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破李牧(六)

“将军,快想想办法。”殷飞洪双眉拧在一起,向李牧大倒苦水,道:“这个剧辛,好象玩命似的,打起来一点也不含糊。我们进攻燕国时他要是象现在这样拼得凶,我们哪里到得了蓟城。在自己的国家不拼了命地打,在这里打得这么凶,成什么事,这不是本末颠倒吗?”

李牧看着地图,头也没有抬,道:“因为他怕秦王甚于怕我们。要是我们进攻燕国时,是秦王坐镇的话,谅他剧辛也没有那个胆敢退一步。”

这话太也难以理解了,殷飞洪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呀?剧辛身为燕国大将,哪有不怕燕王去怕秦王的道理?不可能吧。”

李牧抬起头来看着殷飞洪,道:“为君者要有为君之气度,燕王庸碌无能,而秦王却是千年难得一现的雄材之君,天生的君王气度足以慑服剧辛,让他心生恐惧,秦王的旨意他不敢不遵。剧辛率军进入赵境还不是秦王的意思,根本就没有通过燕王。

“再说了,秦王六十万大军屯于此处,却把攻打我们的任务派给了剧辛他们,摆明了是试他们,看他们敢不敢打,打得好不好。要是不打,或者打得不好,那秦王就要连打老虎带打狼,他们和我们都要成为秦王的灭掉的对象。

“要真的是这样,后果就更严重了,秦王志在四海。欲吞并天下,正愁没有出兵灭国地借口,如此一来,出兵岂不是顺理成章?

“赵国数百年不断夺取燕国的城池,献给秦国多少土地就从燕国夺取多少,可以说是世仇了,再加上我们新近这一仗,这仇就更深了。我们一败再败。损兵折将,兵老师疲,正是剧辛复仇雪耻的良机,他能错过吗?

“从自身计,为燕国计,剧辛宁可断头。也不敢不卖力。”

分析得非常透彻,殷飞洪怨道:“剧辛和我们有仇,打得狠那还情有可原,可是魏昂的凶狠并不在剧辛之下呀。我们赵国和魏国有什么仇?历来只有魏国侵占我们赵国的事情,要不是孙围魏救赵,我们早就给魏国灭了。我们不去和他们计较,已经是好的了,他还落井下石,堂堂一个将军,居然做这种卑鄙之事。这成什么世道?

“当年之围,要不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我们早就给秦国灭了,这才几十年呀。难道两国的交情一点就没有了?”

怨叹之下居然翻起了历史的旧帐,也怪可怜地。

李牧再次为他解释道:“赵亡则魏不独存,魏昂不会不懂这个理。剧辛打得那么狠,他能落人之后吗?他要是不尽力,秦王定他一个战而不力之罪,以此为借口出兵魏国,岂不名正言顺?赵国数十年来阻挡着秦国的进攻,赵国一亡。则地处秦国东进要冲之上的魏国就成了昔日的赵国,魏昂这是讨秦王的欢心。他却没有想到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殷飞洪想了一下,道:“将军,我们能不能派人去讲和?目前,就一个秦国我们都打不过,再加上魏燕两国,我们哪里还能抵挡得住。再说了,有了这两国会给齐国造成压力,去了这两国可以坚定齐国之心呀。”

这话有道理,李牧点头道:“你说得没错。我已经派人去过了,魏昂还好,对使者礼遇不缺,还让使者捎话给我说他是夹缝中地人,不得不打。剧辛就不象话了,把使者的耳朵割了,脸颊上划了几刀,血淋淋地回来给我说剧辛铁了心要复仇。”

殷飞洪重重一下拍在桌子上,他太有力了,发出砰的一声响,咬牙切齿地道:“好一个匹夫,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都不明白。”

李牧轻叹一声,道:“他只是侮辱使者,倒也没有杀却,不能说他不懂这理。”

殷飞洪一想是这理,愣了一下,骂道:“可恶的匹夫!小人!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打吧,既然要打,就狠狠地打。”李牧想了一下,道:“别以为我李牧好对付。你们想急于建功,李牧岂能遂了你们的心愿。到现在为止,我们是一个换你们三个,我倒要看看是我们先打光,还是你们先打光?”

殷飞洪迟疑了一下,提醒李牧,道:“将军,这样不是办法,这样打下去,我们迟早要打光。秦王这是驱狼并虎,等我们两败俱伤了,他再来收拾残局,兵不血刃就可名利两全。”

按理,李牧应该赞同他的说法,然而李牧并没有赞同,却道:“那也不错。”

“那是为什么?”殷飞洪不明白李牧的意思。

李牧不屑地道:“要败也要败在秦王手里,就凭剧辛魏昂还不配做我的对手。”

“对,秦军勇悍善战,败在他们手里心里也不窝囊,要是败在燕军魏军手里,实在是窝囊透顶。”对于这点,殷飞洪深表赞同。

李牧坚定地道:“李牧岂是好惹的,剧辛魏昂一心想在秦王面前邀功,我就不让他们得逞,要他们战而无功,要秦王以此怪罪于他们,出兵灭了他们地国家。赵国,天下之屏障,赵国要是亡了,岂能让你独存?”他也不是省油的灯,居然以这种方式进行报复。

殷飞洪真想不到李牧还有如此复仇手段,道:“将军,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地?他想灭我们的国家,我也要他们地国家灭亡,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李牧非常干脆地回答。

殷飞洪正要发表看法,公孙辩闪进来,道:“李将军,久违了。”

“公孙先生!”李牧很是惊喜地道:“先生归来,必有佳音,先生,李牧可得闻否?”

