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

琉球府驻军这些年虽然是被动防御,但他们功课却做得很扎实,将琉球岛上的土著人了解得十分透彻。

按照驻军给他们的分类,琉球岛上的土著人共有三支,一支叫高山番,生活在中西部的大山中,基本上不出来,另一支叫做平原番,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在森林内采集各种食物以及打猎为生,他们对汉民极为敌视,骚扰杀戮移民的土著就是他们。

还有一支叫做渔番,以打渔和采集珠贝珊瑚为生,他们长期和澎湖列岛上的汉族渔民接触,算是熟番,主要生活在南部沿海,他们对汉民很友好,比较容易归顺。

“这些土著其实人口都不多,各有五六千人左右,常年赤身,就在裆上裹一块兽皮,很善于奔跑,速度非常快,主要用石矛和毒箭,喜欢用偷袭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他们的老巢地点知道吗?”范宁又问道。

周密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道:“听说他们有三处老巢,但我们只找到一处,就在这里,距离琉球县约一百多里,也是我们无意中发现的。”

“老巢是什么样子,山寨还是什么?”

周密摇摇头,“不是山寨,是修建在密林中的高处,距离平地约几丈高,用木头建造了寨墙,里面是什么情况我们就不知道了。”

“将军刚才说他们用石矛?”范宁沉吟一下又问道。

周密明白范宁的意思,他笑了笑道:“这些土著人并不是使君想的那样落后,他们也会用铁器,只是生铁太少,刀对他们来说很宝贵,所以只能用石矛,不过他们应该获得一些铁器,从鲤鱼银矿拿到的,包括斧、铁钎等等,大概有几百件。”

“那琉球府怎么区别渔番和平原番,一旦打起来,怎么知道哪些是敌人?”

“他们人种不一样,外形区别很明显,渔番像汉人,个子较高,皮肤也不算黑,据说他们几百年来一直和汉人有通婚,主要是汉人渔民,高山番其实和渔番也差不多,长得更雄壮一点,平原番据说是从吕宋一带迁徙过来,长得又黑又小,但非常灵活,很容易辨认出来。”

“那你们过来迎接物资,土著人会不会趁机下手袭击?”范宁又笑问道。

“当然会!”

周密冷笑道:“每次我们补给物资到来,他们一样激动,所以每次粮食物资到来时,双方都会有一次较量,这也是我们射杀他们的唯一机会,他们太深入,进入我们的防御圈。”

范宁想了想道:“我带来两千士兵,索性就打一次漂亮的包歼战,用粮食做诱饵把他们引来,然后从后面截断他们退路。”

“用粮食不行,必须用铁器,他们对铁器渴盼到了极点,明知是陷阱,他们也会冒险一搏,屡试不爽。”

“那就用铁器!”范宁当即立断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范宁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烧向严重威胁琉球府安全的平原土著。

…………

夜幕初降,琉球县南城门外各种粮食物资堆积如山,其中一堆如小山般的铁农具在火光映照下发出幽幽的金属光泽,格外引入瞩目。

城门口点满了火把,将周围数十丈内都照如白昼,士兵和青壮男子在忙碌地将粮食搬运进城,一百多名手执大盾的士兵在周围警戒,异常小心谨慎。

宋军和当地土著争斗多年,彼此都非常了解,宋军士兵知道附近肯定藏有土著,人数至少在百人以上。

而就在宋军警戒士兵的百步外,数百名手执弓箭长矛的土著正在树林内悄悄逼近,他们确实身材矮小,看起来就像十一二岁的孩童,但每个人都像猿猴一样敏捷。

一名土著首领一抬手,后面人都停住了脚步,所有土著人的目光贪婪地盯着百步外的那堆铁农具,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这么多生铁了。

