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这一章,我们将谈加强党员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等问题。
党员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当前,进一步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同志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党风的进一步转变。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形成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正力量,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此,广大共产党员要深刻领会,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以实际行动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一、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任务
根据新世纪我们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要求,根据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党员作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惟有如此,才能保证党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指导我们的现实实践。一方面,党的作风作为党性和世界观的外在体现,其实质就是一种思想的反映。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会有坚强的党性,才会有好的作风;反之,就会有相反的结果。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它所需要的作风,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思想基础。只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才能有我们所需要的好的党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以及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无一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作为思想基础。而一切背离这些优良作风的不良风气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党的作风建设作为我们党一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同其他方面的实践活动一样,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作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作风建设就会走向邪路。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必须结合新的实际,即要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又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这从根本上来讲,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尤其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党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党的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作风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决定着党的兴衰存亡和党的事业的成败;另一方面,党的作风建设要密切联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指出,现在党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党还是有问题的,就某种意义上讲,问题还相当严重,就是党风还有不正的地方,“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毛泽东同志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还强调:“我们是共产党,我们要领导人民打倒敌人,我们的队伍就要整齐,我们的步调就要一致,兵要精,武器要好。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敌人就不会被我们打倒。”我们党90多年来的实践说明,毛泽东同志关于党的自身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思想是十分正确的。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党的自身建设就能健康地进行;党的自身建设健康进行,对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执行起巨大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实现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必须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同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共产党员要通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二)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应坚持的基本方针
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这就是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方针。
1.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中央阐发了牢牢把握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这样一个新形势下党的领导工作的重要原则。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也必须按照这一要求来进行。一方面,在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要时刻胸怀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坚持以大局为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中来观察和思考党的作风建设问题,要有全局观点,自觉地把作风建设摆到全国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来。另一方面,在加强党员作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中央集中全党意志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集中反映和根本保证。因此,在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进行,首要的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各级领导机关、广大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中央的方针政策,不允许采取狭隘的实用主义态度,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执行;不允许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执政党的地位和它面临的繁重任务以及党的自身现状所决定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要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是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自身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部署中去。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把它作为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一条政治纪律,坚决反对阳奉阴违或各取所需的态度。二是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带头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只有党员、干部严格地执行国家法律,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健全法制,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依法办事。三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四是党的各级组织要严格教育和管理党员、干部。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首先要把党员和干部管理好、教育好,从根本上提高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五是要对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和干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从严治党,就是要严肃党纪、政纪和国法,一切违犯的人都要接受教育,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和制裁。
3.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以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
新时期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必须强调以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一方面,党群关系问题是关系着一个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这些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垮台以至最后瓦解,无不一再地叙说着这个十分简单的道理。从原苏共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到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和曾经失去执政地位的中国台湾的国民党,他们在长期执政的历史上,都曾经铸就过自己的辉煌,但是垮起来却是一夜之间,原因总有千万条,但归总到最后,就是党群关系搞糟了,最终被人民群众所遗弃。另一方面,党的作风问题的实质就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建设优良党风,从我们党自身来看,其实质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来看,就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从整体上说来,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是满意的。但是,由于我们在作风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导致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受到了损害,党群关系出现了问题。因此,密切党群关系就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4.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以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重视自身建设,从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来讲,其目的就在于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从党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就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风建设作为新时期党
的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和重要方面,我们党之所以把它突出地提出来,就是因为只有解决了作风问题,才能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必须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着眼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这样,作风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三)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点和任务
加强党员作风建设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要结合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当前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点和任务,就是要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要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还要大力弘扬胡锦涛同志倡导的求真务实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具体说来,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思想作风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锐利思想武器。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如果没有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进入新世纪,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和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客观实际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全党同志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探索、实践和创新,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如果不解放思想,不进行创新,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前进,也就不可能应对各种挑战。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做到在工作顺利的时候,不头脑发热,能清醒谨慎、居安思危;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灰心丧气,能够自强自励。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性,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
第二,在学风上,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经验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水平、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途径。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因循守旧有余,开拓创新不足,在复杂的矛盾和问题面前,政治上不清醒不坚定,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一般地粗浅地学习是不够的,必须系统地深入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关键是要掌握理论实质,善于把其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运用于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全局、指导各项工作的纲领,真正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勇于创新。当然,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也不能拿过去的老经验来套现实,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
