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大烟泛滥

众幕僚们听萧震雷这么一说就知道招安这条路行不通了,只能想其他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莫过于派兵围剿,可全国各地都有土匪,而且数量不在少数,这要清剿肯定要大规模的出兵,土匪们太过分散,对于清剿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再有一点,土匪们也并非那么单纯,有的土匪就只是土匪,是之前被清廷和北洋政府逼得没办法了才上山当土匪的,但有的土匪本身就是当地官员安排的,还有一种是官员与土匪勾结在一起,属于官匪勾结一起坑害民众,如果是后两种情况,官兵都难以清剿土匪,因为在官兵行动之前,就有官员对土匪通风报信了,土匪早就有了准备或者跑掉了,官兵去了也是无功而返,这两种情况最难解决。

这时张一麐站起来向萧震雷拱手道:“大总统,余有几点浅见,不知当说不当说?”

张一麐和杨度、杨士琦从前都是袁世凯的幕僚,而且还都是比较重要的幕僚,张一麐的是极为有才华的,他与袁世凯的私人关系就不错。说起幕僚,人们脑子里会浮现绍兴师爷的形象,伏案捉刀,书写公文,与幕僚相连最紧密的恐怕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趋炎附势”等词句了。其实也不尽然。一个优秀的幕僚,需要有高超的智慧、深远的识见,谨慎自谦而不卑躬屈膝,内心骄傲又不鲁莽顶撞,不仅要把握好与上司间关系的分寸拿捏,尤其要有优良的品德。比如张一麐。就是一例。

戊戌变法失败后,袁世凯在上海报纸上连载的那本《戊戌日记》。就出自于张一麐的手笔。尽管张一麐与袁世凯的私人关系不错,而且袁世凯对于张一麐有知遇之恩。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张一麐表现得相当有风骨,历史上袁世凯要称帝,张一麐是坚决反对的,后来看劝不住他便辞去了北洋政府的官职而去。

张一麐自从加入萧震雷的幕僚团队,一般开会的时候很少开口说话,但是只要说话就必然有很好的策略。萧震雷闻言连忙抬手道:“公绂(张一麐的号)先生请说!”

张一麐清了清嗓子说道:“余以为可以从多方面同时进行,第一,孤立土匪们。由宣传部门向民众们宣传土匪们历来做下的恶行,陈述土匪们对社会、对百姓所造成的伤害,如此一来,基本上可以将土匪们孤立开来。没有百姓们的支持的土匪是长久不了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很清楚地被当地政府得知。

第二,由当地政府向各地民众发下悬赏令,乡民只要有土匪的消息,向政府报告可以获得奖赏,如此一来。有些企图混在百姓当中的土匪也很快被发现,有百姓充当政府的耳目,土匪就是躲起来也很快被发现。

第三,向各地的土匪发出限期下山投降并且接受改造的最后通牒。如果在期限内还是没有下山,政府便出动军队进行围剿,由于国防军属于国家对外武装力量。不适合对国内作战,我认为可以用各地的武装警察部队。只是土匪们都一般聚集在山林之中,山林地势险要。一般都易守难攻,如果没有强大的火力支援,想要攻上山头必然会付出很沉重的代价,而武装警察部队的火力偏弱的问题不好解决!”

萧震雷细想了一下张一麐的这几点建议觉得很不错,这三点都是非常好的建议,而且都说到萧震雷的心里去了,特别是最后一点,不用国防军而用武装警察部队剿匪。从名义上来说武装警察部队只是警察而不是军队,用武装警察去剿匪不会给外国势力干涉的街口,萧震雷看向其他幕僚们问道:“对于公绂先生的这几点建议,诸位以为如何?”

蔡锷感觉不错,首先站起来赞同道:“我认为这几点建议不错,值得采用!”

