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合围关中

凤翔府。

大战过后,满目疮痍,遍地尸体,孤零零的战马,荒野徘徊,不愿离去。

一场恶战得胜的宋军来不及休整庆祝,新的军令再次下达。

军营内,众将齐聚,左军都统制姚仲宣布进军命令。

“金军主力经此一败,已军心势气!大帅有令,左军向西进攻,乘胜追击,一个月之内夺取临洮府,以防西夏夺城。吴挺,率你部明日先行,十天之内,务必夺取秦州,打通西进道路!”

“得令!”吴璘之子左军副都统制吴挺,起身接令。

“杨宋,你率后军五千人,驻守凤翔府,确保粮道通畅,必要时西进支援!”姚仲继续下令。

“得令!”后军统制杨宋起身接令。

“其余将官听令!各部休整两日,两日之后携带粮草军资,全军西进!”姚仲再下一令。

“得令!”众将官起身,异口同声。

左军聚将,布置任务,中军也没有闲着。

中军将营内,同样是将官齐聚。

只听中军都统制明复道:“凤翔府之战,金军损兵数万,四散而逃,一路向西逃往秦州、临洮府,一路向北逃往平凉、原州,还有一路向东逃回京兆府。方才去帅府见过大帅,议定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时间,应乘胜追击,我们中军向北追击,将金军残兵赶出平凉府,赶出原州,收复旧地!寒冬马上就要来了,我们时间不多,全军休整两日之后立即北上,争取一个月之内收复原州、平凉府!金人必败,西夏肯定会趁火打劫,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拖延一时半刻,原州、平凉府等地就有可能被西夏人抢先一步夺去,到时候麻烦就大了。所以追击金军残兵的紧迫性,大家一定要明白,回去之后,各部自行召集军中骨干做好追击歼敌动员。”

“得令!”众将意气风发,齐声接令。

“凤翔之战,我军虽然大胜,但伤亡也不小,此次追击敌军,是成是败,关键在于追击速度,为避免伤兵拖延行军,行动不便的伤兵全部留在凤翔府,各部要严查,不得弄虚作假,你们告诉他们,留在凤翔府的伤兵,由帅府统一安排,不必担心。”

...........

中军营内聚将,右军也在部署军事行动。

“关中金军主力已经逃回京兆府,足足三万人,如果放他们北上平阳府或是东出函谷关,我们就无法向朝廷交代。大帅有令,右军两万人即刻东进,直取京兆府,将金军困在关中!”

“将军,京兆府那么大的地盘,我们就两万人要困住三万人,太难了吧?”

“此事不必担心,京兆府各州各县几乎没有金人驻军,京兆府金军为保活命已经抱成一团,一定会坚守大城。放眼整个关中,京兆府金军已成孤军,绝对不敢随意突围。只要我们拖住他们十天半个月,襄阳、南阳方向的大军就能出现在京兆府,据报他们已经动身十多天了,正在翻山越岭。除南阳、襄阳援军外,东边洛阳和平阳府都会派出军队扼守黄河渡口,斩断金军逃跑的幻想。因此,我们两万人只需要堵住金军西进和北逃之路,他们就是我们嘴里的肉!”

“将军,襄阳、南阳有多少援军?平阳府都夺下来了吗?”

“襄阳、南阳大军有吴拱亲自率领,兵力不少于两万,都是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精锐。平阳府应该已经拿了下,据报半个多月前他们已经用四万大军围困平阳城,平阳府辖下其余州县全部收复,金军守军困居在一座没有援军的孤城坚持不了几天。退一步说,就算平阳城还没攻克,平阳金军自身难保,也根本不可能支援京兆府。可以说,如今不管是京兆府还是平阳府,都是我们的肉,只要我们速度够快,等拿下京兆府,而后东进或北上都能再立新功!”

“将军,我们马上出发吧,说不定半路上还能追上逃跑的金军!”

