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今宵一曲与君上青天

太学的学正九品,博士八品,司业是六品。

按理说开庆功宴时,这司业应该在大庆殿见过赵柽,可那段时间他并不在东京,去了应天府督学,未参加宴会。

不过身为一名正六品官员,倒也可能在旁处见过,未必直面,或许只是侧身背影,或许远远瞥过。

司业此刻就是这种感觉,他觉得自己之前肯定在哪里见过这狂生,感觉有些熟悉,却一时半刻又想不起来是谁。

这时誊案后的书笔道:“上台士子过来留名。”

赵柽摇头:“先不忙留名,作了诗再说。”

书笔自也听到用脚写诗之事,看他不肯记录姓名,望向后面司业。

司业正在心中疑惑,便点了点头:“让他先作诗!”

一旁学正立刻低声道:“司业,这不合规矩。”

司业皱眉道:“无妨,作得好他自会留名,倘作得不好,再询问惩治。”

学正道:“这狂生怎会做得好,我看他原本不敢上台,碍于面子不想道歉才走了上来,眼下不过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罢了。”

司业道:“且先做了再说。”

书笔那边得了回复,便冲赵柽道:“士子作诗。”

赵柽看着台下,众人正瞪眼瞅他,他笑道:“中秋诗词古来甚多,难出新意,我今日便填一首曲好了。”

此言一出,台下一片哗然,便是台上的太学博士们也都面面相觑。

那学正更道:“曲?曲怎能登大雅,我看这狂生根本就是故意捣乱,哗众取宠!”

司业摇头道:“既是诗会,曲自是可行。”

诗其实是一种文学体裁的概称,并不单指绝句律诗古言。

而词、曲、短歌、短赋等,全都可以称之为诗。

所以诗会,不单可以写律绝乐府,也可以填词,填曲,甚至可以写简短的骈四俪六小文。

台下这时有士子喊道:“这位兄台做令儿还是套曲?”

令和套曲都是清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之用。

令是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小令可以合并相同曲牌为大令,又叫带过曲。

而套曲则是由若干不同曲牌的曲子组成一套,抒发同一种风景事物情感。

这种清曲,基本不进戏内做唱词,和戏内那种许多牌子串起来,唱说不同事情的大曲有区别。

清曲每个曲牌下极少做增添字数,大抵按照固定字格来。

除了韵律使用和词不同之外,就是措辞更加通俗直白,雅俗共赏,更能被人听懂,嬉笑怒骂更加顺畅。

但也正因为曲的言语通俗直白,就是寻常百姓都能听懂,所以学正才言不登大雅,认为百姓都能听懂的东西,大抵不算高深。

但从流传角度来说,一首好曲于当世的流传,其实是要高过词的。

毕竟词多流于上层士大夫,限于人数,而曲更流于市井,听到的人更多,更通俗易懂。

至于宋曲后世流传不及词,只是因为本朝尚词,士大夫追捧,刻意与黎庶拉开距离。

正如唐朝尚律绝古诗,所以唐词后世流传不多,元也一样,元尚曲,所以元词后世便少。

这种清曲还有个名字,民间多称之为散曲。

赵柽看那喊话的士子,笑道:“就填一令吧。”

下面那名士子闻言叫好,显是对曲情有独钟。

严士子等人却是紧皱眉头,身为太学生,读书十几二十年,也都了解清曲这种东西,甚至也写过,不过没人能写好。

只因为曲这东西不但要读书人能听明白,老百姓也得明白,须通俗易懂,这对整天之乎者也,做典故文章的学生来说,实在是有些拧巴。

所以写出的曲往往不伦不类,说词不词,说曲不曲,颇有些四不像感觉。

下面那士子又喊道:“兄台做个什么牌子?”

