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峰回路转

宋江吟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出自清代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虽比不得盛唐佳作,但在后世也算上层,特别这时做个应景实属难得了。

这诗一成,李县令当即拍案叫好,张通判也是频频颔首。

李县令有些感慨道:“好诗!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通俗文白可意境深远,不过有些萧瑟之意,三郎翩翩少年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怎作这遁世孤寂之语?”

张通判也道:“前日里侯相公也有此问,三郎答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观此句有些不通,似乎是曲词牌,不知三郎能否让我一睹为快,”说着期盼的望着宋江。

宋江心一横,盗就盗吧,以后的各位文人豪客实在是对不起了,想毕说道:“那小子就用这曲词给几位大人下酒,几位品鉴看可堪入味。”

李县令端起酒杯说道:“以词入酒,大雅之事。”几人呵呵一笑,都端起了酒杯。

宋江端着杯子漫步着,一步一句唱了起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采桑子是辛弃疾晚年隐居上饶所作。

这词一出,三人相视一眼,都是一饮而尽。“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张通判执壶又给自己满上一杯,一口饮尽,“好词啊,道尽世间诸多无奈,三郎这曲词可饮百杯啊。”

李县令奇道:“三郎,你年纪轻轻怎的如此老气横秋?这不当是你这般年纪应发之语。”

宋江端起酒杯也是一饮而尽,然后一躬到地说道:“几位大人听我一言,三郎本也是声色犬马天真浪漫,自小习学诗书,也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几人听着却是附和,张通判道:“少年荒唐,本当如是,那有什么变故不成?”

宋江又道:“小子家住八百里水泊岸边,每每泛舟泊中,读书吟诗乐在其中。可惜近年水泊里盗匪丛生,终日里打家劫舍,将这泊边的百姓害得困苦异常,小子家中也是数次遇到水泊匪盗,天幸有惊无险。小子每日看着远亲近邻受那无法无天之徒迫害,心中苦闷难以言表。”

李县令也点头道:“这水泊里的确匪盗群生,伤天害理的事情时有发生。只可惜这些盗匪狡猾的很,一旦官军围剿就遁之千里,或隐居人群,实在无可奈何啊。”

赵县尉心想,这戏肉来了,该当我说几句了,“两位大人,”赵县尉站起身抱拳行礼,“对这些匪盗,三郎有一个想法对我说了,我也觉得甚好,只是需大人们点头才能行事。”

张通判和李县令顿时来了兴趣,这水泊的盗匪是每任地方官员都头疼的,一直找不出法子来遏制,现在听说有办法了,哪能没有兴趣?两人都示意赵县尉快说。

不料赵县尉却看了宋江一眼,示意由他来说,这其中缘由是因为赵县尉见宋江得两位大人青眼,更得了朝中侯相公赏识,年少大方又文采斐然,以后前途肯定不可限量,是以刻意结交。

宋江见三人都看着自己,也不推辞,朗声说道:“小子闻西北河北诸路,为抵御外寇百姓均结社自保,东南西南也有先例,便想出这个法子,泊中水匪,多的一二百一帮,少的三五十一伙,俱不联合,也不通消息,各顾各来欺负百姓,咱们郓城县在水泊边十几村庄,壮丁也有五六百人,如能结成一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何惧区区水匪?不光不惧,各庄中渔民不少,若能同气连枝,互通消息,运作的好还能将水匪一网打尽!还我八百里水泊一片安宁。”

赵县尉一旁附和道:“两位大人,三郎所说有理,郓城百姓素为水匪所苦,实为每庄人丁不多况且没有武器防身难以抵御,要能结社,必能大大缓解匪情,将来州里官军若有所行动也可配合,事半功倍。”

李县令思考一番,本就对宋江大有好感,况且他说的也是实情,加上赵县尉大力赞成此事,如果真能管用也是他的一番政绩,就算没什么用处,至少也没有坏处,于是点头,“说的也有些道理,百姓结社保境安民,也曾有过先例,这也算一个好办法,不知通判大人怎么看?”说着转头看着张子建。

张通判沉吟道:“法子算是一个法子,办得好也许真能平了这匪患,办得不好也没甚么害处,只是这事我等都做不了主,须得京东西路安抚使并济州府尹大人点头方能成事。”

宋江跨前一步,躬身道:“还请通判大人县尊大人玉成此事,在下定感激不尽!”

