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商大计(三)

说起这次骑兵所起的作用,那一定当得起“漂亮”二字的赞誉,蒙恬和王贲两人只率一万骑兵就阻挡住了司马尚的突围,周冲仅*五千骑兵长途奔袭,成功地攻占,活着赵王。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是大兵家如尉缭,名将如王翦、蒙武也是大感惊讶,秦王一提议,众人无不是热烈响应。

内史腾的性格比较急,第一个发言,道:“王上,没说的,这骑兵真的是太神奇了。骑兵的运用,在大秦国是有成功的先例,长平大战时白起将军就曾用骑兵扎口子,可那也是有有营寨、有补给的情况下完成的。周先生率领的这支骑兵敢于脱离主力,不需要补给,纵横赵国境内千余里,直下,真的是一个奇迹。王上,臣以为,我大秦应该大力发展骑兵,要是有十万,二十万精锐骑兵,那该多好啊。”想说眼睛越亮。

王翦可比内史腾务实得多,道:“王上,内史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是臣以为要骑兵就要有马,没有马哪来的骑兵,我大秦虽想拥有大量的骑兵,可这马匹限制骑兵的大发展。”

蒙武叹息道:“以前,我们把骑兵主要是用在突击上,在敌人想不到的时间,想不到的地方,以想不到的方式发起进攻,达到战术目的。就是没有如这次攻打战略目标的先例。此战骑兵地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大秦将来治军指明了一个方向,骑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该下大力气发展骑兵。”

个人认为西汉是中国历史上骑兵的黄金时期,汉武大帝为了击破匈奴组建了大量的骑兵,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纵深穿插、迂回、包抄,最终达成了战略目标,击败匈奴。

骑兵在后世的作用非常巨大。但在战国时期其作用还不太明显,还处于辅助地位。有了这次大规模运用骑兵作战的范例,王翦蒙武这些名将眼前豁然一亮,把骑兵上升到方向性的兵种,其眼光真地是很独到,周冲在心里很是钦佩。

王贲也忍不住了。道:“王上,臣有幸与骑兵一起行动,臣以为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我们这次的行动很好地发挥了这种优势。臣想,要是大秦拥有十万精锐骑兵,那么在将来的战争中将占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可以根据战机打击敌人的某些要害。”

蒙恬点头赞同道:“王将所言有理,蒙恬也是这样认为。四条腿地马是比两条腿的人跑得快,而且耐力悠远长,便于长途机动作战。是该大力发展。”

秦王给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很是兴奋,道:“这一仗。要是大秦拥有数万这样的精锐骑兵,那么这仗就好打多了。只是。寡人到哪里去弄那么多马?”

这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一下子难倒了众人,原本的高兴一下子不见了。

周冲笑道:“王上不必烦恼,周冲有一策,可使大秦拥有用不完的马匹。”

众人很是懊恼,一听这话,无不是惊喜地看着周冲,好象周冲是救星似的。秦王不免几许兴奋。道:“周先生,快讲。”

周冲说出早就构思成熟的方案。道:“王上,周冲以为可以在大秦推行马政。”

“马政?”秦王双手一拍,道:“主意不错,具体如何实施,还请周先生说得具体点。”

周冲接着道:“王上,周冲以为马匹的来源莫过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官马,一部分是私马。官马当然是由官府出钱,在水草丰茂之地设立马场,派人专管,把那些种性优良的母马和种马放养其间,不出数年,就可以育出为数不少地良马。”

秦王点头道:“设置马场,我大秦已经在做了。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骑兵的作用是如此重要,这马场就有点让寡人寒心了。寡人马上给韩非下旨,要他再增设一些大型马场。周先生,私马又如何?”

周冲回答道:“王上,要大秦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马匹,光凭官府难以做到,这就要鼓励民间养马。养马的农户可以获得减免税赋或者徭役或者官府给钱地奖励,如此一来,不出十年,民间将是马匹充盈,王上要组建多少骑兵就有多少马匹。”

秦王击掌赞道:“真是好主意,马上实行。对了,农户有了马匹,还可以减轻很多负担,不用再肩挑人扛,用马匹驮运不是更好吗?只是,这马匹的种性要齐一,不能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寡人着人选出优良马种送到民间,周先生,你以为这主意可好?”

他这是锦上添花,非常好的一个想法,周冲不得不服他的灵活心思,道:“王上圣明,正该如此,周冲除了钦佩,别无他言。”

秦王指着周冲,道:“周先生,少说好听的,要不是你呀,寡人还想不到这一点。将来,大秦骑兵驰骋天下,周先生之力也!”