赵柽道:“就做一首折桂令好了。”

那士子闻言眼睛发亮,连声道好。

原是这折桂令的曲牌子是由唐词牌演变而来,又名“秋风第一枝”、“广寒秋”、“蟾宫曲、“天香引”等名,最是对中秋月圆应景,所有曲牌没一个比这折桂令更适合做中秋曲子。

赵柽回头瞧了眼后面太学官员,只见个个神色复杂,不由微微一笑,心中暗道,云庄先生,得罪了。

随后他抬头望向夜空圆月,开口吟诵: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短短几句,一首折桂令中秋作完,一幅似梦似幻,半是豪放,半是荒诞的画面跃然所有人脑中。

台上针落可闻,台下鸦雀无声。

好半晌,司业才回过神儿来,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自语道:“好啊,真好,就是这个味道,这才是曲子应有的味道啊!”

诸博士也都从这曲子的意境里出来,彼此相望,无不神色震动,居然能有人把曲子做到如此程度,这岂不是,岂不是……

此刻他们心中都有个想法,但谁都不敢说出来,倘若曲子能做成这样,岂不是可以和词争锋?一较高下!

谁都不敢说,谁心里都不肯承认,毕竟词才是当下主流,甚至一度被加到科举之中,士大夫们都写词,又有几个写曲的?说出这种话实在是太得罪人,尤其是得罪那些当世的词作大家。

可刚才那寥寥几句曲话,竟直接将他们拉进一幅清晰怪诞,别有情趣的意境之中,让他们欲罢不能,心中沉浸不愿挣脱,又不免想要大叫一声好。

此刻司业开了口,有博士便跟随道:“果然好曲,盖未听闻,这曲居然也能做到如此美妙!”

又有博士捻着胡须道:“好曲,果真好曲,通而不俗,普之有物,雅俗共赏,雅俗共赏啊,这才是真正的曲啊!”

下方的太学生也有人开始称颂起来,尤其之前那名对曲感兴趣的士子,竟喜笑颜开,对旁边几名同窗大喊道:“我就说曲不差于词,只是我们作不出来好的而已,如今这位兄台能写出这般妙曲,你等还有何话说?”

他身边几人显然和他因为词曲争论过,此刻都不由脸皮涨红,被这首折桂令中秋给震撼不轻,可哪怕心中承认,嘴上却不愿认输,其中一人道:“是这位兄台所作,又不是你高彦先写的,你若能作出一首这样的曲子,我便承认曲不输词。”

高姓士子闻言不恼,笑道:“张仲宗,台上兄台与吾乃同道中人,你这话却实在诡辩。”

旁边士子道:“彦先,此曲极好,不同于眼下流传那些,但此乃应景之作,不能代表全部吧?”

高姓士子摇头:“正行此言差矣,我相信那位兄台不止能做应景之曲,就是旁的曲子也肯定能够作出来。”

又一名士子道:“应不应景倒是没大分别,若是这位兄台能做出类似曲子,我便服彦先你之前话语!”

高姓士子看着这人:“少阳,那你可是要服定了,我看这位兄台肯定能再做出来!”

这时旁边严士子等人都脸色发白,台上赵柽填的这首曲,显然已震惊四座,就是其他太学生也不少交口称赞。

而那四个向来以品评见长的太学生,高登,张元千,徐揆,陈东,虽然看似在争论,但话里话外也都承认了这曲首子之好。

严士子声音有些颤抖,小声问有诗在柱墙上的士子:“各位仁兄,这曲儿好是好了……但似乎与脚写无关吧?”

众人闻言都瞪向他并不答话,心说若不是你惹事,那狂生焉会上台作曲?大家都还高高兴兴得意自家诗词,岂会像现在这样尴尬两难!

台上学正神情尴尬,他自然也是饱读诗书之辈,怎会判断不出好坏?这是一首定会被传唱的曲子,说不得还会流传后世,这可真把他的脸打得生疼。

可他又哪里肯承认自家看错,便是越看前面的狂生越是来气,不由道:“怕是也只有这一首,此曲虽然意境了得,世间难觅,但想要再写出这种豪放荒诞,却恐是不能,我看此曲还不足衡量狂生才学!”

