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箭双雕(二)

非一看完,重重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大声叫好:“妙真绝世奇计也!”本来是一通赞誉之词,却给他说得结结巴巴,听起来很是好笑。

不过,尉缭,李斯和郑国都知道韩非胸中自有奇计千条,能得他略加言词的计策必是不错的计策,他如此盛赞必是了不起的计策,无不是好奇心起,想一睹究竟。

李斯忍不住了,问道:“学兄,什么妙计呀?”这才记起在秦王面前称韩非为学兄属无礼举动,忙向秦王请罪道:“王上,臣失礼,请王上治罪。”

秦王做大事的人,哪会理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摇手道:“算啦。”

韩非把奏章递给尉缭,道:“缭子先生,快看看,真奇计也!”

尉缭接过一看,猛站起道:“东楚西楚不就是阿大阿二吗?周先生真天人也!”顺手递给李斯,道:“李大人,你快看看。”

李斯早就在就等着一窥究竟了,急急忙忙接过,看了一遍,右手拍着大腿,赞道:“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周先生之用计如同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让人想不到。借楚国之力,行修路之实,这种计策只有周先生才想得到啊。”赞美之词层出不穷,欣喜之情现于颜,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他们都是才智非凡的智谋之士,最喜者莫过于奇计了,乍见如此之事还有不惊奇万分之理。

“别光顾着赞叹了,给郑国先生看看,可行不可行。”秦王提醒紧紧握住奏章的李斯。

李斯醒悟过来,把奏章递给郑国,郑国一看完。猛站起,在屋里翻东西了。这是秦王的书房,按照规矩,任何东西都不能动,没有秦王允许动一下都是大罪,更别提他如此大动干戈更是不得了,李斯就要喝斥,秦王挥手阻止,道:“郑国先生,你在找什么?”

“舆图呀。舆图呀!”郑国也没有想起来这是极不礼貌之事,道:“王上,快给郑国一份舆图。”舆图就是图。

在李斯喝斥之前,秦王笑道:“好,寡人就给你一份。”在抽屉里取出一份图,摊在桌上,道:“郑国先生要舆图有何用?”

郑国没有回答秦王的问话。一下扑在图上,把奏章放在图上,双手不住在图上划动,一边喃喃自语,不时皱着眉头,闭上眼睛思索。

在秦王面前,如此举动无礼之极,李斯又要喝斥,秦王道:“不要打断郑国先生想问题。”

过了好一阵子。郑国猛一巴掌拍在桌上,赞道:“奇思妙想啊,奇思妙想啊!两河之间虽是很近,可是高低相差了好几百丈。若是直接连通,差距太大,水势湍急,根本无法行船。盘旋往复,如此一来,水势不再湍急,非常平缓,完全可以行船,可以行大船。只不过,工程浩大了些。原本只有数里之程,现在需要数十里之程,这花消大多了。不过这是一条黄金渠呀,这银子花得值。”

灵渠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所以开凿此渠,是因为当年五十万秦军南征岭南,由于陆路运输不便,后勤补给不上,这给秦军造成了空前压力。为了解决大军补给问题,秦始皇亲自到了荆襄之。

最终有人提出修凿灵渠,把湘江和离江连通,补给从水路运输。湘江和离江只有几里的距离,但是落差太大,直接修通根本无法行船。有人提出一个方案,就是采用盘旋往复的办法,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盘山公路,通过增加长度减缓水势。

灵渠最终修成了,从根本上解决了秦军的后勤问题,从而征服了岭南。自此以后,历代都在疏浚灵渠,成为历代王朝经营岭南的战略通道,意义非常重大。

正是知道灵渠的重要历史意义,周冲才决定借楚国阿大阿二的心理修建这一人工运河。当然,要楚国修这条运河的话,必须把这一方案送到负刍那里,这就不是周冲所能完成得了的,要通过秦王来运作。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周冲才给秦王写了这道倍受赞扬奏章。

灵渠的施工方案不要是说在战国时期,就是用现代眼光来看,也非常先进。我们现在的盘山公路,不正是运用的盘旋往复办法解决坡度问题吗?郑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工,所好者就是水工之事,乍睹如此匪夷所思的奇特设计方案,他能不有如醉醇酒的感觉吗?

“郑国先生以为此渠能修成?”秦王问道。

郑国猛点头,道:“能能能,一定能。如此奇妙设计,可谓天人呀,若是不能修成,那就太可惜了。若是我郑国能修此渠,死而何憾!”

秦王哈哈一笑,道:“把郑国先生请来,不是要你来赞叹方案,而是要你去修这条渠。”

郑国脱口道:“好啊,王上,郑国可以保证,一定把此渠修成,造福后世。”很是遗憾道:“只可惜要等到楚国灭亡去了。”

秦王拍着郑国的肩头,道:“郑国先生之言差矣!此渠不是要等到楚国灭了才修,而是现在就要修,还不是大秦出力,要楚国出钱出人去修这渠。等此渠一修成,寡人大军随后就到,来个楚人修渠,秦人行船,岂不美哉?”

