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迷惑敌人(二)

“殿下当知五国公主中最受王上宠爱的当属赵国公主,你可知道这其中的原委?”周冲还真能说事,居然把这事也给他当成理由,用来忽悠燕丹。

历朝历代,后宫的威力都很大,燕丹不会不明白这个理,周冲这话一说,他瞪大了眼睛,推测道:“难道这事和赵国有关?”

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周冲却双手猛击一下,赞叹不已地道:“殿下英明!正是。王上欲灭韩,这事你是知道的。王上灭了韩国,下一个目标就是赵国,赵国已经很不安,就借王上结亲之时,把最美最聪慧的公主送入大秦,以此来博取王上的欢心。其实呢,赵国是打算通过公主争得秦国的支持,支持他们灭燕。”

通过后宫为政治争取筹码是国与国之间角力的一种常规方式,楚国凭借后宫力量才得以保持与秦国的关系,燕丹哪敢怀疑,惊得脸色苍白道:“王上可曾同意?”

“王上一是顾全与殿下的友情,二是考虑到不能放任赵国强大,没有答应。赵国提出条件,把督亢给秦国,再每十座燕城分三座给秦国。”周冲把他自己从赵王那里拿到的好处用作筹码,向燕丹施压,道:“殿下,你是知道的,督亢是燕国的重地,就连燕国进献给秦国的地图上都没有标记,这样的好处,谁能拒绝呢?”

这交易实在是太丰厚了,秦国完全没有理由拒绝,要是真的成交,燕国百分百完蛋了,燕丹手捏得发白,盯着周冲,胸口急剧起伏。

他还真不经吓,周冲装作没看见,接着往下说,道:“殿下可知道赵国为什么要提出如此丰厚的条件呢?说到底,他们是在打小算盘,要是督亢不归秦,而是给赵国,如此一来赵国就会马上强大,这是王上所不能容忍的。督亢要是归于秦国,再加上其他的燕国城池也归秦,那么赵国虽然强大了许多,仍不能对大秦构成威胁,王上可以容忍,赵国的居心险恶啊!”说到后来,感叹不已。

诚如周冲所言,这些城池归于秦国,赵国得到其他的燕城,是强大了许多,仍是不能对秦国构成威胁,秦王就可以在灭韩之际因为无法腾出手来对付赵国,只能选择容忍了。

这是非常合理的解释,燕丹不敢不信,咬着牙一字一句地问道:“于是,王上就同意赵国攻打燕国?”

周冲脱口否决一个铁定的事实,道:“没有,殿下怎会如此想呢?殿下可曾想到赵国为何如此打算?说穿了,赵国是想在秦国大兵压境之前自强,攻秦不太可能,那么要是得到燕国的城池,赵国就可以攻不足,守有余,就有实力与大秦对抗,你说王上会答应吗?”

燕丹松了一口气,问道:“那王上为何扣留燕丹?”

周冲笑道:“殿下错了,不是王上扣留你,是王上请你留下来。殿下请想,要是王上不留下殿下,而是放任殿下归国,在大秦没有灭掉韩国之前,这不是告诉赵国大秦不允,大秦和赵国的关系就会弄僵,如此一来对我大秦则不利呀。殿下是要治国的,当真一个理:在没有实力之前不要和敌人抓破脸!韩虽小,也会拖住大秦的腿,王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再说了,留下殿下,也是在警告赵国,要他们不要乱来。殿下在秦一日,则赵国不安一日,原因很简单,殿下既与王上是好友,又在秦国,可以随时与秦国谈好条件,燕秦联兵,这是威慑赵国呀。”

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燕丹的脸色好看了许多,问道:“周先生,燕丹仍有一事不明,即使如此,王上为何不给燕丹自由?连出这个屋都不成。”

软禁你,还能让你自由活动,那样的话还能叫软禁,不如叫休养的好,周冲却说成:“殿下,这是王上的苦心啊。一则,赵国在咸阳有很多刺客,王上是担心于你不利。我周冲数次遇刺你是知道的吧,要不是王上精明,派人看护着周冲,周冲早就身死人手了。”

这是大实话,燕丹不得不点头赞同。

周冲列出第二个理由:“再说了,王上也要从秦国的立场考虑,要是不做作一番给赵国看,赵国能安心吗?要是赵国不安心,狗急跳墙,不顾大秦而进攻燕国,在灭韩之际大秦也无法干预。所以,王上对待殿下是不得已。”

这话有道理,燕丹不无自责地道:“燕丹没有体会到王上的深意,还恨王上,实是不该。只要燕国无恙,燕丹吃点苦算得了什么。”

