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多尔衮的野望

search;

这一场大战之后,多铎才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陷入了被动,而且张庆告诉他的山东的军伍向着山海关进军的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若是这一次再无功而返,满清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回到深山密林之中打猎为生。

因为只要这边作战失败,可以预料到的蒙八旗一定会反了,他们之所以屈服于满清不过是因为迫于武力威胁,现在威胁不复存在,杀害他们族人的旧仇,欺压他们的新恨,加起来足够让他们成为压到满清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现在一定不能让多尔衮那边知道自己战败的消息。

但是多铎知道这种事情是瞒不了的,于是亲自给多尔衮发了一封密信,派了最快的骑兵前去送信,只要消息还没传到多尔衮的军中,多尔衮便有办法能把消息瞒下来,等大战之后大局已定,那么蒙八旗想要作乱也不现实了。

不过仗打到了这个时候,多铎已经开始怀疑大清还能不能在这个天下占有一席之地,他知道凭借着前些年这么多次大战,明朝的人肯定已经恨自己入骨了,到时候肯定不会给自己苟延残喘的机会。只怕想要恢复到父亲起兵之前的情况都不可能了,满清甚至可能会被灭族。

卢晓航那一边伤亡虽然也算得上惨重,但是好在这一仗终于打回了大明军的信心,大战之前在所有的将士心中满清人都是妖魔鬼怪不可战胜的,但是这一仗之后他们发现只要自己拼命,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在打完这几场大仗,那么大明的天下就稳定了,封官萌子指日可待,所以所有的人全都摩拳擦掌。

只是黑衣卫传来的消息让卢晓航心里不是这么平静,周遇吉听到大明大胜之后的第二天便又停止了行军,对外宣称旧病复发,又停止了行军。

卢晓航心中有些颇为恼怒,但是现在对付周遇吉就得聚集全部兵力,到时候黄河以北都得让给满清骑兵,卢晓航投鼠忌器自然不敢这么敢,也许周遇吉正是抓住了他这个心态才如此得肆无忌惮。

卢晓航没有办法只能先解决最大的威胁,就算是自己最后败给了周遇吉,这个天下总算还是汉人的天下,若是真的全力对付周遇吉,满清一旦入关,必定是遍地狼烟。卢晓航虽然不知道周遇吉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是汉人坐天下总好一些,他们的臣子就算昏庸,百姓顶多是吃饭有点问题,但是还有机会造反。

历史之上满清入关之后,四川千里不见人烟,后来编纂史书,将这个罪过推到了张献忠的头上。被人家嘲笑满清打四川用了十三年,十三年一直在和鬼魂作战。最后不得已,满清的统治者只能施行湖广填川政策。

所以在卢晓航的眼里,满清绝对是自己的头号敌人,无论背后发生了什么事必然要先解决他们。

而这个时候,多铎的密报也送到了多尔衮的手上,多尔衮看完之后双手停不住地颤抖,多铎将所有的事情全都叙述了一遍,多尔衮没有丝毫怀疑,自己这个弟弟本来就是傲气的性子,绝对不可能推卸责任跟自己撒谎了。

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多尔衮不得不佩服对面的主将真的是一个天才,能在战场上先给汉八旗埋下背叛的种子,然后立刻重伤汉八旗,让他们知道双方的战力绝对不成正比,而这个时候多铎的心态还停留在以前作战时候的心态,把汉八旗当做仆从军,立刻让汉八旗的各位旗主心生异心。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对面的主将很适时地派出了说客提出了丰厚的条件,再加上多铎回营之后大肆屠杀,让这些人更加惶恐不安,认为明天不投诚必然一死,就算不在战场上战死回营之后也会被多铎斩杀,为了活命他们在战场投敌了。

多铎做的本没有错,满清的仗一直是这样打的,但是如今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当然多尔衮绝对不会处罚多铎的,这个弟弟绝对是自己的臂膀,自己百年之后,两旗的荣辱全都在他的身上,他绝对不能大权旁落,既然那样便只能将罪责全都推到汉八旗身上。

第二天多尔衮便通报全军,汉八旗造反企图背叛大清,被多铎及时发现,斩杀正黄和镶黄旗两名旗主,剩下的六个旗主带着残兵逃往大明境内,多铎追杀途中斩杀大明将士两万多人。现在将汉八旗所有人的家眷全部斩杀,以儆效尤!

