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西北谋划,东南事发

赵柽和段思嫣谈妥事宜,以十万两白银,购买一万副藤甲,两年交齐,只能提前,不可延后。

接着,他又阻止段思嫣要在东京游玩的打算,冷漠动用碎玉楼人,将段思嫣送走。

赵柽不管段思嫣自家武艺多高,身边侍卫拳脚多厉,都不可能让她继续在东京城待下去,就是大宋境内都不可以,这事没任何商量余地。

大理乃是段与高,共天下,这时大理朝上形势正乱,若是昭庆公主在大宋出事,牵连将极大,不但会打乱他的布置,甚至会将他和段易长都牵扯进去。

藤甲一事绝对不能出纰漏,甲乃军之重器,仅次于弩,这也是历朝历代不禁兵器反禁甲胄的原因。

往往几副铠甲就能起事,此物甚是一种号召,有了甲胄,跟随之人便有信心。

眼下陇右那边柳随云在想方设法地作掉陇右军中铠甲兵器,报破损,报消耗,虚增人头,其中兵器还好,但铠甲却十分艰难。

近乎两年的时间,可也只不过得到铁甲百多付,皮甲五百副,布甲两千多副。

其中步甲可以忽略不算,因为这东西用处实在不大,那一百多副铁甲,五百多副皮甲,又是太少。

虽然陇右都护府的兵丁自身有甲,但若将来发生变故,究竟有多少人可为他用,还是未知,而柳随云暗地里招揽的蕃兵鹘兵,总不能无甲去使才是。

至于京城,他这边虽然可以大批作掉甲胄,但很难运出去,赵楷那边盯得紧,道君皇帝也对他不算放心,铠甲体大,无论怎么运送,都难逃皇城司眼线。

眼下就只能指望大理的藤甲和福建那边造甲。

福建山多,并非军事必争之地,可以做到最大限度保密,福建的山里,日以继夜地都在打造铠甲兵器,但问题是……这些东西也无法送去陇右那么远的地方。

但大理不同,大理虽然正常要走成都府所辖四路,还有秦凤、熙河才能到陇右,但却还有另外一路可走。

那就是蕃路,吐蕃地界东狭西宽,蕃北一盘散沙,蕃东南之地有机可乘。

吐蕃王朝崩溃后,眼下遗留的母坚王、光护王后裔的几支势力,都在蕃中或者蕃南,而格萨尔王则在蕃西南。

吐蕃东南这一块没有什么完整的大势力,都是些零散的部族,且因为沿途靠近大宋,所以熟蕃居多。

虽然路不好走,但却是能走,从大理的建昌府走蕃东直去陇右,距离更近。

蕃东这边自古通商,可行车马,只要押运人多,也算稳妥。

且赵柽曾给柳随云一样任务,就是收买东南熟蕃,两年下来,那些部落大抵都有联络,因此更算安全。

此刻赵柽虽将段思嫣赶走,却送了些礼物特产,还写了幅南吕一枝花给她,这才是段思嫣能心甘情愿离开的原因。

段思嫣自也有回礼,乃是十几只小罐子,里面都是大宋罕见的一些花卉种子,其中便有曼陀罗,临走时段思嫣笑吟吟叮嘱,此物虽美,却全身有毒,且莫食用。

赵柽看着一堆瓶瓶罐罐哭笑不得,只好拿去小娘处,小娘看了不由惊讶,问是哪里得来这许多珍罕花种。

赵柽自然不能说实话,只道是南边一个朋友送来,又说那曼陀罗花有毒之事。

小娘不由柔声道:“应是哪位娘子赠予。”

赵柽自笑道:“还是贞娘聪慧,大男人哪里有送花种的。”

小娘看着花种喜欢,如获珍宝收起,说待过了年儿后春暖便种起……

睦州,青溪县,县衙之内。

清溪知县陈光此刻眉头紧锁,他原本也听说了万年镇堨村方腊之事,什么天书符牒,溪映王影,但初不以为意,毕竟乡村地方,崇信鬼神较为常见。

可此刻面前刀笔方世隆说方腊竟偷偷称帝,让他心中便有些惊愕慌恐。

这方世隆乃万年镇里正方有常的儿子,方有常是万年镇乡绅,有地上千亩,生有五子,名号排为“隆熊庚震成”,号称无常五虎。

老大方世隆在清溪衙门为吏,老二方世熊做捕快,方世隆述说万年镇传递过来的消息,并且取信一封,乃是方有常亲笔。

陈光看过信后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原是方腊称帝之事就算隐秘,但天下又哪里有不透风的墙,早在万年镇上传的沸沸扬扬,又有方腊派兵前往镇上士绅家里“借粮借钱”,更加坐实了不轨之心。

