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

范宁着实没有想到天子赵祯召见自己,居然是要和自己聊聊开疆拓土的问题。

当然,范宁心里也明白,这只是私下间的闲聊,估计是自己在科举面试时的一番话打动了赵祯,若是正式谈话,那需要相国和大将们在场,不过那时也轮不到他开口的机会了。

范宁稍微整理一下脑海中的思路,这才缓缓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微臣认为第一个关键是拥有强大的造船技术和一支强大的水军。”

宋仁宗笑道:“大宋造船技术已经很高明,无论江船、海船,每年造船达数千艘之多,在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广州都有官办的船坞,同时还有大量民办船坞,打造的神舟万石巨船可以远航万里,抵达大食,在造船方面朕不担心,但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朕有点不太明白,难道我们是要去抢夺别的土地,要远征作战吗?”

范宁微微笑道:“建立强大的水军是为了保护商船和运输民船,南洋海盗出没,南洋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尚未教化的土著,就算我们不抢夺他们的土地,他们也会来抢夺我们的财物和人口,只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保护移民在海外的安全。”

停一下,范宁又道:“再说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也有利于我们和辽军作战,比如辽国大举南侵,这时我们有一支数万人的水军在燕山府营州卢龙一带登陆,切断辽军的后路,使南侵的辽军腹背受敌,是不是有利于宋军在战场上作战?

微臣一直认为虽然辽军有战马的优势,但我们有水军的优势,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再比如我们和西夏作战,不定非要在延安府或者庆州和党项人激战,我们完全可以在黄河上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直捣兴庆府,相信在水面上,辽军和西夏军都远远不是我们的对手。”

大宋的造船业极其发达,堪称站在世界之巅,但无论大宋的君主和大臣们都从未想过,利用发达的造船业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军,而范宁的一席话,如拨云见日,使赵祯心中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不过赵祯想到的并不是大宋主动撕毁盟约进攻辽国和西夏,而是万一辽国和西夏大举攻宋朝时,他们可以利用水军来攻其后路。

赵祯站起身来到墙边,刷地拉开了一幅帘幕,墙上一面巨大的大宋万里江山图出现在范宁面前。

赵祯取过一根细细的木杆,递给范宁,“你从地图上给朕说!”

范宁接过木杆看了看地图,地图最北面只到辽东,再向北就没有了,范宁笑了笑道:“微臣姑妄言之,陛下姑妄听之!”

赵祯笑道:“你尽管畅所欲言,朕自会分辨!”

范宁用木杆指着辽东以北道:“微臣曾经见到过一幅唐朝的安东都护府地图,在辽东北方有一条大河叫做黑水,又叫黑龙江,这条大江腹地可以直达契丹人和奚人的老巢。

而在黑水出海口不远有南北两座大岛,南面大岛叫做毛人岛,紧靠倭人之国,倭人叫它虾夷地,当地只有一些土著人生活,此岛土地肥沃,森林茂密,草原一望无际,南北东西各长千里,非常适合养马。

再向北还有一座大岛,就紧靠黑水出海口,这座大岛微臣叫它库页岛,面积相当于江南东路,几乎无人居住。

微臣的意思是说,如果大宋在这两座大岛上建立军城和养马基地,一方面可以给大宋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另外一方面为大宋从水军进攻辽国北面创造了条件。”

范宁天马行空的想象,让赵祯听得匪夷所思,虽然从黑水进攻辽国老巢有点遥远,但如果能在那里养马,倒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大宋之所以缺马,就是没有养马之地,宋朝一心想收复河西,就是为了得到一块养马之地,而辽国支持西夏,也是为了破坏宋朝获得河西走廊的国策。

如果大宋也有百万匹战马,有了强大的骑兵,宋军就完全可以和契丹骑兵一战。

赵祯之所以对养马基地动心,关键在于大宋已经有运马之船,每船可运战马上百匹,而且宋朝海船常年往来泉州和大食,航行数万里,完全不惧深海中的风浪。

解决了运输问题,范宁建立养马基地的方案当然令赵祯血脉贲张,他立刻喝令道:“给朕把唐朝地图悉数找来!”

御书房旁边就是一座图书库,里面有大量书籍和地图,唐朝留下地图也有。

片刻,宦官们抱来数十卷地图,他们都惊讶之极,从未见过官家这样和大臣谈话,两人居然跪在地上,在地图上寻找着什么?

范宁明白赵祯的意思,但他也有点担心,唐朝地图上会不会有北海道和库页岛的地图?

范宁和赵祯各自打开地图寻找,这时范宁无意中找到一幅渤海国进贡给唐朝的地图,他打开地图,惊喜地发现上面竟然绘有库页岛,只是标注为苦寒之地,无人居住,他连忙对赵祯道:“陛下,臣找到了!”