“同感!”杨士琦也表示了赞同,紧接着其他人也都觉得可以一试。

萧震雷将诸位幕僚都比较看好这几个办法,于是一锤定音道:“好,既然如此,那么就这么定了,将这个方案交给内阁有关部门去执行,考虑武装警察部队可能火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当地驻军给他们调配一定数量的掷弹筒小组和迫击炮班予以协助,剿匪行动完毕之后再归建!下面说下一个问题,大烟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比匪患还严重,虽然政府早已经下令全面禁烟,可谓是三令五申,但是依然有人敢冒杀头的风险从事走私大烟的买卖!”

萧震雷说道这里停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几口,在场幕僚们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没有出身,他放下杯子继续道:“我从前在上海滩码头扛包的时候一直听洋人们叫我们‘东亚病夫’,看看我们的民众,一个个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神情木纳、死气沉沉,毫无半点生气,也难怪洋人们叫我们‘东亚病夫’了!”

“这‘东亚病夫’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萧震雷敲了敲桌子,“大烟造成的,没有大烟,我们的国人怎么会有这种耻辱性的称号?大烟的危害有多大,我不说诸位也都明白,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可是大烟所带来的高额利润蒙蔽了某些人的眼睛,以毒害国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为自己谋取私利,所以这大烟必须要禁,而且要禁绝,要在警察部专门成立缉毒司,各省警察厅、警察局也要成立缉毒部门,凡是与大烟有关的案子都要缉毒部门负责或者有缉毒部门的人参与!要在立法院专门立法,对于贩卖大烟的人,必须要重判,要确定贩卖大烟超过多少重量要判死刑,这种人的危害比杀人犯的危害还要大,杀人犯杀的人一般只有个把人。可贩卖大烟毒害的却是无数个人、无数个家庭,如果这种人都不判死刑的话。那什么犯人判死刑?”

“还有,对于吸食大烟的人。这种人在法律上也要给予严惩,政府要本着对人民、对他的家庭负责任的态度,抓住吸食大烟的人之后要对他进行强制性戒除毒瘾,即便他戒不掉,就是死在戒毒所里也比放出去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强!只有在确定完全解除了毒瘾之后才能放出去”。

大烟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的华国可谓是相当的普及,别说民间普通人,就连政府高官、军队高层都有不好人一直好这一口,在座这些幕僚们和工作人员可谓是有着相当深的体会。

当然,大烟不能与后世提炼的高纯度冰毒相比。吸食之后不会立刻上瘾,即便是上瘾要戒掉也不是很难的事情,染上大烟只要时间不是太久,意志力稍微强一些的人都是可以戒掉的,但是并非是所有人都愿意戒掉,吸食它的人可以忘却一切烦恼、感觉生活在无比每秒的世界里,特别是对于这个时代那些有钱人和上流社会的人来说,他们并不缺钱,在心情烦闷的时候抽两口。大烟是他们的精神慰藉品,这也是清廷和北洋政府都想要禁止却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上层有需求嘛,连慈禧都抽这玩意。下面的人还不眼巴巴给她送过去?既然上层有这东西的需求,它本身又有着巨大的利润,那它怎么可能被禁绝呢?因此在清末和北洋时代。禁烟都成了一句空话。

众人听了萧震雷的话都在心里认同,确实。这大烟的危害太大了,但是这些人也都知道。想要完全禁绝大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

杨士琦这时起身向萧震雷拱手道:“大总统,诸位,这要禁绝大烟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做到啊!”

“哦,为什么?”萧震雷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

杨士琦道:“大总统,据我所知,现在在西南一带还有大片的农田在种植大烟,这些当然是有当地官员罩着的,否则那些农民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再种大烟,当然还有山匪在山里种大烟的情况存在,不过这只是少数,要禁烟就要先把我们国内的大烟田全部焚毁,可这样一来就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要禁烟的阻力肯定不小!”

“再一个,现在我们政府高层和军队军官、高级将领都有不少吸食大烟?的,如果禁烟的话,他们以后的‘口粮’去哪里找?这些人肯定是反对禁烟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还有一个,我国大烟的来源除了有人在国内各地种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从印度那边运过来,从运过来的大烟主要在两个城市上岸,第一就是广州,第二就是上海,新政府成立之后,由于政府工作得力,大烟基本上不能从广州上岸了,全部转到了上海上岸,难道上海的地方当局禁烟不得力吗?不是,而是因为有人罩着!”

