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临幽州

就在宋军占领居庸关的同时,莱州水军的战船从儒河北上,五千宋军也同样占领了卢龙县。

十万东路大军沿着璐水一路浩浩荡荡北上,在璐水中,数百艘三千石船只满载着粮食和各种军用物品跟随着大军。

范宁骑马在队伍中缓缓而行,按照宋朝制度,必须文官出任主帅,范宁自然是这次北伐的主帅,具体统兵由两名副帅负责,一个是西路军主将、太尉种谔,另一个是殿前副都指挥使、上将军曹诗。

曹诗娶了仁宗皇帝的女儿兖国大公主为妻,目前已成长为曹家第四代中坚,曹家和高家虽然在南岛发展,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放弃宋朝的地位和资源,这次赵顼任命曹秀为北征副帅,实际上也是把收复幽燕的功劳给了他。

仁宗曾经给赵顼留下遗旨,收复幽燕者可封王,而范宁在灭西夏时已封吴王,那么封王的指标也就留给了副帅,这个机会很多权贵世家都在极力争取,但也只有曹家能得到这个机会。

另外老将种谔是范宁直接点名,他也得到了封王的机会。

这让曹诗和种谔都格外激动,种谔甚至只用五天便率十万大军赶到了河北。

“曹兄,南岛情况如何?”

范宁娶了曹诗的堂妹曹秀为平妻,和曹诗自然也是妻舅关系,加上两人交情一直不错,所以两人都是一路同行北上。

曹诗微微笑道:“南岛不如北岛发展快,听说北岛已经能制造蒸汽机,令人羡慕啊!”

“有什么好羡慕的,北岛造出机器,难道不会供应你们?”

“说得也是,二叔写信来,说南岛还是人口太少,贤弟,你说辽国汉民有多少人愿意去海外?”

范宁笑了笑道:“我看韩相公的报告上说,大概有一万户左右愿意去海外发展,不过他们都习惯了辽国寒冷生活,不愿去热带,鲲州那边人口已经饱和了,不会再要人,那就只有去南大陆了。”

“那我们南岛和北岛的气候不是更适合他们?”

“这个要求我已经向知政堂提出了,富相公倒是同意分三千户人口给我们,但吕相公却反对,说南岛和北岛是私岛,不受朝廷管辖,朝廷不应该把人口分给南岛和北岛。”

“关他什么事?”

曹诗低低骂了一声,又问范宁道:“那最后呢?”

范宁微微笑道:“最后当然是投票表决了,我和富相公、欧阳相公投了赞成赞成票,文相公投了弃权票,吕相公和鲁相公投了反对票,最后是三比二通过决议,其中两千户给北岛,一千户给南岛。”

曹诗长长松了口气,范宁又道:“其实吕相公的反对也有道理,我们两座岛确实是在揩朝廷的油,但因为有天子默许,所以知政堂才网开一面。”

这时,范宁见前方出现一座县城,便问曹诗道:“前面可是武清县?”

曹诗点点头,“正是!”

“我们看看去!”

他抽一鞭战马,加快速度向前方县城奔去,曹诗催马跟了上去,他们带着数百骑兵很快来到了县城前。

武清县是一座中县,原本驻扎五百辽军,但战争爆发后,县城内的辽军便已撤走,县城内冷冷清清,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

这时,几名官员带着十几名宋军士兵跑来,为首官员是宋朝刚刚接管武清县的县令,这次随军还带了一批年轻官员,他们负责接管沿途的县城。

“卑职新任县令李汶参见范相公!”

后面两名官员也跟着行礼,一个是县丞,一个是县尉,县丞也是朝廷派官,而县尉是原来的辽官。

范宁点点头,“李县令对城内的情况可了解?”

李汶连忙道:“大致了解了,城内原本有居民两千户,现在只剩下三百多户了,大部分是汉人,还有几十户契丹人,都是种粮为生的贫民,卑职刚才正在给他们讲述朝廷规定。”

这时,士兵带着大群契丹百姓过来,大约有五六十户二三百人,妇孺老弱都有,也有数十名青壮男子。

众人听说是宋军主帅,纷纷上前跪下,范宁看了看他们,除了服饰和汉人略有不同外,其他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是转为农耕的契丹人,汉化程度比较深。

范宁摆摆手,对众人道:“宋军是仁义之军,不会行凶悍杀戮之举,大宋也是宽容的王朝,各族子民众多,只要大家能安居乐业,不生事端,你们也一样会成为大宋子民,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县令在旁边道:“这是相国给大家的承诺,大家尽管安心!”