陈光看过信后,急忙亲笔写了公文,用了大印,派县尉翁开到睦州府投递。

事过两天,陈光正坐早衙,点卯已毕,见方世隆、方世熊领着一个黑大汉走进公堂来。

三个人到公案前“噗通”一跪,放声痛哭,陈光莫名其妙,看着方世常问道:“方押司,这是怎说,你三人为何大放悲声?”

方世隆哽哽咽咽地哭诉:“小人父亲察知贼酋方腊称帝谋反,就派三弟找我报告,又带来书信,县尊前日看过,谁知那贼在万年镇安下耳目,探知此事,怀恨在心,当晚派贼众二百余人赶至镇上,杀了小吏全家老幼四十八口,抢了钱粮等物,三弟方世庚跳墙才逃得性命,恳求大人火速派巡尉弓兵剿捕,一来给小人报仇,二来为国家除害。”

说罢,又是涕泪交流,头在地下触得咚咚响,方世熊、方世庚也大哭起来,悲痛欲绝。

陈光闻言心中一惊,却猛地一拍惊堂木,恼道:“你三人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且止住悲声,本县已经写动文书,只等州府的兵马一到,定要剿灭反贼,拿住方腊任你弟兄宰割便了。”

方世隆擦了擦眼泪道:“大人,凡事宜早不宜迟。如今不去剿灭,待方腊寇聚众日多,声势日大,那时去剿就难了,此仇何时得报?怕他夺了万年镇,复惦记到县里。”

陈光吸气道:“本县并非害怕贼寇,实在青溪小县,弹丸之地,兵鲜将寡,如何降服他们?倘有疏忽,后悔何及?倘若败了,反而助长了贼焰!”

两旁众吏也一起过来劝慰:“方押司,人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从容商议,如今只是啼哭,于事何补?”弟兄三人闻言这才神色缓和下来。

陈光这时虽然神色镇定,但心中却知事情不妙,急忙又写了两道紧急公文,一道派人送往睦州知州衙门,一道送往杭州浙西安抚司。

他这边刚遣人出去尚未退堂,便有几处紧急文书送到,都是明教教徒抢杀富绅的案子,陈光顿时心乱如麻,散了众人回去后,就是茶饭不思,夜不安眠,唯恐方腊打来青溪,遂下令全城军民轮流巡防,城门昼开夜闭,严加盘诘出入行人。

且说中大夫右文殿修撰睦州知州张徽言,看了青溪县呈报的反情文书,吃惊不小,遂转浙西路安抚使司,又叫睦州兵马总管去检兵打算缉捕。

可此事刚刚做毕,青溪县的紧急文书就象雪片一般地飞来,张徽言即刻心慌,连忙请通判叶居中、兵马总管童淑、和提点刑狱张苑商议。

张徽言看着几人道:“本州管下青溪县万年镇堨村有反寇方腊聚众上万人,杀家灭口,抢掠乡绅资财,这伙贼匪以帮源、梓桐为巢穴,四出侵扰,打家劫舍,非止一端,本州已经急报公文至浙西安抚使司,眼下尚未回文,但恐事情急迫,要先做打算,诸位有何良策可说?”

叶居中闻言道:“本司也不断收到青溪等地的文书,说方腊开始以妖教惑众,拢络敢死的山野愚民,杀官灭富,抢粮劫财,可恨小民好利,相从的甚多,如今已招募亡命之徒万人,这些人藏在深山幽谷之中,若是人少,怕难深入其境。”

兵马总管童淑急道:“二位大人,睦州所辖各巡检司捕盗官兵一共只有几百人,还要防卫地方,若是小盗小匪还可以缉捕,象这样大股的反寇,恐无能为力!”

张苑却摇头道:“童大人也太怯懦了,些小亡命草寇就无力捕捉?童大人若替下官监刑狱事,张某不才,愿提五百乡兵破敌,务要生擒活捉那反贼方腊!”

