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节 男儿何不带吴钩

岳飞是最后一批抵达熙州结河川义勇军营地的战士。原本在一个月的例行新兵训练中,他名次极其优异,该是在两个月前就出发的。不想就在即将踏上征途的时候,他的授业老师周侗和父母家人正好搬至了宋家庄。

在义勇军中,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会受到赏识,岳飞也不例外。留守大营的宋义以让他与家人团聚为由,硬生生将岳飞留下在营地协助训练步军。对于这件事情,岳家人自然欢喜,岳飞却无可奈何。在济州的停留的三个月中,岳飞的心早就飞到了大宋的西北,那儿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热血沙场,好男儿志向施展的目的地。

宋江早在自己离开的时候,就交代了紫鹃,一旦岳飞的家人来到,要优先安排下来,不能有丝毫的轻待。紫鹃不明白自己夫君为什么对一个无名小卒如此看待,但这并不妨碍她将岳家人和周侗安排得妥妥当当。

周岳两家人从河北搬迁至京西一路上的担忧,轻易的被宋家的女主人化解了。如沐春风般的关怀,早就安排好的整洁房舍,几份优渥的职事,当即打消了他们的所有顾虑。在宋家庄的遭遇,比起他们原本在河北汤阴县的生活,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分别。

岳飞临行之前,父亲岳和、母亲姚氏千般叮嘱自己的儿子,此次西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危,同时既然得蒙侯爷的赏识,在军中一定不能让侯爷失望。老师周侗对来到宋家庄,也是欣慰得很。在宋家民军身上,他看到了北伐燕云的希望,这里是他真正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

义勇军的令行禁止,严格紧张但有人情味的训练,和大宋的其他军队截然相反。年迈的周侗在来到宋家庄之后,随即投入到热火朝天的训练之中。身为箭术教官的他,活像个懵懂的少年,整日里脸上挂满了笑容,哼着朗朗上口的军歌进进出出。

这里应该是大宋朝所有立志报国军人们的乐土,在这里士兵们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没有官长对士兵的辱骂,更没有百姓对武人的歧视。兵就是民、民既是兵,兵民如同一家,难以区分。周侗很庆幸,白发苍苍的他行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却找不到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在他失望的回家准备颐养天年之际,却重新找到了一生夙愿。

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岳飞终于获准跟随最后一支商队出发了。宋义很不舍得这个年轻人,岳飞天生就是一个当兵的材料,弓马娴熟枪法出众,训练不怕苦能够严格遵守军纪。比其他刻苦训练的兵士更强的地方,是岳飞的好学不倦,他时时刻刻都在向老兵们学习战阵之道。

宋义听说他从小还熟读过兵书,有自己的一套行军打仗的想法。要不是大首领临走之前交待过,宋义和郑魔王如何也不会防岳飞离开的。虽说西北更加重要,可济州府的大营也是极为缺人的。 wωω● Tтkǎ n● ¢o

从前战场上存留下来的老兵,十之七八都征调去了西北,留守宋庄的基本都是没有上过阵的新卒。不过宋义和郑魔王的时间还很多,有几年的时间让他们来锤炼新军。

宋义和郑魔王算不得什么大将之才,两人都是贫苦出身,大字不识得几个。说起来识字的事情还是从军之后的事了,义勇军中所有的士兵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要学会两千个字,要能书写普通的书信才算合格。

这种奇怪的考核标准,让许多人都看不明白,这当兵吃粮和读书认字又有什么关联,难道说会写字的兵上了战场能比不识字的强些?不少人把这一条奇怪的军规,归入宋江的书生意气,谁又能真正知道济宁侯爷的苦衷。

一支真正的强大军队,必须是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军队,有一支强大士官队伍的军队,一支有强烈荣辱观念的军队。要达到所有的这些条件,都必须要求士兵能够有一定的文化,能够接受思想的灌输。

在一千年前的社会,所谓的家国天下,其实只是士大夫的事情。真正老百姓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家与族,至于国家社稷之类,和家族比起来是可以忽略的。中华五千年来,直到民国时期,依然是家族思想占了社会的主流。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个巢指的并不是国,而是家与族。

宋江并不敢去幻想凭借一己之力去快速改变社会,但是做总是要比不做的好。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

相比较宋义他们,还有一个更加郁闷的人,那就是吕方。

吕方被大首领宋江指派去管理那一千多的水手,他更发的无法理解这个命令有着什么样的含义。要说编练水军他是明白的,可自古以来水军都是争胜于江河湖泊,为何要让他带人到这茫茫的大海中去和老天争斗。

大海和大江大泊截然不同,海上无风都要起三尺浪,航行几天都看不到陆地一眼。可算让自认水性很不错,熟知水战方略的曾经水盗大头目苦不堪言。

也有不郁闷的,陈启孟和周平两强联手,把登州的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不到数月的功夫,远洋船队就扩充到了拥有大海船二十多艘,水手船夫上千人。不仅高丽跑了两次,连遥远的东面倭国贸易业列入日程了。