众人大喜,纷纷道谢,范宁让县丞把一群契丹人带走,又笑着问县尉道:“你是辽国汉人?”

县尉连忙躬身道:“小人许江,是第三代辽国汉人,前年考中进士,授武清县尉。”

“县令和县丞都挂印而逃,你为何不走?”

许江苦笑一声道:“回禀相公,县令是契丹人,他当然要逃,县丞虽然是汉人,但他家人在辽阳府,他要回辽阳府,而小人就是本地人,父母妻儿都在这里,小人无处可逃,而且小人是县尉,负责维持秩序,更不能一走了之。”

范宁点点头,“说得很好,从现在开始,你继续出任县尉,不过是大宋县尉,吏部会给你补办手续。”

许江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范相公厚爱!”

旁边曹诗问道:“许县尉,燕山府各州情况都和武清差不多,还是武清县特殊一点?”

许江见曹诗头戴金盔,他不敢怠慢,连忙恭恭敬敬道:“回大将军的话,燕山府从前年就开始混乱了,辽军不断驱赶汉民去辽阳府采矿,整个燕山府,除了幽州外,其他各县汉民大半都被强行驱赶去辽阳府,财产被掠夺,现在各县情况都和武清县差不多,只有几百户民众,听说卢龙县还有两千户,是人口最多的县城,当然不能和幽州城比,幽州城的百姓至少有三十万以上,依旧是辽国第二大城,仅次于辽阳府东京城,比上京人口还多。”

范宁又问了一些情况,这才和曹诗离开了武清县,继续沿着璐水北上,前往璐县。

..........

幽州城的辽军主将是南京留守耶律胡睹,也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辽军兵力不足,不得不收缩防线,天子耶律洪基便将南京道最重要的幽州城托付了给他。

留在幽州城一起守卫城池的还有三万精兵,耶律洪基当然不想放弃幽州城,他希望耶律胡睹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希望三万精兵能奋勇杀敌,守住幽州城半年以上,等待时机转变。

耶律洪基这样期待也不是没有道理,幽州城从隋唐以来便是北方核心大城,城池高大坚固,护城河宽达十余长,深达两丈,整座大城的周长达五十里,分为内城和外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还建有瓮城,南北各有一座水门。

城头上十分宽阔,可容三辆牛车并行,并在城头上安装了一百二十架重型投石机。

这只是幽州城的防御能力,还有它的持久能力。

在幽州城的内城修建了上百座仓库,里面有存粮四十万石,草料二十万担,还有火油、兵箭、火器等大量的军用物资以及兵甲。

另外,幽州外城生活着三十万百姓,民间同样储存了大量粮食,另外,从数十万百姓中随时可以组织起一支五万人以上的民团,作为后勤协助守城。

幽州集齐了所有城池防御的优势,在漫长的战争史上,这样的城池很难攻破,最后都是采用围城的办法,待城内粮尽后不攻而破,可一旦围城,那就意味着漫长的时间,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

耶律洪基正是深知这一点,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幽州辽军的长期守城上。

这天上午,远处三十里的烽火终于点燃,三柱狼烟笔直冲向天空,这就意味着宋军大军终于来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见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二百八十章 一边倒的杀戮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五百零六章 背锅大侠第六百九十六章 远程火攻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五十七章 规则改变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韩绛的要求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二百八十七章 当务之急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补缺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试(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六百零三章 坚壁清野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谋划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风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国舅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认怂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袭锦州(上)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乡遇亲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谋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记(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二十一章 范铁牛打官司(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职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诏南下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内乱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记(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职(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战(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闻敌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决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险船只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调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第七十二章 隐蔽的相亲第二百八十章 一边倒的杀戮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机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见朱佩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逐宋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进退维谷第五百一十五章 终身大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楼偶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服朱元丰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
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见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会王妃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来第二百八十章 一边倒的杀戮第七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五百零六章 背锅大侠第六百九十六章 远程火攻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五十七章 规则改变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韩绛的要求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二百八十七章 当务之急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一百章 打算开补习班第二百零七章 礼部发难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补缺口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试(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六百零三章 坚壁清野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谋划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风波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说服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国舅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袭锦州(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认怂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袭锦州(上)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乡遇亲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谋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记(中)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二十一章 范铁牛打官司(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职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诏南下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内乱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记(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职(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战(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闻敌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吕惠卿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决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险船只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调和第五百九十二章 实力碾压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雳出击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第七十二章 隐蔽的相亲第二百八十章 一边倒的杀戮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机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见朱佩第六百四十七章 驱逐宋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进退维谷第五百一十五章 终身大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楼偶遇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举报名第五百三十四章 说服朱元丰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