他话里意思明显,这曲是蒙的,撞大运写出来的,再也不可能写出第二首类似意境的,所以并不能够断定赵柽的才华。

司业闻言不满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算写不出相似意境,但以孤篇传世的诗词亦不是没有。”

博士亦道:“唐有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此曲虽不如,但传世却已足够,这士子就算一生只作此一篇,也羡杀我等!”

学正闻言,愈发羞恼,虽然半生读书,但他知道,在场的包括司业在内,任谁都是写不出传世的文章出来。

这时的文坛,远没有神宗至开朝时那种大家横行,群星璀璨,相互辉映的气象,虽然说不得如何凋零,却也是不如甚多。

至少他们太学再无秦少游那种大家镇场就是,他心中越想越恨,愈发觉得前面狂生是蒙出来的曲子,不由起身走去。

他来到赵柽面前,沉着脸道道:“这曲子作得不错!”

赵柽看他,心想何止不错,怕是给你一百年也写不出来吧,他笑道:“学正缪赞了,信手所得而已,不值学正夸奖。”

“你……”学正闻言气结,片刻才哼道:“我看你也就只能填这一首曲子,此等意境怕是再难写出,适才甚么用脚作诗当是狂言,只有一首曲子又怎能作数!”

赵柽扬了扬眉道:“那学正的意思?”

学正冷笑道:“既然敢妄言用脚写诗都比下方学子强,那一首曲子肯定不够,你再写上一首中秋诗……不,再填上一首中秋曲,我便认了你那狂言,若是填不出来,还当给下方学子道歉!”

赵柽伸手摸了摸下巴,这是开始耍赖了吗,居然要再填一首,而且还得同样是中秋的曲子,这分明就是刁难了,只怕苏大胡子再世,短时间也填不出第二首来吧。

写诗填词并不容易,有些诗人一字一词,说不得要打磨雕琢几个月乃至半年,就算是偶有所得,只听说过得一句半句,没听过还有得两首的。

虽然这曲子不是他所做,但搬运也累不是?总得回忆去想吧,这也是费脑子的。

他道:“学正的意思……我再作出一首,学正就认了我的话?”

学正道:“你若再作一首中秋曲子,依旧那般意境,我就认了你用脚写的言语。”

赵柽笑道:“学正是自家认了?学正果然好担当,小生佩服,我就再作一首好了,不过之前那话就与台下士子无关,只要我作出来,那便是用脚写的都比学正强!”

他此言出口,学正就是一愣,下面的众学子也都愣住,高登笑道:“妙也,妙也,这位兄台实乃一位妙人啊!”

陈东也点头道:“之前我等虽没在旁近,可也问了清楚,那用脚写诗的话是这位兄台家弟所讲,并非出自兄台之口,学正摆弄是非,倒是被这位兄台针对了。”

高登道:“既然这样,那证明这兄台不是什么狂妄之人,只是身具大才,家人想要他出头炫耀罢了,他不想作诗,却被旁人和学正挤兑上台。”

陈东点头道:“应是如此!”

这时台上学正神色疑惑,扫了眼台下,道:“你可想好果真能作?作不好就要留下姓名学堂,与众人道歉!”

赵柽笑着点头,学正看他答应,心中微微有些打鼓,不过暗想当场连作两首中秋曲子,还得同具意境,这根本就不可能,就算是诗宗大儒怕也办不到,更别说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学子。

但为求谨慎他还是追问道:“须是填曲,不输之前!”

赵柽道:“众人可证,岂可做假!”

学正哼了一声:“你且作着,若能作出,我自认了就是!”

他是九品官员,不过这时已是文人之争,官身抵不上用处,只凭文才说话。

赵柽负手向前走了两步,随后道:“那就再作一令好了,就做首……普天乐!”

普天乐,曲牌名,又名“黄梅雨”,北曲属中吕宫,南曲属正宫。

大小令、散套、杂剧皆可使用。

高登顿时在台下叫好:“兄台大才,普天乐也是应景!”

台上司业喃喃道:“普天乐……中秋?”

