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十一章 北方军情

bookmark

曹彬神色一肃,威严的目光扫过全场,众人立即便噤声,全场寂静一片。

曹彬这才缓声对叶尘说道:“既然军情没有问题,那么叶兄弟便对我大宋有恩。还请在我营中先安顿下来,等本帅将这军情禀报官家之后再说。”

说到这里,曹彬不等叶尘发表意见,便对左右喝道:“来人!先带叶兄弟换身衣服,然后带到火头军那里吃些东西。好了,其他人都回去吧!”

言毕,曹彬便冲出了帐篷,一众武将和亲兵也紧跟其后散去。

只剩下一名亲兵来到叶尘身前,颇为客气的请叶尘跟他走。

叶尘深知自己虽然不是囚犯,甚至还算是对大宋军队有功,但如今恐怕在一些事情上已经身不由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所以,他没法拒绝曹彬的安排。实事上,他也不想拒绝,因为他此时的确很饿,感觉自己好像能够吃一整头牛。更何况他的衣服真的很破,也需要换一件新衣,那怕大宋军服。

………

………

中军皇帐之中,赵匡胤神色阴沉,他隐隐感觉契丹人不会留给自己太多时间,然而晋阳城久攻不破,北汉国依然存在,此次御驾亲征便不算成功。

便在这时,帐外隐隐传来喧哗声,中间隐隐夹杂着马蹄声。

赵匡胤眉头一皱,喝问道:“外面何事喧哗?”

门口一名亲兵小步跑进来,单膝点地,躬身说道:“官家!有紧急军情,且是曹彬大将军亲自送来。”

赵匡胤神色一凝,隐隐猜到了一些。

中军营地,曹彬亲带十数名亲兵,纵马狂奔,直直向赵匡胤所在皇帐疾奔而来。其中一名亲兵还排在曹彬身前,且背后插着四把红旗,每把红旗上面都写着一个‘急’字,连在一起便是“急!急!急!急!”。

所过之处,人人纷纷躲避,无人敢有怨言牢骚,只因为这是最高等级的加急军情。

一群人距离赵匡胤皇帐十丈外勒马跳下,曹彬跳下马,将亲兵扔在原地,一边向前快步走去,一边大声说道:“快禀报官家,曹彬有重大军情上报

。”

赵匡胤身边的亲兵早已得到皇帐内的指示,一边接过曹彬胯下战刀,一边说道:“曹将军请进。”

曹彬冲进皇帐,单膝点地,行了军中礼,从怀中拿出一个手指粗的铜管,双手呈上,喊道:“官家!北方军情急报………”

赵匡胤闻言,神色一凝,喝道:“快呈上来。”

曹彬旁边早已等待的一名小黄门,快速从其手中接过铜管,一边向赵匡胤快步跑去,一边拔开铜管一头活塞,从中小心抽出一卷薄纸,恭敬的递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快速阅读,神色却越来越凝重,等看完后,眉头已经紧紧蹙起。

“没想到,这位萧皇后不过双十年华,竟然拥有如此智慧,且又不缺勇武,不但借我北伐之势,以名族大义调和国内矛盾,而且将国内矛盾转向我大宋。最主要的是此女还敢亲自领兵南下,犯我大军。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赵匡胤喃喃自语,神色中一半担忧一半战意。

微微思付一阵,赵匡胤神色渐渐恢复平静,对左右说道:“传令全军!军都指挥使以上将领即刻来中军大营进行军议。”

有近八名传令兵答应一声,上马分八个方向奔驰而去。

然后,赵匡胤看了一眼曹彬,说道:“曹卿,你这份军情极为重要,来的也正是时候啊!嗯……传朕旨意!对探得此军情之人军职升两级,赏赐黄金五十两。”

曹彬起身,迟疑了一下,没有将叶尘之事说出。这不是他有意欺瞒皇帝,而是他深知此时此刻官家心中只想着赶在契丹大军来临之前,将晋阳攻破,然后好全力迎战契丹大军。更何况,叶尘之事虽然极为惊异,却也没有达到直达天子的地步,在能够确定这份军情真伪之后,他自己便可全权处理此事。

