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淮河之战(1)

随着越来越响的马蹄声,淮河北岸扬起一阵阵尘土。终于,一员脚胯骏马,身着盔甲的金将跃入我的眼帘。那金将突然发现了淮河对面的宋军,急忙勒住了急驰的战马,顿时战马发出一声清嘶,棱立而起。金将身后陆续赶上一队队骑着战马,手拿长枪、旌旗的金兵,他们在金将举手示意下,纷纷勒马止步。霎时,马嘶声四起,战马口中喷出的粗气,在他们前面形成了一层薄雾,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两里长的骑兵墙。

终于来了,我心中想道,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的战场,我不禁为这种充满了悲壮和死亡气息的气势所震撼。

“嗯?难道是仆散揆和?用仆散揆和作先锋,看来这次金军是势在必得了。”看着敌方旗上书着“仆散”两字,那披花美女自言自语地说道。

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意识到我身旁还坐着个丫头。嘿,跟着这千军万马比起来,一个人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我身旁的这位。

“差不多一万人左右,一夜狂奔,旌旗不乱,士气高昂。号令之下,全军动作整齐划一,果然是精兵。”

啊,闻言我吃惊地下巴都快要掉了下来,我怎么看这一万人跟余玠的三万人差不多,我还以为敌军的四万骑兵都来了呢!不过仔细一看对面的骑兵,便知道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觉了,原来这一万人都是骑着高头大马,再加上马与马之间都间隔一个马位,所以才让我产生一种有四万人的错觉。但我却不敢表现出来,免得身边那位又笑我没见识,不过最让我难过的,还是我自己也觉得我在冷兵器作战方面的经验实在太少了。

这时,只见对面的金将一声令下,众金兵纷纷下马,牵着马儿列队向前。

见此,我顾不得被嘲笑,不解地望向身边的披发美女。

“哈……果然是个新兵,还好你碰到我,就让我当一回便宜师傅吧!”那女子得意地笑道:“你可听好了。这些骑兵经过一夜的狂奔,手脚必定已经麻木了,此时为了应付不久就有可能发生的大战,下马步行却是一种最好的松筋锻骨的方法,同时也可以让战马得到充分的休息,这个仆散揆和果然名不虚传。”

唔,想不到这丫头倒也有些见识,如果不是这么野蛮地话,呵呵……

“报……”一名骑兵飞奔而来,行至一老将马前不远处,便飞身下马、跪地,动作一气呵成,他边喘着粗气边说道:“完颜将军,我军前锋于淮河北岸被宋军所阻,看敌军旗号应是余玠所属的三万崇捷崇锐军。”

“余玠的崇捷崇锐军?”完颜赛不难以置信地看着跪在马前的兵士道:“你们可有看得仔细?”

“敌旗上所书确是‘余’字,看列队的五千余骑军和约二万五千步军,正是崇捷崇锐军的编制。”

“哈……”完颜赛不大笑道:“余玠小儿自找死路,我也乐得送他一程。”

“将军,小心其中有诈。”徐格在旁劝道。

“军师多虑了,我料那余玠一介武夫也使不出什么计谋,此次定是因为军师的买粮、断粮道之计,使得余玠不得不兵行险着。但以余玠三万余人便想阻我大军南下,也未免太小看我大金铁骑了。传我军令,命前锋军立刻搭建浮桥,等待中军一同渡河。”

“是!”骑兵应声上马而去。

古代的浮桥有很多种,有用船舰或木筏、竹筏、皮筏架设。但最简单、实用的,就是用木筏架设。由于古代森林到处都是,所以木材可以就地取用,只要砍下七、八根圆木用绳索绑在一起,便是一个木筏了。再在水中将各个木筏绑在一起,在上面铺上平板,一座浮桥就制成了。此时仆散揆和便是用这种方法,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便架设好了五座宽三米有余的浮桥。仆散揆和心里闪过一丝疑惑,照常规,宋军应在自己架设浮桥之时进行阻挠才对,但宋军至始至终也没有前进一步,这让仆散揆和有一种过于顺利感觉。不过不管他们玩什么花样,等中军一到,什么都解决了,毕竟敌方只有五千骑兵和二万五千的步兵。虽然我们为了在第一时间赶到楚州,而将三万步兵远远地丢在后面,但这里方圆几十里都是平原,四万骑兵对付这些宋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奇怪,为何不阻止金贼架设浮桥呢?据说是个名叫郑言的出的主意,却别让他害了全军人的性命。”

啊……听到身旁那个丫头提到了我的名字,我不禁吃了一惊。

“喂,你认不认识那个叫郑言的啊?”

