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决心

“微臣告退!”

范宁施一礼,缓缓向御书房外走去。

“去吧!好好散一散心,这两年爱卿着实辛苦了。”

赵顼含笑望着范宁告退,就在范宁刚退出御书房,赵顼脸上的笑容便消失了,他坐回位子,发呆地望着桌上的辞职书,眼中多少有些懊恼之意,自己同意范宁辞职,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忽然狠狠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道:“大丈夫做就做了,何悔之有?”

一个时辰后,赵顼颁布了圣旨,同意范宁辞去征北大元帅、枢密使之职,改任范宁为龙图阁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是保留了他的相国资格,另封他为太师。

这是赵顼一个月前从太后手中得到三品以上官员任免权后,第一次行使这项人事权。

消息传出,朝野一片哗然,范宁辞去领兵主帅之职固然让人吃惊,但范宁辞相也同样令人震惊。

官职改革后,朝廷讲究职权事统一,虽然这个改革有个过程,但至少在相国这个级别已经明确了。

大宋的宰相是左右仆射兼中书令或者门下侍中,而大宋的副相则是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以及尚书省左右丞,再加一个枢密使,一共七个相国,包括左右两个宰相和四个副相以及一枢密使副相。

范宁由龙图阁大学士任中书门下平章事,虽然还保留了相国的资格,但只相当于后世的享受副国级待遇,他已经不能参加知政堂投票,也不能参加相国议事,太师更是一种荣誉职务,在某种程度上,范宁已经辞去了朝中的一切权职。

如果范宁六七十岁倒也罢了,偏偏他还这么年轻,这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也不得不让人遐想无限。

富弼在枢密院大门前堵住了范宁,他把范宁拉到一边,急声道:“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范宁微微笑道:“富相公来得正好,我还不知道我的新官房在哪里?相公能不能指点一下去处。”

“少给我嬉皮笑脸,我在说正经的。”

范宁抬头看看天色,笑道:“要不一起去喝一杯吧!”

富弼见两边有人,知道这里确实不是说话之地,便一挥手,“去朱楼!”

范宁和富弼来到了朱楼的特别包间,两人在桌前坐下,酒保给他们先上了葡萄酒。

范宁给富弼斟满一杯酒道:“我祖母今年以来身体一直不好,她已年过八旬,我想去见见她。”

“她老人家在北岛?”

范宁点点头,“她已经无法再坐船回家乡,只能我过去了。”

富弼注视范宁半晌道:“这只是借口!”

“这确实只是借口,但天子却批准了,你怎么说呢?”

富弼听懂了范宁的言外之意,“你是说,其实是天子要罢免你的职务?”

范宁笑了笑,“我可没有这样说,是富相公自己在想。”

“好吧!就算我自己在想,但我想知道为什么?”

“富相公难道还想不到?”

富弼瞪大了眼睛,半晌憋出四个字:“功高震主!”

范宁凝视着杯中葡萄酒笑道:“这葡萄酒的口感真不错,以前居然不知道,我得多带几瓶去北岛。”

富弼呆了片刻,叹息一声道:“这又是何苦?”

范宁将葡萄酒一饮而尽,微微笑道:“与其被猜忌,不如去之,这对我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可大宋怎么办?”

范宁摇摇头,“富相公多虑了,大宋人才济济,不会因为缺谁就不成不了事,我不在,会有别的主帅,况且辽国大势已去,只要出兵谨慎,不会有什么问题,富相何必担心?”

“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富弼着实无奈,他知道事已至此,难以挽回,只得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北岛?”

“准备一下,半个月后吧!”

范宁见富弼忧思难展,便笑道:“现在北岛和大宋之间也建了鸽哨站,若有急事,可以通过鸽信联系。”

富弼默默点了点头,他原以为范宁只是因为什么原因辞职,可以劝劝他,却没有想到,他居然是因为功高震主,这就没法劝了。

富弼是个老官僚,他知道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功高震主就是天子的底线,一旦天子有这种意识,那就赶紧离开,范宁的离去无疑是明智之举。

“好吧!这件事我会给各个报馆打招呼,让它们不要报道了,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非议。”

范宁有些惊讶地笑问道:“官府还能控制舆论?

富弼摇摇头,“只能说尽量,它们若能顾大局当然最好,如果它们一定要报道,我们也没有办法。”

………….

事实证明,富弼的努力没有一点作用,次日中午,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报道,范宁罢相,并辞去了征北大元帅之职。

一时间,朝野舆论哗然,这件事成为整个京城的谈论焦点,各家报纸都写出了连篇评论,分析范宁辞职的原因,尽管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家庭原因,但很多评论都犀利地指出,范宁连立奇功,他的官职已封无可封,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这些评论也成了京城茶馆、酒楼谈论此事的依据,更多有识之士却忧心忡忡,一旦范宁去职,会不会影响到大宋对辽国的战争。

下午时分,天子赵顼正在和王安石商议征北主帅人选,赵顼考虑的是富弼,但王安石却大力推荐副相韩绛为征北主帅。

“陛下,灭夏之战虽然是范宁为主导,但韩相公却是副帅,担任了从南面进攻西夏的重任,事实证明他有统帅数十万大军的经验,虽然富相公也有经验,但他毕竟年事已高,恐怕精力和体力都不能让他再次统军出征。”

赵顼点点头,富弼确实有点太老了。

这时,有宦官在门口高声喊道:“太皇太后驾到!”