当然,正如宋军了解他们,他们也同样了解宋军,宋军只会防御,而不会反击,只要他们跑出百步外,那他们就平安无事了。

土著首领下达了命令,数百人尖叫着向铁农具冲去。

这时,警戒的宋军士兵忽然感觉到不对,只见无数毒箭从黑暗中射来,他们一边迅速后撤,一边举盾相迎,而埋伏在城墙上的一千宋军士兵也纷纷举起弓弩。

数百人疾奔而至,不顾一切地扑向铁器,城墙上一起发射,箭如飞蝗,射向一个个狂奔而来的小黑影。

小黑土著瞬间倒下一百余人,但剩下的土著还是冲到农具前,每人抱起几件铁农具便调头狂奔。

城头上鼓声大作,两千宋军从城内冲杀出来,这一次他们没有止步在百步内,沿着着土著人身后追杀而去。

抱着数十斤重的铁农具,土著人的速度明显降低,也没有之前的敏捷,他们不断被宋军追上杀死,宋军数年的满腔愤恨都发泄在这些土著身上,下手毫不留情,也绝不留活口。

不多时,土著人损失已过半,首领发现情况不对,从不敢追出百步的宋军居然追出数里,他连声大喊,剩下的一百多名土著只得丢下铁器,仓惶逃亡。

而就在这时,前面一条溪河面对,两千名宋军已经埋伏在这里,这是范宁带来的两千士兵,他们绕到小黑土著的身后,截断了这些土著的退路。

这时,远处的尖叫声和喝喊声迅速传来,两千宋军一起举起了弩箭,瞄准了溪河,只片刻,从树林内忽然冲出无数小黑影,跳进了溪河,溪河宽十余丈,很浅,只淹没人的膝盖。

只听一阵梆子声响起,树林内千箭齐发,两千支弩矢同时射向正在渡河的土著人,一百多名土著人措不及防,纷纷被弩矢射倒,鲜血立刻染红了小溪。

只一轮射击后,一百五十余名土著便全军覆灭,全部被射杀在小溪内,他们首领也身中七箭,死在一块大石上。

两边宋军纷纷现身,站在溪河两岸,数十名士兵则跳下河,将没有死绝的土著一刀杀死,至此,三百五十余名土著全军覆灭,没有一人逃脱,让无数宋军士兵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范宁也出现在队伍中,他对主将周密道:“周将军可率一千士兵回去,组织民夫迅速将物资搬进城内,军队严防死守,不给土著人任何偷袭我们后方的机会。”

“遵令!”

周密转身刚要走,范宁又道:“把干粮留下,给其他士兵!”

他们这次行动不仅要击破土著人的偷袭,还要趁势端掉一个土著人的老巢,目前已知的巢穴在一百余里外,范宁准备用三天时间摧毁这个据点,每个士兵也携带了三天的干粮,当然,还有几艘船也在沿海跟随他们南下,随时可以补充他们的粮食。

三千军队连夜出发,在森林中迅速前进,向百里外的目标杀去........

次日中午,三千军队终于看见了目标,只见在茂密的森林中,一片高出平地数丈的高地上用木头修建了一座占地很大的土寨子,寨子上的哨兵之前就发现了他们,他们也迅速进入了战争状态。

寨门关闭,寨子上方站满了皮肤黝黑的土著小矮人,密密麻麻足有两千余人,他们拿着长矛和弓箭,目光仇恨地盯着杀上门的宋军士兵。

这时,士兵们找了一棵至少有数百年历史的粗壮大树,大树高达二十余丈,树干笔直,树冠如盖,士兵们用木头和绳索做了一个升降器,一起拉拽,将范宁和几名大将送上了树端。

在树端上,几乎都可以俯视这座土著大寨,只见寨子中已经乱成一团,无数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在奔跑,整座大寨占地约五十亩左右,里面都是用树枝和木头搭建成的低矮窝棚,中间倒有一座木楼,高两丈左右,估计是他们酋长居住之地。

范宁对两名将领道:“对付这种木寨最好的办法就是火攻,一把火烧了寨子,逃出来的人格杀勿论!”

第二百七十章 走为上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乡遇同僚第八十二章 李县令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边的烦恼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谁是大东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远布局第四十二章 老底败露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七百零五章 圆厅议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凤凰暖玉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馆风波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二百四十八章 矾楼请客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职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机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动时刻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满载而归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寿(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后冲刺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远布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八十四章 机会来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罗国(中)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宫第六百零二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零八章 内讧初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确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决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风洗尘第五百二十九章 满载而归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动时刻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阅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二百零六章 西阁面圣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画明志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费苦心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五十六章 难定的人选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围盐州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四百三十章 连环双杀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七百五十五章 开京之战第四十三章 一招鲜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鲲州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三十八章 乡村离婚案(中)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二百五十二章 绝好的广告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
第二百七十章 走为上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乡遇同僚第八十二章 李县令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边的烦恼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谁是大东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远布局第四十二章 老底败露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七百零五章 圆厅议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凤凰暖玉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妇回门第三百一十四章 辽国来使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馆风波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二百四十八章 矾楼请客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粮食断绝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职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无义战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机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动时刻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满载而归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寿(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离职之行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后冲刺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远布局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八十四章 机会来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罗国(中)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宫第六百零二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零八章 内讧初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确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决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风洗尘第五百二十九章 满载而归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动时刻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阅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二百零六章 西阁面圣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三百七十五章 监察到来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画明志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零二章 省试结束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费苦心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五十六章 难定的人选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围盐州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一百零七章 闻弦知雅意第四百三十章 连环双杀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七百五十五章 开京之战第四十三章 一招鲜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鲲州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扩大第六百三十七章 抢占河套第三十八章 乡村离婚案(中)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诱第二百五十二章 绝好的广告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