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疲赵之计(六)

“外臣周冲见过王上。”周冲向赵王施礼。

赵王呵呵而笑,道:“周先生请免礼。”

周冲定睛一瞧,乖乖不得了,赵王是意气风发,和历史记载那个无能的昏君根本就不沾边,要不是周冲知道他是一个无能之君的话,肯定会把他当作一个雄心勃勃的君王。这都是周冲计策凑功,把一个只知饮酒作乐的君王激励得如此有生气。

“志大才疏!”周冲在心里点评赵王迁。象赵王迁这样的无能之人,他就是再有雄心也不可能成事,要知道成功靠的是勤奋加才具,光有雄心根本就不可能成事。

周冲按照外交礼仪道:“外臣周冲谨致大秦王上的敬意!”周冲此来,根本就没有见到秦王,哪来致秦王敬意之说,不过这是外交场合,说说罢了,当不得真。以秦王之精明,根本就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

赵王也以外交礼仪道:“请周先生转致寡人对大秦王上的敬意。”

外交礼节一完,周冲直接切入主题,道:“请问王上召外臣,可有要事?”

“寡人请周先生前来,是商量秦赵交好之事。”赵王直截了当地质问道:“秦赵历来交好,秦国为何兵临赵国边境?秦国又为何要修路,还要连到赵国边境?是大秦欲不利于我赵国,想灭我赵国吗?我赵国有百万带甲雄兵。良将千员,将士们无不枕戈待旦,若大秦胆敢犯边,必让大秦折戟而归,昔日之败,大秦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此刻地赵王雄心勃勃,心中锐气正盛,这话说得倒也有模有式。很有威势,具有一股虎气。要是在平时,他绝对没有那个胆如此说话。

外交场合说白了就是尔虞我诈,一口一个朋友,其实那是骗人的,套近乎。只有傻瓜才会相信外交场上有朋友,应该说只有利益才对。有利则是朋友,无利则是敌人,当然话是说得很委婉,很动听。赵王如此质问,是为后面的话布局。

只可惜他遇到的是能言善变的周冲,周冲不动声色,道:“请问王上,我大秦之军可曾进入赵境?秦国之路可曾修入赵境?”

“那倒没有。”赵王愣了一下,不得不如实回答。

周冲接着道:“我大秦一战而下新郑。兵锋正锐,若是不顾念秦赵交好之情。直入赵境,兵临邯郸。请问王上可有退我大秦之计?长平一战,白起坑赵卒四十余万,数十万赵卒归者不过二百余人,赵国举国惊恐,父哭子,妇哭夫,朝不虑夕,危在旦夕。赵国转眼即灭。先君昭襄王顾念秦赵交好之情,并未趁机而入。赵国不知交好大秦。修好两国友谊,反倒听信谗信,结交魏国,平原君私结信陵君,欲合纵抗秦,先君昭襄王这才不得已而兴大军,兵临。不破,赵国不灭,非大秦实力不足,实是先君一念之仁,不愿看到百姓哀号,积尸如山,准备撤离,才为信陵君所乘。

“周冲斗胆,请问王上,之解围是赵军所为,还是魏军所为?信陵君是赵国人吗?”

长平大战之后,白起力主直入,一举灭了赵国。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要秦军到了,赵国必灭,这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只可惜给苏秦地弟弟败坏了。苏秦的弟弟当时正在,给赵王说他有办法退秦军。赵王给他金银,他到咸阳见到范范。他说要是秦军攻入邯郸,灭了赵国,则功在白起,而不再范白起当位在三公,而范

范=.情义给忘得一干二净,决心败白起之功,再以秦军将士疲惫,极需修整为由,说服了昭襄王,才没有进攻。

长平大战非常的惨烈,千年之后读史都能很真实地感觉到那种惨烈之情。秦国虽胜,士卒疲惫,极待休整,这是实情,只可惜休整的时间不对,只要再挺挺就可以灭掉赵国。没多久,昭襄王想明白了,决定再次发兵,灭了赵国,派白起挂帅。白起一是预见到诸侯会合纵来救,二是不满昭襄王决策失误,不愿出征,才给昭襄王冤杀于杜邮。

正如白起所料,诸侯合兵来救赵,可惜的是诸侯畏秦如虎,不敢攻打秦军,只当看客。

邯危在旦夕,朝暮即破,偏偏信陵君窃符救赵,杀了晋鄙,发兵攻秦,大破秦军于城下。昭襄王一生征战无数,少有败仗,称得上盖世英雄,偏偏晚节不保,在大败,引为平生奇耻大辱,一心想复仇,最终没有成功,饮恨而终。

