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大破李牧(四)

“好好好!王先生此计高明,不愧是缭子先生的高足,行计如缭子一般难测。”秦王把手里的谍报看完,一个劲地赞叹。

尉缭谦道:“承蒙王上厚爱,委以重任,王敖不负王上厚望已是万幸,不敢当王上盛赞。”

秦王的心情的确是好,把手里的谍报递给尉缭,道:“缭子先生过谦了,你们都看看。王先生此计大妙,寡人原以为齐国观望就行了,没想到王先生一出,齐国不仅不助赵不说,还出重兵助我大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齐兵居然还打着助赵的旗号,到了赵国再反水,李牧纵是高明,也是万万不到,定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你们说,这招高不高?”

王敖说服齐王时,齐军已经出发了,要改变命令有些困难。这对别人来说肯定是困难重重,对于王敖来说一点难处也没有,他来个将计就计,要齐王下旨给齐将田复义,要田复义打着救赵的旗号大张旗鼓地进入赵境,等时机成熟再给李牧背后来上一刀。

李牧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军事家,但他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很难想到此点。即使他发现了,齐军已经压境,他也是穷于应付。王敖这招不仅高,还够阴的。

蒙武下意识地摸摸白胡子,很是感叹地道:“蒙武征战一生,就没有见过如王敖使计者。顺手一推就够李牧受地了。李牧就是有通天彻地之能,也难免全军覆没的命运。高高高,委实高。”

尉缭分析道:“王上,以缭子推测齐军虽是有心助我,可他们能有多大帮助实是未可预知,他们这是趁火打劫,眼看着赵国快完了,跑来分胜利果实的。其心可诛!”

他一语中的,王翦点头赞道:“王上,缭子先生所言极是,臣也是这样认为。齐国要是再不出兵,他们连汤都捞不到喝了。”

秦王赞同他们的看法,道:“你们说得对。齐王之心昭然若揭,先遂遂他们的心愿。王,你说接下来这仗怎么打?”

王翦应声回答道:“王上,臣以为围歼李牧之战没有任何的花巧计谋,是拼实力之战。我军六十万,加上魏燕齐三国之军不下八十万之众,而李牧手里不过二十来万残败兵,我们是四个打一个,李牧是不败也不行。”

秦王不置可否,问道:“周先生怎么不说话?周先生这个人。沉默之际必有奇计,周先生寡人可得闻先生的奇计?“

周冲笑道:“王上言重了。周冲哪有那么能。王上,周冲是在想。灭赵已近尾声,赵国转眼即灭,燕齐魏三国出兵助战,王上何不趁此机把将来之事预为布置一下。”

“周先生,你这人太不知足了,吃着碗里地看着锅里的。”秦王指着周冲,调侃道:“不愧是商人出身,计算得如此之精呐。不过。寡人也是这样认为。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寡人与周先生相处久了,或多或少地染上精于计算的毛病。周先生,你以为如何布置呢?”

秦王自然是明白周冲的意思,就是说既然三国已经出兵相助了,那么趁此机会布置灭魏齐燕三国。现在的确是该布置的时间了,这个建议来得及时。

只不过给秦王这一调侃,气氛骤然活跃,众人尽皆大笑。

笑过之后,周冲开个小玩笑,道:“王上,商人精于计算之道,固然有罪。不过,要是王者不精于此道,那就有愧为王之道,王上精于此道,那是王上圣明!”

这句颇有意思,既是在开玩笑,又不无道理,秦王呵呵一笑,指着周冲道:“周先生,就你嘴会说,还给寡人来个顺手马屁。马屁少来,说正事。”

在众人地轰笑声中,周冲道:“周冲以为李牧手里只有二十之众,还是疲兵败军,然而李牧毕竟是天下驰名的一代名将,这块骨头也不是那么好啃,王上何不借他人之手达到败李牧的目的。”这是借三国之力行灭赵之实,使得秦军可以获得短暂的休整,保存实力,是个难得的机会。

“借刀杀人,好计!”秦王赞一声,反问道:“要是燕齐魏三国之军打得顺利,建此奇功,寡人又当如何处置?”

周冲回答得非常干脆,道:“有功赏,有过罚,这是大秦立国的根本,王上又何必屈法?”

内史腾马上就反对,道:“那可不行,最后一战意义重大,要是给天下人说大秦无力灭赵,假手于三国,那多不好听啊。再说了,要是三国立下大功,论功行赏,分给他们大片的土地,王上率六十万之众亲征,所得反而不如三国,这万万不行。周先生,你的计策一向高明,就这条不高,太不高了。”

他的话太有道理了,让人不得不服。王翦蒙武都不太明白周冲葫芦里卖地什么药,不解地看着周冲。

秦王却道:“你们先别打岔,让周先生把话说完。”

周冲接着道:“内史将军说得没错,区区一个残赵,何需大秦出手,大秦要灭的是天下,又何必在意于一个残赵呢?”

内史腾是一个典型地将领,对于这些谋略上的弯弯绕绕脑子转得慢,还没有明白过来,道:“周先生,你这什么意思?”