“好。众将听令!一个时辰之后,大军开拔,目标京兆府!”右军都统制高声下令。

“得令!”右军众将齐声接令。

秦岭东部余脉,群山之中,有一古县,名曰卢氏。

卢氏县建县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数千年来未曾更名,更未撤销过建制,北临黄河,东接洛阳,西依商州,南通南阳,距离四地都只有百里距离,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交通也较为便利,是由南面进入函谷关的必经之路。

靖康之乱以来,此地便归金人占据,之前南阳都在金人手中,卢氏县便不被重视,自宋金于汴京议和之后,此地便变得重要起来,金军随后派遣重兵驻守,日夜堤防宋军从南阳北上,攻入函谷关。

然而,金军有准备,宋军也有筹谋。

中原多忠义之士,他们不从金人压迫统治,几十年来,有无数人向西进入秦岭群山之中,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每到宋金大战,他们便以义军身份攻击骚扰金军,为宋军正面战场提供情报和物资帮助。

金人退出汴京后,按地界划分,秦岭群山之中的虢州、商州,仍归金国,卢氏县归虢州管辖,自然还是金国的土地,虽然有部分百姓、义士悄悄出山,逃至南阳、洛阳,但绝大部分拖家带口,难以迁徙,最终还是留在原地。

汴京想要收复所有故土,收复燕云十六州,想借道卢氏县进入函谷关,自然不会放着秦岭群山之中的无数忠义之士不用。

这么多年来,朝廷一直跟他们有所接触,粮食、武器都有所供给,只待时机一到,便把他们收编过来,编入朝廷大军。

成为宋军正式编制,吃皇粮做大官,这也是山中义士的心愿,毕竟报效朝廷只凭一腔热血不行,老婆孩子还是要养的,高官厚禄,也是他们所求。

所以在北定八年七月,大宋与金国彻底决裂,撕毁八年前签订的和议盟约之后,秦岭之中,卢氏县附近各山头义士很快组成一支五千余人的义军,三天之内,便攻陷了卢氏县城。

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又多次打败从虢州赶过来支援的金军,死死守住了虢州进入卢氏县的通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终于等来了大宋出兵虢州的消息。

八月下旬,南阳宋军先头部队三千人抵达卢氏县,并带来了朝廷的封赏诏书,卢氏县义军编入大宋正轨军,换上宋军衣甲,主要首领封官为将,继续领兵,宋军接管卢氏县城。

九月中旬,南阳、襄阳两万大军在都统制吴拱率领下进入秦岭山中,下旬赶至卢氏县。

帅府之内,众将经过短暂商讨,吴拱拍板定音:“分兵商州太拖时间,粮草运输不便,寒冬一到,大雪封山,便无法及时赶到京兆府。我们应当立即北上攻下虢州,夺下函谷关,而后会同洛阳驻军一部,西进华州,彻底粉碎关中金军东逃平阳府的企图,若时间允许,还能会同各路大军将金军彻底围困在京兆府!各部听令,即刻准备,明日申时三刻准时出发,北上虢州,攻克函谷关!”