周冲为他开脱,道:“这是人之常情嘛,殿下不必往心里去。现在,赵国不是狗急跳墙了嘛,不顾大秦的反对,开始攻打燕国,不灭燕国不罢休。”

燕丹刚刚好看的脸色一下子又

,道:“请周先生救我燕国一救。”

“如何处理燕赵交兵一事,王上还没有定,这是王上要周冲来见殿下的原因。”周冲再次掩盖了秦王的目的,道:“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一派认为应该马上出兵伐赵。”

燕丹双手一握拳,脱口道:“正该如此!赵国强横,大秦绝不会让赵国横行。”

周冲不理他,接着往下说,道:“殿下之言虽好,可是这不是谋国之道,谋国者当谋最大利益。燕赵交兵,貌似对大秦不利,不听大秦的号令,其实对大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燕丹可不敢芶同周冲的看法,道:“周先生此言差也。赵强而燕弱,假以时日,赵必灭燕国,到那时赵国就会强大起来。秦国要是不干预,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周冲摇头道:“殿下所言固然有理,但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赵国能不能灭了燕国还说不定,再说了大秦也不会给他机会。王翦,蒙武这些老成之人奏请王上做好伐赵的准备,但不要急着出兵。”

燕丹打断周冲的话,问道:“请问周先生,这是为何?”

周冲笑道:“王翦蒙武他们是打算趁赵国深入燕境,把战线拉得老长,师老兵疲的时候再出兵攻赵。此计取孙围魏救赵之意,只要这么轻轻一击,就可以破赵。以前的燕地燕城,都是赵国的城池,大秦挥师攻下,纳入版图,是名正言顺之事,何为而不为呢?”

“啊!”燕丹给周冲的话惊得跳了起来。

周冲所言正是他疲赵的意图所在,燕丹哪里想得到,乍闻此言还有不吓得心惊胆跳的道理。他没给吓瘫,算是不错了。

愣了愣,燕丹镇静一下,问道:“请问周先生,王上打算怎么做?”

“这还用问,王上圣明之君,自然是采纳王翦蒙武他们之策了:紧备战,缓进攻。”周冲为秦王吹法螺,道:“这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不要说以王上的精明,就是我周冲也没有理由不赞成。”

燕丹烦躁不安地道:“这这这这……”

周冲知道把燕丹吓得够呛了,火候到了,该是要好处的时间了,安慰燕丹道:“殿下不必惊慌,其实燕国能不能存,不在于秦,也不在于赵,而在于燕国自己。殿下可是要问周冲为何有此一说。这道理是明摆着的,燕国的抵抗赵越激烈,则赵国进攻越是困难。要让燕国顽强抵抗也很简单,只要得到大秦的支持,一是赵国必有顾忌,会在西线布以重兵,攻燕之军就弱了,二是燕**民就会誓死血战。”

“对对对,太对了!”燕丹几乎是唱出来的,问道:“请问周先生,要如何才能得到大秦的支持?”

周冲帮他出主意,道:“王上也为此犯难呢。急着出兵嘛,将军们反对。不急着出兵嘛,又对不起殿下这位好友呀。王上如何处理,还得要殿下说了算。”

燕丹明白周冲的意思,那就是燕国要给出足够好的条件,秦王才能同意马上出兵,想了想道:“十座城池。”

周冲大摇其头,道:“殿下也明白,只要采纳王翦的建议,大秦将只费些许之力而获两国,岂在乎区区十座城池。”

这是大实话,任谁都知道这不可能,燕丹再添加筹码,道:“三十座城池。”

周冲依然摇头,道:“再加上督亢的话,王上可能会同意马上出兵。”

“周先生,你们也太狠了吧。”燕丹有点愤怒。

周冲好整以暇,道:“这点城池与两个国家,好处谁大谁小,是明摆着的事情,殿下不会不知道吧。既然殿下以为周冲不怀好意,那么周冲就告辞了,周冲还要回去帮王上筹划接收两国呢,事务多,忙得很,请殿下体谅。殿下,你在这里慢慢考虑吧,想好了,快马送到王上那里,有可能王上在蓟城大宴群臣呢。”

双手一拱,就要离开,燕丹牙一咬,道:“好,周先生,我答应你。不过,这事很大,要燕丹回国说与父王知道。”

他这是想借机逃走,周冲再次打击他,道:“殿下修书一封,说明存危之道,王上会派人给你送去。至于殿下什么时间回国,就要看燕王什么时间把城池给我大秦。还有,大秦要出兵,总得要名正言顺吧,要是燕王请求大秦出兵的话,这事更好办了。周冲一得之言,不足为凭,殿下听过就算,不必往心里去。”

这是深思熟虑之言,哪里是一得之言,燕丹嘴唇咬出血来了,道:“好,我同意,我全同意!”