张通判言道:“你宋江不过一介布衣,都能为百姓着想,我身为朝廷官员一州的通判哪里还会躲着?既然是好事,我一定尽力去办,李县尊的意思呢?”

李县令当然愿意,急忙道:“这几日我便行公文去府衙申报府尹大人。还望通判大人关说一二。”

张通判点头道:“这事自然的,你们且放心。”

宋江大喜,“若是能成,小子先替这受苦的百姓感谢两位大人。”

张通判面带微笑,李县令却又问道:“赵县尉,若是能成,所立民军你可有首领人选?”

赵县尉随即答道:“我看宋三郎文武双全,何必去找,就是这民军首领不二人选。”

宋江心里激动万分,这便是他这段时间以来最想得到的结果。手上有了一只军队,才有改变历史的力量,虽说这还是民军,可没有火苗哪来的燎原大火?

他也自请缨道:“要是几位大人看得上,宋江必竭心戮力,保我百姓一方平安。”

不料上座两位齐齐摇头,张通判说道:“不可,三郎文采出众,有勇有谋岂可拘泥于这种事情,今年十一月末便要乡试,现不足二月时间,你要静心温习功课,不可胡思乱想。”

宋江急道:“启禀大人,小子尚未入学,怕是不能参加。现乡亲受苦,宋江如何能置身事外?”

张通判只是摇头,责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你满腹经纶,不想着如何报国,却争这民军的团头,要是应了你,岂不是毁了你这大好才学?”

李县令在旁也是对宋江的话不以为然,他关切的对宋江说道:“你尚未入县学无关大碍,明日我与教谕说一说,你自去县学见他,建个学籍也就是了。”

两人都是好心,要知道这大宋最是重文轻武,满堂的朱紫都是文人,就连领军的统帅,也都是文人。要是宋江真要在朝堂上发展,这民军的首领万万当不得的,一当上就再脱不了武将的帽子,以后再想有什么发展是难上加难。

张通判痛心疾首,好好的学子,偏偏想着当民军的头子,不是自毁前程是什么?李县令就更不答应了,好不容易所辖出了个当朝亚相都赏识的才子,若是科举中第,何等的荣耀?一个民军的团首去哪随便找不到一个?一个文采出众的士子可就难找了,何况这个还是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将来在朝中必能成为奥援,孰轻孰重?

可谁又知道宋江根本就没想过科举的事情,就算想过凭他的真学问,那是稳稳考不上的,他也就能盗用几首诗词,至于四书五经那是一窍不通!就算考上又怎么样?这北宋只有几年光景了,他能几年就爬到牧守一方的位置上去?不可能的。

所以他根本就没想过什么科举。可现在这两位一片好心的坚决不同意,宋江感觉欲哭无泪,费尽心机办成了这桩事,却卡在这了。这两位大人不答应,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这可该怎么办?

