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狼烟四起(七)

大单于,大单于,请等等!”须罗喘着粗气,拼命打远远地喊道。

冒顿一拉马缰,停了下来,吐口长气,问道:“须罗,你有事?”

须罗点点头,连吐几口长气,这才道:“大单于,臣是想我们只率五千精骑直扑东胡王庭,是不是太过于冒险。臣是想,我们应该停下来,等大队人马赶到,再向王庭进军也不迟。这是万全之策,还请大单于圣裁。”

冒顿打量着须罗,笑道:“你这么疲惫,也难为你了。你是不是在想,要是我们到了王庭,以我们这样的疲惫之师也不可能打下王庭?”

须罗承认道:“大单于英明,臣是这样想的。东胡历来是大国,王庭的军队何止五万之数呀,我们只有区区五千之众,还是经过长途跋涉,累得是人困马乏,而东胡军队却是神完气足,他们只需要来个以逸待劳,就会不费吹灰之力击败我们。臣的一点浅见,还请大单于明察。“

冒顿很是赞许,道:“你能这么想问题,本单于很高兴。要是大匈奴的臣子们都学你一样,大匈奴何愁不强大。你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只是有一个人你没有考虑进去。”

“这人是谁,还请大单于赐告。”须罗来了兴趣。

冒顿直言相告道:“这人不是别人,就是东胡王啊。”

“是他?”须罗根本就想不到冒顿在这时节会提起东胡王。

冒顿肯定道:“就是他。你熟读南朝之书,南朝有本书叫《易经》。你有没有读过?”

这时节居然问起这种无关痛痒之事。要是换个人须罗肯定以为他疯了,冒顿问起他却不敢如此想,如实回答道:“回大单于,臣读过。那是周文王演算易理的总结,穷极天地之玄机,博大精深,臣也没太明白。”

冒顿点头道:“《易经》包罗万象,穷极天地山川之变数。玄理易数让人叹为观止。但是这些本单于没兴趣,也没下功夫。本单于只知道一样,那就是这本书里有话很有意思,很富启发性。其中有一句‘物以类聚,鸟以群分’,这话太有道理了。

“南朝地智者正是依据这句话,说出了更加有意思地话。他们的意思是说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地怎么样,你完全可以不用去看他本人,只需要观察他结交的人就可以知道了。赌徒总是和赌徒混在一起,酒鬼总是喜欢和酒鬼泡在一起,贪得无厌的人总是喜欢和他同样的人搅在一起,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心声。”

须罗若有所悟地道:“大单于的意思是说东胡王是物以类聚?”

冒顿很是赞许地点头,道:“没错,本单于正是这个意思。你想想看。东胡王一个好色贪杯之人,一个国君好酒贪杯也无不可,只要他能在大事上明辩事非也不会是一个昏君。然而东胡王小事不明白,大事也糊涂,在他地眼里只有女人美酒钱财,除此之外皆不能入他之眼。这样的后果,那就是他身边的人都和他一个样。贪婪成性。没有才干胆略。就算他们知道本单于只率五千疲惫之师赶去王庭,他也不能把本单于怎么样。”

理是这个理。可是现实是力量不成正比,太过悬殊,须罗仍是不放心,道:“大单于之言固然有理,只是在东胡王庭的军队不下数万之众,而我们这点人马如此疲惫,真打起来,连塞他们牙缝都不够呀。”

冒顿哈哈一笑,道:“你说的是打起来的结果,能打起来吗?”

须罗眼里放光,道:“大单于可是有妙计?臣可得闻否?”这等机密大事本不该知道,只是他一时好奇心起,说出口才后悔,忙道:“大单于,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你不必自责!”冒顿笑道:“你想知道,本单于就说给你听。你知道本单于为什么放走赤鲁不花?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把他团团包围了,他就是插上翅膀也不可能飞出去。”

须罗点头道:“是啊。在当时,只要再打一会儿,我们就可以活捉他。大单于之所以放走他,那是大单于佩服他是一个人才,不想他就此死去。”

“我爱惜他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地并不是在这里。”冒顿笑言,解释道:“本单于是大匈奴的单于,岂能为了爱惜他的才情就放走他,要是他回到东胡王庭整军再战,岂不是让本单于很是麻烦吗?”

须罗大点其头,道:“是呀,臣也是这样想的。”

冒顿接着道:“本单于之所以放走他,那是因为本单于要攻东胡王的心,要让他心惊胆颤,不敢冒然应战。”

须罗眼珠转得几转,一拍额头,恍然大悟,赞道:“大单于高明,大单于高明!象东胡王那样的人,知道赤鲁不花这样的猛将都不是我们的对手,给我们打得全军覆没,那么他一定会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只是,要是赤鲁不花临危受命,整军再战,我们地麻烦也不小啊。”

冒顿信心十足地道:“我料准东胡王不可能让赤鲁不花再战。就算真的他让赤鲁不花整军再战,我们也不怕,象东胡王这样的人只要一有不顺,马上就没有了底气,我们再虚张声势一吓,他必然是望风而逃。”

这话可是把那些胆小如鼠的帝王的心态和作为刻划得入木三分!

须罗长舒一口气,心悦诚服地道:“大单于英明,臣有幸追随大单于,臣之幸也!”

