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太空试验田(上)

晚上停电了,囧……

………………

就在这个欧洲局势紧张到一触即发的时候,中国却在安安心心的在家种田。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本位面的中国在文德嗣这个挂逼的种种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在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全球头号工业国,工业产能占了全世界的四成左右,这还是很多中小型民间企业没有统计在内的情况下。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中国拥有原时空望尘莫及的国际环境,目前中国的周边不是盟友小弟,就是不构成威胁的国家。比如以前的宿敌日本被打爆了不说,还被玩了一把输出革命,成功使其变色,成为自家小弟,而且日本新政府现在因为有了更有发展前途的非洲领土,已经准备搬家到非洲了。留在亚洲的这部分今后只会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已经完全不再会再对中国构成什么威胁了。现在的日本对于中国来说,已经彻底从一条时不时会发飙的恶狗,变成了一条乖巧的哈巴狗。

唯一谈得上威胁的也就只有苏联一个,但红色毛熊又有白色毛熊在旁边牵制,更何况以目前的事态,红色毛熊就算是喝高了伏特加,也不会蠢到来找中国的麻烦。

第三国际虽然和人革联经常互相嘴炮,指责对方为异端。嗯,在社会主义阵营,称呼异端不叫“异端”,而是叫“修正主义”。虽然两边嘴炮不断,但是也仅限于嘴炮而已,文德嗣和史大林都不是中二,自然不会为了所谓的理论问题就要和对方做过一场。文德嗣不会,史大林就更不会了。

中国发展到现在,就好像一头洪荒巨兽,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去招惹这样的对手,老虎的屁股尚且摸不得,还敢到洪荒巨兽头上拍苍蝇?找死么?更何况,红毛熊现在的周边局势并不好,周围一圈都是敌人,要是史大林真的脑子犯浑和中国捏起来,那不知有多少人睡着了都要笑醒。

史大林是谁?这可是俄国历史上数得出的人精,怎么也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既然周围形势那么好,那么中国的态度就很明显,自然安安心心在家种田。至于外面的事情,只要不惹到老子,你们人脑子打成狗脑子我也不管,我又不是国际主义者,管我毛事?

你说,那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算什么?咳咳,你不都说了吗,那就是最起码的人道主义关怀而已。

好吧,现在外国列强们似乎也看出来了,中国就是那种守关BOSS的德性,宅在老窝里不出门的那种,只要你不去惹他,就当他不存在好了。这种印象当然也是文德嗣这些年来苦心营造出的,中国的宣传部门、影视圈以及各大媒体,都在他的干预下,有意无意的制造此类的信息,不管真的假的,反正就给外界来了个洗脑轰炸。

反正中国这些年出品的各种各样的影视戏剧、小说动漫、纸牌游戏以及近几年出的电子游戏,都在反复的向外界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咱们中国就是超级宅的,这是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传统习惯造成的,是根深蒂固滴!俺们从有史以来就是这样滴的,是不会随便对外面感兴趣滴,对的,就跟滚滚一样,只要不来惹咱,咱就是人畜无害的超级萌货,对滴,就是这样!俺们就是一个内敛的民族,从来都是热爱和平滴!俺们从来都不会侵略别人滴!从来不会,俺们一向只会自卫还击!”

当然,这种话忽悠一下普通群众可以,但还是有聪明人啊,这些人可不好忽悠。他们肯定会问:“你说你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可你们家那么大的地盘咋来的?总不会是充话费送的吧。”

中国方面是这样回答的:咳咳,你们难道不知道以德服人吗?俺们那是以德服人,对,就是以德服人。俺们家的地盘那都是以德服人,把别人感化了,就自动送给咱们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别人来欺负咱们,咱们自卫反击把他车飞了,他们的地盘当然就作为赔偿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哎,反正就是类似的信息,拼命的向外国人灌输,不管他们信不信,反正能忽悠一个是一个。

至于文德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还不是为了让他们能心无旁骛的开扁啊。要是知道有个富有攻击性的大块头在一旁嗑瓜子看热闹,恐怕谁也不会真打,就算打起来也会留几分力气。