赵王迁满打满算,满以为以秦国之败说事,可以振声气,没想到周冲比他更能说,一语切中要害。之败并非赵国之力,诸侯之力,信陵君之功,赵国谁有功呢?解围之后,赵王亲迎信陵君,待为国宾之礼,这都说明了非赵之力。

至于昭襄王仁慈,不过是外交场合用来挣面子地,随便说说,当不得真。

赵王迁好不容易拥有满腔英雄豪气,给周冲这么一说,心气骤降,忙赔罪,道:“寡人失言,还请周先生见谅。”

非人之本性,来得快,去得更快!赵王明明一狗熊,偏偏要假模假式装英雄,一下子就没了底气,要让周冲不感叹都不行,笑道:“王上言重了,外臣多有得罪处,还请王上恕罪。”

周冲彬彬有礼,言词典雅,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很好,完全没有矜骄之气,赵王大生好感,一把拉住周冲的手,轻拍周冲的手背,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寡人快慰生平。郭开,备酒席,寡人要与周先生一醉方休!”

郭开应一声,自去处理。

“谢王上!外臣不敢受王上如此恩德。”周冲忙谦逊。

赵王拉着周冲坐下道:“寡人款待周先生是一件,寡人要向周先生请教不明之处,是另一件,还请周先生不要推辞。”

“送上门来了!”周冲在心里暗道。

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七)第3章 一点小发明(上)第4章 绝世兵法(下)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4章 一语定乾坤(六)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8章 初识名臣(上)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3章 沛里英豪(六)第12章 胯下将军(四)第1章 周冲议政(六)第19章 大破李牧(二)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3章 绝世美人(六)第2章 灭韩之战(上)第4章 寻访张良(五)第12章 里中趣闻(二)第16章 伐赵(九)第1章 群英聚会(二)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35章 张良挂帅(四)第12章 如此收获(下)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24章 灭三国(七)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1章 群英聚会(六)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6章 官袍加身(一)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13章 沛里英豪(八)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27章 伐楚之议(五)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6章 财运亨通(中)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13章 绝世美人(十)第7章 出使楚国(上)第15章 大战前夕(上)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20章 劝降李牧(下)第4章 绝世兵法(下)第35章 张良挂帅(四)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7章 攻占邯郸(八)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二)第16章 伐赵(七)第17章 攻占邯郸(十)第16章 伐赵(十)第8章 疲赵之计(六)第13章 沛里英豪(四)第17章 攻占邯郸(七)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6章 治理韩地(二)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12章 迷惑敌人(三)第4章 寻访张良(三)第14章 攻韩(上)第4章 问计(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3章 闹分封(八)第7章 不战而获(五)第12章 胯下将军(九)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1章 周冲议政(八)第6章 废分封(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10章 帝王之师(七)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章 群英聚会(一)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8章 归隐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16章 伐赵(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一)
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七)第3章 一点小发明(上)第4章 绝世兵法(下)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4章 一语定乾坤(六)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8章 初识名臣(上)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3章 沛里英豪(六)第12章 胯下将军(四)第1章 周冲议政(六)第19章 大破李牧(二)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3章 绝世美人(六)第2章 灭韩之战(上)第4章 寻访张良(五)第12章 里中趣闻(二)第16章 伐赵(九)第1章 群英聚会(二)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35章 张良挂帅(四)第12章 如此收获(下)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24章 灭三国(七)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1章 群英聚会(六)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6章 官袍加身(一)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13章 沛里英豪(八)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27章 伐楚之议(五)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8章 乱楚奇计(五)第6章 财运亨通(中)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13章 绝世美人(十)第7章 出使楚国(上)第15章 大战前夕(上)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20章 劝降李牧(下)第4章 绝世兵法(下)第35章 张良挂帅(四)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7章 攻占邯郸(八)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二)第16章 伐赵(七)第17章 攻占邯郸(十)第16章 伐赵(十)第8章 疲赵之计(六)第13章 沛里英豪(四)第17章 攻占邯郸(七)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6章 治理韩地(二)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12章 迷惑敌人(三)第4章 寻访张良(三)第14章 攻韩(上)第4章 问计(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3章 闹分封(八)第7章 不战而获(五)第12章 胯下将军(九)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1章 周冲议政(八)第6章 废分封(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10章 帝王之师(七)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2章 里中趣闻(五)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章 群英聚会(一)第5章 少年宰相(下)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8章 归隐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16章 伐赵(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