旁边博士点头:“司业,正是普天乐。”

司业想了想:“这令的平仄我倒记得,是个常见的牌子。”

博士道:“戏内大曲也有串此牌,不过越是这样作好越难,多数都沦为俗调。”

司业看向赵柽,微微沉思。

赵柽此刻思想了几息,便缓缓开口吟道: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一曲诵罢,台上台下再度陷入寂静。

忽然,司业从案后站起身,手掌猛地一拍桌案:“好一个皓月须赊!”

还是那种意境,与之前的折桂令一个味道,两旁博士多微微闭眼,体会着曲里的意境,有的嘴角露出淡淡笑容,有的神色几许惆怅,还有的摇头晃脑似在低声重复曲句。

学正这时已是面如死灰,“噔噔噔”倒退了几步,继而站在那里发呆半晌,低头不敢看众人,随后竟然直接用袍袖掩住脸面,跌跌撞撞跳下台去,一路仓皇,踉跄着跑走了。

前方台下,赵棫大喊道:“列位可服?”

严学子等人愣在当场,个个神色羞愧难当,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张着嘴巴,浑然不知说什么才好。

高登叫道:“兄台高才,小弟高登景仰!”

说罢,深深行了一礼。

赵柽在台上还礼。

此时走过来名太学博士,眼神炙热,神情热烈:“还未知小友姓名,快快报来,好张贴柱上。”

赵柽还没有答话,后面又上来一名博士,推开前面,抓着赵柽衣袖道:“不知小友可愿来我太学读书?我愿亲自教导小友!”

司业站在案后,有心上前一叙,只是他乃正六品官员,不能过于失仪,咳嗽了一声道:“还是先让这名士子报上姓名吧!”

两名博士闻言急忙催促,赵柽笑了笑:“报名便不必了。”

博士道:“小友,这怎可以?没有名姓曲子怎么张贴柱墙?”

赵柽摇了摇头:“博士是否觉得这曲不差于词?”

博士急忙道:“不差,不差,我觉得小友这两首曲一出,必会震惊士林,用不多久便会兴起一股曲潮!”

赵柽笑道:“那就足够!”

他说完直接跳下了花台,向着赵福金姐弟走去,随后带着两人竟头也不回地朝人群外而去。

台上博士一脸焦急:“还请小友留下姓名……”

赵柽哪欲留名,但旁边赵棫心中不甘,想了想回头大喊道:“我二哥乃天下第一风流才子是也!”

天下第一风流才子?司业在台上顿时愣住,随后脑中灵光一闪,那背影的熟悉感立刻和一个名字对上。

他浑身一颤,马上三步并两步跑去台边,看着那已经远去的身影,颤声大叫道:“秦王殿下,秦王殿下,下官失礼,还请殿下恕罪……”

秦王?竟是秦王!

台下的学子百姓闻言顿时惊呆,刚才在台上作曲的竟然是秦王赵柽!