至于这些信息的效果,当然是忽悠不了聪明人,但是这个世界上,聪明人毕竟是少数啊。再说,文德嗣也没准备忽悠到所有人,只要忽悠了大多数,让大多数外国人形成这种看法,那就算成功了。因为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认可一件事,那么就算少数人不认可,那也改变不了大局,除非他能做到一言九鼎,而这种人纵观历史也没几个。至少从目前看来,这个忽悠计划还是很成功的,至少大多数外国人都信了,所以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对外政策。

当然,仅仅是这种舆论上的忽悠还不够,文德嗣也动用了以前很多以前埋下的暗子,明里暗里的给各国高官大佬、豪强权贵们施加影响,弄出很多真真假假的情报,使其相信中国目前正在忙于消化新领土,并给过去落后的地方补课,比如基础建设什么的,反正就一个意思,中国是不会轻易介入外部冲突的,他们就像大英帝国在布尔战争之后那样,已经吃撑了,无力再顾及外部了。

所以现在欧洲国家之间就是一团火爆的气氛。

………………

共和2780年(西元1939年)1月1日,天宫一号空间站。

星辰大海是人类的夙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定目标,随着科技发展,当地球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向星辰大海迈进的时候。

文德嗣是从23世纪穿越来的,他本来就是来自这个星辰大海的时代,对于这个时代的向往自然也是最为强烈的。所以目前中国的种田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在地球上,继续打基础。另一部分就是太空事业了。

本位面的中国在文德嗣的领导下,抢先占据了星辰大海的制高点。完成了原时空在很晚才在地球上出现的“通天桥”,也就是质量投射器。有了这个通天桥,太空开发的成本就大幅度下降了,并且开发的进度也可远远超过原时空的水平,因为这个起点就很高,不用从火箭开始一步一步的慢慢挪。

通天桥的兴建本身并未受到多少国外关注。一来这是秘密进行的工程,虽然工程量很大,但是这个工程的主体主要在地下一百多米进行的。二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各种大型的基础建设,这个工程本身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资源调动就被掩盖在多如繁星的工程之中,变得不起眼的。

通天桥全系统完成后,文德嗣便大举开始进行太空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包含人类于太空的生活、太空农业,太空工业制造、太空矿业与冶金、太空化学产业等,而其进度非常之快。因为靠着这个开挂一般的通天桥,但凡有需要,中国就随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发射新的舱组上去进行实验,甚至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在一起成为永久空间站的一部份。因此,天宫一号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逐渐增长之中。

相对于此,中国-军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工具。于是立刻利用通天桥开始太空军力的发展与研究——当然是要付钱的,文德嗣依照原订计划,将成本加上一倍作为运费与票价。但即使如此,这样的运输成本也只有此前打火箭的1/200,再考虑低发射加速度与便于维修的条件,可以让仪器规格与宇航员训练都往下调,大幅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整体成本降低至火箭的1/400左右。再说与火箭发射的卫星最大也只能作到二十吨,有严格的体积和重量限制相比,现在通天桥一次可以投射重达660吨的巨型卫星(防护外壳还有60吨),还可以载人操作,因此中国军方对此是趋之若骛。

在中国航天事业起步阶段,中国-军方尝到了卫星的甜头,于是总参的很多参谋和专家就激动了,想出了很多很多脑洞大开的方案。

例如说打一群共计24~32个高轨大型卫星发射导航信号,供作部队导航的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更有野心也更不切实际的专案,即打一群共48个装备各种侦查系统与武器的轨道战斗平台到低轨道上层,作为对地全球监控打击之用。没错,也就是中国版的“星球大战计划”。

如果是在23世纪,甚至再早些的21世纪后期,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但是他们提出的时间却是在二十年代啊,二十年代啊,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两遍。当时中国确实已经可以打卫星上去了,但是他们搞出来的这些脑洞方案却是太夸张,不是说完全办不到,而是成本费用会吓死人的。

反正当时他们把这些个方案的预算交到财金联后,柳杨柳主席一看,以他的见识倒是没被吓死,不过快被气死了。柳主席直接就暴走了,就差点儿没冲到总参去砍人了。后来柳主席放出话,乃们总参的龟蛋要是再敢交这种脑洞大开、狗屁不通的玩意儿过来戏弄老子,下一年的军费就别想要了!