“得令!”众将齐声接令。

隔天,天朗气清,两万大军从卢氏县出发,分前、中、后三军,携带必要的口粮,进入秦岭余脉山中,北进虢州。

北上虢州一条路,一路上,金军沿途设置阻击阵地,但由于兵力悬殊,双方稍一接触,金军便弃阵而逃,甚至有些守军直接逃散山中,或是投了宋军。

虢州金军里的宋人、汉人实在不少,统兵官又专门让汉人士兵进山驻守,吃不饱不说,还要受蚊虫叮咬,这种明显的区别对待,早就让混饭吃的底层士兵心中不满。

卢氏县被义军攻下之后,有些金军中汉人、宋人便悄悄来到卢氏县,投了义军。

如今大宋大军北上,沿路守军自然全无斗志,纷纷弃守奔逃,或降了宋军。

四天之后,前军走出秦岭山脉,抵达虢州城南二十里处,与守在此处的几千金军形成对峙。

金军不敢主动出击,宋军可半点不惧,当天夜间,义军中的义士打头,宋军精锐在后,向金军营寨发起进攻。

守军与宋军前军兵力虽然相当,也各有作战准备,但两军士气相差悬殊,激战不到半个时辰,金军便弃营而走,逃往虢州城。

是夜,夜色昏暗,为防金军撤退半路设伏,宋军未曾趁胜追击。

第二日,中军、后军相继赶到,前军方才继续向前探路。

不日,吴拱便率领南阳、襄阳两万余将士赶至虢州城下,休整准备两日,随即发动攻城之战。

虢州金军久在关中,几十年来没有多少征战经验,加上士气不高,底气不足,虽占据城池,却也根本无法抵挡宋军精锐进攻。

三日后,虢州城破,金军一支数千人西逃华州,虢州被吴拱收复。

宋军进入虢州城,函谷关不战而下,关外洛阳守军一部入关中,接管函谷关、虢州城。

至此,汴京西部屏障归于大宋朝廷之手,再无金军出关威胁汴京之忧。

吴拱部休整两日,补充粮草物资,而后迅速西进华州。

十月开始,宋军三面合围关中,关中金军大势去矣。

第135章 汤鷽之疑第512章 税赋之忧第766章 一拍两散第54章 出发第151章 标语宣扬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419章 军演章程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715章 对耗国力第272章 亲人来了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372章 关键证词第324章 李耕的难题第393章 三个媒人第69章 以枪结缘第99章 烧光了第237章 消灭路霸第671章 溃逃第217章 手到擒来第265章 一堆烂账第315章 破局之计第398章 骁骑军第303章 筹划行动第29章 初见知军第126章 别了第163章 宣威军建成第190章 夜会汤鷽第180章 汤家六娘第726章 赵昚疑虑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385章 托付利益第754章 御驾亲征第33章 人心本善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199章 泉州圆房第333章 重返钦州第36章 杀戮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96章 传讯自救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359章 凶案数起第105章 单独补试第330章 毫无头绪第271章 矿石作画第583章 引诱反叛第321章 围堵四门第739章 合围关中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255章 分头准备第575章 准备打仗第259章 首笔交易第751章 罢兵回撤第341章 报到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509章 匆匆再见第186章 准备离营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316章 两关敌情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458章 全军集训第200章 授官任职第298章 深入敌后第735章 请缨雁门关第618章 三战一身第789章 合围燕京第39章 虎头岩第424章 暗中调查第694章 老帅凋落第563章 孟氏姐妹第415章 劝告警告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777章 运河冰碎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372章 关键证词第360章 药铺掌柜第485章 问话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551章 包办婚姻第756章 使臣挑衅第449章 分化从众第594章 巡视建康第533章 争相采购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525章 预演补漏第261章 闻香品茗第357章 银子买错第663章 北方对峙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314章 又取两关第184章 亲训新军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755章 驳斥腐臣第90章 三十二人第20章 上门收钱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504章 调离临安第659章 攻取城池
第135章 汤鷽之疑第512章 税赋之忧第766章 一拍两散第54章 出发第151章 标语宣扬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419章 军演章程第173章 再到泉州第715章 对耗国力第272章 亲人来了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372章 关键证词第324章 李耕的难题第393章 三个媒人第69章 以枪结缘第99章 烧光了第237章 消灭路霸第671章 溃逃第217章 手到擒来第265章 一堆烂账第315章 破局之计第398章 骁骑军第303章 筹划行动第29章 初见知军第126章 别了第163章 宣威军建成第190章 夜会汤鷽第180章 汤家六娘第726章 赵昚疑虑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385章 托付利益第754章 御驾亲征第33章 人心本善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199章 泉州圆房第333章 重返钦州第36章 杀戮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238章 撤退逃命第96章 传讯自救第559章 甜茶受捧第359章 凶案数起第105章 单独补试第330章 毫无头绪第271章 矿石作画第583章 引诱反叛第321章 围堵四门第739章 合围关中第540章 船上遇故人第255章 分头准备第575章 准备打仗第259章 首笔交易第751章 罢兵回撤第341章 报到第516章 再接回易第509章 匆匆再见第186章 准备离营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316章 两关敌情第426章 不醉不休第458章 全军集训第200章 授官任职第298章 深入敌后第735章 请缨雁门关第618章 三战一身第789章 合围燕京第39章 虎头岩第424章 暗中调查第694章 老帅凋落第563章 孟氏姐妹第415章 劝告警告第568章 升官太快第777章 运河冰碎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372章 关键证词第360章 药铺掌柜第485章 问话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551章 包办婚姻第756章 使臣挑衅第449章 分化从众第594章 巡视建康第533章 争相采购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525章 预演补漏第261章 闻香品茗第357章 银子买错第663章 北方对峙第266章 以儆效尤第314章 又取两关第184章 亲训新军第115章 一言是非第755章 驳斥腐臣第90章 三十二人第20章 上门收钱第487章 合情合理第504章 调离临安第659章 攻取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