第三,在工作作风上,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不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要把前些年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实行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做法,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规定下来、坚持下去。要把评判干部的标准交给群众,把是否得到群众公认、是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政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坚决予以调整。对那些搞官僚主义、不负责任、弄权渎职、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损失的干部,要严肃查处。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要坚定地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以改进工作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第四,在领导作风上,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把改进领导作风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改进党的领导作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进一步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凡属政策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要按照规定程序,在党委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坚决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和分散主义。对那些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行其是的干部要给予严肃的纪律制裁。要正确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坚持公道正派,反对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坚决防止和遏制干部选拔任用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要经常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好人主义。
第五,在生活作风上,必须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生活作风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一个党员如果生活作风不正,其他方面的作风肯定好不了,因此要把抓好生活作风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一定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时刻记住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用来为个人或小集团捞好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过好权力、金钱、美色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切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清正廉洁,经得起任何复杂情况的考验,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高风亮节;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坚持做到慎独、慎微、慎始,管住小节,挡住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全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员干部加强作风修养和锻炼的根本指南。在新世纪新阶段,是否认真学习、贯彻、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共产党员党性的根本所在,也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所在,是做一个合格党员、合格干部的基本条件。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又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经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党的神圣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是不断破解时代课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指南。党的理论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课题,但它们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分别根据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不懈探索,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邓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性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闪耀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光辉。比如,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关于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强调走自己的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关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关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关于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的观点;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关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等等,都是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实际,破解时代课题的科学论断。事实证明,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带来一次改革的深化,都带来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推动了一次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结晶。它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新发展的产物,同样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胸襟和战略思维,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和坚持“两个务必”的思想,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思想,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等等。这些新的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这些重要战略思想,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对于推进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的作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取得丰富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因此,坚持与时俱进,是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关系我们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老党大党在执政几十年以后纷纷失去政权的教训说明,一个执政党不管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过去曾经多么强大,如果不能始终站在世界进步潮流的前列,就会失去先进性,失去纯洁性,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被人民所抛弃。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新问题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就是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思想,正是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动态发展角度,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本质含义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根本要求,从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永远站在时代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科学真谛。党员干部加强作风修养和锻炼,也必须紧紧抓住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核心问题,按照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时代要求提高自己。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做一个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要求。回眸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东西如世界观、方法论、根本立场和理论特性、历史使命和基本构成是稳定的,而它的理论主题却是随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正是因为它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和应对时代挑战,不断破解时代课题,才实现了新的突破,完成了新的飞跃,使理论之果随着生活之树而长青。如果说20世纪前半叶,无产阶级革命和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理论主题的话,那么20世纪后半叶,随着和平与发展逐渐取代战争与和平而成为时代主题,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则成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或核心问题。在中国,关于这种理论主题的转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20多年的艰辛探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给人以多方面的有益的启迪,当然也发生过曲折和失误,留下许多教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是新历史时期实现理论主题转换中的丰硕成果。二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坚持这个本质特性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个国家、民族的特点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学说,它的基本理论原则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但是这种指导作用只有在它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才能实现。这是因为,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离开个别的一般只能是空洞的抽象,马克思主义既是关于普遍真理的体系,又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指南。这种本性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必须同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实践相结合。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条件是特殊的,有差异的。列宁认为,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坚持这些原则的伟大成果和光辉范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只能在同时代的特征、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是民族的,它同任何教条主义不相容。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不断推进执政党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正能量,不断为我们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质是强调以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和开创新局面。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一定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必须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要求,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模范。
(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为谁执政,为谁掌权,这是决定一个政党性质的根本问题,是关系执政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的党员和干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本质上讲,就是要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问题。这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正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不断巩固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切实解决好改进作风和加强纪律修养问题。党中央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对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和纪律修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自觉为人民利益奋斗,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顺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使我们党在世界风云变幻中岿然不动。实践证明,没有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没有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就没有党的事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若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全党同志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群众要求。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所有党员干部都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必须把总体要求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开拓创新、知难而进,关心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拒腐防变,使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有新的明显改善,使广大群众真正看到实效,进一步增强对党和党的事业的信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