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御审

刘娥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满脸的威严看不出一丝的喜怒哀乐。“李策,你自己说一下事情经过。”刘娥淡淡说道。

“是,太后。”李策躬身答道,然后他详细地把当日的情形又描述了一遍,他知道刘娥此人极为精明,在历史上与武则天、吕雉齐名,所以不敢隐瞒,当下一五一十说了。

“官一奇死了?”刘娥听后问道。

李策一呆,怎么连太后都知道他?

“唉,是老身对不住他。”刘娥长叹一口气道。

当年辽军大举入侵中原,官一奇一箭射死辽军先锋,大挫其锐气,宋军将士士气高涨,一举打败辽军,官一奇也在那时军中扬名,时真宗皇帝当朝,真宗亲自赏赐了他一把弓,就是后来传给李策的“铁臂”。

此后每次辽军入侵,都是官一奇做先锋,他与辽军先锋激战,从未输过,只可惜后来因为斩杀时任宰相王钦若的小儿子王林,遭到报复。当时真宗已逝,刘娥根基未稳,只得牺牲官一奇,把他从一个禁军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抗辽先锋贬为边军的一个都指挥使。此后刘娥忙于政务竟一直忽略了此事,刚才听李策说起官一奇的名字,她才想起王钦若已经倒台很多年了,官一奇却一直没被召回。

李策大奇,太后那一丝转瞬即逝的自责之情,没能逃过他的眼睛,前世做银行客户经理,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揣摩对方心理,很明显太后在听到官一奇的时候情绪有些波动,再结合她的表现,应该是同情官一奇。

一些老臣却是心里明白这番历史,宰相丁谓已经暗暗皱起了眉头,张士逊等人却是心内大喜,看来太后颇念旧情,那此事就有转机了。

“老身不懂军事,曹玮你来说,刺探军情需要一个都指挥使去吗?”刘太后问道。

“回禀太后,刺探军情人数不宜多,通常派五六探马、探子前去即可,着一都头率领。”曹玮答道。

“众位大人,十多年前一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可还记得王钦若?”太后问道。

“自然记得,真宗朝的宰相。”老臣们答道。

“哼,若是老身没记错,何瑞年与王钦若关系非同寻常吧?”太后看向宰相丁谓道。

丁谓今年六十四岁,乾兴元年就被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现在虽然年事已老,可在朝中的地位依然不减当年,即便是太后和赵祯皇帝对他也是礼遇三分。

当年真宗驾崩,留下孤儿寡母,皇帝年幼,真宗遗旨刘娥辅政,不少大臣群起反对,刘娥就是有丁谓的支持才站稳了脚根,这几年她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也已渐渐赢得天下士人的认同。

宰相丁谓也借此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朝中遍布他的门羽。除了陈尧佐、张士逊等老臣敢反对他外,其他的大臣都选择依附于他。

“回禀太后,何瑞年乃是王钦若外甥。”这层关系,朝中尽人皆知,丁谓也没必要隐瞒。

“这就是了,何瑞年这么做未免有公报私仇之嫌。”太后说道。

“太后圣明,老臣也觉得此事蹊跷。”丁谓附和道。

张士逊、陈尧佐等人却是一愣,丁谓今日这是怎么了?怎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丁谓又道:“若是查明何瑞年确实公报私怨,必要严惩,此其一,其二,李策藐视军法,私开城门,置全城百姓性命于不顾,也不可轻饶,老臣认为二人皆有罪,都应严惩。”

李策暗骂这老东西阴狠,为了打击政敌,不惜丢卒保车,宁愿弃了何瑞年也要拿下自己!

张士逊等人张口结舌,丁谓不愧是老狐狸,这番以退为进令他们竟无从反驳。

●ttκa n ●C〇

丁谓一生精于算计,眼看今日刘后出面,便马上行此计策,拿何瑞年来换李策,以此堵住太后的嘴,也堵住群臣的嘴。丁谓势大不差那么一个何瑞年,何况还是一个草包,弃了就弃了,但若能趁机拿下李策,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政治震慑。

近些年来,以张士逊为首的少数官员,屡屡跟他唱反调,但却从未敢公开跟他叫板。可自从陈尧佐回京后,这帮人就蠢蠢欲动,今日他们借着这次事件就是想跟自己较量较量,所以今日务必要狠狠打压他们,这样才能镇住那些敢与自己作对的人,也让一些中间派,看清形势,依附于他。

李策暗叹丁谓果然好手段,瞬间就能把不利于他的形势逆转,还借此强化了自己的威严,陈尧佐等人虽然正义,但论到政治手段却还跟丁谓差得远。

只不过盛极易衰、过刚则折,丁谓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这个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不明白?只怕是身在局中,当局者迷了。历史上对丁谓的评价颇有争论,不过他最终的谢场也是颇为落寞,李策知道宋仁宗时的宰相不是丁谓,恐怕丁谓如日中天之时,也离败亡不远了……

“李策也是救人心切,何瑞年如此胆小,而且是他公报私怨在先,李策也是被逼无奈,何况他先后立过几次大功,朝廷一直没有好好地奖赏他,怎么能因为这次犯了错就把以往的功绩都一笔抹去呢?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卿还年少,宰相不如就给他一次机会。”赵祯开口道。

群臣哗然,天子居然亲自开口为这小子求情了!太后刘娥和陛下竟一齐为他开脱!

