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出使楚国(上)

“周为东迁王气歇,楚因屡徙霸图空。从来避敌为延敌,莫把迁岐托古公。”望着寿春高大的城门,周冲在心默念后人哀叹楚国国势日弱的诗句。

楚国在历史上一共有五个都城,丹阳,郢都,鄀,陈,寿春。其中郢都最为有名,也就是现在湖北的钟祥县,朋友们不要以为楚国的都城就只有郢都,要是那样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楚国最早的都城是丹阳,随着楚国的崛起,定都于郢。可以说,这是好事,可这好事并没有持续多久,楚庄王之后,楚国日衰,国力一日不复一日。直到吴国崛起,兵家之祖孙武率带三万吴军攻入楚国都城郢都。

这一战,对楚国来说是一场浩劫,已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伍员为了报父兄之仇,特地教唆吴王阖闾和孙武他们淫辱楚国君臣的妻妾。

经过这一仗,楚昭王虽有中兴之象,楚国最终没有恢复过来,畏于强大的吴国,迁都于鄀,安定了一段时间。

秦国著名的天才将领白起攻入郢,把楚国的王陵给烧了,楚国大惧,又迁于陈。白起攻郢,只不过是楚国噩梦的开始,在秦国一连串打击之下,楚国一败再败,楚考烈王听从春申君黄歇的建议,又迁到寿春。

楚国从郢都迁出,就是一部楚国的衰败历史,后人读史至此,感叹万端,才写下了周冲默念的诗句。

寿春就是现在安安徽的寿县,现在寿县地位已经下降了许多,在战国时代,其地位非常重要,是南下江南的战略要地,是以楚考烈王决定迁都于此。

不要以为楚国一败再败,就无能为力了,要是那么认为的话,肯定是犯了大错误。别的不说,单说楚国的疆域号称五千里,这决不是吹牛的,从湖北到上海就差不多五千里,都是楚国的领土,虽是屡挫于秦,其实力仍是不容小视。要是出一明君,革新进取,不要其他五国,只凭楚国一国之力,天下大势还未可知。

“鲜衣怒马,名裘大车,天下虽大半入于楚,果是名不是虚传,楚国好大的气派,不愧是天下最大之国。”淳于珏望着在街上往来不停的车马,感叹不已:“齐国也是大国,物产丰饶,可和楚国比起来差得太多了。要不是我亲见,说什么也不相信楚国竟然如此富饶。”

茅焦点头赞同道:“是啊,好多的人,肩摩肩,踵挨踵。这么多的人,要是每人挥一把汗,都会下一场暴雨。”

“周兄,你怎么不说话?”淳于珏眨着好看的凤目看着拧着眉头的周冲问道。

周冲微微摇头,道:“楚国是很大,财力也雄厚,寿春成都时日虽短,却有如此之气象,实是不简单。不过,延续了章华台的华丽,气派是气派了,极其巧饰之能事,却丧失了楚成王、楚庄王时的锐气,只知沉迷于享乐,游猎于云梦之境,由此观之,可知天下大事。”

“周兄这话有点玄了,能否明示一二?”淳于珏有点不太明白,向周冲请教。茅焦也给周冲的话弄得有点头晕乎乎的,看着周冲不说话。

周冲解释道:“你们看,楚国的宫室极尽巧饰,虽是华丽好看,却奢靡气十足,而秦国的宫室宏大气派,没有多少伪饰,崇尚的是一种宏大的气势,可以说是锐气吧。天下大势,决定于秦楚两国,两国的差别这么大,那么这天下大势岂不一目了然?”

茅焦点头赞同道:“秦国虽被称为虎狼之国,上首功之国,但是那种锐气远非六国所能拥有,周兄高明,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此小事却给周兄看出天下大势,要茅焦不服也不行。”

周冲的话是有感而发,绝不是因为他是现代人,熟知历史走向。一个国家的崛起,原因非常之多,涵盖各个方面,楚国虽大,却是一派歌舞升平之象,君臣耽于玩乐,不思进取,建筑却极尽巧饰,的确是没落的象征。

淳于珏也是一个聪明女子,螓首轻点,称赞道:“周兄眼力如神,如此小事居然给你说出大道理来,淳于珏要不服都不行。”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这话换作她的父亲淳于越来说,肯定是正话反说,给他斥得一文不值,还要弄一大堆圣贤之言,周冲在心里暗自感叹父女二人的差别如此巨大,逊道:“我不过是有感而发,却给你们说尽了好话。”

三人正说间,街上大乱了,一队兵士骑着高头大马,这些马与众不同,全是纯白的良马,神骏非凡,可以说匹匹价值连城,称得上宝马了。这些兵士很多,足有五百人之多,个头高大,孔武有力,更不得了的是他们身上穿的铠甲居然是银甲而不是铁甲,在日光下银光闪闪,手里的武器也是银色。

“闪开,闪开。”兵士一边飞驰,一边吼起来。兵士纵马如飞,横冲直撞,街上的摊贩、行人哪里来得及闪避,被撞倒的不知凡几。而这些兵士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打算,仍是飞驰不停,死在马蹄下的人不下数十人。

淳于珏俏脸微变,很是气愤地道:“哪里是兵士,简直就是匪盗,就算是匪盗也比他们好些,还把人当不当人?”