赵顼一惊,皇祖母来了,他心念一转,便知道一定是为范宁之事而来,这可怎么办?

不等他想好应对之策,只见曹太后怒气冲冲地走进御书房。

赵顼连忙施礼陪笑道:“皇祖母只要吩咐一声,孙儿自会去慈宁宫问候,皇祖母何必亲自劳累过来?”

曹太后寒着脸把报纸往桌上一拍,“哀家问你,这件事可是真的?”

赵顼一眼看见了头版头条报道,他心中一叹,果然是这件事。

赵顼连忙道:“事实确实是真,范相公是昨天向朕辞去了军职和相位。”

“你要给哀家一个理由,无能者受重用,功高者却被免职,哀家想不通这是什么原因?”说完,曹太后冷冷看了一眼旁边的王安石。

王安石心中暗暗苦笑,在太后心中,自己就是无能者吗?

赵顼连忙找出范宁的辞职书,双手呈给太后,“皇祖母请息怒,这是范相公的辞职书,上面有他辞职的理由,孙儿也是无奈才批准,绝非外面传言的那么不堪。”

赵顼当然也看了各家的报纸评论,那些犀利的评论都说是范宁功高震主才被免职,这让赵顼十分恼火,这些报纸分明在败坏自己的名誉。

恼火归恼火,赵顼也没有办法,就算他贵为天子,也不能随意干涉舆论。

曹太后已经看完了范宁的辞职书,她心中的怒气也慢慢平息下来,眉头一皱问道:“他祖母远在海外吧!怎么会知道祖母病重的消息?”

旁边王安石道:“启禀太后,北岛和南大陆都有鸽信站和大宋联系,一般十天就能将消息传到京城。”

赵顼也及时道:“孙儿也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候换帅,但考虑到以孝为先,孙儿也只能批准了。”

“你免他军职也就罢了,为何连同相位也一起免去?”

王安石在一旁道:“太后有所不知,知政堂有条例,若相国请私假超过三个月,会影响到知政堂的运转,这种情况一般是去实职而保留相国资格,而范相公去一趟北岛,少则四五个月,多则半年甚至更长,所以陛下免去范相公相位并没有做错。”

曹太后也一时无语了,半响她冷冷道:“既然官家理由充足,哀家也无话可说,但哀家要提醒官家,大宋攻灭辽国,机遇百年难遇,如果官家因为个人情绪而自毁长城,相信官家也无法向列祖列宗交代,虽然此话有点刺耳,但也别怪哀家言之不预。”

说完,曹太后转身扬长而去。

赵顼的心情忽然坏了起来,难道自己真做蠢事了吗?

王安石安抚他道:“陛下,宋辽之战是国力拼斗,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能力而改变,辽国国力衰败,大势已去,微臣相信,就算没有范宁,宋军也一定会高奏凯歌。”

赵顼点点头,“愿你吉言!”

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二十一章 勇夺魁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后真言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忧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围盐州第二百零六章 西阁面圣第七百零六章 联名上书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忧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论功再赏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五十四章 战争升级第五十八章 范铜钟要上进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烦忧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楼会面第十六章 退学记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内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杨渡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应天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七百零三章 说服太后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财新路第二百八十章 一边倒的杀戮第七十二章 隐蔽的相亲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语解惑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四十四章 买房记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灯会(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见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认怂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胶车轮第一百六十四章 监视者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岛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鲲族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吕宋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四百三十章 连环双杀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题第五百零六章 背锅大侠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门第四百零三章 鼓动办报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讨嫁妆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二十八章 生财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七百四十章 朱楼论政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六百四十八章 怀州陷阱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军优势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七十六章 四强赛(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内应暴露
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二百二十二章 唇枪舌战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二十一章 勇夺魁首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后真言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忧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围盐州第二百零六章 西阁面圣第七百零六章 联名上书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忧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七十七章 论功再赏第四百零七章 罢相传闻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五十四章 战争升级第五十八章 范铜钟要上进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两地激战第一百零五章 连环毒计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烦忧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楼会面第十六章 退学记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机密第五十章 新年将至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内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杨渡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应天府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七百零三章 说服太后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第二百六十四章 发财新路第二百八十章 一边倒的杀戮第七十二章 隐蔽的相亲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语解惑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四十四章 买房记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灯会(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见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认怂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胶车轮第一百六十四章 监视者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岛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鲲族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吕宋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四百三十章 连环双杀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题第五百零六章 背锅大侠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临毛人岛第二十三章 走为上策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门第四百零三章 鼓动办报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权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讨嫁妆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二十八章 生财之道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七百四十章 朱楼论政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四百五十九章 时间紧迫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议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六百四十八章 怀州陷阱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军优势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寿(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何入手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战第七十六章 四强赛(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内应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