张知州气道:“张提刑说哪里话,童总管枪马纯熟尚不敢缉捕,何况伱去?且本州全仗这些兵保守,睦州若在,是尽其职,此城若失,是失其职,青溪反贼离此不远,倘若反贼偷袭城池,谁能守城?又岂能擅离!”

通判叶居中连忙道:“几位大人不要争执,捕盗缉寇是上衙的职守,可是睦州力量单薄,难以出兵,既然已经呈报浙西安抚司,那就等兵下来剿捕,另外须具本上奏朝廷,请官家圣裁。”

他是一州通判,自然以此事上达天听为主,至于浙西路那边是否具报,乃是安抚使司的事情。

知州张徽言闻言点头道:“叶通判之有理,这才是万全之策。”

他即刻让人备好纸墨,写明了奏章,派亲信虞侯吴清带着两名州府内差人,疾速快马送往京师,请宰相王黼上奏告急。

这吴虞侯吴清选匹快马,带着两名公差,晓行夜宿,非止一日到了东京,然后走南熏门,又进朱雀门,接着上了河桥,直奔中书省而去。

就在这时,迎面来了一顶四人抬的官轿,吴虞候的马走得太快,回避不及,便是又勒又拽,那马嘶叫,引得官轿停下。

话说这轿子里的人姓余名深,乃算是当朝的相公之一,也曾拜相,几起几落,如今虽然只任了个御使中丞兼侍读,但却是加少保,封丰国公。

余深此刻掀开轿帘,见外面一个虞侯带着差人牵马,马全身湿透,汗气蒸腾,余深一跺脚,轿夫落轿,挑起轿帘,便叫侍从喊那牵马的虞侯过来。

侍从过去怒道:“亏你还是一个府中的干事,不懂得一点规矩,竟敢挡了我家相公的轿子,相公在叫你呢!”

吴虞侯一听相公二字便大吃了一惊,急忙将马交给后面差人手中,走到轿前撩衣便拜,一边叩头一边道:“小人因有紧急公事要送去中书门下,一时鲁莽,挡了相公的道路,还望相公恕罪!”

余深看了看他风尘滚滚模样,说道:“本相不责怪于你,你只说从何处来,到中书门下有何公干?”

吴虞侯急忙道:“回相公,小人是浙西路睦州府中的虞侯,近来因为睦州府青溪县万年镇有方腊造反,僭号称尊,地方无力剿捕,已经去安抚使司求兵,知州张大人派我进京递送奏章。”

余深闻言吃了一惊,连忙问:“那方腊是如何造反的?”

吴虞侯说:“回相公,那方腊初时以明教蛊惑百姓抗租抗税,以后就杀官吏,劫富绅,以帮源、梓桐二洞为巢穴,招兵买马,聚草囤粮,现在已然有万多人,近来又僭号称帝,声势更加浩大,四方匪类来投,扬言要先杀朱勔,后夺开封,老百姓就可以不服花纲徭役、不纳粮,张大人专为此事写了手本,派小人叩请宰相王黼转奏官家。”

余深闻言皱眉暗想,这莫不是花石纲逼反百姓?看明日上朝那王黼奏也不奏?若是蒙蔽官家,老夫便弹劾他一本。

这余深乃与蔡京一党,王黼为了相位与蔡京不和,之前蔡京曾推余深上去,但无几月,便被王黼代之,是以心中愤恨。

想罢,他一脸正色道:“既然是你家大人上奏,那速去中书门下,若王相公不在,就去相府门前侍候,你好及时叩见。”

“谢相公!”吴虞侯磕了几个头退了下来,让过轿子,自家也上马扬鞭直往中书门下。

谁知去了那边果然不在,便记得余深言语,带人直奔王黼府上。

吴虞侯乃是吏从出身,自然知道些相府的规矩,哪怕天大的事情,也要先送常例,然后门房引见。

张徽言派他来时就早有准备,两浙路富饶,不缺这些银两。

吴虞侯打点妥当,又过了半个时辰这才得进,王黼这时却一片睡眼惺忪,原是昨夜与道君皇帝、李邦彦几个饮酒作乐,勉强上朝后回来刚要休息,就闻奏报。

他倒是知道张徽言,原本是蔡京门下,以为派人前来送礼,想要改换门庭,这才勉强一见。

吴虞侯此刻不敢仰视,跪在地下叩头禀道:“相公在上,小人浙西睦州张大人府下虞侯吴清,因有紧急军情,令小人来报,请相爷转奏官家。”