………

………

很快各路大军军都指挥使以上大将和随驾前来的文官大臣便聚集到了皇帐之中。

经由曹彬将契丹大军军情通报之后,赵匡胤让众人提出半个月之内必须要攻破晋阳城的办法。

众人这些天一边率领部署攻城,一边也苦思破城之

法,多多少少也有些心得和想法。当下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文臣武将争相陈述自己的看法,占多数的意见认为,晋阳城现在已经成为一座真正的孤城,大军围困数重,可以再调兵马,对重点防区组织强攻,前仆后继,不计伤亡,拼死攻打,当能够破城。

宰相赵普坐在一旁,一直没有吭声,且一幅胸有成竹之色。赵匡胤问他可有良策,他却用手指指左神武统军陈承昭,微微一笑,说道:“破敌良策尽在陈将军脑中。”

原来这几日陈承昭去找首辅宰相赵普密议破敌之策,他们策马绕城,查看地势,已经有了一个破城的初步计划,因尚不成熟,还没来得及向赵匡胤禀报。

陈承昭站起来,对赵匡胤抱拳行礼说道:“禀报官家!微臣以为,晋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墙既高且厚,坚固异常,如今防守又十分严密,若是一味强攻,北汉人必作困兽之斗,拼死守城,急切之下很难攻取,纵使能够攻下,也必定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实在是得不偿失,更何况紧接着还要和契丹大军进行恶战。”

赵匡胤知道阵承昭还有下文,急忙问道:“以爱卿之见,该如何破城?”

陈承昭神秘一笑,朗声答道:“左右自有雄师百万,何不借来一用?”

文臣武将们听他这样说,大眼瞪小眼,竟不知所言何意,只有曹彬一幅若有所思之色。

赵匡胤深感奇怪,道:“朕能动之兵马都在这晋阳城外,哪里还有雄师百万可供利用?”

陈承昭道:“汾河水沛流急,奔涌宣泄,狂涛盘旋,浩荡千里。一旦灌入晋阳城中,就如亿万头猛兽一起闯入,当有摧枯拉朽,吞噬万物之势,岂是千军万马所能比拟的?”

一句话,说得众将大臣们恍然大悟,无不欣喜大笑。

赵匡胤同样欣喜不已,连连点头:“水淹晋阳城,的确是好计,好计啊!”

他立即下令,四路大军各抽五千人由陈承昭统领,负责筑汾河大坝,拦蓄汾水,准备水攻。其它各路大军依然攻城,只不过强度兵力减半。

………

………

(本章完)