这话太匪夷所思了,不要说不懂谋略郑国觉得难以理解,就是韩非尉缭和李斯也是觉得太难理解了,李斯问道:“请问王上,可是有妙计?楚国两派相斗,僵持难下,对我大秦是有命必从,若是王上要楚国修此渠,未尝不能做到。”

他这话说到韩非和尉缭心里去了,二人点头附和。

秦王笑道:“要是真如你所说,怎么显得出寡人的手段,怎么显得出周先生的奇计呢?妙计没有,但可以演一出戏,只要这戏一演,保证此渠会修成。郑国先生可愿去楚国修此渠?”

“王上,臣愿往。”郑国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

秦王赞声好,提醒道:“可你要想好了,你若要修此渠,可是要吃苦头的。不仅你要吃苦头,你的家人也要吃些苦头。”

“王上,臣本是韩国水工,行疲秦之计而入秦,王上不仅不罪臣,还委臣以重任,让臣修河渠。不要说吃点苦头,就是要臣去死,臣也心甘情愿。”郑国很是感动道:“王上但有所命,郑国决不皱眉头。”

秦王双手猛击一下,赞道:“说得好!走,我们这就去演戏。”

第2章 历史罪人(上)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七)第8章 乱楚奇计(一)第2章 攻韩之战(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八)第36章 冒顿弑父(二)第2章 周冲装病(上)第12章 迷惑敌人(一)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章 韩非出使(四)第30章 一箭双雕(五)第1章 高人(上)第21章 杀郭开(下)第1章 周冲议政(五)第10章 破击匈奴(二)第9章 李牧论兵(四)第16章 伐赵(一)第10章 国士之礼(下)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24章 灭三国(十一)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21章 杀郭开(下)第3章 闹分封(六)第18章 西线决战(八)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六)第11章 初识秦王(五)第10章 破击匈奴(二)第1章 周冲议政(四)第13章 沛里英豪(十)第16章 伐赵(八)第4章 宫闱之乱(中)第29章 张良间楚(七)第29章 张良间楚(二)第6章 河西走廊(五)第6章 废分封(三)第7章 不战而获(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二)第7章 折辩荆轲(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5章 谏秦王(三)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13章 绝世美人(八)第16章 伐赵(十)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4章 不解迷局(下)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8章 归隐第8章 乱楚奇计(二)第8章 进军西域(四)第5章 狼烟四起(二)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6章 官袍加身(四)第13章 沛里英豪(八)第12章 胯下将军(一)第7章 折辩荆轲(四)第13章 周冲论兵(一)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六)第27章 伐楚之议(六)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24章 灭三国(六)第8章 奇招敛财(上)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6章 伐赵(十)第15章 大战前夕(下)第19章 大破李牧(四)第3章 闹分封(四)第37章 平定百越(四)第5章 新政(中)第30章 一箭双雕(四)第6章 官袍加身(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五)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12章 迷惑敌人(二)第13章 绝世美人(十)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18章 西线决战(六)第4章 寻访张良(四)第2章 灭韩之战(中)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5章 新政(上)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2章 绝处逢生(上)第2章 攻韩之战(下)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12章 胯下将军(六)
第2章 历史罪人(上)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七)第8章 乱楚奇计(一)第2章 攻韩之战(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八)第36章 冒顿弑父(二)第2章 周冲装病(上)第12章 迷惑敌人(一)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章 韩非出使(四)第30章 一箭双雕(五)第1章 高人(上)第21章 杀郭开(下)第1章 周冲议政(五)第10章 破击匈奴(二)第9章 李牧论兵(四)第16章 伐赵(一)第10章 国士之礼(下)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24章 灭三国(十一)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21章 杀郭开(下)第3章 闹分封(六)第18章 西线决战(八)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六)第11章 初识秦王(五)第10章 破击匈奴(二)第1章 周冲议政(四)第13章 沛里英豪(十)第16章 伐赵(八)第4章 宫闱之乱(中)第29章 张良间楚(七)第29章 张良间楚(二)第6章 河西走廊(五)第6章 废分封(三)第7章 不战而获(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二)第7章 折辩荆轲(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5章 谏秦王(三)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13章 绝世美人(八)第16章 伐赵(十)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4章 不解迷局(下)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8章 归隐第8章 乱楚奇计(二)第8章 进军西域(四)第5章 狼烟四起(二)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6章 官袍加身(四)第13章 沛里英豪(八)第12章 胯下将军(一)第7章 折辩荆轲(四)第13章 周冲论兵(一)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六)第27章 伐楚之议(六)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24章 灭三国(六)第8章 奇招敛财(上)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6章 伐赵(十)第15章 大战前夕(下)第19章 大破李牧(四)第3章 闹分封(四)第37章 平定百越(四)第5章 新政(中)第30章 一箭双雕(四)第6章 官袍加身(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五)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12章 迷惑敌人(二)第13章 绝世美人(十)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18章 西线决战(六)第4章 寻访张良(四)第2章 灭韩之战(中)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5章 新政(上)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2章 绝处逢生(上)第2章 攻韩之战(下)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12章 胯下将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