丁谓暗皱眉头,陛下如此没有眼力,太后求情,老夫已经退了一步了,陛下你却还出来说情,岂不是置老夫的颜面于不顾?今日这事已经不仅仅是惩不惩治李策的事了,而是两大势力的较量,我若低头岂不是怕了张士逊他们?日后岂不是会有更多的人敢反对自己?

“陛下,法外无情,尤其是军规如山,违者必究!此先例不能开。”丁谓斩钉截铁道。

赵祯气得脸发青,这老头如此强横,真是不识好歹。

“丁谓,太后和陛下都已经说了,你还如此顽固,岂是人臣之道?”张士逊开口指责道,本来形势不利于他们,可既然陛下都开口了,那就有了新的借口。

“张大人,老夫尚且称呼你一声大人,堂堂宰相你就这样直呼名讳吗?”丁谓冷脸说道。

张士逊不说话,丁谓对太后和赵祯一拜继续道:“老臣一片赤心,全为大宋社稷着想,请太后、陛下体谅。”

老奸巨猾,尽往自己脸上贴金,李策暗骂道,这等场合,没有他说话的资格,他有自知之明,并不敢开口。

“老身知道宰相一片苦心,宰相不要多想。”刘娥开口安慰道,可李策看得出刘娥隐隐有一丝不悦。

赵祯冷着脸不说话,他毕竟年少,不愿意掩饰自己的情绪。

“宰相此言差矣,难道满朝文武就只有您一心为公?我等不也是全为了大宋社稷吗?”陈尧佐站出来说道。

李策暗赞一声漂亮,丁谓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无限拔高,拔到江山社稷的高度,已经无法再去指责他,唯有的办法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老夫当然相信陈大人也是一心为公,可不管怎么说……”

“够了!”丁谓还在夸夸其谈,却被一声断喝打断。

赵祯气得站起来,指着丁谓道:“到底朕是大宋的皇帝,还是你丁谓是?!”

赵祯这么一说,群臣纷纷惶恐地跪倒在地,一时大殿之上噤若寒蝉。

丁谓愕然,他怔怔看着怒气冲冲的赵祯,慌忙跪倒在地磕头道:“老臣有罪,望陛下恕罪!”这个时候不是争辩的时候,只有乖乖服软才能令赵祯消气,丁谓为官多年,这个道理他是懂的。

刘娥鲜有地目光严厉地瞪着赵祯,这孩子今日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把宰相得罪了,弄得满朝大臣都跟皇帝作对,谁来给他治理天下?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众位大人平身,皇儿年幼,说话不知轻重,宰相大人莫要往心里去。”刘娥竟舍得面子亲自赔礼。

如此一闹,丁谓再不好说什么,他就是再跋扈,也不敢再令赵祯下不了台了,刚才若不是太后让他顺坡下台,他还不知怎么收场呢。他虽然势大,可这样公然跟皇帝作对,绝对是离死不远了,这个道理他懂,所以他起身后就低头退到了一旁,不再言语。

张士逊和陈尧佐也是极为惊讶,赵祯登基近十年,从来都是大臣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未见他发过这么大的火,今日就为了一个李策,他居然敢跟宰相翻脸!

“朕认为李策无罪,请大娘娘定夺。”赵祯说道。

刘娥见他倔强的样子,心知今日若是不顺了他的心意,此事还不知怎么收场,这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如此执拗。再说官一奇身死,自己也是内疚地很,不追究凶手也就罢了,倘若再连李策也一并问罪了,岂不是寒了一众武官的心?想到官一奇在真定府一待就是十年,而且是最年富力强的十年,本来大有建树的抗辽先锋,最后竟落得这般下场,朝廷欠官一奇的。

刘娥虽早就不满丁谓的所作所为,可现如今他丁谓的势力如日中天,她实不愿过早与他翻脸,倘若把他逼急了,他率群臣要求自己还政于赵祯,让自己退居后宫,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哼,这天下是赵官家的,他一个丁谓再怎么说也只是个人臣,老身已经够容忍他了,他若是再不知进退,就彻底翻脸吧!

刘娥很快打定了主意,皇家的威严还是要维护的。

“曹将军,你认为呢?”刘娥问道。曹玮是枢密院的人,既不是宰相的人,也不是陈、张派别的人,但显然他是武官,天然得与官一奇相近,而且李策今日是他带来的,刘娥这般问他,显然已经是偏向李策了。

“功过相抵,不予追究。”曹玮淡淡说道。

太后看了看宰相,丁谓此时就如老僧入定,垂手而立,不发一言。

“好,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李策无罪。”刘娥毕竟年事已高,坐得久了有些疲乏,她不再拖沓,很快下了懿旨。

李策终于暗松一口气,妈的,折腾了许久,终于回归自由身了!