最后一支义勇军商队,在三月期限的倒数第二天赶到了,经过十余次的盘查之后开进了熙州义勇军大营。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所有的战士热血澎湃。那纵横驰骋的快意,是原本在济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济州的训练场,方圆不过三四十里,几千人马训练起来就显得拥挤了,哪里比得上这处数百里的宽广平原,可以任由数万大军从事各种训练。从第一批到最后一批士卒到来,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差,已经可以明显的区分出来各队各营的骑术上下之别了。

在训练场上,每一个团队之间都在相互攀比竞争着,所有统管后来团营的统领们对士兵训练愈加严厉,争强好胜的习惯使得他们不能忍受别人的丝毫轻视。

不过在今天,训练场少了很多的声音,所有营团级别的军官都消失了。中军大帐内正在召开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义勇军身在西北的中高级将领们,除了大首领宋江缺席之外,全部列席其中。

四一节 宋三郎的消息十六节 雨过天晴六一节 意想不到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第九节 边帅之怒五十节 来人止步二七节 五回岭四五节 早到的援兵七二节 周侗六九节 生性凉薄第四节 对策第四节 惊吓惊喜三八节 秀州之战(五)二四节 变化之道六二节 信使到四十节 秀州之战(七)第七节 独钓江秋九十节 简单不简单第三节 意外之患四九节 局势十七节 二娘归来十四节 一个改变历史的契机四九节 局势三一节 霜刀首战五十节 来人止步一百节 斡离不和金兀术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三五节 金牌使者六十节 怨军五十节 候蒙之约二六节 针锋相对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五一节 招降四三节 秀州之战(十)二一节 苏州石生第六节 方略六九节 金国使团的遭遇二四节 螳螂捕蝉三五节 秀州之战(二)四七节 杀将令五十节 来人止步九四节 不扔下一个兄弟十四节 一个改变历史的契机六十节 怨军二三节 可怜的李纲十一节 情非得已三二节 四步成诗六三节 淮南盗平七八节 夺城!七四节 献俘(中)二五节 黄雀在后第五节 北伐与成亲的关系第二节 计划天成二四节 战苏州(三)三五节 一将功成万骨枯十二节 乔迁新居八二节 纵敌二四节 战苏州(三)五二节 话不投机五二节 话不投机一零一 劝留三二节 四步成诗二一节 小心善后五五节 郓王府邸四五节 秀州之战(十二)四一节 秀州之战(八)六二节 信使到三七节 即见分晓二十节 结拜大哥第八节 为他而变!五三节 死三十节 毁灭五七节 谋士吕将十三节 迎难而上五七节 谋士吕将五三节 苏州城下第一节 忙碌第三节 意外之患四八节 没到时候十一节 反客为主五一节 北伐必败二一节 济州义勇七八节 夺城!三七节 计划外的变化二五节 黄雀在后六四节 捷报第四节 对策八七节 亲卫队的愿望第三节 收兵二九节 计算中的失败六四节 捷报六六节 都是嚣张惹的祸第一节 一梦千年五二节 定局三六节 大宋义勇先锋军十七节 生存之战十五节 双姝认主第五节 女人多麻烦七四节 献俘(中)二二节 一拍即合
四一节 宋三郎的消息十六节 雨过天晴六一节 意想不到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第九节 边帅之怒五十节 来人止步二七节 五回岭四五节 早到的援兵七二节 周侗六九节 生性凉薄第四节 对策第四节 惊吓惊喜三八节 秀州之战(五)二四节 变化之道六二节 信使到四十节 秀州之战(七)第七节 独钓江秋九十节 简单不简单第三节 意外之患四九节 局势十七节 二娘归来十四节 一个改变历史的契机四九节 局势三一节 霜刀首战五十节 来人止步一百节 斡离不和金兀术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三五节 金牌使者六十节 怨军五十节 候蒙之约二六节 针锋相对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五一节 招降四三节 秀州之战(十)二一节 苏州石生第六节 方略六九节 金国使团的遭遇二四节 螳螂捕蝉三五节 秀州之战(二)四七节 杀将令五十节 来人止步九四节 不扔下一个兄弟十四节 一个改变历史的契机六十节 怨军二三节 可怜的李纲十一节 情非得已三二节 四步成诗六三节 淮南盗平七八节 夺城!七四节 献俘(中)二五节 黄雀在后第五节 北伐与成亲的关系第二节 计划天成二四节 战苏州(三)三五节 一将功成万骨枯十二节 乔迁新居八二节 纵敌二四节 战苏州(三)五二节 话不投机五二节 话不投机一零一 劝留三二节 四步成诗二一节 小心善后五五节 郓王府邸四五节 秀州之战(十二)四一节 秀州之战(八)六二节 信使到三七节 即见分晓二十节 结拜大哥第八节 为他而变!五三节 死三十节 毁灭五七节 谋士吕将十三节 迎难而上五七节 谋士吕将五三节 苏州城下第一节 忙碌第三节 意外之患四八节 没到时候十一节 反客为主五一节 北伐必败二一节 济州义勇七八节 夺城!三七节 计划外的变化二五节 黄雀在后六四节 捷报第四节 对策八七节 亲卫队的愿望第三节 收兵二九节 计算中的失败六四节 捷报六六节 都是嚣张惹的祸第一节 一梦千年五二节 定局三六节 大宋义勇先锋军十七节 生存之战十五节 双姝认主第五节 女人多麻烦七四节 献俘(中)二二节 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