吴虞侯取出奏折,侍从接了过去呈上。

王黼一听不是送礼,便没了半数精神,草草就案上拆书观看。

只见书上写道:臣张徽言谨奏,近来有青溪万年镇方腊,诈言得了天书符牒,串联魔教,煽民造反,已聚众万人,杀官劫财。方腊自称圣公皇帝,改年号“永乐”,封官置将,设三省六部官员,扬言先杀朱勔,后打开封。伏乞官家速遣精兵良将征剿。臣不胜惶恐,恭候圣裁。

王黼看毕,面带怒容,将书往地下狠狠一掷,冷笑道:“你家大人好不晓事,这样的事本相经得多了,动不动就起兵造反,要朝廷发兵遣将,浙西路又非无兵,本相记得浙西路有禁军两千,又有厢军乡兵近万,岂不能平反?你回去转告你家张大人,如今年关将近,却来惊扰圣躬,乃是罪过,若不念他以往劳苦,定要治他个大罪!”

吴虞侯受了一顿训斥,吓出一身冷汗,出了相府立刻离京,连夜取道返回睦州了。

却说道君皇帝早朝紫宸殿,文武大臣分两班站立,殿头官唱问,文武群臣无有一人说话,道君皇帝点了点头,甩袍袖便起驾回宫。

文武百官各依次退出,余深在人群中暗想:“王黼竟敢如此欺君,若来日再隐藏反情不奏,一定弹劾他个误国之罪。”

出了宫城后,他轿子在外假意巡游一圈,便直奔蔡京府上。

蔡府中堂,余深将昨日遇到睦州虞候之事述说一遍,蔡京闻言沉默不语。

他此刻虽然老朽,闻得造反却哪里不知因花石事起,东南近年朱家做大,引得百姓怨声载道,朱家本是由他提携,但如今却为王黼赚去,大利皆为其所得。

可如今朱家尾大不掉,王黼得势,他又老迈,闻余深话后一言不发,便让人搀扶回了后方。

余深未得对策,心中忿忿,第二天早朝,群臣朝贺已罢,他从班中闪出,道:“官家,臣有事禀奏。” ★ tt kan★ ¢ Ο

说完,便将路遇吴虞候得知睦州一事报上,又添油加醋番,弹劾王黼隐瞒军情大事。

道君皇帝闻言大吃一惊,他此时最怕的就是造反,王庆祸乱历历在目,眼下还有田虎未平,听不得这等是非。

王黼这时急忙出班:“官家,余中丞所奏之事臣已听睦州报得明白,盖因浙西山野草民受了点旱灾,缺些粮食,聚集起来打家劫舍,抢掠衣食,因而惊动官府,臣已严责睦州知州张徽言限期捉拿。”

道君皇帝闻言,微微点头,心中松了口气。

余深见他轻描淡写,便又奏道:“官家,臣闻青溪山民为寇,是因年年苦于花纲徭役之故,陛下可降诏罢两浙花石之扰,百姓自安,盗寇自然平息。”

王黼闻言立刻怒道:“官家受花石贡奉,也要罢免,简直是狂悖无礼,余中丞你居心何在?又置官家于何处?”

