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节 惑敌

送走马扩之后,呼延庚又对站在一侧的宣赞布置任务,留他守汾州。

宣赞长期作为呼延庚的军务主管,呼延庚也无需交代太多,他命令宣赞守汾州,叮嘱道:“记住,不论我去打太原,抑或打忻州,汾州都是我的倚仗。没有汾州,我军深入敌后,就变成了孤军,势必遭到索虏的八面围截,前不可进,后不可退,死路一条。你守住了汾州,就是保住了我从忻州退回的通道,就是护住了我的命脉,明白了么?”

宣赞挺胸昂首,慷慨答道:“末将生,汾州在。末将死,汾州在。”

呼延庚点了点头:“此次我自不能留主力与你,只能为你留下鄜延军的一个指挥。居民稀少。昨日粗略统计了城中人口,万人出头。前几日他们去修葺城门、城墙,我走之后,防务万万不可放松。爱民是必要的,却不可有妇人之仁。”

“末将谨记。”

“城中存粮尚有多少?”

“在汾州缴获存粮四千余石。”

四千余石,够呼延庚麾下一万两千人支撑一个多月。

“那给你留下一个指挥一个月的口粮,其余我带走。”

日常行军,步卒自带三日之粮,骑兵带的多些,够五日所用。,每人一条干粮袋,挂在身上、或者挂在马上。里边装的炒面,不重,炒好的,就着水就能吃,方便,还非常顶饥。

其余的粮食,就靠辎重运输了。

呼延庚道:“传令平阳,叫张经制送粮过来。”

三言两语安排过接防的诸项事宜。

宣赞欲言又止,终于忍耐不住,拾起来马扩旧话,说道:“宣帅,攻打忻州事关重大,马防使的担忧有道理,千万不可……”

呼延庚挥了挥手,道:“我心中有数,你下去吧。趁有空闲,先去熟悉下城周的地形,做好守城措施。需得防备索虏不死心,再来反扑。”

宣赞不敢再劝,躬身退下。

南面,陕州前线,金兵帅帐。

完颜娄室在建炎二年三年,接连着在陕州李彦仙手上吃了两场败仗,建炎三年那一场更是被李彦仙带着八百人,单刀对白刃把粮草给烧了,老脸丢掉了鸭子河。

这一次,完颜娄室除了带着本部,还带了同样数量的签军,在陕州外围稳扎稳打,将宋军出城偷袭的路线都封死,陕州城池在望。要说金兵的进度不慢,因为除了外围城镇,李彦仙尚且依据山川,另外设置有连营十三处,多的数千人,少的几百人,如今残存下来的寥寥无几。

然而,完颜娄室对战况并不满意。

“眼看又是新年了,我军能今年之内能打下陕州么?”他自问自答,“以为父看来,绝无可能!可恨,李彦仙屡次与我做对,却不能食其肉,寝其皮,我七水部的威名,岂可任其作贱。我已是年过六旬,汉话讲已经要知足常乐,可是你们,没有部落的威名,如何保得儿孙的荣华富贵”

完颜活女道:“大人不必焦躁。李彦仙只是有些诡计,其实并不善厮杀,我大金兵也不怕李彦仙正面对打。陕州用兵之道,在谨慎,不可冒进。爹爹,陕州城好打,把李彦仙布在城外的连营一扫,爹爹切勿着急,稳扎稳打即可。”

完颜活女已经显示出了为将的能力,但完颜娄室并不欣喜:“若是只有陕州一城,自可慢慢攻打。可是,还有粘罕、兀术、银术可几人比着呢,谁打下来地盘就是谁的。咱们在云中陕西争不过粘罕,这陕南豫西可得赶紧抢下来。”

“孩儿听闻呼延庚抢了汾州,银术可要脑袋疼了。”

“呼延庚,哼,前年神水峡之战,为父急于脱身,没有和他计较,孩儿,你加紧攻打汾州,若是拿下了陕州,便去河东找呼延庚的晦气,也从银术可手上分一杯羹。”

完颜活女凛然遵命。

完颜娄室,完颜活女两父子对呼延庚还是有些印象的,最开始太原之围,呼延庚救去了王禀,完颜活女带人去追,就在呼延庚手上折了一阵。

靖康汴梁之围,呼延庚以守城首功名震天下,完颜娄室终于把呼延庚对上了号。

后来在神水峡,呼延庚又堵住完颜娄室一次,幸好其余宋军未能及时赶到,完颜娄室父子逃出生天。

直到呼延庚打下了半个河北,完颜娄室深感后悔:“早知道此人如此难缠,就该拼着损失,在神水峡解决掉他。”

但完颜娄室是个果决的人,从不去做无用的后悔。呼延庚在河北与完颜阿骨打的嫡系子孙捣乱,完颜娄室也有些幸灾乐祸。

完颜娄室素有名将之姿,他分析了呼延庚以往的战例,总结出个共同之处,那就呼延庚其实没什么计谋。从守汴梁开始,纯粹靠精兵利器。

完颜娄室自恃勇猛,不怕呼延庚兵精,对于战场上出现的利器,他也想到了些应对方法。

完颜活女年纪轻,他倒是憋着一股劲,要和呼延庚,以及那个歩鹿孤乐平一较高下。

完颜娄室父子又极其有耐性,战机到来前,他可以百般隐忍;战机一至,稍纵即逝间,他能够果断出军。

在碰不到呼延庚的时候,他们父子将豫西到陕南这一带看作自家地盘,专心拔除李彦仙这颗钉子。

经过几次挫败,终于将李彦仙围在陕州,只要扫清城池外围,就能将李彦仙瓮中捉鳖。

万没料到,呼延庚竟出现在了汾州!