公孙辩笑道:“好教将军得知,在下是奉王上之命前来告诉将军,齐军已经到了。”

对于齐军,李牧是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一听这话喜悦不禁,道:“太好了!天佑我赵国,苍天有眼呐!走,我们去迎接。”

“慢。”公孙辩喝阻,道:“王上说了,迎接齐军一事还是由王上去,就不劳动将军了。将军军务缠身,甚是辛劳,还是多休息。”

李牧现在是公子嘉唯一的支柱,他要是给累垮了,问题就大了,公子嘉这话倒是真的,李牧很是感动道:“谢王上!”兴奋地走到地图前,手指不住划动,开始构思新一轮作战计划。

第1章 周冲议政(三)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32章 灭楚之战(九)第16章 伐赵(九)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13章 周冲论兵(三)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10章 帝王之师(九)第24章 灭三国(二)第5章 谏秦王(三)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28章 故人归来(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四)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章 片言回天(四)第3章 国士无双(三)第13章 沛里英豪(四)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16章 伐赵(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八)第1章 群英聚会(六)第13章 绝世美人(八)第23章 一网打尽(下)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4章 绝世兵法(下)第32章 灭楚之战(六)第5章 狼烟四起(七)第6章 官袍加身(六)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30章 一箭双雕(五)第3章 名儒到访(下)第20章 劝降李牧(上)第6章 河西走廊(二)第17章 攻占邯郸(十)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18章 西线决战(八)第22章 再商大计(四)第7章 不富不行(中)第10章 帝王之师(五)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七)第29章 张良间楚(四)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31章 英雄归来(三)第2章 历史罪人(下)第7章 不战而获(三)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29章 张良间楚(四)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7章 折辩荆轲(一)第2章 匈奴使者(二)第14章 御驾亲征(下)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37章 平定百越(三)第10章 破击匈奴(三)第5章 狼烟四起(七)第14章 御驾亲征(下)第1章 片言回天(三)第27章 伐楚之议(八)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24章 灭三国(二)第二十章 中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11章 燕太子丹(上)第9章 满载而归(下)第8章 疲赵之计(一)第5章 谏秦王(二)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3章 闹分封(一)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4章 问计(下)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7章 不战而获(九)第3章 惊世之技(上)第11章 初识秦王(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13章 周冲论兵(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3章 名儒到访(中)第36章 冒顿弑父(三)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35章 张良挂帅(四)第8章 初识名臣(上)第12章 如此收获(中)第3章 闹分封(七)第3章 国士无双(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七)第5章 一语点醒(下)第7章 不富不行(中)第3章 国士无双(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五)
第1章 周冲议政(三)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2章 匈奴使者(一)第32章 灭楚之战(九)第16章 伐赵(九)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13章 周冲论兵(三)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10章 帝王之师(九)第24章 灭三国(二)第5章 谏秦王(三)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28章 故人归来(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四)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章 片言回天(四)第3章 国士无双(三)第13章 沛里英豪(四)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16章 伐赵(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八)第1章 群英聚会(六)第13章 绝世美人(八)第23章 一网打尽(下)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4章 绝世兵法(下)第32章 灭楚之战(六)第5章 狼烟四起(七)第6章 官袍加身(六)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30章 一箭双雕(五)第3章 名儒到访(下)第20章 劝降李牧(上)第6章 河西走廊(二)第17章 攻占邯郸(十)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18章 西线决战(八)第22章 再商大计(四)第7章 不富不行(中)第10章 帝王之师(五)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七)第29章 张良间楚(四)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31章 英雄归来(三)第2章 历史罪人(下)第7章 不战而获(三)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29章 张良间楚(四)第8章 进军西域(一)第7章 折辩荆轲(一)第2章 匈奴使者(二)第14章 御驾亲征(下)第5章 奇书问世(上)第37章 平定百越(三)第10章 破击匈奴(三)第5章 狼烟四起(七)第14章 御驾亲征(下)第1章 片言回天(三)第27章 伐楚之议(八)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24章 灭三国(二)第二十章 中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11章 燕太子丹(上)第9章 满载而归(下)第8章 疲赵之计(一)第5章 谏秦王(二)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3章 闹分封(一)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4章 问计(下)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7章 不战而获(九)第3章 惊世之技(上)第11章 初识秦王(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13章 周冲论兵(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3章 名儒到访(中)第36章 冒顿弑父(三)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35章 张良挂帅(四)第8章 初识名臣(上)第12章 如此收获(中)第3章 闹分封(七)第3章 国士无双(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七)第5章 一语点醒(下)第7章 不富不行(中)第3章 国士无双(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