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对党员干部来说,怎样加强作风建设呢?办法只能是:一要坚持读书学习与思考,二要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经受磨炼。这是我们在本章中将要明确的问题。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在不断学习中前进的历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必须不停地学习、永远地学习。学习型社会就是终身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理念孕育的、能满足人们学习多样化需求的社会,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普遍化的社会,它必然经历教育社会化向学习社会化的发展过程。学习机会均等、学习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群体和社会最佳的学习环境、最优的学习理论的形成和应用是学习型社会形成的标志。最终使每个公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形成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社会风尚,调动人们的学习热情,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指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些基本经验,必须倍加重视、倍加珍惜,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充分理解和认识党中央的这些论述,对于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挑战和考验,每一名共产党员要使自己能够适应并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按照作风建设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的长期锻炼,才会提高作风建设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科学的作风建设方法要求党员必须注重作风锻炼的实践性和行动化;必须坚持在党的生活中接受监督和锤炼;同时要突出内因的决定作用,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努力成为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一、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
学习是一种修养之道,是加强作风锻炼和修养、增强共产党员党性的最基本的途径。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陶冶情操,成为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
(一)认真读书学习是作风建设的基础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一种推动力,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任,不断地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和武装自己的头脑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知识愈广,人的自身也愈臻完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合格干部的必备条件,也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加强作风建设的第一途径和基本方法。
刘少奇同志一再强调共产党员要提高自己,离不开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学习是丰富共产党员精神生活的推动力,而丰富的精神生活正是党性的突出体现。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说过,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要做好工作,根本的是要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党的干部。只有完整准确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只有懂得现代科学文化业务知识,才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党和人民做出突出的贡献,才是一个真正有时代觉悟、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反之,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不能认真学习,就很难磨炼出坚强的党性。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暮气沉沉、精神生活空虚、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念的党员,这些党员绝大多数是不努力学习的。有的党员文化素质低,但又不愿下苦功学习;有的党员过去学习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为自己理论水平很高了,不愿意在新形势下继续学习了;还有的党员总是强调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放松了学习。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知识贫乏,思想僵化,影响作风建设。由此可见,认真读书,刻苦学习,对于每个共产党员、党的每个干部来说,都是加强作风建设、永葆革命青春、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工作所必需的。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而且多数又是我们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由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引起的。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增强学习意识是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就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学习,做学习型、终身学习型党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不是天生具有、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而形成的。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前些年,我们党开展的“三讲”活动,首先就是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正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靠的是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真学习和积极实践。事实表明,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只有不断地学习磨炼,知识才会增多,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结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共产党员要想使自己永不落后,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用各种新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学习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和境界。缺乏学习意识,平时不勤于和善于学习,知识贫乏,能力平庸,就容易导致思想上的落后、政治上的幼稚和行动上的盲目。因此,党员干部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与纯洁性,就必须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学习型党员,自觉地多一点学习、少一点应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就必须把学习内化为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通过学习来增强党性、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在学习中砥砺品格、磨炼意志,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就必须把学习作为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
(二)认真读书学习,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党员干部在进行作风建设的时候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来确定其内容,使得学习到的知识能为自己所用,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作为党员、作为干部,应该重视基本理论学习,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要真正弄懂当代中国发展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搞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确含义和发展脉络,透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的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和精神实质,并努力用之于工作实践;认真学习本职工作所涉及的文化和技术知识,并力争了解新思潮,熟悉新科学,掌握新技术,跟上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以便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面对执政条件下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不断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对于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干部来说,这些能力的具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需要长时期的读书和学习,而且在学习的时候还要认真思考,在深入理解和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工夫,抓住最为本质的和最能为工作所用的知识要点,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使自己既知识广博,又能在某一领域精深,这样才能真正站在时代的前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在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加强执政党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选择。由于社会变革,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社会无法应付生存的挑战,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教育的观念、理论也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人类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的历史发展需要,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工作能力。所以,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重视抓好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我们党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事实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应必然依靠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来完成。