只这一个手段便将蒙八旗的人全都镇住了,他们的观念里不是多铎战败了,而是多铎在完全不可能取胜的情况下,斩杀了汉八旗的大部分叛军,而且保存了大部分实力。最重要的是那些汉八旗的蠢货,不光自己损失惨重,还连累了自己的家人。

多尔衮只是将事情的侧重点换了一个说法便让整个军营士气大振,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全军营的士气大振但是多尔衮可是犯愁了,事情的真相他是知道的,而且据说还有敌军正在想着山海关进发,若是真的这样自己是回援还是不回援都是个问题。

正在多尔衮为此犯愁的时候,密谍司已经传回来了消息,山东的军伍确实有向着山海关移动的迹象,而且现在就屯兵在天津三卫附近,所以多铎传回来的那份情报可能是真的。

多尔衮思前想后,就觉得自从自己斩杀了黄太吉以来,诸事不顺,每一次例行的打草谷也基本没有成功过,以前自己以为是济尔哈朗他们在暗中捣乱的,所以屡次失败,这次好不容易整顿好了满清内部的事情,结果才发现真的不是他们的过错,对面的大明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了。

但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己已经完全没了退路了,虽然自己掌控了大清的军权,但是八旗的余威犹在,这次他们不得已想自己低头,万一战败,那么回去之后八旗大会自己必然会被夺取军权,这一生可就注定惨淡无光了。小说最全,更新速度最快,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如果忘记本站网址,可以百度一下:,即刻呈现!

第15章 夜访第196章 坐下喝酒第27章 忠臣义士第27章 京师还是南京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10章 结阵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24章 滋养他的野心第227章 真相第27章 忠臣义士第187章 无计可施第118章 最后的崇祯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73章 心战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64章 铤而走险第116章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第8章 大婚(八)第60章 大局已定第445章 潼关第28章 祭旗第37章 水师出海第189章 非礼第261章 双喜临门第93章 天下没了还可以再打第312章 大婚(一)第150章 水上激战第88章 关外的黑夜(二)第41章 油锅面前第207章 城中事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89章 听闻太后与摄政王有染第10章 陈兵边境第90章 满清之主第88章 逼宫第254章 兵书第93章 南海尾声第95章 召陈奇瑜回京第234章 大乱第76章 激战城头第28章 朕哪里做的不好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320章 大婚(九)第34章 四好青年卢晓航第176章 有伏兵第93章 南海尾声第126章 秦淮夜谈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15章 夜访第50章 梦境第73章 心战第66章 好久不见第76章 没有退路第28章 夜色南京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26章 仁寿坊第17章 劝完一家还有一家第3章 战事起杨林和戴小虫二第14章 战场反水第35章 蓄势待发第79章 炮灰第5章 谈判第12章 北镇府司第17章 退兵第36章 三声炮响第2章 醒在洛阳城第23章 针锋相对第80章 随机应变第67章 夫人败家又如何第93章 天下没了还可以再打第88章 逼宫第22章 同根相煎急第6章 大婚(六)第27章 京师还是南京第18章 山大王第290章 乱起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28章 朕哪里做的不好第36章 摇摇欲坠第21章 齐至南京第62章 大略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89章 关外的黑夜(三)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206章 进城第64章 骑兵对冲第16章 冥顽不灵的大舅哥第28章 暗流第381章 见血第220章 突如其来的大战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卫第26章 仁寿坊第57章 最后的夜话第417章 内乱第29章 乱起第67章 对面有鬼兵第10章 洛阳的汉子
第15章 夜访第196章 坐下喝酒第27章 忠臣义士第27章 京师还是南京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10章 结阵第152章 老狐狸左良玉第24章 滋养他的野心第227章 真相第27章 忠臣义士第187章 无计可施第118章 最后的崇祯第149章 给我拍死他们第73章 心战第61章 福王非福王第64章 铤而走险第116章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第8章 大婚(八)第60章 大局已定第445章 潼关第28章 祭旗第37章 水师出海第189章 非礼第261章 双喜临门第93章 天下没了还可以再打第312章 大婚(一)第150章 水上激战第88章 关外的黑夜(二)第41章 油锅面前第207章 城中事第130章 局势初定第89章 听闻太后与摄政王有染第10章 陈兵边境第90章 满清之主第88章 逼宫第254章 兵书第93章 南海尾声第95章 召陈奇瑜回京第234章 大乱第76章 激战城头第28章 朕哪里做的不好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320章 大婚(九)第34章 四好青年卢晓航第176章 有伏兵第93章 南海尾声第126章 秦淮夜谈第167章 进退维谷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15章 夜访第50章 梦境第73章 心战第66章 好久不见第76章 没有退路第28章 夜色南京第70章 总哨爷之殇第26章 仁寿坊第17章 劝完一家还有一家第3章 战事起杨林和戴小虫二第14章 战场反水第35章 蓄势待发第79章 炮灰第5章 谈判第12章 北镇府司第17章 退兵第36章 三声炮响第2章 醒在洛阳城第23章 针锋相对第80章 随机应变第67章 夫人败家又如何第93章 天下没了还可以再打第88章 逼宫第22章 同根相煎急第6章 大婚(六)第27章 京师还是南京第18章 山大王第290章 乱起第66章 吴三桂被杀了?第28章 朕哪里做的不好第36章 摇摇欲坠第21章 齐至南京第62章 大略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89章 关外的黑夜(三)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206章 进城第64章 骑兵对冲第16章 冥顽不灵的大舅哥第28章 暗流第381章 见血第220章 突如其来的大战第162章 朕有兵,黑衣有卫第26章 仁寿坊第57章 最后的夜话第417章 内乱第29章 乱起第67章 对面有鬼兵第10章 洛阳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