“天真!”周冲在心里点评燕丹,道声告辞,扬长而去。

第10章 破击匈奴(五)第4章 绝世兵法(上)第32章 灭楚之战(七)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2章 里中趣闻(二)第16章 伐赵(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3章 闹分封(三)第12章 胯下将军(四)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七)第8章 疲赵之计(七)第5章 一语点醒(上)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22章 再商大计(一)第7章 出使楚国(上)第3章 闹分封(八)第1章 群英聚会(六)第18章 西线决战(八)第9章 满载而归(下)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6章 河西走廊(三)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33章 收复河套(三)第27章 伐楚之议(七)第18章 西线决战(十六)第5章 奇书问世(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24章 灭三国(二)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5章 谏秦王(一)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24章 灭三国(一)第3章 闹分封(五)第35章 张良挂帅(一)第3章 美人芳心(四)第10章 破击匈奴(二)第14章 攻韩(下)第12章 如此收获(上)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11章 初识秦王(一)第14章 攻韩(下)第6章 美人如玉第11章 初识秦王(五)第19章 大破李牧(一)第5章 谏秦王(四)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5章 奇书问世(下)第27章 伐楚之议(四)第13章 沛里英豪(二)第17章 攻占邯郸(二)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26章 打造海军(五)第2章 隐居(上)第12章 迷惑敌人(二)第6章 河西走廊(三)第4章 宫闱之乱(中)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3章 美人芳心(二)第3章 美人芳心(三)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17章 攻占邯郸(七)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33章 收复河套(二)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7章 出使楚国(上)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六)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35章 张良挂帅(一)第8章 疲赵之计(八)第9章 声名鹊起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0章 帝王之师(九)第12章 胯下将军(六)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7章 攻占邯郸(三)第16章 伐赵(十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5章 新政(中)第3章 活捉韩王(上)第3章 国士无双(三)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27章 伐楚之议(八)第16章 伐赵(十二)第7章 不战而获(五)
第10章 破击匈奴(五)第4章 绝世兵法(上)第32章 灭楚之战(七)第10章 帝王之师(四)第12章 里中趣闻(二)第16章 伐赵(三)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3章 闹分封(三)第12章 胯下将军(四)第12章 里中趣闻(一)第13章 绝世美人(七)第8章 疲赵之计(七)第5章 一语点醒(上)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18章 西线决战(十)第22章 再商大计(一)第7章 出使楚国(上)第3章 闹分封(八)第1章 群英聚会(六)第18章 西线决战(八)第9章 满载而归(下)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6章 河西走廊(三)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2章 君臣欢聚(下)第33章 收复河套(三)第27章 伐楚之议(七)第18章 西线决战(十六)第5章 奇书问世(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24章 灭三国(二)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5章 谏秦王(一)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24章 灭三国(一)第3章 闹分封(五)第35章 张良挂帅(一)第3章 美人芳心(四)第10章 破击匈奴(二)第14章 攻韩(下)第12章 如此收获(上)第11章 伐赵之谋(二)第11章 初识秦王(一)第14章 攻韩(下)第6章 美人如玉第11章 初识秦王(五)第19章 大破李牧(一)第5章 谏秦王(四)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5章 奇书问世(下)第27章 伐楚之议(四)第13章 沛里英豪(二)第17章 攻占邯郸(二)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26章 打造海军(五)第2章 隐居(上)第12章 迷惑敌人(二)第6章 河西走廊(三)第4章 宫闱之乱(中)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3章 美人芳心(二)第3章 美人芳心(三)第7章 人生喜事(一)第17章 攻占邯郸(七)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33章 收复河套(二)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二)第7章 出使楚国(上)第12章 里中趣闻(三)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7章 不富不行(下)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六)第8章 乱楚奇计(八)第35章 张良挂帅(一)第8章 疲赵之计(八)第9章 声名鹊起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0章 帝王之师(九)第12章 胯下将军(六)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9章 李牧论兵(五)第17章 攻占邯郸(三)第16章 伐赵(十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六)第5章 新政(中)第3章 活捉韩王(上)第3章 国士无双(三)第1章 绝代剑客(下)第27章 伐楚之议(八)第16章 伐赵(十二)第7章 不战而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