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服知政堂

次日一早,范宁来到了位于皇城门下省的知政堂,他一进门,富弼便看见他,笑道:“小范相公来了!”

范宁见七位相公聚在一起,便知道他们打算举行知政堂议事。

“恭喜知政堂财源广进,下官特来贺喜!”范宁进来打趣道。

“财源广进也是多亏了小范相公。”

难得一本正经的韩琦也开起了玩笑,他对范宁笑道:“稍等片刻,喝盏茶,我们很快就商议结束。”

文彦博也对从事道:“用招待贵客的龙茶给小范相公煎一壶好茶。”

ωwш● TTKΛN● ℃o

种种态度表明,知政堂的相国们对能捞钱的范宁满意之极。

能做上相国位子的,都是在官场里混了几十年的人精,原则要讲,人情也要给,所以范宁提出购岛,相国们在范宁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一口答应了,还给了他很大的折扣,在七折的基础上再打八折,以五六折的大幅让价给了他极大的优惠。

贵客堂内,范宁品茗着茶香浓郁的极品好茶,却在想着怎么劝服相国们在南大陆建府,这是他今天来知政堂的主要目的,还有东南洋该怎么开发?

既然民间不愿意去东南洋和南大陆,那也只好由朝廷来接手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范宁的一些私心,如果朝廷不经营南大陆,他怎么向朝廷借兵去开发北岛?

一刻钟后,一名从事过来道:“范使君,相公们有请!”

看来他们商议已经结束,范宁快步来到议事堂,见七名相国正坐在位子上聊天喝茶,今天主持知政堂议事的相国是参知政事蔡襄。

蔡襄见范宁走进来,起身笑道:“经略使请坐!”

小范相公的称呼开开玩笑可以,但在正式场合,还真不能随便叫,称范宁为经略使才是官方的正式称呼。

范宁在长桌对面坐下,蔡襄笑问道:“今天经略使有什么事情需要知政堂协助?”

范宁是向太后和天子直接汇报,基本上和知政堂交集不大了,他整理一下思路,对众人道:“今天卑职想和各位相公谈一谈南大陆的事情。”

富弼点点头,“南下考察报告我们都看过了,确实出人意料,大家对东南洋和南大陆都没有兴趣,但此时也不能勉强,经略使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卑职建议官府接手南大陆,像吕宋府一样,在南大陆设立府县。”

众人对望一眼,富弼又道:“要三个月的航行才能到南大陆,太遥远了,知政堂的本意是不想在那里建立官府,不过我们还是要给你机会,你说说理由!”

范宁取出一份报告,递给众人道:“这是南大陆的探查报告,五百名士兵登陆后深入两百里探查,他们发现的一些情况,请各位相国过目。”

报告很短,大概三千字左右,富弼接过来匆匆看了一遍,又递给了韩琦,又递给文彦博,众人一一传下去,不多时,众人都看完了范宁的报告。

“在短短两百里内,士兵们就发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发现了特大铜矿和金矿,还有易于开采的大型炭田,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南大陆资源之丰富,完全不亚于吕宋府,一旦开发出来,大宋朝廷必将长期获得源源不断的巨大财富。”

文彦博点点头道:“你的理由确实让人动心,但遥远的距离却是最大的阻碍,怎么克服三个月航程这个问题?”

范宁不慌不忙道:“首先我要说明,航程并没有三个月,考察船队在吕宋府附近耽误的时间太多,加上路途不熟悉,也走了不少冤枉路,把这些因素都扣除,最多一个半月就够了,四十五天航行。

第二,蒸汽机已经研制成功,朱家船场正在船上安装,一旦蒸汽船出现,不但不再需要几百人的划船手,还将速度提高两到三倍,四十五天的航程,二十天就到了,这就和到鲲州的耗时一样。

第三,我们完全可以学习鲲州的经验,以耽州为中转,这样我们可以在沿途设立几个中转城,船队只需几天就能抵达目的地,卸货后返航,现在吕宋府就是一个很好的中转地,未来我们再设立两个中转城,那么开发南大陆就很轻松了。”

范宁的理由确实很强大,让众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另外,我还要说一个理由!”范宁又道。

“经略使请说!”

“之前我在新港遇到了两名来自热那亚的西方商人,他们告诉我,西方还有一些沿海大国,他们的航海技术也很强大,我担心如果我们放弃了南大陆,一旦被西方人发现南大陆并占领,未来我们的子孙会痛骂我们昏庸无能,把巨大的财富和资源拱手让给了别人。”

范宁这番话说得众人毛骨悚然,韩琦忍不住道:“经略使,这种说法太夸张了吧!”

范宁摇摇头,“并不夸张,我说的是事实,历史会评价我们今天的选择,诸位不想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话,那就请同意我的建议,在南大陆建立官府。”

.........

