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试(下)

毕竟是在面试,赵祯当然不能和范宁交换田黄石的心得,他给彦博使了个眼色,彦博会意,又继续问道:“请你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的富民之策!”

范宁沉吟一下道:“我祖父生了四个儿子,但他最喜欢我四叔,要把所有家产都留给我四叔,我父亲和二叔、三叔虽然不敢对祖父不满,但我母亲不高兴,二婶也不高兴,三叔甚至去做了赘婿,一大家子人整天围着那点田产斗来斗去,连我四叔也不满,祖父的日子很难过........”

众人都听出来了,范宁是用家事来喻国事,虽然很有趣,但是不是有点荒唐?

众人都偷偷看了一眼天子赵祯,见他似乎听得津津有味,都不吭声了,彦博正要说话,赵祯却摆摆手,“让他说下去!”

范宁继续道:“后来我建议父亲改行做医师,他年轻时学会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非常灵验,二叔也改行做了观赏石生意,三叔的丈人去年病故,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家里的生活都大大改善,也没有人在意祖父那一点点微薄的田产,母亲也经常去探望祖母,这个家变得融洽了。

富民之策其实是两个字,开创,大家一起努力创造财富,大宋的各种矛盾自然消失,国家变得强盛,人民变得富裕,革新派可以在新的天地施展手脚,保守派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害。”

庞籍着实有点担心,如果是一般的童子科士子在这里阐述革新派、保守派,还可以说年少无知,但范宁是范仲淹的堂孙,他在这里阐述政治理念,会不会太敏感了?

不过庞籍也发现范宁说的并不是范仲淹的政治理念,并不强调革新,而是强调开创。

范宁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彦博也不好叫停,他感觉天子似乎有话要说。

果然,赵祯沉吟一下道:“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大宋八千万人口,不是你的一家一户,不是想扩大财富能扩大财富,首先财富在哪里?这个问题你怎么解释?”

范宁继续道:“如果陛下允许,我可以举两个例子。”

“你说,朕准了!”

范宁又继续道:“大家都知道水稻产量大,一亩田可以收获千斤,而小麦和粟米的产量很低,而且光热足够的话,一年可以收三季,像岭南、交趾那边,水稻都能收三季,如果再向南,那边有一望无际的土地和森林,不亚于我们的大宋的疆域,而且没有人居住,只有一些土人。

如果大宋在海外开辟几百万顷土地,无偿分配给无地农民,这是不是一种财富?远的不说,福州海外数百里的澎湖已经有汉人定居,流求大岛更是物宝天华之地,完全可以把部分无地流民迁移过去,使他们有地可种,有自己的财产,是不是减轻朝廷的负担?一旦大宋粮食物资富足,朝廷能印刷更多的交子,朝廷的压力会不会大大减轻?”

赵祯微微一笑,“你的意思是北方不要再种小麦、粟米,全力种植水稻,那北方这么广阔的土地又种什么,难道把它变成养马场吗?”

范宁摇摇头,“这其实是学生要举的第二个例子,学生听说去年龟兹王前来觐见天朝,陛下可知道龟兹那边有一种作物,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彦博接口道:“龟兹王去年觐见天朝,进贡了百坛葡萄酿成的美酒,那边盛产葡萄,你是说葡萄?”

范宁摇摇头,“学生说的是棉花!”

“棉花?”

彦博一怔,“你可是说木棉?”

“学生所说的棉花,其实是指唐朝的白绫布,白绫布是用棉花织成,产于西域,十分昂贵,一匹价值数千钱,但实际棉花产于天竺,在天竺很普遍,棉花可以纺织成布匹,远远麻布舒服。

冬天,棉花可以做被褥,做棉衣,非常暖和,完全可以取代羊皮,棉花产量很大,如果北方大量种植棉花,能彻底解决百姓的穿衣问题,而且会促进很多大型纺织工坊出现,女人也做工,挣钱养家,这难道不是富民之道?”

范宁一席话让大殿内鸦雀无声,如果范宁只是阐述理论,大家或许能驳几句,偏偏他拿出了一个众人都没有见过的棉花来说事,这实在有点不好反驳。

彦博看了一眼天子,是不是可以结束面试了?

赵祯却在沉思之,没有看见彦博的目光请求,他又问众人道:“唐朝出现白绫布之事朕也听说过,目前大宋可有此物?”

宋庠微微欠身道:“启禀陛下,大宋丝绸产量很大,完全能满足层百姓的穿衣需求,至于底层百姓,有细麻布使用,所以这种昂贵不实用的白绫布没有人需要了。”

“众卿可见过棉花?”赵祯又笑问道。

众人皆摇头,这时,范宁躬身道:“陛下,学生去年底在京城的胡人店里收罗,得到一些棉花,为了保暖,学生将它缝制在一件甲内,现在穿在学生身。”

赵祯笑了起来,“看来你是有备而来!”