随着一阵短暂的沉默,接着声音便爆发开来,简直喧天的闹响,无不是震惊高呼,热烈极致。

所有人都回头去寻找赵柽,都想再睹秦王风采。

只是此刻,正如那神龙见首不见尾一般,哪里还能看得到赵柽身影半分……

第88章 君骑白马,青梅折花第559章 啸傲自在抖威风第350章 设计第96章 我姓柳行五,家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第501章 对策第187章 小楼内的初春第271章 相互算计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311章 五秋开曲,当世曲宗第631章 对策,试探第521章 罪大恶极第452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第32章 戏弄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在这里说说藤甲,防御以及水火问题第336章 彩云之南,藤甲价值第661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三)第63章 九纹龙第579章 信报,谋事第133章 匕名鱼藏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328章 苍穹变,星辰移,转日针第82章 擂台第55章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509章 大宗师元神第250章 前方战局第52章 地下城池第366章 瞒天过海,兵发杭州第110章 皇城说是非第339章 童贯定计,方腊筹谋第185章 狡诈第460章 备军出兵第116章 海阔天高,涛生云灭第139章 完颜宝花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第643章 黑云天袖第527章 军议第433章 搜砸第229章 光明使第362章 城内好杀,左使决断第537章 伏击第133章 匕名鱼藏第595章 烽火起,大乱始第414章 烛畔鬓云有旧盟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梦,双眸璨璨如星第6章 竟是如此第389章 节外生枝第230章 八步蝉第182章 刺杀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565章 古怪景象何惚恍,为他人做嫁衣裳第414章 烛畔鬓云有旧盟第483章 元缨一战,长枪掠火第509章 大宗师元神第431章 设楼冲霄第596章 传话第102章 谋划第485章 战西凉第542章 故人,好汉第23章 琵琶亭中尝鱼鲜第622章 大戏第229章 光明使第314章 诰命,明教,梁山第587章 纵横西疆第670章 叠翠山第200章 三娘,扈三娘第279章 灯火璀璨上樊楼第383章 疑云密布第413章 塞上明月空许约第433章 搜砸第561章 追踪索迹探离形第490章 箭,剑,攻城第377章 分亦合第82章 擂台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376章 计会军第4章 聚拢八方第97章 杀帝,杀金帝完颜阿骨打第212章 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第383章 疑云密布第397章 先斩后奏,师门来历第239章 赵柽讲经第256章 惑乱军心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第328章 苍穹变,星辰移,转日针第43章 莫遮拦拣选第399章 暗战,失策第63章 九纹龙第67章 有我长枪何煌煌第121章 登州筹谋第439章 正道沧桑第289章 杀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675章 崇德阁二十四功臣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第294章 赴宴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16章 前往龙虎山
第88章 君骑白马,青梅折花第559章 啸傲自在抖威风第350章 设计第96章 我姓柳行五,家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第501章 对策第187章 小楼内的初春第271章 相互算计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311章 五秋开曲,当世曲宗第631章 对策,试探第521章 罪大恶极第452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第32章 戏弄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在这里说说藤甲,防御以及水火问题第336章 彩云之南,藤甲价值第661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三)第63章 九纹龙第579章 信报,谋事第133章 匕名鱼藏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328章 苍穹变,星辰移,转日针第82章 擂台第55章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第168章 行酒章程第509章 大宗师元神第250章 前方战局第52章 地下城池第366章 瞒天过海,兵发杭州第110章 皇城说是非第339章 童贯定计,方腊筹谋第185章 狡诈第460章 备军出兵第116章 海阔天高,涛生云灭第139章 完颜宝花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第643章 黑云天袖第527章 军议第433章 搜砸第229章 光明使第362章 城内好杀,左使决断第537章 伏击第133章 匕名鱼藏第595章 烽火起,大乱始第414章 烛畔鬓云有旧盟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梦,双眸璨璨如星第6章 竟是如此第389章 节外生枝第230章 八步蝉第182章 刺杀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565章 古怪景象何惚恍,为他人做嫁衣裳第414章 烛畔鬓云有旧盟第483章 元缨一战,长枪掠火第509章 大宗师元神第431章 设楼冲霄第596章 传话第102章 谋划第485章 战西凉第542章 故人,好汉第23章 琵琶亭中尝鱼鲜第622章 大戏第229章 光明使第314章 诰命,明教,梁山第587章 纵横西疆第670章 叠翠山第200章 三娘,扈三娘第279章 灯火璀璨上樊楼第383章 疑云密布第413章 塞上明月空许约第433章 搜砸第561章 追踪索迹探离形第490章 箭,剑,攻城第377章 分亦合第82章 擂台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第376章 计会军第4章 聚拢八方第97章 杀帝,杀金帝完颜阿骨打第212章 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第383章 疑云密布第397章 先斩后奏,师门来历第239章 赵柽讲经第256章 惑乱军心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第328章 苍穹变,星辰移,转日针第43章 莫遮拦拣选第399章 暗战,失策第63章 九纹龙第67章 有我长枪何煌煌第121章 登州筹谋第439章 正道沧桑第289章 杀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675章 崇德阁二十四功臣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第294章 赴宴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16章 前往龙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