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绝世神医(上)

“杀呀!杀呀!”一队队秦军士兵在进行训练。说他们是秦军士兵,其实不太准确,应该说是穿上秦军服装的楚国人。这些身强力壮的楚国难民给周冲挑选出来,让王翦训练。

王翦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最大功臣之一,其军事才干的确非凡,这些楚国难民经他训练,变得很是不同,骠悍锐气,虎虎有生气,堪称精锐。

“王将军果然高明,把当初那批垂头丧气,大有只活今朝,不管明日的难民打造得如此具有虎气,了不起,了不起。”周冲望着那些受训的难民军队,很是钦佩地说。

周冲这话可不是拍马屁,而是实情,想想当初他挑选这批难民的样子,周冲就不禁感慨万端,到现在周冲还记难民的样子:朝不虑夕!对未来失望到极点,比打了一百次败仗的败兵还要狼狈。而现在的这些人,已经对未来充满希望,渴望上战场,为秦国立下战功,加官晋爵。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让人不服都不行。

秦国的律法虽给后人骂为苛暴,要是细究下去,你会发现其中很多可贵之处,揉沙成钢就是其可贵处之一。楚国和秦国一样,最初被中原视为蛮夷之地,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会盟,因为楚国的民众绝大部分是“化外之民”,非常的骠悍好斗。曾经一度,楚国让中原诸国谈之色变,城濮之战,晋文国打得非常艰苦。可惜的是,由于律法方面的原因,楚国民众自由散漫,不堪其用。

同样是楚人,在秦国律法约束之下,变得如此有生气,让人不得不生出桔之所以为桔,枳之所以为枳,非种之差别,而是环境使然。

王翦谦道:“周先生过奖了。都说我大秦兼并戎狄,野蛮骠悍,才得以士卒乐战,其实不然,楚国之民不是东夷之人,就是百越之民,同属化外不通仁义之教的蛮夷,其骠悍不在我大秦之下,只是教之未得其法。有人说一个一个地比,秦不如楚;一国一国地比,楚不如秦,楚民之骠悍,天下勇士也,但是失之于法度,只知私斗,不乐公战。究其原因,还不是赏不及功,罚不及过,更有甚者是有功不赏,有过不罚,法度不存,才有自吴起死后楚国的军队一日弱似一日,到现在已经不堪一击了。”

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不仅仅是他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更在于他有独到的眼光,认识如此深刻,周冲是不得不服气,赞道:“王将军言之有理,周冲不服都不行。”

王翦接着道:“打仗嘛,是协同作战,不是任一人之力,更不能逞血气之勇,是要把所有人的力量集中来使,因而这法度非常重要。法度分明,恰恰是我大秦的长处,我大秦军队才得以长胜不败。楚国之民不适应我之法度,先生还记得当日我杀了十个坏法的楚民,方才让他们惮我之法令。”

当日,挑选好楚民,王翦才把法度一申明,那些楚民开始耍赖了,躺在地上不起来,一副要死不得活的样子,因为他们讨厌法度,楚国本来就法纪败坏,自由自在惯了,要他们适应秦法的确是很难。

周冲都有点傻眼,可难不住王翦,他再次申明法度,楚民仍是不听。王剪再次申明,还是不听。三次申明以后,王剪也不再申明法纪了,开始采用雷霆手段,把最先倒地的十个楚民给杀了,如此一来震慑全场,楚民不敢不听了。

他这一手段和孙武杀吴王宠妃是同一手段,具有很好的震慑作用,从此以后要楚民东则东,要西则西,无不如意。

秦国法度常设,法令分明,那些训练冒尖的士卒得到奖赏,训练不努力的士卒被处罚,更是让楚民无不努力,拼死训练。越到后来,被处罚的人越少,受赏的人越多,楚民无不眼红,争相报名参军,踊跃之极。当日宁可死也不参军的情景荡然无存了。

“将军号令严明,赏罚分明,他们这是不得不服。廉颇当年到了楚国,为楚将,却认为楚国之兵不如赵兵善战,郁郁而终,其实不然,楚国之兵并不比任何一国差。楚兵之所以屡战屡败,正如将军所言,在于法度不存也!廉颇虽为一代名将,但其认知比起将军差之远也!”周冲赞叹。

王翦摇头道:“不然。商君说过民难与虑始,可与乐成,这不仅在治国上适用,在治军上也适用。要自由散漫惯了的楚民突然接受大秦法度,还真的很难,不用雷霆手段难以奏效。”

民难与虑始,可与乐成,周冲早就知道,当时还有点嘀咕,不以为然,现在不得不称赞那是真理,要不然历朝历代的改革家为什么那么不得人心,而历史却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

“王将军高明!不久的将来,大秦又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这都是将军之功。”周冲再次钦服于这位名将的卓越眼光。

王翦忙道:“周大人这可是折煞末将了,要不是周大人,哪来的楚国难民,哪来的铁军?这都是周大人之功啊!”