余深刚要辩解,就看道君皇帝面现不快,冷冷看了他眼,哼一声,直接拂袖起驾回宫去了。

随即,群臣朝散。

第517章 惊变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第470章 绑人,刺杀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560章 惊艳一枪逞雄英第551章 五虎八骑十六彪第39章 东宫宴会第674章 儿女不省心第261章 大破庐州第174章 州桥街市,蜜饯糖糕第620章 大宗师下第一人第512章 钩镰枪,地趟刀第483章 元缨一战,长枪掠火第72章 江山如画,英雄好汉第256章 惑乱军心第431章 设楼冲霄第456章 古城,军制第675章 崇德阁二十四功臣第92章 陇右自此渐风烟第283章 我爹是侍郎第81章 古怪步法第424章 一石二鸟,词惊四座第159章 海袭第426章 成亲,武艺,剑第187章 小楼内的初春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544章 汇聚第612章 发动第95章 但行此事,莫问前程第671章 鲸吸吞海功第319章 白发记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5章 前堂会客第63章 九纹龙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19章 江州城第564章 嫁衣神剑,绝艳一枪第553章 铁扇子第379章 三军将聚第342章 坐镇钱宫,定略朝上第597章 改旗易帜第149章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第268章 第十一剑第363章 夺命之剑,诡诈之计第504章 营中血战第375章 天龙吟第290章 混账啊混账第621章 剿杀第436章 曲信与追踪第50章 铜皮铁骨第324章 庄名称绿柳,宋江进东京第626章 将计就计,反客为主第518章 交手第5章 前堂会客第74章 连擂第26章 战马去向第514章 暗夜经第312章 小楼一夜听风雨第326章 何谓忠心?人生豪赌!丈夫天地间,第470章 绑人,刺杀第533章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第605章 原来朕是大光明神第89章 紫台此去天高阔第287章 继续惩治第573章 天山七剑,神鸷七子第103章 强攻第153章 杀人灭口第281章 不如怜取眼前人第625章 隐秘,仙教,大仙知第473章 天赋,枪法,斗将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386章 英雄岛第488章 交手,探山第305章 我二哥用脚写都比你们强第389章 节外生枝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第234章 选马捡兵第656章 决定,土地第431章 设楼冲霄第585章 势如破竹第152章 独留青冢向黄昏第248章 马上一招第421章 假痴不癫第23章 琵琶亭中尝鱼鲜第180章 出剑有如神第538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48章 顺流,逆流第5章 前堂会客第260章 虎狼于外,暗中窥探,狼烟四起,天第210章 一箭双雕第35章 地下世界鬼樊楼第604章 四猛大战朱仙镇第225章 铁袖拳第260章 虎狼于外,暗中窥探,狼烟四起,天第558章 长枪掠火一战成第60章 你说甚么!第270章 朝中来人
第517章 惊变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第470章 绑人,刺杀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560章 惊艳一枪逞雄英第551章 五虎八骑十六彪第39章 东宫宴会第674章 儿女不省心第261章 大破庐州第174章 州桥街市,蜜饯糖糕第620章 大宗师下第一人第512章 钩镰枪,地趟刀第483章 元缨一战,长枪掠火第72章 江山如画,英雄好汉第256章 惑乱军心第431章 设楼冲霄第456章 古城,军制第675章 崇德阁二十四功臣第92章 陇右自此渐风烟第283章 我爹是侍郎第81章 古怪步法第424章 一石二鸟,词惊四座第159章 海袭第426章 成亲,武艺,剑第187章 小楼内的初春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544章 汇聚第612章 发动第95章 但行此事,莫问前程第671章 鲸吸吞海功第319章 白发记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5章 前堂会客第63章 九纹龙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19章 江州城第564章 嫁衣神剑,绝艳一枪第553章 铁扇子第379章 三军将聚第342章 坐镇钱宫,定略朝上第597章 改旗易帜第149章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第268章 第十一剑第363章 夺命之剑,诡诈之计第504章 营中血战第375章 天龙吟第290章 混账啊混账第621章 剿杀第436章 曲信与追踪第50章 铜皮铁骨第324章 庄名称绿柳,宋江进东京第626章 将计就计,反客为主第518章 交手第5章 前堂会客第74章 连擂第26章 战马去向第514章 暗夜经第312章 小楼一夜听风雨第326章 何谓忠心?人生豪赌!丈夫天地间,第470章 绑人,刺杀第533章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第605章 原来朕是大光明神第89章 紫台此去天高阔第287章 继续惩治第573章 天山七剑,神鸷七子第103章 强攻第153章 杀人灭口第281章 不如怜取眼前人第625章 隐秘,仙教,大仙知第473章 天赋,枪法,斗将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386章 英雄岛第488章 交手,探山第305章 我二哥用脚写都比你们强第389章 节外生枝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第234章 选马捡兵第656章 决定,土地第431章 设楼冲霄第585章 势如破竹第152章 独留青冢向黄昏第248章 马上一招第421章 假痴不癫第23章 琵琶亭中尝鱼鲜第180章 出剑有如神第538章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48章 顺流,逆流第5章 前堂会客第260章 虎狼于外,暗中窥探,狼烟四起,天第210章 一箭双雕第35章 地下世界鬼樊楼第604章 四猛大战朱仙镇第225章 铁袖拳第260章 虎狼于外,暗中窥探,狼烟四起,天第558章 长枪掠火一战成第60章 你说甚么!第270章 朝中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