萧震雷闻言眉头一皱,问道:“谁罩着?谁那么大的胆子?”

杨士琦吐出几个字:“青帮和洪帮!”

这个时期的青帮和洪门可以说势力已经极大了,仅仅上海滩一地,青帮和洪帮的人数就超过十几万人,这还不算江淮和江浙一带,如果把华东一带全部算上,青帮和洪门的子弟只怕有数十万之众。可以说青帮和洪门的事情极为不好解决,因为这两个帮会的人数太多,特别是洪门有着非常严密的组织性,想要对这两个帮会动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事先还必须做好周密的安排。

上海滩可谓是革命党的大本营之一,当初民党在上海起事的主要武装力量就是青帮和洪帮的死士,上海滩光复之后,这些青洪帮成员们很多都凭借功劳在政府部门中谋了职位,而青洪帮的人数又众多,且主要聚集地点就在江淮、江浙一带,其中以上海的帮众最多,有这些人撑腰,他们在上海滩占据了航运的主要势力,再加上青洪帮在政府部门有人,因此想要在上海滩禁大烟难上加难!

萧震雷知道杨士琦说的是比较中肯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在西南一带确实还有人在种大烟,这些是有人罩的,罩着种大烟的人是那些从北洋时代转投过来的官吏,有的是率部投诚过来的旧军官,这些人自以为做得隐秘,别人不会知道,其实中枢部门早就有人在调查,萧震雷也不是一天两天才知道这个事情,而是他们一开始他就知道了,只是他一直在忙着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无法分心吧,现在腾出手来,无论如何要解决这些事情了。

另外一个,有政府高官和军队高级将领及军官吸食大烟的也不再少数,对于这一点,杨士琦也没有乱说,就在这些幕僚和工作人员当中就有人吸食大烟,其他的政府部门也有不少,当然这些吸食大烟的人没有一个是铁血党的党员,几乎全是其他政治势力的官员或者是从原北洋投诚的军事将领或军官。

萧震雷对于这一点也是知道了,但是他不知道在军队和政府高层中竟然有这么多人还在吸食大烟,至于具体的数字,恐怕需要内务调查局呈送一份详细的调查统计报告上来才清楚。

而在上海滩的青洪帮为大烟贩子提供保护收取好处费的事情,萧震雷也是清楚的,这种事情不用去问,只要脑袋还正常的人都知道,现在上海滩的青洪帮以张仁魁、李徵五、黄精荣、张小林和杜月升等人为龙头老大,这些人的地位最高,产业和财力以及手下的把头兄弟也最多。看来要禁烟,就必须要解决这些方面的阻力,旧军官和旧官僚替种植大烟做保护伞的问题不大,有些旧军官看似手里还有一点兵权,但是实际上只要萧震雷一句话一道命令,这些人马上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青洪帮的问题也不是很大,帮派而已,还干的过政府?主力最大的乃是有些大烟贩子背后的民党官员。