第159章 樊楼风波第56章 摩尼教第82章 闹事的人第163章 准备贺礼第97章 花魁选亲(二)第154章 决战第76章 三把火第168章 技惊四座第9章 情急救人第127章 大展身手第48章 借粮第185章 一片废墟第138章 一展身手第22章 斩立决第43章 校场比武第81章 抢粮食、发粮食第29章 学武第127章 大展身手第156章 扭转战局第197章 原由第121章 联手退敌第73章 遗产之争第154章 决战第112章 贵人搭救第49章 斗法第74章 真相第136章 赵祯的心事第13章 大街斗殴(一)第33章 乾坤心法第136章 赵祯的心事第122章 秋后算账第186章 弹劾赵吉第38章 官震惹祸第34章 升官发财第142章 再起风波第136章 赵祯的心事第100章 狂怒第56章 摩尼教第98章 力挫众人第194章 按察使之争第91章 惩治恶霸第137章 考校第88章 大比武(一)第63章 奇袭蔚州(六)第55章 虚机道人第52章 杀鸡儆猴第13章 大街斗殴(一)第88章 大比武(一)第133章 竟然是你?!第140章 出师第一战第99章 入幕之宾第33章 乾坤心法第24章 陡变突生第88章 大比武(一)第204章 比拼掌力第135章 又遇赵沁儿第195章 赵吉的阴谋第188章 将计就计第195章 赵吉的阴谋第62章 奇袭蔚州(五)第45章 这就是我的兵?第93章 爆满的食客第190章 大相国寺第188章 将计就计第95章 大闹醉风楼(二)第2章 小娘子第192章 逆经洗髓第167章 辽使的难题第109章 暴怒第167章 辽使的难题第165章 赵祯的礼物第118章 阴谋第165章 赵祯的礼物第56章 摩尼教第33章 乾坤心法第168章 技惊四座第91章 惩治恶霸第114章 赢盘缠第159章 樊楼风波第138章 一展身手第191章 玄通大师第55章 虚机道人第97章 花魁选亲(二)第142章 再起风波第170章 都虞侯第140章 出师第一战第75章 新官上任第96章 花魁选亲(一)第8章 钓叟(二)第135章 又遇赵沁儿第51章 易州县衙第111章 初审第119章 中毒第1章 再世为人第23章 刑场第196章 赵祯来访第195章 赵吉的阴谋第192章 逆经洗髓第166章 辽国使者
第159章 樊楼风波第56章 摩尼教第82章 闹事的人第163章 准备贺礼第97章 花魁选亲(二)第154章 决战第76章 三把火第168章 技惊四座第9章 情急救人第127章 大展身手第48章 借粮第185章 一片废墟第138章 一展身手第22章 斩立决第43章 校场比武第81章 抢粮食、发粮食第29章 学武第127章 大展身手第156章 扭转战局第197章 原由第121章 联手退敌第73章 遗产之争第154章 决战第112章 贵人搭救第49章 斗法第74章 真相第136章 赵祯的心事第13章 大街斗殴(一)第33章 乾坤心法第136章 赵祯的心事第122章 秋后算账第186章 弹劾赵吉第38章 官震惹祸第34章 升官发财第142章 再起风波第136章 赵祯的心事第100章 狂怒第56章 摩尼教第98章 力挫众人第194章 按察使之争第91章 惩治恶霸第137章 考校第88章 大比武(一)第63章 奇袭蔚州(六)第55章 虚机道人第52章 杀鸡儆猴第13章 大街斗殴(一)第88章 大比武(一)第133章 竟然是你?!第140章 出师第一战第99章 入幕之宾第33章 乾坤心法第24章 陡变突生第88章 大比武(一)第204章 比拼掌力第135章 又遇赵沁儿第195章 赵吉的阴谋第188章 将计就计第195章 赵吉的阴谋第62章 奇袭蔚州(五)第45章 这就是我的兵?第93章 爆满的食客第190章 大相国寺第188章 将计就计第95章 大闹醉风楼(二)第2章 小娘子第192章 逆经洗髓第167章 辽使的难题第109章 暴怒第167章 辽使的难题第165章 赵祯的礼物第118章 阴谋第165章 赵祯的礼物第56章 摩尼教第33章 乾坤心法第168章 技惊四座第91章 惩治恶霸第114章 赢盘缠第159章 樊楼风波第138章 一展身手第191章 玄通大师第55章 虚机道人第97章 花魁选亲(二)第142章 再起风波第170章 都虞侯第140章 出师第一战第75章 新官上任第96章 花魁选亲(一)第8章 钓叟(二)第135章 又遇赵沁儿第51章 易州县衙第111章 初审第119章 中毒第1章 再世为人第23章 刑场第196章 赵祯来访第195章 赵吉的阴谋第192章 逆经洗髓第166章 辽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