赵祯连忙起身过来,将地图摊开,范宁指着北面的库页岛道:“微臣说的黑水出海口外的大岛就是它,微臣叫它库页岛,目前依然属于无人之岛。”

赵祯注视半响,叹口气道:“地方倒是不错,可惜太遥远,就怕战马在船上长途运输承受不住。”

范宁也发现赵祯对养马基地更感兴趣,暂时还考虑不到水路攻打辽国。

其实攻打辽国倒不急,只要能在北海道和库页岛站稳脚跟,攻打辽国将来自然会水到渠成。

范宁也不提水路攻打辽国之事,他现在当务之急是让大宋占领北海道和库页岛,日本要到十六世纪末的明朝中后期,才由松前氏渡海前往北海道,此时的北海道还是无主之地,生活着少数土著人,完全适合大宋养马。

范宁微微道:“微臣建议可以运用漕运之法,设立中转养马地。”

他一指地图上的济州岛,“这座大岛叫做耽罗岛,不属于新罗,方圆近千余里,也可以养马,非常适合做战马的中转地,目前岛上有个小国叫做耽罗国,人口不足万人,大宋可以灭之,将人口迁移到中原来。

这样,耽罗岛就成为大宋战马的中转之地,从北面的毛人岛运输战马到耽罗岛,战马可以在岛上休养中转,再从耽罗岛运送到大宋,一年下来大宋获得二三十万匹战马完全没有问题。”

范宁一席话使赵祯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他在御书房来回踱步,对范宁道:“继续说下去!”

“微臣建议先占据耽罗岛,然后水军再以耽罗岛为根基北上,占领毛人岛,利用倭国来进行粮食物资补充,也可以招募倭国劳力开发毛人岛,十余年后,等大宋在毛人岛完全站稳脚跟,再北上占领库页岛,在库页岛上继续养马养羊。

有大海阻隔,契丹人也无法入侵破坏,微臣估计,二十年后,大宋也将拥有战马百万匹,收复幽州指日可待。”

赵祯已经激动得难以自抑,他知道攻打辽国的时机远远不成熟,一旦提出来,必然会找到满朝文武的反对,毕竟檀渊之盟已让大宋享受了四十余年的和平,没有人会轻易去废除这个盟约。

但建立养马基地就不一样,这是大宋朝廷最喜欢做的兴办产业,由于中间有耽罗岛为中转,又有大宋强大的造船业和远洋海船为保障,完全可以施行。

再利用与新罗或者日本的贸易获得粮食物资作为后勤补充,赵祯觉得只需要准备两三年,这个方案便可以施行了。

想到这,赵祯对范宁道:“朕给你三天时间,给朕详细写一份可行方案来,一旦朕认可这个方案,朕必有重赏!”

“谢陛下!微臣立刻回去准备。”

虽然范宁的言论让赵祯心中着实震惊,他也很想知道范宁为什么会了解这么多,但现在他还暂时顾不了这么多。

赵祯从抽屉取出一面金牌递给范宁,“这是朕的免召金牌,有这面金牌你可以随时进宫,不需要禀报!”

范宁接过金牌,躬身行礼,“陛下厚爱,微臣感激不尽,微臣告辞!”

范宁走了,赵祯独自站在地图前久久凝视着东北方向,他的思绪早已越过了波涛万顷的大海,去寻找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仿佛看见百万匹战马在草原上奔腾,从此支撑起大宋强大的战斗力。

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三十六章 老实人的抗争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谋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记石刻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寿(二)第七十四章 四强赛(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四百四十六章 丢车保帅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闻敌情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机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九十三章 寻找软肋第五百四十二章 韩绛的要求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十五章 送礼记第二百三十五章 寻找寿礼第九十七章 新来的高县令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零三章 两套茶具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六十章 低调回京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试(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虎离山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七十四章 四强赛(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扬州码头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七十二章 隐蔽的相亲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罗国(中)第六十八章 乙区第二轮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年后的初春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发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临琉球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五十五章 开京之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敌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计划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俸之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对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块抽签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妆铺床(上)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课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费苦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宫中来人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七十八章 恽州钱铺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远布局第八十九章 终于进帐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六百三十一章 辽使到来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内乱
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三十六章 老实人的抗争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谋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记石刻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寿(二)第七十四章 四强赛(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四百四十六章 丢车保帅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闻敌情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五十二章 决定北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机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权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九十三章 寻找软肋第五百四十二章 韩绛的要求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十五章 送礼记第二百三十五章 寻找寿礼第九十七章 新来的高县令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零三章 两套茶具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六十章 低调回京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试(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调虎离山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七十四章 四强赛(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扬州码头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七十二章 隐蔽的相亲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罗国(中)第六十八章 乙区第二轮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一百一十七章 两年后的初春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七百四十七章 辽皇北撤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发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临琉球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七百五十五章 开京之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敌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计划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俸之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对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块抽签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妆铺床(上)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课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费苦心第二百二十七章 宫中来人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七十八章 恽州钱铺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远布局第八十九章 终于进帐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六百三十一章 辽使到来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