这些方案原本确实是太过昂贵、大过不切实际了,甚至其中一些已经接近空想与妄想的等级。但是通天桥的落成,却让这些妄想一下子现实化了。于是很多原本仅只是规划阶段,受限于预算和技术条件无法执行的“脑洞方案”被重新提起。

比如试图把有效的武器塞进一个直径五米,长十二米,载荷仅20吨的空间内确实是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妄想,但是要将之塞在一个直径十二米,长六十六米,载荷达720吨的空间中,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空军甚至可以往里面放进一个指挥舱、一个起居舱与几名驾驶员,甚至还可以加上一个休闲用的小酒吧,一个书房和一个健身房。

另外,在天宫一号运行了三个月时间之后,专案小组发现,由于这个轨道建造物太大太重,在380~400公里左右的高度下落的相当严重,一个月里轨道就会往下掉个2~3公里,需要不时使用引擎推送提升轨道。众人研究过后,决定将天宫一号的运转轨道高度提升。于是在花了两天送上六组大型引擎与燃料舱后,天宫一号进行了提升轨道的作业,花了千余吨燃料将天宫一号的轨道提升至1000公里高度。这个高度上的大气阻力与轨道下降程度减少许多,就不会再经常发生掉落的事情了。

而且这个距离也不会过于影响通天桥的转运业务,同时也距离远了几倍之后,被地面观测到的机会也减小了很多,增加了隐蔽性。其实这一点也不用太担心,在这个距离上,就算被看到了,也根本看不清楚这是个神马玩意儿。

从1938年4月开始,中国开始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各种产品的生产测试,以及小规模的产品试产。

例如最简单的滚珠轴承生产。根据为期三个月的实验性生产证实,轨道无重力工厂以极低的成本与极高的速度生产出来的轴承滚珠精度非常高,远非地面产品能比。更重要的是,工厂只要控制熔融金属释放量便可以轻易控制生产出来的滚珠大小,不再需要根据不同大小的滚珠设计磨制机器,只需一套溶解金属的太阳能电炉以及几组金属液滴头即可。由于结构非常简单,因此相关的机具很快被设计出来,装在一个标准货仓中打到轨道上成为轨道轴承工厂一号,后来又陆续打了几个货仓上去组成轨道工厂群。

此工厂群的的轨道高度被安排在1200公里,比天宫一号更高一些。不与天宫一号一起的原因是要避免泊靠天宫一号的宇宙飞船或天车在与货仓对接产生的震动对生产造成影响。而这个轨道工厂成为第一套能够产生利润的太空产业。至于生产出来的高精度滚珠,则由交通飞船(返回式货运天车)运至天宫一号,再装箱搭乘返回式货运天车与客运天车回到地面,并首先供应军工产业以满足其发动机等设备的制造需求。