四一节 精忠报国四八节 出塞曲十八节 机密大事十七节 也是个太监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七六节 提前的计划十三节 访客不断七二节 周侗二三节 诱敌五一节 北伐必败一零一 劝留十七节 也是个太监六六节 都是嚣张惹的祸六八节 婚事第十节 聪明的王大人五七节 小涧双锁二八节 男儿心如铁第五节 女人多麻烦二四节 变化之道四三节 秀州之战(十)一零一 劝留第九节 书房定策四九节 一触即发三十节 宋江觐见二九节 水泊梁山五九节 仇!五十节 候蒙之约第七节 失踪的公主二七节 人神共愤二七节 不过江东四一节 精忠报国二七节 五回岭十九节 规矩初立第六节 人不寐二八节 后事第七节 失踪的公主十一节 带人犯九四节 不扔下一个兄弟十四节 姐弟相见三七节 刀剑与口舌五二节 变故七六节 提前的计划第四节 惊吓惊喜三一节 霜刀首战十三节 大战略四二节 笑渐不闻七三节 献俘(上)十五节 各怀心思二八节 绝户之计十六节 备战东南二二节 黯然销魂者六六节 捷报还是遗书?五五节 郓王府邸五三节 去是不去第三节 有人见你九五节 跟我一起去死二五节 新任府尹第六节 人不寐六八节 万般纠结五二节 话不投机十三节 大战略七十节 悬崖钢丝十一节 带人犯第四节 求田问舍七十节 可怜无定河边骨三三节 暗变五五节 郓王府邸六七节 尔虞我诈四六节 染血标旗二十节 反省自己七六节 笑谈燕京城第四节 求田问舍三一节 霜刀首战五三节 苏州城下四一节 秀州之战(八)十二节 男儿何不带吴钩十五节 双姝认主五八节 韩世忠四七节 方腊的急中生智二十节 攻还是守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二七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六节 针锋相对十四节 一个改变历史的契机秀州之战(三)一零一 劝留第四节 对策五六节 大牢三二节 进城十六节 雨过天晴二十节 一团和气三七节 秀州之战(四)二六节 针锋相对二四节 变化之道五一节 北伐必败二四节 战苏州(三)四八节 大事不好第七节 争先恐后第一节 盟主吕方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
四一节 精忠报国四八节 出塞曲十八节 机密大事十七节 也是个太监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七六节 提前的计划十三节 访客不断七二节 周侗二三节 诱敌五一节 北伐必败一零一 劝留十七节 也是个太监六六节 都是嚣张惹的祸六八节 婚事第十节 聪明的王大人五七节 小涧双锁二八节 男儿心如铁第五节 女人多麻烦二四节 变化之道四三节 秀州之战(十)一零一 劝留第九节 书房定策四九节 一触即发三十节 宋江觐见二九节 水泊梁山五九节 仇!五十节 候蒙之约第七节 失踪的公主二七节 人神共愤二七节 不过江东四一节 精忠报国二七节 五回岭十九节 规矩初立第六节 人不寐二八节 后事第七节 失踪的公主十一节 带人犯九四节 不扔下一个兄弟十四节 姐弟相见三七节 刀剑与口舌五二节 变故七六节 提前的计划第四节 惊吓惊喜三一节 霜刀首战十三节 大战略四二节 笑渐不闻七三节 献俘(上)十五节 各怀心思二八节 绝户之计十六节 备战东南二二节 黯然销魂者六六节 捷报还是遗书?五五节 郓王府邸五三节 去是不去第三节 有人见你九五节 跟我一起去死二五节 新任府尹第六节 人不寐六八节 万般纠结五二节 话不投机十三节 大战略七十节 悬崖钢丝十一节 带人犯第四节 求田问舍七十节 可怜无定河边骨三三节 暗变五五节 郓王府邸六七节 尔虞我诈四六节 染血标旗二十节 反省自己七六节 笑谈燕京城第四节 求田问舍三一节 霜刀首战五三节 苏州城下四一节 秀州之战(八)十二节 男儿何不带吴钩十五节 双姝认主五八节 韩世忠四七节 方腊的急中生智二十节 攻还是守三二节 意外的误会二七节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六节 针锋相对十四节 一个改变历史的契机秀州之战(三)一零一 劝留第四节 对策五六节 大牢三二节 进城十六节 雨过天晴二十节 一团和气三七节 秀州之战(四)二六节 针锋相对二四节 变化之道五一节 北伐必败二四节 战苏州(三)四八节 大事不好第七节 争先恐后第一节 盟主吕方四十节 不从号令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