二人正说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放眼一望,一队人飞马赶来,当先一人正是赵高。赵高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喘着粗气,道:“哎呀,周先生,你在这里,害我好找。”

他这人历来伶俐,断无如此说话的道理,如此说话,必然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周冲心头一跳,急急地问道:“赵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赵高喘口气,道:“甘罗病了。”

“可曾看大夫?”周冲问道,心里想的是难道这位少年宰相要升天了。

“看了,看了,没用。他这病也真够怪的,就静静地躺着,熟睡方酣,已经半个月了,就是不醒。王上派了好多御医去,都束手无策。”赵高把事情说明,道:“王上请周先生快快赶去,出一良方,把甘罗救醒。”

这种治病救人之事,周冲是绝对的门外汉,哪里敢想,吃惊地道:“这我可做不来啊。缭子先生呢?他应该有办法。”

“别提了。甘罗这病很怪,抱在手里象一摊烂泥,又拍又敲又掐的,就是不醒,眼皮上绑了石头,掰都掰不开,缭子先生也是束手无策。”赵高催道:“周先生,这是王上的马,王上说了,要周先生骑他的马赶去。”把马缰递在周冲手里,催促道:“周先生,快走啊,王上在等着呢!”

周冲脑袋里乱哄哄的,机械地接过马缰,心里想道:“我又不会治病,我去能有什么用?我要是能救这位少年宰相,我自己都会封自己绝世神医了。”

让周冲想不到的是,他这一去还真成了神医。

第9章 李牧论兵(四)第3章 闹分封(一)第10章 破击匈奴(五)第8章 乱楚奇计(四)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13章 遇刺(上)第16章 伐赵(二)第27章 伐楚之议(七)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36章 冒顿弑父(三)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6章 伐赵(七)第32章 灭楚之战(九)第6章 治理韩地(五)第5章 狼烟四起(六)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13章 沛里英豪(二)第8章 疲赵之计(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13章 遇刺(下)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24章 灭三国(七)第6章 治理韩地(三)第3章 名儒到访(下)第16章 伐赵(七)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32章 灭楚之战(五)第3章 闹分封(一)第27章 伐楚之议(五)第1章 周冲议政(一)第16章 伐赵(十二)第3章 名儒来访(上)第8章 疲赵之计(八)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3章 闹分封(五)第2章 匈奴使者(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六)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30章 一箭双雕(三)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8章 疲赵之计(七)第37章 平定百越(一)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7章 不战而获(八)第36章 冒顿弑父(四)第13章 绝世美人(三)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七)第1章 韩非出使(三)第31章 英雄归来(二)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24章 灭三国(二)第20章 劝降李牧(下)第17章 攻占邯郸(八)第16章 伐赵(十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八)第27章 伐楚之议(七)第11章 伐赵之谋(三)第1章 群英聚会(二)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5章 一语点醒(下)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2章 隐居(下)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10章 破击匈奴(三)第1章 周冲议政(六)第4章 一语定乾坤(四)第5章 狼烟四起(六)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3章 闹分封(三)第38章 天下归一第3章 闹分封(六)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5章 一语点醒(上)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三)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4章 绝世兵法(上)第6章 治理韩地(一)第8章 疲赵之计(六)第3章 闹分封(五)第23章 一网打尽(下)第7章 折辩荆轲(一)第5章 周冲请客(上)第32章 灭楚之战(五)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16章 伐赵(十六)第7章 县令来访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10章 破击匈奴(七)第32章 灭楚之战(十)第13章 绝世美人(九)第19章 大破李牧(一)
第9章 李牧论兵(四)第3章 闹分封(一)第10章 破击匈奴(五)第8章 乱楚奇计(四)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13章 遇刺(上)第16章 伐赵(二)第27章 伐楚之议(七)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36章 冒顿弑父(三)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6章 伐赵(七)第32章 灭楚之战(九)第6章 治理韩地(五)第5章 狼烟四起(六)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13章 沛里英豪(二)第8章 疲赵之计(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13章 遇刺(下)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24章 灭三国(七)第6章 治理韩地(三)第3章 名儒到访(下)第16章 伐赵(七)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32章 灭楚之战(五)第3章 闹分封(一)第27章 伐楚之议(五)第1章 周冲议政(一)第16章 伐赵(十二)第3章 名儒来访(上)第8章 疲赵之计(八)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3章 闹分封(五)第2章 匈奴使者(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六)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30章 一箭双雕(三)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8章 疲赵之计(七)第37章 平定百越(一)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7章 不战而获(八)第36章 冒顿弑父(四)第13章 绝世美人(三)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七)第1章 韩非出使(三)第31章 英雄归来(二)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24章 灭三国(二)第20章 劝降李牧(下)第17章 攻占邯郸(八)第16章 伐赵(十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八)第27章 伐楚之议(七)第11章 伐赵之谋(三)第1章 群英聚会(二)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5章 一语点醒(下)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2章 隐居(下)第35章 张良挂帅(二)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10章 破击匈奴(三)第1章 周冲议政(六)第4章 一语定乾坤(四)第5章 狼烟四起(六)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3章 闹分封(三)第38章 天下归一第3章 闹分封(六)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5章 一语点醒(上)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31章 英雄归来(三)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4章 绝世兵法(上)第6章 治理韩地(一)第8章 疲赵之计(六)第3章 闹分封(五)第23章 一网打尽(下)第7章 折辩荆轲(一)第5章 周冲请客(上)第32章 灭楚之战(五)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16章 伐赵(十六)第7章 县令来访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10章 破击匈奴(七)第32章 灭楚之战(十)第13章 绝世美人(九)第19章 大破李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