党中央对执政能力提出的五方面要求就蕴涵着学习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判断形势;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就必须具有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和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就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就必须掌握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方面的知识,养成宏观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等等。因此,获取这些知识和能力,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学习,注重研究,努力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创造新业绩。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其中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学习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创新。学习型社会就是把学习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一层次、每一职业、每一年龄段的社会公民,都拥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组织和学习场所,实现全民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对此,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应通过反复宣传,积极倡导,提高全体国民的认识,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并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在革命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学习和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样,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形成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学习政治理论,才能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确保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认真读书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共产党员的作风建设最终是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所以读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满足于死读书本,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去学习党的理论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党员同志要懂得,单纯学习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作风建设。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我们不是去背书、背理论、背原则;也不是去夸夸其谈,而是要将这些理论和知识真正弄懂、弄通,将其内化为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要想通过读书达到改进作风的目的,就必须真正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之中去,真正能够把学习理论同解决自己思想上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即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基点去读书和学习,才能从书本中汲取到充足的养料,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
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首先要在学习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如果不能坚持学习,就不可能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与纯洁性,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
第一,加强自身的系统化学习。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就是要求我们实现“学习的革命”,把学习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使学习成为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为此,需要在思想观念上实现根本的转变,切实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被动学习的观念为自主学习的观念,立足于岗位学习成才,做
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学中干、干中学,抓住点滴时间自主地学习。做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学,又要打破狭隘的实用主义态度。综合来讲,必须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学习:
一是方向性学习。这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具体来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要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二是应用性学习。这主要是指岗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优化专业技能素质。要精通自身所从事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三是基础性学习。任何领域的业务工作都需要相应的基础知识支撑。作为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和丰厚的人文素养,同时应掌握管理科学、心理科学、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为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此外,还应学习有关的历史知识,包括中国史、世界史,特别是要深入学习研究我们党的历史,以增强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是前沿性学习。要加强前沿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尤其要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要学习一些市场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增强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和能力。要着重学习国际经济贸易知识,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程序和运作方式,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同时要学习和掌握外语、信息技术、电子政务等岗位职责必备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五是博览性学习。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大力拓宽视野,开阔世界眼光,以宽广的胸怀了解掌握当代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和社会思潮等最新发展动态,学会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变化,使自己能够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第二,把各级基层党组织建成学习型党组织。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党组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在全党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培养优良的学习风气,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让每一名党员都受教育、增本领,始终能够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形成全社会学习热潮中起到核心、引导的作用。党组织作为党的基本构成单元,同党员的联系最为密切,从党的各级组织抓落实,可以有效地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落实到每个党员、党的每个干部身上,切实激发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让全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中共十七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创新的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与过去强调的“重视学习”意义不一样。从“学习”到“学习型”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型”字,但意义非同寻常,内涵更深了、要求更高了,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最鲜明的特征,也就是说,把学习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特征,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志;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整体性要求,作为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党学习、全员学习;更加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学习制度化、机制化。党的各级基层组织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深入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真正扎实有效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坚持领导干部作表率,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各方面知识,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要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上下功夫,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总结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汲取国内外追求发展的成败得失而提出来的,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抉择。科学发展观既然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唯有好好学习、深刻把握,才能够做到以之指导我们所正在从事的具体而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换而言之,我们开展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创建活动,就必须始终明确推动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践目的和最终归宿,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目的和归宿来谋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因此,要突出推动科学发展这个根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推进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着力改善民生这个重点,促使党员干部在本地方本单位是不是科学发展、愿不愿科学发展、会不会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形成共识,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从而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变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办法措施。