王翦大点其头,解释道:“内史将军,周先生地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三利:一是我军可以获得休整时间,为接下来的作战做好准备;二是借李牧之手达到消耗三国之军的目的……”

秦王接着他的话说下去,道:“这第三嘛,要是三国打得不顺利,寡人正好可以兴师问罪。王将军,是这样吗?”

王翦不得不从心里赞叹秦王反应之快,道:“王上圣明!”

秦王却不同意,道:“王将军用兵嘛,的确是一把好手,可要论谋嘛还得向周先生好好学学。周先生真正的用意不是你说的三个,而是在于后面地行动,周先生已经为三国挖好陷阱了。周先生此计不错,就这么办。来啊,传魏昂,剧辛,寡人要驱狼并虎了。”

王翦蒙武内史腾不明所以,尉缭点头不已。周冲一脸的钦佩,钦佩秦王地精明,他只点了一下,秦王就明白了,要周冲不钦佩都不行。

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27章 伐楚之议(一)第33章 收复河套(三)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27章 伐楚之议(一)第13章 周冲论兵(一)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12章 迷惑敌人(二)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7章 折辩荆轲(三)第3章 闹分封(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1章 周冲议政(八)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1章 群英聚会(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16章 伐赵(三)第3章 闹分封(三)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37章 平定百越(五)第12章 胯下将军(九)第7章 不战而获(四)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16章 伐赵(十)第6章 治理韩地(三)第6章 废分封(一)第5章 谏秦王(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一)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6章 财运亨通(中)第6章 财运亨通(上)第4章 寻访张良(六)第4章 不速访客第10章 国士之礼(下)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7章 不战而获(九)第3章 闹分封(三)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36章 冒顿弑父(二)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26章 打造海军(五)第9章 李牧论兵(二)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24章 灭三国(十)第6章 治理韩地(五)第32章 灭楚之战(一)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5章 大战前夕(上)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16章 伐赵(十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14章 攻韩(上)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下)第31章 英雄归来(四)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3章 闹分封(六)第24章 灭三国(七)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35章 张良挂帅(一)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17章 攻占邯郸(十四)第37章 平定百越(一)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5章 大战前夕(上)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9章 李牧论兵(一)第5章 一语点醒(下)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二)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9章 大破李牧(五)第19章 大破李牧(三)第13章 周冲论兵(四)第8章 疲赵之计(五)第9章 李牧论兵(四)第22章 再商大计(一)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18章 西线决战(十四)第16章 伐赵(八)第11章 另类游学(上)第4章 不解迷局(下)
第28章 故人归来(四)第27章 伐楚之议(一)第33章 收复河套(三)第7章 出使楚国(下)第27章 伐楚之议(一)第13章 周冲论兵(一)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12章 迷惑敌人(二)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5章 狼烟四起(三)第3章 活捉韩王(下)第7章 折辩荆轲(三)第3章 闹分封(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二)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1章 周冲议政(八)第6章 河西走廊(六)第1章 群英聚会(四)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16章 伐赵(三)第3章 闹分封(三)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1章 韩非出使(一)第6章 官袍加身(七)第37章 平定百越(五)第12章 胯下将军(九)第7章 不战而获(四)第17章 攻占邯郸(六)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10章 帝王之师(八)第16章 伐赵(十)第6章 治理韩地(三)第6章 废分封(一)第5章 谏秦王(三)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一)第30章 一箭双雕(六)第6章 财运亨通(中)第6章 财运亨通(上)第4章 寻访张良(六)第4章 不速访客第10章 国士之礼(下)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17章 攻占邯郸(五)第7章 不战而获(九)第3章 闹分封(三)第13章 绝世美人(五)第17章 攻占邯郸(四)第30章 一箭双雕(二)第36章 冒顿弑父(二)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26章 打造海军(五)第9章 李牧论兵(二)第4章 宫闱之乱(下)第24章 灭三国(十)第6章 治理韩地(五)第32章 灭楚之战(一)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11章 初识秦王(二)第15章 大战前夕(上)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16章 伐赵(十一)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14章 攻韩(上)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8章 乱楚奇计(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下)第31章 英雄归来(四)第4章 一语定乾坤(三)第3章 闹分封(六)第24章 灭三国(七)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五)第27章 伐楚之议(二)第35章 张良挂帅(一)第30章 一箭双雕(一)第17章 攻占邯郸(十四)第37章 平定百越(一)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26章 打造海军(四)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10章 破击匈奴(六)第12章 胯下将军(二)第15章 大战前夕(上)第10章 绝世神医(中)第9章 李牧论兵(一)第5章 一语点醒(下)第4章 一语定乾坤(二)第32章 灭楚之战(四)第8章 进军西域(三)第19章 大破李牧(五)第19章 大破李牧(三)第13章 周冲论兵(四)第8章 疲赵之计(五)第9章 李牧论兵(四)第22章 再商大计(一)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18章 西线决战(十四)第16章 伐赵(八)第11章 另类游学(上)第4章 不解迷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