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周冲论兵(一)

“王上请上马。”周冲把战马整理好,请秦王上马体验。

这匹战马与以往的战马大不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有了马镫,二是钉了马掌,三是配备了骑兵作战所需的全套武器,和中国历史上骑兵巅峰时期的战马没有区别。

在当时,骑兵没有马镫,没有马掌,骑兵以骑射为主,主要武器是弓箭,剑戟之类用得很少。而周冲打造的骑兵不仅配备了连弩,还有长矛,环首刀,可以说骑兵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次灭赵之战作战计划非常的大胆,最大胆的地方就是周冲提出的利用骑兵奇袭,因而骑兵的动用将是这次行动成功的关键所在,是以秦王百忙中专门抽出时间来体验一下周冲全力打造的骑兵,与以往究竟有哪些不同。

战争让人热血如沸,然而对于帝王来说往往是痛苦的,痛苦之处就在于会牵扯他绝大部分精力与时间,尽管秦王精力旺盛,远迈常人,这场大战还是几乎占用了他全部时间与精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抽出时间前来体验骑兵,可见他对此事有多重视。

秦王并没有马上上马,而是手拉缰绳,把战马仔细打量一番,点头道:“好马看马蹄,这马的马蹄修翦过的吧,挺好看的。周先生巧思。马掌应该好用。”右手摸摸马镫,再用力扯扯,道:“挺结实,这主意倒是挺好,有了这马镫,骑在马上就好象站在平地上一样,有地方可以借力了,就可以使上腰力。砍杀起来更有威力了。赵高,拿寡人地盔甲来。”

周冲对秦王的洞察力再次倾服,秦王还没有上马体验,就把好处看透了,怪不得后世有人感叹秦王不是秦代之人,他的思想很超前。远远超过了秦代的思想水平,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进行那么多的变革,影响两千多年了,他的影响还要继续影响下去。

赵高应一声,忙把秦王的金盔金甲拿来,帮秦王穿戴。

秦王一边穿戴一边道:“缭子先生,韩非,李斯,王敖。王翦,蒙武。内史腾,你们都过去看看。好好看看周先生地杰作。蒙恬,王贲,你们两个就不要去凑热闹了,你们天天看着,还用得着再看吗?把地方让给别人吧。”

尉缭他们应一声,围上去看战马,一个个看得非常仔细,瞧他们那副模样。哪里是在看战马,好象是艺术爱好者在欣赏艺术大师的杰作似的。这马在现代社会很平常。要是现代社会有人象他们那样去观察,不时发表赞许之意,肯定会给人当成精神不正常。

蒙恬和王贲要跟随周冲打仗,这战马的变化自然是了若指掌,秦王才不要他们去看,两人齐道:“王上,不是臣要看,是臣想给他们解释一下。”

秦王很是高兴地道:“想凑热闹就是凑热闹,还找那么多理由。寡人给你们说,周先生为大秦打造的骑兵肯定很棒,但是谁也不许高兴,等仗打完了再高兴。得了,寡人上马喽。”脚踩在马镫上,赵高忙在他屁股上一推,翻身上马,道:“拿来。”赵高忙把连弩,长矛,环首刀递上。

环首刀最早出现在西汉,是为了便于骑兵砍杀而设计。到了南北朝时期,进行改进,刀体加宽,刀头由斜方形改为前锐后斜,更适合实战。周冲设计的就是南北朝时期地环首刀,这种刀在后世几乎没有大的变动,可以认为定型了。

把长矛往兵器钩上一放,再把环首刀挂好,拿起连弩,喝声驾,战马飞驰而出。远远地,对着箭靶猛射,箭一射完,拿起长矛,矛指前方,大喝一声“杀”,疾冲而去。风驰电掣一般,长矛刺入草人,草人翻倒在地上。秦王扔掉长矛,拔出环首刀,高举在空中,对着木人驰去,日光下,一道耀眼的刀光闪过,咔嚓一声响,木人给他劈成两截,赞道:“好刀。”

秦王身材高大,力气很大,剑术了得,这也是绝代剑客荆轲行刺他失败的重要原因。荆轲剑术虽是了得,秦王的剑术也不在他之下,是以荆轲在只有匕首而秦王长剑在手之时,荆轲就给秦王剁成了肉浆。

这木人是给骑兵训练劈砍用的,又坚又韧,居然给秦王劈成两截,可见他的力气有多大,众人齐声叫好,道:“好力气!”

经过这番驰骋,秦王筋骨活动开来,很是快活,挥舞着环首刀,暴喝一声杀,飞马对准另外一个木人驰去,刀光闪处,木人给他劈成两截。秦王一连劈断五个木人,方才意兴稍却,控马回来,翻身下马,把环首刀扔给赵高,赞道:“周先生,好!”