“不……不认识,不认识。”我忙双手乱摇。

也许是听到了上面的说话,下面传来了郭朝进等人的苦忍着笑的怪声。

“真不知爹爹是哪根筋不对,竟然会对那个郑言言听计从。如果此次爹爹有什么闪失,哼!我饶不了这厮。”那野女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晕,这女人不会是余玠的女儿吧,我……我早该想到了啊,除了余玠还有谁有本事生出嗓门这么大,又这么野的女儿啊,哇……我的命好苦啊!

原来此女正是余玠的女儿,名叫余思涵。余玠少时轻狂,因打架而杀死一名老翁出逃。正当余玠穷困潦倒之际,却有一个女人对他不离不弃,她就是余思涵的母亲。只可惜红颜命薄,正当余玠投靠了赵葵,生活开始好转时,她却因难产而死,只留下余思涵和余玠父女两人相依为命。此后余玠对她始终不能忘怀,誓不再娶,给女儿取名余思涵,便是思念其母的意思。

因为余玠在家乡留有案底,所以不敢将女儿送回家乡让亲属眷养,只能将她带在身边。也正因为余思涵是在军营中长大的,所以平时总是喜欢舞刀弄棒的,性格也和军中兵士一般粗野、豪放。余玠因为有一个这样的女儿,平时少不了被人取笑,所以余玠对这个女儿是又爱又恨,但想想这也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心中常常会有些内疚。又见女儿好武,也就常常教些行军布阵的兵法,却没想到余思涵在这方面极有天份,现在虽说只有十八岁,但已大有青出于蓝之势。

呜……呜……对面的金兵斥侯一个接着一个地吹响了牛角,好像是在传递着什么消息。

“来了。”?余思涵这时脸上露出少有的凝重之色,一双美目目不转睛地望着远处的山头。

没有马蹄声,没有马嘶声,只有淮河的流水声,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渐渐地,一阵滚雷在众人耳边响起,持久不断,还有渐强之势,漫天的烟尘挡住了太阳的光芒,几乎只是一瞬间,漫山遍野的骑军便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如果说仆散揆和一万骑兵的到来,是一次地震的话,那么这一次就是火山爆发,迸发出来的熔岩充斥着整个北岸,一眼望不到头。

“哈……”看着淮河对面的宋军,完颜赛不放声大笑道:“这就是余玠的崇捷崇锐军吗?不过如此而已。”

“将军,不可轻敌啊!”徐格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宋军这次看起来好像是来送死的,就算余玠再怎么无谋,也不会笨到这个地步吧。

“呵呵……军师请看。”完颜赛不指着己方遍地的铁骑,对徐格说道:“一百年前,便是这些大金的十余万好儿男,打得北宋百万大军丢盔弃甲,连徽、钦二帝也被我们掳到金国。现在我军虽只有四万铁骑,但宋军却只有三万。我若怕了他们,我还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先祖。哈哈,余玠小儿想以淮河阻我大军南下,别说有浮桥,就算没有浮桥,只要我军投马鞭于河里,便可成桥了,何险之有啊。传令下去,弓、驽手沿江布阵,护着前军渡河,前军渡河后立刻布阵准备迎敌,掩护中军渡河。”

“是。”身旁传令兵应声而去。

徐格暗叫不妙,史上前秦符坚攻东晋,要过长江之时,也说过类似的投鞭断流的话,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此时军令已下,已不容更改,为今之计……

想着想着,徐格略微点点头,转身对完颜赛不说道:“将军,徐格忽有小恙,或是行军劳累所至,徐格先去休息片刻。”

“呵呵,军师请便,此战就交给老夫也无妨。”完颜赛不此时心情极好,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此时的他,看着对面的宋军,就像看着一群待宰的绵羊。

完颜赛不战后对这场战的评价时,说道:“那是一群,披着羊皮的狼。”