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抓好“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的实效”这个核心和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当前,随着世情、国情、社情、党情和民情的深刻变化,对我们党解决好聚精会神抓发展问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具体而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对我们党科学治国理政、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为重大的考验和最为现实的紧迫需要。这无疑对我们党的科学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要求。而要能够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提升党的科学执政能力,促使全体党员干部坚定决心、树立信心,下大工夫抓好学习,先学一些、学好一些、学深一些,大幅度地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理论水平和改革创新工作能力,就成为至要的核心和坚实的基础。就此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强调: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我们只有勤于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扎扎实实抓好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实践活动,就必须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创建活动的始终,切实抓好理论武装,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学习的成效要体现在推动实际工作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在学习、贵在实践。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与促进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注意把加强学习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转化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必须坚持落实“学以致用”原则,积极推动党内学习生活化、党内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坚持以学促干、以干促学、学干结合,使学习和工作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使建设学习型政党真正成为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党员干部要做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表率。党员干部队伍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是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最重要力量。作为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把握先机,加强读书学习,进一步提高能力、素养和执政水平,努力成为读书学习的表率。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做到求恒、求新、求实。
一是求恒。就是要持之以恒,终身学习。古人说,学海无涯、学不可以已。知识是无限丰富和不断更新的,不可能一次学习、终身受用,而必须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同时,还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总量翻番的周期越来越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到现在的5年、3年、1年,因此,每个人都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书多人贤,酒多人癫”。作为党员、党的干部,应多一些阅读、少一些应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沉静、少一些浮躁,自觉培养一些“书卷之气”,方能具备那种“宁静致远”的品性。
二是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把学习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只有把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才能提高竞争力。要弘扬创新的精神,注意锻炼和培养创新的思维,在学习理论、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沉得进、出得来,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破解难题,真正把书读活、读精。要提高追踪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时刻留心知识的新发展、科技的新突破,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学到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并能够把这些知识和信息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要把与时俱进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做每一件事情、干每一项工作,都要敢于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与时俱进。
三是求实。就是要把学习与思考、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习只有与思考、与实际、与应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转化为能力、转化为素质、转化为成效。要把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为提高能力奠定基础。理论是“灵魂”,是培养党员干部“政治上靠得住”的关键,因此,党员干部什么时候都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同时,不能放松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要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对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来说,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都很重要,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两方面都有新的加强、新的提高,才能做到德才兼备。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思考一些重大问题。就是要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特别要联系本地的实际,运用科学理论去思考、研究和解决一些重大问题。要把向实践学习和向群众学习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要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实践中考验、实践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向群众学习。群众中存在着大智慧、真经验,要下决心扎根在群众之中,虚心地向他们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号召全党:“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这是时代赋予共产党人的要求,同时也是争做学习型党员的基本要求。共产党员作为时代的排头兵,要秉承学习的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涵义,真正成为一名政治清醒、业务娴熟、知识广博、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党员。
二、努力成为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加强作风修养和锻炼,需要从读书中汲取科学理论和各种知识的营养,更需要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去经受磨炼。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人们的认识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毛泽东同志把社会比作“无字之书”,强调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是增强党性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作风建设融入到改革、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去。作风建设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就是因为党的作风是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是源于实践的。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既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倡导者,也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实践者,历来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胸襟和战略思维,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新的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要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和落实。
党员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条件下,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员的作风,探索党员作风建设的规律,是党的领导集体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思考、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的。我们党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新世纪和新时期的形势及变化,既给中国共产党以信心与动力,也向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时代变化和新的形势,我们党向全体党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的要求,从思想、理论和制度上全面加强与改进党的作风,突出反映了党作风建设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时代要求。