看着一面锦绣李字大旗在风中招展,一辆极尽气派奢华的八马大车飞驰而来。这车要不是周冲亲眼见到,还真难以相信世上竟然有如此奢华的车了,车帘是用珍珠做的,真正意义上的珍珠帘。而车子本身,竟然是黄金打造,在日光下金光闪闪。

如此奢侈,不要说在战国时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茅焦很是吃惊地道:“竟然是黄金车打造的车,谁有如此权势?”

“还能有谁,自然是相国李园了。茅兄,你没看见那有一面李字旗嘛。”周冲不住摇头,给出答案。

淳于珏太气愤了,道:“堂堂相国,如此草菅人命,成何体统,我找他理论去。”飞奔而前,拦在街上。

周冲伸手一拉,居然没拉住,大叫道:“快回来,你不要命了。”

淳于珏已经犯了犟劲,哪里肯听,冲迎而来的车队喝道:“停下,给我停下。”

第11章 初识秦王(一)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24章 灭三国(五)第6章 废分封(一)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17章 攻占邯郸(二)第31章 英雄归来(四)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3章 闹分封(六)第4章 不解迷局(上)第10章 帝王之师(七)第13章 绝世美人(三)第8章 疲赵之计(六)第16章 伐赵(三)第12章 迷惑敌人(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5章 新政(中)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16章 伐赵(十四)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29章 张良间楚(四)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6章 废分封(四)第3章 名儒来访(上)第6章 治理韩地(四)第1章 群英聚会(四)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3章 绝世美人(一)第12章 借口(下)第4章 寻访张良(七)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36章 冒顿弑父(一)第2章 历史罪人(下)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24章 灭三国(三)第14章 攻韩(上)第16章 伐赵(十二)第2章 历史罪人(下)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16章 伐赵(十六)第1章 群英聚会(二)第4章 不速访客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七)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37章 平定百越(一)第15章 大战前夕(下)第2章 匈奴使者(二)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7章 又逢奇人第7章 不战而获(九)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16章 伐赵(一)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2章 迷惑敌人(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七)第14章 攻韩(上)第1章 群英聚会(五)第20章 劝降李牧(上)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五)第3章 美人芳心(二)第17章 攻占邯郸(十三)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4章 寻访张良(七)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14章 攻韩(上)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29章 张良间楚(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4章 一语定乾坤(六)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三)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7章 人生喜事(二)第7章 人生喜事(四)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5章 谏秦王(三)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6章 财运亨通(下)第9章 西羌降服(上)
第11章 初识秦王(一)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24章 灭三国(五)第6章 废分封(一)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17章 攻占邯郸(二)第31章 英雄归来(四)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3章 闹分封(六)第4章 不解迷局(上)第10章 帝王之师(七)第13章 绝世美人(三)第8章 疲赵之计(六)第16章 伐赵(三)第12章 迷惑敌人(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5章 新政(中)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16章 伐赵(十四)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29章 张良间楚(四)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6章 废分封(四)第3章 名儒来访(上)第6章 治理韩地(四)第1章 群英聚会(四)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3章 绝世美人(一)第12章 借口(下)第4章 寻访张良(七)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1章 群英聚会(七)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36章 冒顿弑父(一)第2章 历史罪人(下)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24章 灭三国(三)第14章 攻韩(上)第16章 伐赵(十二)第2章 历史罪人(下)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16章 伐赵(十六)第1章 群英聚会(二)第4章 不速访客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七)第10章 帝王之师(十)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37章 平定百越(一)第15章 大战前夕(下)第2章 匈奴使者(二)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7章 又逢奇人第7章 不战而获(九)第22章 再商大计(三)第16章 伐赵(一)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2章 迷惑敌人(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七)第14章 攻韩(上)第1章 群英聚会(五)第20章 劝降李牧(上)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五)第3章 美人芳心(二)第17章 攻占邯郸(十三)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4章 寻访张良(七)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14章 攻韩(上)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29章 张良间楚(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4章 一语定乾坤(六)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三)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7章 人生喜事(二)第7章 人生喜事(四)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5章 谏秦王(三)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6章 财运亨通(下)第9章 西羌降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