周冲这提议并不是他的创议,而是西汉著名的马政翻版。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汉武大帝组建了规模巨大地骑兵军团,这些骑兵军团取得了让后人叹为观止的战果,比如说卫青以一万骑兵攻入匈奴圣地龙城,卫青用三万精锐骑兵实施大迂回、奔袭一千多里攻占河套平原,霍去病用三万骑兵就打通了河西走廊、击溃了匈奴二十四万军队。

最让人神往地就是“漠北决战”,汉武大帝一举投入了十万精锐骑兵,十四万匹官马,加上私马,总计出动了三十多万匹战马,最终重创了匈奴,匈奴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假设没有西汉著名的马政,汉武大帝怎能组建得起这么多的骑兵军团,那么“单于夜遁逃”“封狼居胥”这样的史诗壮歌就不可能出现。

周冲熟知史实,对这些自然是熟知极矣,抓住机会给秦王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为后来大规模组建骑兵,革新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

“缭子先生,还有吗?”秦王问道。

尉缭回答道:“第六嘛,缭子以为是使用了新式武器,投石机、周公弩在这一仗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秦王笑道:“知寡人者,缭子先生也,寡人也是这样认为。总结经验教训是寡人把你们请来的一个目的。打了胜仗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六国才灭了两个,还有四个,接下来该怎么做,听听你们的建议,是寡人请你们来的另一个目的。你们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吧。”

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8章 乱楚奇计(二)第8章 乱楚奇计(一)第13章 周冲论兵(二)第1章 韩非出使(三)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26章 打造海军(五)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5章 谏秦王(一)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27章 伐楚之议(四)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8章 乱楚奇计(七)第20章 劝降李牧(上)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7章 又逢奇人第17章 攻占邯郸(十)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七)第3章 国士无双(二)第4章 寻访张良(四)第3章 惊世之技(上)第24章 灭三国(九)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5章 谏秦王(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3章 闹分封(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32章 灭楚之战(三)第16章 伐赵(八)第3章 名儒到访(中)第5章 新政(上)第4章 寻访张良(六)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4章 不速访客第4章 寻访张良(二)第5章 奇书问世(下)第16章 伐赵(八)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6章 伐赵(二)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6章 财运亨通(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27章 伐楚之议(三)第24章 灭三国(七)第5章 谏秦王(二)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6 伐赵(十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16章 伐赵(十五)第5章 谏秦王(四)第36章 冒顿弑父(四)第3章 闹分封(六)第1章 群英聚会(一)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9章 李牧论兵(二)第5章 狼烟四起(一)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29章 张良间楚(七)第17章 攻占邯郸(三)第36章 冒顿弑父(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一)第37章 平定百越(三)第5章 谏秦王(四)第13章 遇刺(上)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2章 绝处逢生(下)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二十章 中第7章 不富不行(上)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13章 绝世美人(六)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12章 胯下将军(五)第16章 伐赵(二)第12章 胯下将军(七)第13章 沛里英豪(十)第4章 寻访张良(五)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7章 出使楚国(中)第4章 宫闱之乱(上)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17章 攻战邯郸(十二)第4章 寻访张良(一)第12章 如此收获(中)第1章 人,要靠自己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28章 故人归来(五)第7章 折辩荆轲(一)
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8章 乱楚奇计(二)第8章 乱楚奇计(一)第13章 周冲论兵(二)第1章 韩非出使(三)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26章 打造海军(五)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5章 谏秦王(一)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27章 伐楚之议(四)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8章 乱楚奇计(七)第20章 劝降李牧(上)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7章 又逢奇人第17章 攻占邯郸(十)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七)第3章 国士无双(二)第4章 寻访张良(四)第3章 惊世之技(上)第24章 灭三国(九)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5章 谏秦王(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3章 闹分封(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32章 灭楚之战(三)第16章 伐赵(八)第3章 名儒到访(中)第5章 新政(上)第4章 寻访张良(六)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4章 不速访客第4章 寻访张良(二)第5章 奇书问世(下)第16章 伐赵(八)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6章 伐赵(二)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6章 财运亨通(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27章 伐楚之议(三)第24章 灭三国(七)第5章 谏秦王(二)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6 伐赵(十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16章 伐赵(十五)第5章 谏秦王(四)第36章 冒顿弑父(四)第3章 闹分封(六)第1章 群英聚会(一)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9章 李牧论兵(二)第5章 狼烟四起(一)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29章 张良间楚(七)第17章 攻占邯郸(三)第36章 冒顿弑父(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一)第37章 平定百越(三)第5章 谏秦王(四)第13章 遇刺(上)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2章 绝处逢生(下)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二十章 中第7章 不富不行(上)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13章 绝世美人(六)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12章 胯下将军(五)第16章 伐赵(二)第12章 胯下将军(七)第13章 沛里英豪(十)第4章 寻访张良(五)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7章 出使楚国(中)第4章 宫闱之乱(上)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17章 攻战邯郸(十二)第4章 寻访张良(一)第12章 如此收获(中)第1章 人,要靠自己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28章 故人归来(五)第7章 折辩荆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