知政堂最终勉强同意了范宁的建议,在南大陆筹建定南府,初步设立两个县,具体由海外经略府实施,知政堂将迁徙两千户百姓,同时答应在日本国招募两万劳工。

中午时分,相国韩绛照例在御街清风酒楼请范宁吃午饭。

两人没有进雅室,而是在二楼靠窗处找了一个位子坐下,这里周围酒客都相距比较远,说话不用担心被别人听见。

“今天的结果你好像不太满意?”韩绛给范宁斟了一杯酒笑问道。

“也不是不满意,但我确实觉得朝廷对海外开拓的兴趣淡了......”

说到这里,范宁意识到语气太硬,便用开玩笑的口吻道:“是不是吕宋府卖岛卖地,钱收到手软,对南大陆没有兴趣了?”

韩绛笑了笑道:“其实是有点这方面的原因,民间普遍对南大陆和东南洋诸岛不满,那些权贵富商们纷纷述苦,说船走了三个月,还沉了一艘船,导致朝廷对那边也产生了疑问,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距离,大家都无法想象,三个月的航行,究竟远到什么程度?”

停一下,韩绛又道:“其实朝廷最后同意建两座县,已经是最大的妥协。”

“但我觉得迁徙两千户,还是人数太少。”

范宁毫不讳言道:“小小的吕宋府都迁徙了三万户百姓,南大陆才迁两千户,这是在打发叫花子呢!”

“范使君,你要了解朝廷的苦衷,这几年海外移民太多了。”

范宁冷笑一声道:“大宋有多少人口,移民才多少人口,全部加起来最多五十万人,连大宋一个零头都不到,好意思说海外移民太多。”

“也不能这么说,很快权贵和豪门要开发海岛,肯定又会有一波移民潮,大宋土地都荒了,怎么办?”

“那就想办法提高种植技术,或者种玉米、种小麦,一个人种几百亩地,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韩绛苦笑着摇摇头,太想当然了。

范宁沉默片刻道:“那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朝廷不肯开发南大陆,那我会向太后和天子建议军方接管,一旦军方捞到几千万两黄金,朝廷不要后悔。”

..........

下午,知政堂的相国们听完韩绛的复述,都纷纷摇头,范宁简直胡闹,让军方接管南大陆,亏他想得出来。

韩琦沉默片刻,问富弼和文彦博道:“你们怎么看?”

富弼扬一扬手中的报告,“才探索两百里就发现了大型金矿和铜矿,如果这份报告属实的话,南大陆还真是块宝地。”

文彦博也道:“范宁获得军方支持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旦军方真的接管南大陆,我们就被动了,南大陆虽然遥远,但如果真像范宁所说的,坐蒸汽大船,二十天就到了,我觉得可以考虑开发。”

韩琦点点头,“八十个吕宋府的面积,才迁两千户确实少了一点,这样吧!就按照两个吕宋府来经营,迁六万户移民,分两府建十个县,不过不能一次迁完,分五年陆续迁徙。”

“那军队和日本劳工呢?”富弼又问道。

“军队定五千人,日本劳工先期定五万人。”

韩琦想到范宁利用军方来逼迫知政堂,心中着实恼怒,语气便带着一丝发狠道:“第一个县的建立,范宁必须在那里给我盯着,第一个县若不成功,后面的计划就休想再继续。”

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陆大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苏亮进京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马威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陆大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叶子戏第三百五十九章 两族火并第七百四十章 朱楼论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争执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第六百八十一章 旧陷新阱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七百一十九章 应州春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会实践第五百一十九章 买下山宅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三百七十六章 姜是老的辣第六百一十六章 进退失据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六章 两强相争(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车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风洗尘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战协议第六百五十三章 盐州夜战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见宋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发现疑点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忆鲲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五百一十九章 买下山宅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岛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二百二十一章 关键证人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零一章 让他彻底闭嘴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证书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三百七十六章 姜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风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记(中)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罗国(上)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十五章 送礼记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六十一章 准备出海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变通建议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离去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五十九章 两族火并第六百六十一章 准备出海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零四章 北岛来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八十九章 终于进帐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战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
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陆大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铜铅活字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苏亮进京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马威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亲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陆大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叶子戏第三百五十九章 两族火并第七百四十章 朱楼论政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争执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法之灯第六百八十一章 旧陷新阱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机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七百一十九章 应州春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会实践第五百一十九章 买下山宅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备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三百七十六章 姜是老的辣第六百一十六章 进退失据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六章 两强相争(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车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风洗尘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战协议第六百五十三章 盐州夜战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残酷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五十九章 启程去吴县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连连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一百九十八章 冯京和马凉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见宋商第三百九十六章 发现疑点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忆鲲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五百一十九章 买下山宅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岛第一百零九章 县令来视察第二百二十一章 关键证人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四百零一章 让他彻底闭嘴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证书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八十三章 莱州遇旧第三百七十六章 姜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仪式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风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记(中)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职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罗国(上)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七百零八章 御书房解惑第一百六十六章 旧曹门瓦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辽国西迁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十五章 送礼记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六十一章 准备出海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战屈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变通建议第十三章 辞京归乡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离去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为大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五十九章 两族火并第六百六十一章 准备出海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零四章 北岛来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对策题第八十九章 终于进帐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战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