第一,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联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目的就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党的生命之所在,也是现实要求。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它只成为一句口号,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这就要着眼于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做实事,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血肉关系的温暖。这种联系的标准就是看群众工作和生活有没有新的改善。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作为衡量党员作风建设好坏的一个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贯穿于党的作风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具体运用,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在实现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进程中,我们一方面作风建设要继承优良传统,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作风建设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从方式方法上予以改进。从方式上,要拓宽深入群众的渠道,既要到农村、农户中,到企业、职工中去,与他们交心谈心、问寒问暖,也要多听取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从方法上,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多听取群众意见。既要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也要根据社会的进步更多地关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建立和拓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正常民主渠道,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从内容上,既要多为群众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也要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实际,“谋一事,更谋全局”,集中精力把经济社会的建设搞上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把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同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相联系。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是一个带领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党的作风状况,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理解加强和改进党员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外在体现。党的作风好不好、正不正,就不仅仅是关系到一个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党的路线、纲领等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执政大党,如果作风不正,党的宗旨就很难贯彻,党的路线、纲领就不能得到正确执行,势必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把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同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相联系,绝非小题大做,亦非危言耸听,而是对中外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大党、老党,特别是原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了几十年的党先后垮台与失去执政地位,已向我们党发出警示。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党中央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要求全党同志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抓紧抓好党风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要保证自己有坚强的领导力量,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自己手里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下去,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员的作风建设。党有一个好的作风,有一个能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路线和纲领的好作风,才会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第三,结合实际抓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必须抓住突出的问题。党中央对此概括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就是,“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并且根据这五个方面,概括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即在思想作风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学风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工作作风上,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作风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干部生活作风上,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这“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也是新形势下党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不能漫无边际地乱抓一通,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要有针对性,抓最主要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成功的经验。毛泽东同志当年在民主革命时期抓党风建设,就是紧紧抓住党的作风中出现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不良风气,以整风运动的形式进行整顿,结果收到明显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作风整体上是好的、健康的,但确实也有不少党员和干部,包括少数高级干部身上存在不良作风。尤其突出的是腐败现象,不仅降低了党的威信,而且影响了人民政权的巩固。我们党从改革开放起,就将反腐倡廉作为整顿党的作风的重点,并把反腐败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尤其是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都必须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党内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正是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在作风上出现的变化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党风建设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门整治,纠正不正之风,显示出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针对性。
第四,加强党风建设,党的各级干部要带头。抓党的作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党的干部的作风建设,这是由党的干部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中国是个有“人治”传统的国家。干部的形象及其言行在老百姓当中不仅有很大影响,而且有示范与导向作用。老百姓看党,通常首先看的是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带头,处处以身作则,人民群众就拍手称好,跟着学。目前,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不少就是因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重视、或自身作风不正引起的。我们党在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时,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其深刻用意就在于,使领导干部既要重视去抓作风建设,又要重视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处处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从而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真正做到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做到,使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领导干部带头,“一把手”的示范作用是关键。对普通党员来讲,领导干部是上级,其作风具有示范效应与导向作用;而对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来说,“一把手”又是他们的上级与领导,其作风同样具有示范效应与导向作用。
总之,党员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成为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首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不断解放思想,推动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思路的转变、发展难题的破解;要克服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等思想,开创思想解放的新境界;要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把握时代的脉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其次要居安思危,奋力进取。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以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善于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大力弘扬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努力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创造为民造福、经得起实践和时间考验的业绩。再次要立足实践,真抓实干。要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勇于实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要扎根基层,勇当先锋,做好表率,把思想解放的新成果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要少说多做、真抓实干,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取得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成效。