冒顿看了一眼须罗,道:“本单于之所以星夜急追,倒不是完全为了拿下王庭,而是本单于担心东胡王南遁。”

须罗对这话很是赞同,道:“要是东胡王逃到南朝境内,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南朝一定会以他为奇货可居,向我们讨价还价。”

冒顿不赞同他的话,道:“那倒是小事,本单于并不担心这些,只要能付出代价把事情摆平,本单于也愿意。本单于担心地是南朝用东胡王大做文章,到那时就是付出再多地代价,我们也不可能把事情摆平,我们一通忙活,反倒是成全了南朝。”

须罗对这话很是不解,问道:“请问大单于,这话怎么讲?”

冒顿看了一眼须罗,摇头道:“但愿本单于地担心是多余的。”一拍马背,飞驰而去。

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10章 破击匈奴(七)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33章 收复河套(一)第29章 张良间楚(二)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七)第24章 灭三国(十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5章 周冲请客(下)第5章 新政(上)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5章 周冲请客(上)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10章 破击匈奴(五)第16章 伐赵(十一)第16章 伐赵(五)第5章 新政(下)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7章 不战而获(四)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31章 英雄归来(五)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29章 张良间楚(三)第11章 初识秦王(一)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6章 废分封(四)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5章 狼烟四起(七)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12章 胯下将军(六)第2章 隐居(下)第11章 另类游学(下)第19章 大破李牧(五)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1章 韩非出使(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六)第6章 官袍加身(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五)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3章 闹分封(一)第36章 冒顿弑父(三)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3章 遇刺(中)第28章 故人归来(五)第24章 灭三国(五)第27章 伐楚之议(六)第7章 不战而获(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1章 绝代剑客(上)第4章 不解迷局(下)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7章 不富不行(上)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5章 狼烟四起(六)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5章 谏秦王(一)第1章 高人(上)第37章 平定百越(三)第23章 一网打尽(上)第7章 县令来访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10章 帝王之师(五)第3章 一点小发明(上)第12章 胯下将军(三)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3章 闹分封(四)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8章 奇招敛财(上)第6章 美人如玉第16章 伐赵(六)第12章 迷惑敌人(四)第8章 疲赵之计(三)第5章 一语点醒(上)第12章 借口(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1章 群英聚会(一)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36章 冒顿弑父(二)第21章 杀郭开(上)第1章 周冲议政(二)第5章 少年宰相(上)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19章 大破李牧(一)第24章 灭三国(六)第29章 张良间楚(三)第5章 谏秦王(二)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8章 疲赵之计(一)第31章 英雄归来(二)第37章 平定百越(四)第5章 谏秦王(二)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13章 周冲论兵(三)
第7章 不战而获(七)第10章 破击匈奴(七)第8章 疲赵之计(二)第33章 收复河套(一)第29章 张良间楚(二)第13章 沛里英豪(十七)第24章 灭三国(十一)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5章 周冲请客(下)第5章 新政(上)第13章 沛里英豪(三)第10章 绝世神医(上)第5章 周冲请客(上)第14章 御驾亲征(中)第13章 沛里英豪(十四)第10章 破击匈奴(五)第16章 伐赵(十一)第16章 伐赵(五)第5章 新政(下)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13章 沛里英豪(五)第7章 不战而获(四)第10章 帝王之师(三)第31章 英雄归来(五)第29章 张良间楚(一)第29章 张良间楚(三)第11章 初识秦王(一)第12章 胯下将军(八)第6章 废分封(四)第10章 破击匈奴(一)第5章 狼烟四起(七)第18章 西线决战(九)第12章 胯下将军(六)第2章 隐居(下)第11章 另类游学(下)第19章 大破李牧(五)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1章 韩非出使(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六)第6章 官袍加身(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五)第10章 国士之礼(上)第3章 闹分封(一)第36章 冒顿弑父(三)第7章 折辩荆轲(二)第13章 遇刺(中)第28章 故人归来(五)第24章 灭三国(五)第27章 伐楚之议(六)第7章 不战而获(四)第18章 西线决战(十二)第1章 绝代剑客(上)第4章 不解迷局(下)第9章 西羌降服(上)第1章 周冲议政(七)第7章 不富不行(上)第1章 韩非出使(五)第5章 狼烟四起(六)第8章 乱楚奇计(六)第5章 谏秦王(一)第1章 高人(上)第37章 平定百越(三)第23章 一网打尽(上)第7章 县令来访第18章 西线决战(三)第10章 帝王之师(五)第3章 一点小发明(上)第12章 胯下将军(三)第3章 美人芳心(一)第3章 闹分封(四)第5章 奇书问世(中)第1章 片言回天(一)第8章 奇招敛财(上)第6章 美人如玉第16章 伐赵(六)第12章 迷惑敌人(四)第8章 疲赵之计(三)第5章 一语点醒(上)第12章 借口(下)第37章 平定百越(二)第1章 群英聚会(一)第22章 再商大计(二)第36章 冒顿弑父(二)第21章 杀郭开(上)第1章 周冲议政(二)第5章 少年宰相(上)第37章 平定百越(六)第7章 人生喜事(三)第19章 大破李牧(一)第24章 灭三国(六)第29章 张良间楚(三)第5章 谏秦王(二)第5章 狼烟四起(四)第8章 疲赵之计(一)第31章 英雄归来(二)第37章 平定百越(四)第5章 谏秦王(二)第1章 群英聚会(三)第13章 周冲论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