晓航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修路搭桥,保证整个河南的道路稳定。

总不能一天天在营中闲着,操练的话也没有什么必要,都是多年的老兵,刺杀的动作睡着觉都能完成。由黑衣卫传回来的消息,卢晓航确定了此次入关的只有吴三桂的军队,所以这些剩下的军队全部作为预备役,等满清入关才是他们上战场之际。对付吴三桂,自己带了三万人已经足够了。

就在卢晓航带着人马到达河间府的时候,前方的哨兵突然传来了一队关宁军到达的消息,卢晓航吓了一跳,黑衣卫的消息明明是吴三桂的人马刚刚到达开平中屯卫,也就是后世的唐山一带,怎么这么快就杀到河间来了,再说他们就算他们速度快,黑衣卫也不可能没有消息传来啊。

就在卢晓航疑惑不解的时候,哨兵已经将敌军的人数探查出来,原来是八百人,卢晓航更加疑惑了,这关宁军就算凶悍也不至于用八百骑兵攻城吧?那可真是活够了。

谁知道这支关宁军来到了近前二话不说主将已经下得马来,冲着城头大呼:“请明军主将出来答话。”

卢晓航站在城头之上应声说道:“我就是明军主将,你有什么事情跟我说便好。”

城下的将军开口说道:“我乃是原大明锦州总兵何可纲,吴三桂作乱,特地来投奔大明,还请将军通报大明皇上一声。”

卢晓航心中一惊,何可纲他怎么还活着?转念一想,对了,当年看史书上面写着松锦大战之时,祖大寿被围弹尽粮绝,欲开城投降,何可纲不允,祖大寿斩何可纲,开城投降,后来祖大寿反回大明,上书说何可纲以身饲民,当时崇祯已经失去了辽东关宁军的掌控力,自然不能拿祖大寿怎么样。

后来祖大寿战败,无奈之下再次降清,但是终身不为大清献一策,也算是保全家族的无奈之举。

听说是何可纲,卢晓航只得再次开口问道:“可是袁督师手下大将何可纲将军?”

何可纲哈哈大笑:“想不到你年纪不大竟然听说过某家的名字,正是袁督师麾下偏将何可纲!”

卢晓航大喜:“开城门!”

城上并没有人阻拦他,就算这八百人有诈,进了城也不过是肉包子打狗的结局,谁知道卢晓航亲自下了城头,宋献策连忙跟了上来:“皇上,你这是做什么去?”

“有名将来投,朕心参喜,亲自去迎!”

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233章 城外事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35章 蓄势待发第51章 山下有座书院第35章 蓄势待发第104章 七连发的火枪第41章 霍州之战(10)第15章 夜访第49章 河洛军魂第191章 谈不拢第36章 世态炎凉第33章 小姐说她不起床第533章 兄弟第56章 意外第88章 逼宫第138章 争辩第58章 捉鬼(下)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187章 无计可施第28章 祭旗第128章 螳螂捕蝉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4章 夺粮第192章 商队第16章 夺军整营第91章 为君相思君知否第27章 朕要见见世子第67章 东窗事发第90章 盛京的尾声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4章 诡秘的周遇吉第64章 铤而走险第52章 待时而动第56章 意外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10章 陈兵边境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220章 突如其来的大战第262章 神秘贺礼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40章 辽东傻狍子船队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12章 北镇府司第55章 逃脱第31章 给我打他一炮第22章 劝降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40章 苏州七大家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174章 蜀王第74章 沧州第140章 动手第226章 痕迹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94章 杀你全家第58章 捉鬼(下)第45章 八成第36章 三声炮响第49章 河洛军魂第2章 衍圣公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34章 倒戈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64章 骑兵对冲第58章 解药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22章 劝降第48章 十个打一个第16章 城头还是大顺旗第6节 大明文学院第48章 妄议者格杀第1章 梦中的洛阳城和现实的红月亮第75章 为什么是沧州第219章 成都攻防战第71章 李自成和田见秀第20章 做山贼要有职业素质第32章 霍州之战(1)第38章 苏州盗门第2章 醒在洛阳城第79章 炮灰杨林和戴小虫二第161章 山有贼,佳人有影第3章 孔胤植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171章 忍别离第159章 砀山山贼第32章 咱们这就走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51章 山下有座书院第132章 训诫第107章 抢人第96章 进京勤王第169章 拒绝第138章 争辩
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233章 城外事第550章 最是皇家无情第35章 蓄势待发第51章 山下有座书院第35章 蓄势待发第104章 七连发的火枪第41章 霍州之战(10)第15章 夜访第49章 河洛军魂第191章 谈不拢第36章 世态炎凉第33章 小姐说她不起床第533章 兄弟第56章 意外第88章 逼宫第138章 争辩第58章 捉鬼(下)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187章 无计可施第28章 祭旗第128章 螳螂捕蝉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84章 夺粮第192章 商队第16章 夺军整营第91章 为君相思君知否第27章 朕要见见世子第67章 东窗事发第90章 盛京的尾声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4章 诡秘的周遇吉第64章 铤而走险第52章 待时而动第56章 意外第40章 抓住了个小矮子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10章 陈兵边境第200章 成都大逃亡(三)第220章 突如其来的大战第262章 神秘贺礼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40章 辽东傻狍子船队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12章 北镇府司第55章 逃脱第31章 给我打他一炮第22章 劝降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40章 苏州七大家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174章 蜀王第74章 沧州第140章 动手第226章 痕迹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94章 杀你全家第58章 捉鬼(下)第45章 八成第36章 三声炮响第49章 河洛军魂第2章 衍圣公第144章 战事不利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34章 倒戈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64章 骑兵对冲第58章 解药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22章 劝降第48章 十个打一个第16章 城头还是大顺旗第6节 大明文学院第48章 妄议者格杀第1章 梦中的洛阳城和现实的红月亮第75章 为什么是沧州第219章 成都攻防战第71章 李自成和田见秀第20章 做山贼要有职业素质第32章 霍州之战(1)第38章 苏州盗门第2章 醒在洛阳城第79章 炮灰杨林和戴小虫二第161章 山有贼,佳人有影第3章 孔胤植第7章 私怨不挡国事第171章 忍别离第159章 砀山山贼第32章 咱们这就走第199章 成都大逃亡(二)第51章 山下有座书院第132章 训诫第107章 抢人第96章 进京勤王第169章 拒绝第138章 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