完颜活女凝神沉思,道:“父亲大人所说,定是妙计,孩儿就先活捉李彦仙,再去干掉呼延庚。只是不知道呼延庚的目标是汾州呢,还是别有所图。”

“汾州这种小城,绝非他的目标。”完颜娄室用刀在桌面上剜出几个坑,“南有平阳,北有代州,他定然是想将宋军的这几个城池连成一线。”

活女赞同:“不错。探马来报,呼延庚曾大肆宣扬,说要攻打忻州。”

“忻州北通雁门关,若是为父领军,也是要打的,不过他又放言说要打太原。”

第四节 体系第四十六节 旋风第十二节 南山贼二百四十六节 围城第九十七节 义军第三十一节 太行山东麓第四十七节 陛见第四十节 定制第二十五节 平阳第二十节 练兵第二百四十一节 南返第三十八节 孟津第七十一节 肃正讨伐第三十节 沁水第四十九节 任命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七十六节 生变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节 过江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一百零六节 意识形态第四十三节 韩家第二十一节 偏厢第二百一十九节 储君第二百三十一节 失计第一百三十九节 邓州第一百四十三节 回汴第一百五十八节 受困第七十八节 新留守第二百二十七节 冒险第一百四十八节 历史名城第二十节 练兵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一百四十五节 募民第二百五十九节 旧法第三十九节 金眼彪第一百四十二节 一碗粥第九十四节 秦桧第十一节 义胜军第二十七节 家破第一百六十四节 车间生产队第三十五节 杀阵第五十三节 解脱第四十七节 司农寺第六十一节 飞狐陉第九十六节 盟议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九节 皇帝失踪了第一百九十五节 首谋第六十六节 茂德第三十一节 前阵第一节 平阳之围第五十六节 河岸第八十九节 赵构第十八节 收税第八节 激进第一百六十九节 遍地烽火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第十三节 塘沽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四节 祝家庄第二十三节 董平第八十九节 赵构第一百三十九节 邓州第一百一十七节 断我一臂第九十九节 幼犬对弱鸡第一百四十一节 齐州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第九十二节 萧墙第一百九十二节 耳光第一百四十九节 夺泗第五十五节 混乱第八节 激进第一百零八节 智真长老第二十三节 围歼第三十五节 年底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第六十六节 茂德第五十六节 河岸第五节 溃兵第二十五节 平阳第一百零九节 过赵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第二十七节 王渊第十八节 宋第六十四节 联姻第十一节 义胜军第六十二节 代州第三十七节 明志第五节 溃兵第五十节 青眼虎第六十一节 飞狐陉第一百二十八节 阶官与军衔第五节 河间第七十一节 肃正讨伐第七十节 夺权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一百五十一节 淝水第二百五十七节 解释第八十六节 嗣业第九十七节 义军第一百一十六节 调查第五节 河间
第四节 体系第四十六节 旋风第十二节 南山贼二百四十六节 围城第九十七节 义军第三十一节 太行山东麓第四十七节 陛见第四十节 定制第二十五节 平阳第二十节 练兵第二百四十一节 南返第三十八节 孟津第七十一节 肃正讨伐第三十节 沁水第四十九节 任命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七十六节 生变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节 过江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一百零六节 意识形态第四十三节 韩家第二十一节 偏厢第二百一十九节 储君第二百三十一节 失计第一百三十九节 邓州第一百四十三节 回汴第一百五十八节 受困第七十八节 新留守第二百二十七节 冒险第一百四十八节 历史名城第二十节 练兵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一百四十五节 募民第二百五十九节 旧法第三十九节 金眼彪第一百四十二节 一碗粥第九十四节 秦桧第十一节 义胜军第二十七节 家破第一百六十四节 车间生产队第三十五节 杀阵第五十三节 解脱第四十七节 司农寺第六十一节 飞狐陉第九十六节 盟议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九节 皇帝失踪了第一百九十五节 首谋第六十六节 茂德第三十一节 前阵第一节 平阳之围第五十六节 河岸第八十九节 赵构第十八节 收税第八节 激进第一百六十九节 遍地烽火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第十三节 塘沽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四节 祝家庄第二十三节 董平第八十九节 赵构第一百三十九节 邓州第一百一十七节 断我一臂第九十九节 幼犬对弱鸡第一百四十一节 齐州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第九十二节 萧墙第一百九十二节 耳光第一百四十九节 夺泗第五十五节 混乱第八节 激进第一百零八节 智真长老第二十三节 围歼第三十五节 年底第二百二十六节 拖延第六十六节 茂德第五十六节 河岸第五节 溃兵第二十五节 平阳第一百零九节 过赵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第二十七节 王渊第十八节 宋第六十四节 联姻第十一节 义胜军第六十二节 代州第三十七节 明志第五节 溃兵第五十节 青眼虎第六十一节 飞狐陉第一百二十八节 阶官与军衔第五节 河间第七十一节 肃正讨伐第七十节 夺权第十节 战长安(二)第一百五十一节 淝水第二百五十七节 解释第八十六节 嗣业第九十七节 义军第一百一十六节 调查第五节 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