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太空试验田(下)

ps:作者君开了个微信号:“yjxh08”,还有个微信群:1906。欢迎大家来玩,当然更欢迎大家给咱家发红包,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注:发红包的善良读者大欢迎,催稿的邪恶读者不要来。o(n_n)o哈哈~

…………

共和2780年(西元1939年)1月17日,天宫一号空间站群,“蟠桃园”太空农场。

随着太空建筑的增加,到现在天宫一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站了,而是一个空间站群!因为这里的名称叫天宫一号,所以有好事者就给各种功能模块取了不同的外号作为区别。

比如:以各种实验室为主的空间站主体就叫“凌霄殿”,在它的周围还分别着以下的功能建筑:“南天门”是作为天车和宇宙飞船进出站的飞船停泊中心;人员居住和休息区叫“琼华宫”;作为太空冶炼厂的那部分就叫“兜率宫”;还有作为硅晶圆生产基地的“通明殿”;作为光纤生产基地的“宝光殿”……等等,而被“蟠桃园”就是作为太空农场的一处空间站了。

后来这些地方的外号越叫越响,搞得官方都承认了,就把这些外号正式升级,作为这些功能模块的代号称呼了。

“太空农场”其实也不是正规名字,只是个通称,它的学名是“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就是在太空依靠繁殖绿色植物(蔬菜、藻类等)就地解决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最基本物资的供应问题,是实现未来长期载人星际旅行、移民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之一。

太空是人类未来的家园,而要在太空中长期生活,仅仅依靠地球的供养是不行的,必须把太空变成一片绿洲,建立起太空农场,至少使部分食物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在中国的天空计划中,在不久的将来是要载人登陆月球,载人登陆火星甚至其他星球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补给品,如果仅仅依靠地面供给,那么将需要一个庞大的补给队伍往返运送,不仅运输费用昂贵,技术上也难以保障。

而太空农场可利用庄稼、蔬菜等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生产食物、氧气和水,利用专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行生物可降解废物的分解与再利用,可以实现系统内物质的闭合循环。这样一来,仅需少量贮藏的食品和水就可以满足乘员生活之需,为彻底解决长期载人航天的补给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自从人造卫星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在太空的植物栽培试验。美、俄等国已在空间站上试种和培育了豌豆、小麦、玉米、稻谷、洋葱、兰花、郁金香等100多种植物,以研究宇宙飞行中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苏联航天员在“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上长期生活期间,播种过小麦,洋葱、兰花等植物,结果表明,植物要比在地球上生长得快,成熟得早。

美国在太空实验室和航天飞机上也进行过种植松树、燕麦、绿豆等植物的试验,发现这些植物在失重条件下其生长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与地球生长的同类作物比较,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普遍更高。这说明在宇宙空间种植农作物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提高产量。与此同时,美、俄两国还在太空进行了动物的繁殖试验,结果证明,果蝇、蜘蛛、鱼类等动物都可以像在地面上一样自由生长、繁育。

太空农场中,植物可以在沙土或泡沫中生长,也可以悬在空中,植物只要有水、养分和支撑,就可以在太空失重条件下存活、发育和生长。而且风调雨顺,季季高产。农场中的牛、羊、鸡、鱼等动物也能正常生长,可为太空居民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丰富的肉、蛋、奶等食品。

到了22世纪,那时的人类足迹已经遍布银河,对于太空中的动植物饲养和培育也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在文德嗣穿越前的23世纪时,人们更是进一步发现,人类如果长期处于没有其他生物的环境中,很容易换上忧郁症,这种特殊的心理疾病被称为“生物环境缺乏抑郁症”。因此,当时的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强制规定了,凡是在地球外长期驻留人员的地方,必须配备生物小环境——小生态圈,饲养上各种动物,栽种各种植物。这也是文德嗣的那栋办公楼基地会有一个动物园和植物园的原因。

本位面的中国航天,由于有了文德嗣这个未来人的指点,就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在一开始就制定了动植物太空养殖的计划。一方面是制造小生态圈,为了给宇航员们提供食材,生产食物、氧气和水,以及进行生物可降解废物的分解与再利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心理健康,避免出现“生物环境缺乏抑郁症”。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一直是以“大吃货帝国”自诩的。哪怕在太空中,要是没有丰富的食材,怎么对得起这个头衔呢?没条件也就算了,艰苦的日子也不是不能过,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让宇航员们天天吃“牙膏”,这可不是中国的风格,也不是文总的风格。