第232章 疯狂贷款(1)第540章 空袭奥匈舰队第515章 册封第698章 敲打第291章 武术教官第369章 外患第302章 辛亥革命爆发第477章 恢复朝贡体系第259章 参观克虏伯工厂第633章 发行国债第724章 领先三十年第324章 斗朱尔典第148章 借刀杀人第739章 连任第785章 围攻莫斯科(1)第721章 舆论引导第225章 枪械兵工厂第156章 三井第260章 垂涎三尺第307章 都督之争第788章 外籍特别行动组第662章 朱尔典与天皇密谈第665章 东京审判(1)第648章 军粮罐头第152章 夜宴杀机第330章 扩大军工生产第248章 北洋第一军第704章 国籍第421章 皇亲国戚尽坑爹第229章 买炼钢炉第487章 图谋东南亚第141章 振作第765章 野望第82章 结识商界大佬们第419章 通气第711章 老将出马第326章 强行收回租界第605章 不欢而散第547章 洞悉第500章 凶残日本人第535章 围歼三十万第672章 有了眉目第121章 招兵买马(二)第488章 传播汉学文化第155章 典礼第167章 好狗不挡道第581章 撤离第30章 严老九第128章 策划救人第366章 座谈会第595章 烈火焚城第114章 打码头第55章 招揽第593章 提议首脑会面第358章 列强干涉第410章 图谋德国东亚舰队(3)第138章 劫法场(四)第305章 独立浪潮(1)第629章 侦查第504章 轰炸伦敦(2)第539章 反潜(2)第598章 护短(2)第290章 营救第436章 举国沸腾第1章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第256章 设套成功第418章 大烟泛滥第271章 布置第654章 人事变动第653章 东线无战事第711章 老将出马571章 控制进度第285章 插手新军第二十一镇第727章 远征第二舰队第6章 三大亨第552章 扶持阿拉伯国家第173章 偷梁换柱第572章 巷战失利第142章 铁血救国社第667章 日本黄金第444章 要和谈?第94章 失踪第537章 潜艇来袭第725章 海军新编计划(1)第674章 合作第293章 赈灾和防疫第273章 打狗不看主人第725章 海军新编计划(1)第791章 和谈第368章 就职演说第258章 抵达德国第572章 巷战失利第146章 安钉子第732章 精疲力尽第125章 打探第587章 穿墙进攻战术第588章 连伤三人第390章 总统会谈
第232章 疯狂贷款(1)第540章 空袭奥匈舰队第515章 册封第698章 敲打第291章 武术教官第369章 外患第302章 辛亥革命爆发第477章 恢复朝贡体系第259章 参观克虏伯工厂第633章 发行国债第724章 领先三十年第324章 斗朱尔典第148章 借刀杀人第739章 连任第785章 围攻莫斯科(1)第721章 舆论引导第225章 枪械兵工厂第156章 三井第260章 垂涎三尺第307章 都督之争第788章 外籍特别行动组第662章 朱尔典与天皇密谈第665章 东京审判(1)第648章 军粮罐头第152章 夜宴杀机第330章 扩大军工生产第248章 北洋第一军第704章 国籍第421章 皇亲国戚尽坑爹第229章 买炼钢炉第487章 图谋东南亚第141章 振作第765章 野望第82章 结识商界大佬们第419章 通气第711章 老将出马第326章 强行收回租界第605章 不欢而散第547章 洞悉第500章 凶残日本人第535章 围歼三十万第672章 有了眉目第121章 招兵买马(二)第488章 传播汉学文化第155章 典礼第167章 好狗不挡道第581章 撤离第30章 严老九第128章 策划救人第366章 座谈会第595章 烈火焚城第114章 打码头第55章 招揽第593章 提议首脑会面第358章 列强干涉第410章 图谋德国东亚舰队(3)第138章 劫法场(四)第305章 独立浪潮(1)第629章 侦查第504章 轰炸伦敦(2)第539章 反潜(2)第598章 护短(2)第290章 营救第436章 举国沸腾第1章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第256章 设套成功第418章 大烟泛滥第271章 布置第654章 人事变动第653章 东线无战事第711章 老将出马571章 控制进度第285章 插手新军第二十一镇第727章 远征第二舰队第6章 三大亨第552章 扶持阿拉伯国家第173章 偷梁换柱第572章 巷战失利第142章 铁血救国社第667章 日本黄金第444章 要和谈?第94章 失踪第537章 潜艇来袭第725章 海军新编计划(1)第674章 合作第293章 赈灾和防疫第273章 打狗不看主人第725章 海军新编计划(1)第791章 和谈第368章 就职演说第258章 抵达德国第572章 巷战失利第146章 安钉子第732章 精疲力尽第125章 打探第587章 穿墙进攻战术第588章 连伤三人第390章 总统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