范宁也笑道:“与其空说千言,不如实干一事,学生愿意让陛下一观!”

赵祯点点头,对旁边内侍道:“赏赐范宁一件皮裘,让他换下甲!”

内侍将范宁领到外面更衣,赵祯对庞籍语重心长道:“范宁每次出面都给朕一种清新之感,其实他的话也有道理,与其革新派和保守派为一些利益斗得头破血流,不如大家团结起来,开创更大的财富,那时国强民富,也不损害现有人的利益,朕很欣赏这种思路,他的话给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众人都暗暗吃惊,没想到天子对范宁的话看得这么重,不过大家也承认,范宁的话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庞籍欠身笑道:“其实范宁说的流求大岛微臣也听说过,用这座大岛来安置无地流民,只要能克服瘴气影响,倒是可以试一试。”

彦博也笑着接口道:“瘴气倒不是问题,岭南那边经验丰富,微臣几年前也在考虑过这件事,既然澎湖列岛已不少汉人,微臣建议先在澎湖岛设立官府,然后,逐步把汉民移到流求大岛,五六年后,相信那边会有大的变化。”

“可以,考虑设澎湖县,这件事知政堂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赵祯一锤定音,借着今天面试的机会,确定了一件大事。

这时,内侍领着范宁回来了,内侍手端着一只盘子,里面放着一件无袖甲,黑缎子面料,看起来泡泡松松,是有点与众不同。

普通老百姓冬天穿的夹袄,盖的被褥,很多都是用木棉纤维来做填充料,棉花要到宋元时期才开始局部推广,至于全国大规模推广种植,那是朱元璋强制下令的结果。

赵祯看了看木盘的甲,笑道:“朕想看看棉花,得剪开它了!”

“陛下请!”

赵祯拾起一把剪刀,直接剪开甲,轻轻抖了抖,一簇簇洁白的棉花从甲滚落出来,赵祯拾起一团看了看,眼充满了惊叹,又令内侍将木盘棉花端给众臣看。

庞籍显然有点见识,他轻轻揉了揉棉花笑道:“木棉更厚实,更细密,不知怎么长出来,亩产多少斤?”

范宁躬身道:“回禀庞相国,它是一种低矮的灌木,一亩大概产棉花五六百斤,喜欢光照充足,较耐旱,很适合河北及原地区种植。”

“一件冬衣需要多少棉花?”彦博又问道。

“一件冬衣大概一斤左右,一床被褥,两斤够了,还可以纺线织布,麻布衣服舒服得多,对改善底层百姓生活有极大促进作用。”

范宁又向赵祯道:“陛下,富民之策无非是衣食住行,棉花只是其一个点,只要在这方面做好好章,让棉花这样点多多出现,学生相信,十几年后,大宋必然会出现一派国强民富的大好局面!”

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别鲲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十一章 勇夺魁首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内异状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第七百零二章 精钢契机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一百四十六章 担心之事发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云问罪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六百零六章 完颜计划(下)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题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辞而别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计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临行前敲打第六百四十二章 断其后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五百七十章 力劝天子(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三百六十一章 鲲族内奸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六十章 告别大宋第一百八十二章 紧急救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会实践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六百一十章 血战保塞(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视察谷熟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陆第六百五十章 谣言四起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语解惑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动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随势动第四百九十七章 连荐二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四百九十九章 苏亮进京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零一章 让他彻底闭嘴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银弹攻势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寿(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一百九十五章 过犹不及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对手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双岛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县第十八章 再遇小萝莉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寿(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云问罪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风洗尘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来第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五百零七章 皇权无情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
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别鲲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十一章 勇夺魁首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内异状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第七百零二章 精钢契机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一百四十六章 担心之事发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云问罪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六百零六章 完颜计划(下)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题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辞而别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七百二十四章 决战爆发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计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临行前敲打第六百四十二章 断其后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达京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五百七十章 力劝天子(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三百六十一章 鲲族内奸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六十章 告别大宋第一百八十二章 紧急救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会实践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六百一十章 血战保塞(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视察谷熟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陆第六百五十章 谣言四起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语解惑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动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随势动第四百九十七章 连荐二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四百九十九章 苏亮进京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零一章 让他彻底闭嘴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银弹攻势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寿(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一百九十五章 过犹不及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对手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双岛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县第十八章 再遇小萝莉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寿(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云问罪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风洗尘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来第十四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记(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五百零七章 皇权无情第三百零七章 鲸州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