这种宇航员专用的“牙膏”说起来很高大上,但却是最初级的太空方便食品,它确实做到了营养丰富,热量充足这几点,完全能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但是味道和口感嘛,还是算了吧,说了都是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做来试试,很简单,就是把米粉或面粉,和鱼糜、肉糜、蔬菜泥、水果泥加上食用油和佐料搅拌在一起,熬成浆糊状就好了。差不多就是这种,嫌麻烦的话网上也有卖的,吃上一次两次可能很觉得新鲜,多吃几天的话,保证见到了就想吐。

“蟠桃园”是和居住区“琼华宫”连在一起的,这也是为了方便给居住区供应食物、水和氧气,同时也方便宇航员们去“蟠桃园”游玩。

整个“蟠桃园”的结构就像一个由四层同心圆组成的巨大车轮,“蟠桃园”在不停的做顺时针旋转着,使其产生出人工重力。“轮轴”分成内外两层,内层部分是无重力区,这是固定不动的,作为动力区和通行区。外层是通过八根“辐条”连接着外层的轮圈的,会进行旋转,所以这里是微重力区,重力是,也就是百分之五倍重力。

然后四层轮圈因为线速度不同,所以分别对应不同的重力,最外层一圈的直径是300米,按照每秒近8米的线速度转动,大约120秒自转一周,也就是0。8倍重力。然后依次递减,到最内层的一圈就是0。2倍重力。当然这个重力也是可以调整的,只需调整转速就可以很方便的改变重力。

“蟠桃园”就是根据四层同心圆加上轮轴所构成的不同重力带,分成了六个区,各个区分别养殖着不同的动植物。“蟠桃园”说是农场,其实也是一个大型生物实验室,主要用于研究不同生物在不同重力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及会出现什么状况。

太空农场的外号既然叫“蟠桃园”,里面自然是少不了桃子的。不过呢,现在还只能吃到少部分,因为这里只有20株可以结果的成熟桃树,其他的桃树现在都还是不同阶段的树苗。桃树要三年才能结果,就算太空中生长得快些,但也吃到第二批桃树结的桃子,至少要等到明年去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把能结果的树直接送上去?是的,送上去肯定没问题,天车的运力虽然足够,但是成年桃树就太占空间,现在天车运力紧张得要命,送了20株已经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空闲空间给你送大量的成年桃树上去?

见过春运没有。没错,现在通天桥就跟春运似的,每趟车都是爆满,工作人员光是安排发班就够花心思了,都恨不得一立方米当几立方米用。一株成熟桃树得占多少空间啊?所以除了最初送上去的20株是成熟桃树,其他的都是不同阶段的幼苗、甚至种子。

不过第一批桃树到现在已经结了次果子,这一批太空蟠桃除了留下一半作为天宫一号工作人员食用,还有一半作为礼物送给了被送回地球。这些桃树本来就是精选过的良种,在微重力的条件下,它们的桃子结得更大了,最大的一个足有小西瓜大,一称之后竟然有5公斤多点!十斤一个的大桃子!

这个巨型桃子和其他的几个稍小点的大桃子被航天中心送给了文总,文总又召集了所有的中央高层和相关的主要科研人员,一起分食了这几个超级桃子。大家吃了之后,都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东西比地球上的好吃多了,真不愧是天宫上的蟠桃啊。排除掉吃稀奇的心理因素之外,这桃子的本身品质也确实很碉堡,经过检测,发现这桃子的糖分含量和营养成分都明显高于地球的同类产品,口感更是没说的。

财金联主席柳杨顿时就想到了,这尼玛又是一条财源啊!他下来给文德嗣等几位高层一说,大伙都是又喜又忧,喜是自不必说,多了条财路谁都会高兴的。这忧嘛,自然就是通天桥的运力又不够使用了。文总他们几个都是识货的人,吃过的好东西都不少,可像这种等级的水果说实话,还真的没有。真的要推向市场的话,销路肯定是不用愁,可这运输咋办啊?

加!还得加!必须得加!通天桥不够用了,一座不够,咱就在建一座!