第94章 本时空PLA成立!第441章 40节的战列舰你怕不怕?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二)第335章 一个神经病,两个好爸爸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569章 浴血熊猫(上)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五)第306章 神盾制药公司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705章 新局面第47章 连锁反应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迹第581章 三十周年阅舰式第239章 观察团(下)第393章 邓尼茨的回忆第636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357章 非洲的灾难第650章 世界工厂第195章 舟山海战(二)第477章 个人电脑和游戏机第101章 修约和关税(上)第11章 安全教育第497章 汉京奥运会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706章 世界工厂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殇(上)第72章 空军发轫(上)第238章 观察团(上)第179章 中美马尼拉协议第390章 攀钢和钛第561章 颠覆进行时(上)第356章 中荷台北合约第622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上)第331章 下场前的准备第448章 一?二八刺杀事件第698章 打击(6)第101章 修约和关税(上)第275章 本土舰队的日落第291章 打个招呼第20章 烂摊子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国海军(中)第423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第60章 革命雷管陈夔龙第162章 脸,就不要了第721章 没坑到了第301章 进击的联合舰队第243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第425章 文化输出第561章 颠覆进行时(上)第689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3)第567章 猛禽之战(上)第650章 世界工厂第14章 军训第638章 拿破仑六世第647章 法德谈判(2)第386章 地中海风云(完)第99章 下马威第214章 新地图,新忽悠第42章 第八镇的惨败(下)第104章 刺袁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373章 转手生意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妇第274章 本土舰队的日落第313章 法罗群岛的烽烟第551章 全面换装(中)第55章 王启年的春天第552章 小胡子的愤怒第50章 建党第703章 文德嗣的全球战略(下)第272章 英德决战日德兰(中)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39章 兴灭国,续绝世第610章 林登万的旗帜高高飘扬(下)第535章 太空试验田(中)第657章 优惠政策第105章 抢救第283章 中美密谋第54章 平衡贸易第450章 夜起暴风扫日本第157章 “一五计划”(6)第423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第116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第433章 惨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第13章 忽悠锡良第411章 北极的宝藏第219章 忧郁的首相第672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453章 长门号的一声炮响…...第309章 黄金和古董第7章 大采购第706章 世界工厂第416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下)第48章 湖北解放第287章 澡盆里的海军第592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中)第583章 海军间谍案(上)第433章 论搅屎棍的技巧第555章 美日对峙(中)
第94章 本时空PLA成立!第441章 40节的战列舰你怕不怕?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二)第335章 一个神经病,两个好爸爸第462章 南美烽火(下)第569章 浴血熊猫(上)第343章 爪哇海之战(五)第306章 神盾制药公司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705章 新局面第47章 连锁反应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迹第581章 三十周年阅舰式第239章 观察团(下)第393章 邓尼茨的回忆第636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357章 非洲的灾难第650章 世界工厂第195章 舟山海战(二)第477章 个人电脑和游戏机第101章 修约和关税(上)第11章 安全教育第497章 汉京奥运会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706章 世界工厂第612章 新加坡要塞之殇(上)第72章 空军发轫(上)第238章 观察团(上)第179章 中美马尼拉协议第390章 攀钢和钛第561章 颠覆进行时(上)第356章 中荷台北合约第622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上)第331章 下场前的准备第448章 一?二八刺杀事件第698章 打击(6)第101章 修约和关税(上)第275章 本土舰队的日落第291章 打个招呼第20章 烂摊子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国海军(中)第423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第60章 革命雷管陈夔龙第162章 脸,就不要了第721章 没坑到了第301章 进击的联合舰队第243章 隔岸观火好种田第425章 文化输出第561章 颠覆进行时(上)第689章 人革联维和部队(3)第567章 猛禽之战(上)第650章 世界工厂第14章 军训第638章 拿破仑六世第647章 法德谈判(2)第386章 地中海风云(完)第99章 下马威第214章 新地图,新忽悠第42章 第八镇的惨败(下)第104章 刺袁第39章 第八镇的进攻第373章 转手生意第429章 分田分地分媳妇第274章 本土舰队的日落第313章 法罗群岛的烽烟第551章 全面换装(中)第55章 王启年的春天第552章 小胡子的愤怒第50章 建党第703章 文德嗣的全球战略(下)第272章 英德决战日德兰(中)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520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39章 兴灭国,续绝世第610章 林登万的旗帜高高飘扬(下)第535章 太空试验田(中)第657章 优惠政策第105章 抢救第283章 中美密谋第54章 平衡贸易第450章 夜起暴风扫日本第157章 “一五计划”(6)第423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第116章 天下第一战列舰第433章 惨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第13章 忽悠锡良第411章 北极的宝藏第219章 忧郁的首相第672章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2)第453章 长门号的一声炮响…...第309章 黄金和古董第7章 大采购第706章 世界工厂第416章 石原莞尔的中国行(下)第48章 湖北解放第287章 澡盆里的海军第592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中)第583章 海军间谍案(上)第433章 论搅屎棍的技巧第555章 美日对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