第五百二十章 攻防十里堡(六)第八百四十五章 巫石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还在忧心的天子和朝廷第九百零五章 峡谷伏击(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夜袭第七百七十二章 河套八县和风力水车第三百零三章 三个人和一只鸟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汉末日之狙击枪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奇门遁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吐蕃沐佛节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势压人(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全军覆灭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此巧合的潘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子震怒第四百九十六章 慕容延钊的不甘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胡三光死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计破三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又投降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叶尘的担忧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宋帝的惊慌第九百九十九章 祥符国皇长子的出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胡三光死了第九百零八章 兰州之死境第二百五十章 宰相府的瓜子金第八十一章 贴身丫鬟第三百四十五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九百三十三章 立功心切第八百六十四章 叶尘讲的故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越王的信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赵德昭的一石二鸟之计第五百一十四章 党项两万骑兵第六百零九章 天地异变第四百七十二章 死亡狙杀(一)第五十三章 十条规定第九十九章 灭门案元凶第五百零五章 圣堂暗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一真经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丹皇帝第二百八十章 百里夜袭(三)第六百九十章 难缠的黑骑第三百零八章 上钩的鱼也可伤人第四百六十章 突出重围(上)第二百五十章 宰相府的瓜子金第九十八章 楚州官场第三百七十三章 弥勒教的真正阴谋第六百六十六章 杀还是不杀(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土不服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鸨木金花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战前夕第六百四十章 魏王的杀机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唐第一世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种悬殊的厮杀(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党进投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流寇七大匪首第十一章 北方军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跟踪第四百一十章 岸边黑影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好前景和钱景第五百零四章 叶尘心中的阴影第四百八十六章 吕馀庆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封府的手段第八百九十九章 军议伏击第十七章 夜袭第九百七十四章 精忠报国第四章 秘密河湾第二百一十三章 山岳上人的心计手段第七百零五章 辽国的阳谋第七十八章 天子的不满第六十一章 赎身与纳妾第七百零一章 立国称帝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丹皇帝第三百五十五章 鬼竹林第四百五十六章 潘美的反应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武胜军(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花钱如流水第二百九十章 黑血蛊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异变终于出现第八百五十八章 人肉炸弹与恐怖袭击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一真经第八百五十五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段思岳身死第八百二十四章 侵略者都会用到的手段第五十四章 曹彬的命令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千禁军的馒头第五十六章 天子的敲打第一千零二十章 世事之变幻莫测第四百五十二章 各种悬殊的厮杀(五)第三百零七章 追踪第七百三十四章 国策与军团换防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思烟的替身第九百四十九章 兵变第九百八十一章 追杀第五百八十一章 屠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百四十一章 异毒第七百八十八章 十万辽军去了何处第八百零一章 银州第四百九十五章 黄雀是谁第一百七十八章 九大名捕第九百零一章 惨烈之白虎军团(中)
第五百二十章 攻防十里堡(六)第八百四十五章 巫石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还在忧心的天子和朝廷第九百零五章 峡谷伏击(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夜袭第七百七十二章 河套八县和风力水车第三百零三章 三个人和一只鸟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汉末日之狙击枪威第一百八十四章 奇门遁甲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吐蕃沐佛节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势压人(下)第八百九十四章 全军覆灭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此巧合的潘美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子震怒第四百九十六章 慕容延钊的不甘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胡三光死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计破三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又投降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叶尘的担忧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宋帝的惊慌第九百九十九章 祥符国皇长子的出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胡三光死了第九百零八章 兰州之死境第二百五十章 宰相府的瓜子金第八十一章 贴身丫鬟第三百四十五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九百三十三章 立功心切第八百六十四章 叶尘讲的故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越王的信心第六百五十三章 赵德昭的一石二鸟之计第五百一十四章 党项两万骑兵第六百零九章 天地异变第四百七十二章 死亡狙杀(一)第五十三章 十条规定第九十九章 灭门案元凶第五百零五章 圣堂暗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一真经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丹皇帝第二百八十章 百里夜袭(三)第六百九十章 难缠的黑骑第三百零八章 上钩的鱼也可伤人第四百六十章 突出重围(上)第二百五十章 宰相府的瓜子金第九十八章 楚州官场第三百七十三章 弥勒教的真正阴谋第六百六十六章 杀还是不杀(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土不服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鸨木金花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战前夕第六百四十章 魏王的杀机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唐第一世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种悬殊的厮杀(四)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党进投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流寇七大匪首第十一章 北方军情第七百五十二章 跟踪第四百一十章 岸边黑影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好前景和钱景第五百零四章 叶尘心中的阴影第四百八十六章 吕馀庆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封府的手段第八百九十九章 军议伏击第十七章 夜袭第九百七十四章 精忠报国第四章 秘密河湾第二百一十三章 山岳上人的心计手段第七百零五章 辽国的阳谋第七十八章 天子的不满第六十一章 赎身与纳妾第七百零一章 立国称帝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丹皇帝第三百五十五章 鬼竹林第四百五十六章 潘美的反应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武胜军(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花钱如流水第二百九十章 黑血蛊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异变终于出现第八百五十八章 人肉炸弹与恐怖袭击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一真经第八百五十五章 正旦大朝会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段思岳身死第八百二十四章 侵略者都会用到的手段第五十四章 曹彬的命令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千禁军的馒头第五十六章 天子的敲打第一千零二十章 世事之变幻莫测第四百五十二章 各种悬殊的厮杀(五)第三百零七章 追踪第七百三十四章 国策与军团换防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思烟的替身第九百四十九章 兵变第九百八十一章 追杀第五百八十一章 屠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百四十一章 异毒第七百八十八章 十万辽军去了何处第八百零一章 银州第四百九十五章 黄雀是谁第一百七十八章 九大名捕第九百零一章 惨烈之白虎军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