于是,在当晚,众人一边吃着天宫蟠桃,一边定下了第二座通天桥的建设计划。当然,这第二座通天桥主要是用于货运,因为不考虑人员运送,发射时的加速度至少可以加到9g,也就是9倍重力加速度,所以它的长度就可以大为缩短。大概有400公里长就够了。如果只是运送金属原料等耐操的货物的话,起码可以加到20g,这样百多公里都够了。

…………

“蟠桃园”虽然很大,但是由于使用了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机器人以及计算机中央控制,所以里面的工作人员并不多,理论上每一个区只需4个人就足够了,也就是说,加上设备维护人员,整个“蟠桃园”最多只需30个人就可以照看所有的动植物。不过,这里同时也是生物实验室,所以人员还是不少的,足有百多个。

倪崽崽就是“蟠桃园”里的一个农民,嗯,当然他这个农民比较高级,是硕士农民。丫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但是“蟠桃园”里最不缺的高学历,这里教授成群,博士成堆,双料博士都有十几个,上个厕所都能碰到好几个。像他这样的硕士还是学历最低的,所以他就被派派来到“农民”了,照顾第五区的作物和动物。

倪崽崽拿着一个饲料盘走进雏鸟场里,这里的重力只有0。5倍,走起来非常轻快。他刚上来时,还很不习惯,经常因为用力过猛,一头撞到前面的什么东西,头上被撞了好几个包,才算适应过来。

“唧唧唧唧……”几只小鸡小鸭看到倪崽崽来了,冲着他兴奋的叫着。

“别叫了,个个都有!”倪崽崽蹲下去,把饲料洒在食槽里,小鸡小鸭飞快的冲上来抢食。这些小动物都是在这里孵化的,算是土生土长的太空生物。这些家伙倒是非常适应这里的低重力环境,至少比倪崽崽强多了,人家就从来没有撞墙什么的。

倪崽崽撒完饲料,就抓起一只小鸡仔细观察,又拿出一把卷尺测量。放下后又抓起一只,再把所有的小鸡小鸭都细细的看了一遍,又量了一遍之后,然后他就掏出笔记本,开始写起观察记录。

“……生长发育正常,体型比同月龄的地球同类明显更大……身体被毛较为蓬松,腿部肌肉有退化迹象……”

“嗨,崽崽!”倪崽崽正写着,突然听到有人招呼他。抬头一看,却是华北畜牧大学的硕士池湛江同学。

“湛江仔,你的牛牛喂完了?”倪崽崽笑着说道。

池湛江气呼呼的说道:“搞完了,娘的,今天倒霉。刚才挤奶的时候不小心用力过猛,那牛儿居然踢了我一脚,还好劳资闪得快……”

“哈哈哈哈,你天天对人家的奶又摸又抓,还不许人家踢一脚了……”倪崽崽邪邪一笑。

“我呸啊!你这家伙……”池湛江有些泄气,因为他被自家教授安排去照料奶牛兼职挤奶,在这个圈子里就有了个“摸##奶哥”的外号,让他郁闷不已。

于是他就岔开话题:“早点搞完,去看今晚上的新闻……”

“有什么重要新闻吗?”

“哎,就是那个德国的小胡子首相访华嘛……”

“小胡子来过好几次了,按照官方的话说,他都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来了有什么稀奇?要是他们的那个皇后来了还可以看看,小胡子有什么看头,我对男人没兴趣……”倪崽崽不以为然的说道。