第54章 奇袭剑门关(2)第27章 笼络第47章 城防第32章 血债血偿第6章 蒙军的战术第2章 争论第33章 车船第29章 水中之火第24章 阴谋第68章 利州之战(3)第10章 军器监第58章 成都之战(13)第21章 朱清第10章 兄弟第49章 钓鱼城之战(17)第37章 钓鱼城之战(5)第32章 洛阳之战(5)第10章 军器监第1章 返回宋朝第55章 成都之战(10)第16章 过河拆桥第49章 蔡州之战(2)第19章 前途第35章 凯旋归来第8章 试探第33章 洛阳之战(6)三十七章 阵法第39章 生死斗第51章 钓鱼城之战(19)第55章 成都之战(10)第20章 淮河之战(4)第49章 生死绞杀第6章 非鄞则婺第23章 治军之道(2)第17章 霹雳火球第12章 验弓第26章 宫城第32章 血债血偿第10章 漏算第1章 重回临安第63章 夜观天像第53章 奇袭剑门关(1)第16章 北伐第57章 钓鱼城之战(25)第5章 脱险第55章 成都之战(10)第38章 比试第19章 书信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25章 惊变第5章 阅兵第10章 军器监第16章 过河拆桥第55章 蔡州之战(8)第22章 弓箭第39章 下等人第23章 治军之道(2)第4章 上任第5章 阅兵第20章 燕京第12章 贪官第46章 突破第31章 人选第15章 出城第30章 水门第25章 惊变第19章 前途第65章 利州第58章 成都之战(13)第47章 钓鱼城之战(15)第7章 权相史弥远第19章 逆转民风第2章 面圣第26章 说客第23章 护国公第1章 麻木第18章 三峰山之战(2)第25章 惊变第10章 追击第28章 鲶鱼效应第11章 说服第29章 洛阳之战(2)第27章 粮食第35章 洛阳之战(8)第25章 燕京第39章 下等人第24章 阴谋第8章 惊奇第51章 成都之战(6)第2章 面圣第12章 贪官第47章 钓鱼城之战(15)第27章 燕京之战(1)第32章 燕京之战(6)第56章 军心第43章 量角器第19章 三峰山之战(3)第49章 钓鱼城之战(17)
第54章 奇袭剑门关(2)第27章 笼络第47章 城防第32章 血债血偿第6章 蒙军的战术第2章 争论第33章 车船第29章 水中之火第24章 阴谋第68章 利州之战(3)第10章 军器监第58章 成都之战(13)第21章 朱清第10章 兄弟第49章 钓鱼城之战(17)第37章 钓鱼城之战(5)第32章 洛阳之战(5)第10章 军器监第1章 返回宋朝第55章 成都之战(10)第16章 过河拆桥第49章 蔡州之战(2)第19章 前途第35章 凯旋归来第8章 试探第33章 洛阳之战(6)三十七章 阵法第39章 生死斗第51章 钓鱼城之战(19)第55章 成都之战(10)第20章 淮河之战(4)第49章 生死绞杀第6章 非鄞则婺第23章 治军之道(2)第17章 霹雳火球第12章 验弓第26章 宫城第32章 血债血偿第10章 漏算第1章 重回临安第63章 夜观天像第53章 奇袭剑门关(1)第16章 北伐第57章 钓鱼城之战(25)第5章 脱险第55章 成都之战(10)第38章 比试第19章 书信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25章 惊变第5章 阅兵第10章 军器监第16章 过河拆桥第55章 蔡州之战(8)第22章 弓箭第39章 下等人第23章 治军之道(2)第4章 上任第5章 阅兵第20章 燕京第12章 贪官第46章 突破第31章 人选第15章 出城第30章 水门第25章 惊变第19章 前途第65章 利州第58章 成都之战(13)第47章 钓鱼城之战(15)第7章 权相史弥远第19章 逆转民风第2章 面圣第26章 说客第23章 护国公第1章 麻木第18章 三峰山之战(2)第25章 惊变第10章 追击第28章 鲶鱼效应第11章 说服第29章 洛阳之战(2)第27章 粮食第35章 洛阳之战(8)第25章 燕京第39章 下等人第24章 阴谋第8章 惊奇第51章 成都之战(6)第2章 面圣第12章 贪官第47章 钓鱼城之战(15)第27章 燕京之战(1)第32章 燕京之战(6)第56章 军心第43章 量角器第19章 三峰山之战(3)第49章 钓鱼城之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