秦王心气极高之人,能得他一声赞已是不容易,能得如此发自肺腑的赞赏,更是难上加难,尽管周冲不喜虚荣,也不由得心里升起飘飘然的感觉,把胸挺挺,逊道:“王上过奖了,周冲只不过用了一点心,哪敢当王上如此盛赞。”

“当得,当得,绝对当得。”秦王点评起来:“马掌就象人的鞋子。人要是没有鞋子,要是踩在石子上,脚板会很痛。同样地道理,战场上有很多断箭折剑,奇石不可胜数,要是马蹄没有保护,还有不巅的道理。马掌虽小,必将起到不可估量地作用,必将推动一场变革。寡人是想把马掌推而广之,全天下的马匹都要钉上马掌。”

秦王地眼光实在是太厉害了,有人把马掌评价为具有革命性的东西,正是由于马掌的出现,才使得骑兵的大规模投入,进而成为战争的主导力量成为可能。周冲要不佩服秦王对新事物的领悟能力都不行,道:“王上所言极是,马掌虽小,作用却大。不过,周冲以为,马掌还是暂缓推行为宜。”

“哦,这种好东西,要是不推行天下,可是有负周先生的巧思。寡人要是不让所有的马匹都钉上马掌,那寡人就是昏君了。”秦王颇为好奇地问道:“周先生又有什么看法?”

第8章 初识名臣(上)第2章 灭韩之战(中)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12章 胯下将军(十)第25章 打造海军(一)第9章 满载而归(下)第12章 胯下将军(七)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23章 一网打尽(上)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4章 寻访张良(五)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27章 伐楚之议(四)第5章 新政(下)第13章 遇刺(下)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3章 惊世之技(下)第7章 不战而获(三)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6章 废分封(三)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17章 攻占邯郸(三)第3章 闹分封(五)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8章 进军西域(四)第5章 狼烟四起(二)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一)第9章 大漠巨患(上)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31章 英雄归来(二)第13章 绝世美人(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2章 胯下将军(七)第4章 不速访客第12章 里中趣闻(四)第17章 攻占邯郸(十三)第5章 谏秦王(三)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28章 故人归来(三)第3章 闹分封(三)第3章 闹分封(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七)第6章 治理韩地(二)第12章 借口(下)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7章 县令来访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0章 帝王之师(九)第4章 寻访张良(二)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23章 一网打尽(中)第17章 攻占邯郸(十四)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二十章 中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24章 灭三国(七)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2章 胯下将军(五)第1章 周冲议政(四)第6章 官袍加身(一)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3章 名儒来访(上)第二十章 中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4章 不解迷局(下)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5章 新政(下)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23章 一网打尽(中)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7章 又逢奇人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18章 西线决战(五)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24章 灭三国(三)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26章 打造海军(三)
第8章 初识名臣(上)第2章 灭韩之战(中)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11章 伐赵之谋(一)第12章 胯下将军(十)第25章 打造海军(一)第9章 满载而归(下)第12章 胯下将军(七)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23章 一网打尽(上)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4章 寻访张良(五)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2章 历史罪人(中)第27章 伐楚之议(四)第5章 新政(下)第13章 遇刺(下)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3章 惊世之技(下)第7章 不战而获(三)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6章 废分封(三)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17章 攻占邯郸(三)第3章 闹分封(五)第1章 绝代剑客(中)第8章 进军西域(四)第5章 狼烟四起(二)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一)第9章 大漠巨患(上)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31章 英雄归来(二)第13章 绝世美人(一)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12章 胯下将军(七)第4章 不速访客第12章 里中趣闻(四)第17章 攻占邯郸(十三)第5章 谏秦王(三)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28章 故人归来(三)第3章 闹分封(三)第3章 闹分封(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七)第6章 治理韩地(二)第12章 借口(下)第11章 初识秦王(三)第7章 县令来访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10章 帝王之师(九)第4章 寻访张良(二)第6章 河西走廊(一)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23章 一网打尽(中)第17章 攻占邯郸(十四)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7章 不战而获(六)第二十章 中第19章 大破李牧(六)第24章 灭三国(七)第9章 满载而归(上)第12章 胯下将军(五)第1章 周冲议政(四)第6章 官袍加身(一)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3章 名儒来访(上)第二十章 中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4章 不解迷局(下)第4章 不解迷局(中)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5章 新政(下)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23章 一网打尽(中)第26章 打造海军(二)第7章 又逢奇人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一)第19章 大破李牧(八)第18章 西线决战(五)第6章 河西走廊(四)第24章 灭三国(三)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19章 大破李牧(七)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13章 沛里英豪(九)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26章 打造海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