第151章 “一五计划”(2)第580章 新的军种——火箭军第72章 空军发轫(上)第400章 淘金热第602章 血色愚人节——扬基佬下场了第258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军火市场(上)第217章 西门的内燃机时代第622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上)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437章 关东大地震(下)第144章 间谍(上)第46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713章 我们也要种蘑菇第496章 小胡子的崛起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第697章 打击(5)第238章 倒霉的约翰牛(下)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战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链松了!(中)第362章 趁火打劫为快乐之本第283章 对日军售第449章 革命前夜第249章 西亚风云(上)第180章 文总的动物园第214章 新地图,新忽悠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400章 淘金热第356章 中荷台北合约第120章 苏皖鲁战役(中)第111章 大天使长文德嗣第361章 沙皇复辟第183章 奥斯曼的拐点第278章 日落日德兰(上)第252章 西亚风云(下二)第23章 扩充第433章 惨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第695章 打击(3)第403章 国庆十周年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78章 空中攻击(上)第451章 夜起暴风扫日本第149章 猪队友计划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471章 新的黄河第262章 唐普的狼獾(下)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445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上)第442章 爱莉,GO!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下)第294章 旧船换海湾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396章 都不满意的结果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鱼雷(上)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380章 地中海风云(二)第40章 战前第102章 修约和关税(下)第423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第162章 脸,就不要了第296章 国内的情况第44章 烧烤大头第17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下)第148章 营养餐和俱乐部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230章 热闹的十月第705章 新局面第635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308章 扬基佬参战了第663章 应得的报酬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648章 托尔之锤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猎人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301章 进击的联合舰队第323章 望向南洋的目光第596章 中美峰会第362章 这些都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中)第549章 卖卖卖,不卖不是人...第444章 新飞机第224章 毛熊的惨败第152章 开国大典第573章 “兽类大作战”落幕第163章 加剧的造舰竞赛第700章 打击(8)第666章 非洲问题(2)第392章 德国狼群的末日第597章 五马克党的修养第586章 审判第329章 高尔察克的求助第575章 登基第345章 荷兰远东舰队的末日第682章 次大陆战争(1)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中)第95章 首府问题第697章 打击(5)第354章 不卖队友约翰牛
第151章 “一五计划”(2)第580章 新的军种——火箭军第72章 空军发轫(上)第400章 淘金热第602章 血色愚人节——扬基佬下场了第258章 欧洲的坦克会战第264章 肥美的南美军火市场(上)第217章 西门的内燃机时代第622章 澳洲攻略之猎杀潜航(上)第644章 低配版航母第437章 关东大地震(下)第144章 间谍(上)第46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第713章 我们也要种蘑菇第496章 小胡子的崛起第406章 提前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第697章 打击(5)第238章 倒霉的约翰牛(下)第464章 南美洲大混战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链松了!(中)第362章 趁火打劫为快乐之本第283章 对日军售第449章 革命前夜第249章 西亚风云(上)第180章 文总的动物园第214章 新地图,新忽悠第467章 大蘑菇的栽培(上)第400章 淘金热第356章 中荷台北合约第120章 苏皖鲁战役(中)第111章 大天使长文德嗣第361章 沙皇复辟第183章 奥斯曼的拐点第278章 日落日德兰(上)第252章 西亚风云(下二)第23章 扩充第433章 惨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第695章 打击(3)第403章 国庆十周年第588章 磨刀霍霍向牛牛第78章 空中攻击(上)第451章 夜起暴风扫日本第149章 猪队友计划第401章 非洲的大坑第471章 新的黄河第262章 唐普的狼獾(下)第526章 非洲日本第125章 苏皖鲁战役(七)第445章 蘑菇是怎样栽培的(上)第442章 爱莉,GO!第360章 把尼二那家子捞出来(下)第294章 旧船换海湾第619章 陪你去看流星雨第470章 “奔月”和“东风”第396章 都不满意的结果第270章 威力巨大之酸素鱼雷(上)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380章 地中海风云(二)第40章 战前第102章 修约和关税(下)第423章 日本科学研究会第162章 脸,就不要了第296章 国内的情况第44章 烧烤大头第171章 法国远东舰队覆灭(下)第148章 营养餐和俱乐部第291章 不平安的平安夜第230章 热闹的十月第705章 新局面第635章 当前的世界局面第308章 扬基佬参战了第663章 应得的报酬第337章 南洋攻略(五)第587章 三把宰牛刀第648章 托尔之锤第391章 大西洋上的猎人第295章 趁火打劫第301章 进击的联合舰队第323章 望向南洋的目光第596章 中美峰会第362章 这些都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中)第549章 卖卖卖,不卖不是人...第444章 新飞机第224章 毛熊的惨败第152章 开国大典第573章 “兽类大作战”落幕第163章 加剧的造舰竞赛第700章 打击(8)第666章 非洲问题(2)第392章 德国狼群的末日第597章 五马克党的修养第586章 审判第329章 高尔察克的求助第575章 登基第345章 荷兰远东舰队的末日第682章 次大陆战争(1)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中)第95章 首府问题第697章 打击(5)第354章 不卖队友约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