三、在党内生活的实践中接受锤炼和监督
党的力量,首先在于组织,在于健全的党的组织生活,在于广大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也就是说,共产党员加强作风修养和锻炼,必须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得到锻炼,加强修养,增强党性。
第一,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党的组织生活,是指党为了实现它的对内功能,实现它自身的平衡、有序的发展,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党的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各种教育、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主要包括党员参加所在单位的党员大会、党支部大会和党小组会等活动,也包括由党委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分职位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内生活的实践已经证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增强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是党组织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党员自觉加强作风建设、发扬正气、抵制和纠正歪风的重要组织措施。参加严格的组织生活,就能够使每一个党员都置身于党的组织之中,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接受组织的培养和帮助,不断地提高自己。因此,党员干部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对于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在一些地方,党内组织生活存在着混乱的现象。在一些基层组织中,党的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即使开展了,质量也不高,缺乏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有的组织生活会甚至变成了“牢骚会”,对于党内存在的错误和毛病,不能拿到党的生活会上进行批评。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着党员的作风锻炼和修养。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有赖于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党员从党的建设的高度出发,积极、自觉地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会质量,加强修养,接受锻炼。
第二,必须增强党内生活的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政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员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党员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辨明是非。对于那些以改革为名,行营私之实,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要不讲情面,坚决斗争。党的各级组织也要增强独立地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表扬和扶持先进,批评和抵制落后,扶正祛邪,真正使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当前,增强党内生活的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要求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要在组织生活的引导下,深刻领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和目标。对于这些重要思想和理论,党员干部要在组织生活中共同学习,互相探讨,从而掌握得更加准确,自觉地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一些偏差认识或是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地在组织生活中得到解决,在党组织的引导下排除疑虑,增强信心,真正做到完全领会和知行一致。
第三,必须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党员要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反复强调,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勇敢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去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分清是非,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形成合力。也就是说,要通过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威信建立在什么地方呢?建立在思想、工作、言论的正确上,建立在民主作风上,建立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上。领导人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得百分之百的正确,不可能一点缺点、错误也没有。问题在于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让不让别人批评,听了正确的批评能不能接受和照办。有错误自己讲,而且要讲够,又能倾听别人批评的意见,这就有了主动权,就可以使大家心情舒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改正错误的锐利武器。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人具有坚强党性的重要表现,每个共产党员、党的每个干部都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私心杂念,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同党内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
第四,必须加强党的监督。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调动党员积极性、加强自我修养、实行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为了保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防止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由人民公仆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必须采取自上而下相结合,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党组织和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中共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实践证明,党章赋予党组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职责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清除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防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党员队伍的侵蚀,保持和发展党员先进性与纯洁性,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则更加重要。党章以及其他党规党纪,都赋予了党组织对党员、党的干部监督的内容和要求,在实践中,每个党员都要认真执行,真正使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共产党员也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党员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使党组织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这是党员接受党组织监督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每个党员、每个干部都要对党忠诚老实,汇报思想要实事求是,讲真心话,不能弄虚作假,真正做到无事不可对党言。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一些党员、干部,平时不向党组织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甚至对党组织了解情况也不予理睬,结果在思想上越走越远。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如果平常批评不得,或者不将心事告人,这个人的短处或弱点就很难在平时得到补救。这种人不犯错误则已,犯就会犯大错误。所以,党员干部在参加组织生活的时候,一定要经常将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向党组织如实汇报,让党组织掌握和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得到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也才算是真正信赖党组织,自觉主动地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党员干部在接受党组织监督的同时,还要勇于接受其他党员同志的监督。广大党员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而且他们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既了解党的政策也了解实际情况。因此,在党内生活中,他们的观察和了解会较为全面,他们的意见也会更为中肯。无论你是一个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他们都会对你的言行做一个公正的评判,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都将对你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党性、更好地开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说,接受广大党员的监督,听取他们的意见,是每个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进行作风建设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在实际工作时,在党内生活中,党员干部要尽可能广泛地与其他党员同志接触。除了参加支部民主生活会外,还要多参加各种形式的党员群众座谈会、评议会,多交一些党内朋友,与其他同志交流思想,讨论问题、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向他们求教。党员领导干部还可以通过聘请党员群众信息员、实行党员群众接待日、开辟专门信箱、电话等形式,扩大与党员群众接触的机会,从而及时、真实地从党员群众中了解各种信息,汲取对自己有用的政治营养。总之,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都应该与广大党员群众做知心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时刻把自己置身于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会在作风建设方面获取不竭的动力源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