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开启贞观王朝

罗士信终于如愿以偿的再度抱得美人归,将助他良多的俏佳人郑丽琬迎娶过门。

同时李世民也渐渐走向了自己的人生一大巅峰。

武德九年九月九日!

李渊正式禅位,将大唐的江山正式交给皇太子李世民的手中。

这一日,整个长安都张灯结彩了起来,整个皇宫喜气洋洋。

在文武百官的恭迎下,李世民从李渊手中接过了天下之舵,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九五至尊的皇帝位子,李渊也册封为太上皇,顺利的完成了权势的交接。

这种庄严而隆重的日子,罗士信自然身在其中看着李世民从皇太子晋升为皇帝,看着李渊从皇帝成为太上皇,喜气洋洋没有血腥没有杀戮,心中也充满了自豪。

这是因为他的缘故,少了人伦悲剧的玄武门之变,大唐势必会走的更远,中国的未来也因该会更加的美好。

“只是……”罗士信有些好奇,不知为何李渊会选在这个时候禅位:李渊年过六十,确实上了一定的年纪,身体的情况他这个半子女婿也非常了解。的的确确不如以往那么健朗,但是作为一个早已习惯当甩手掌管的皇帝,哪里又需要他事事亲为?李渊还不至于老到糊涂,昏庸的地步。又为什么那么早退下来?

罗士信有些不明白,在不久之后他便知道了答案:这个答案很性感,也在情理之中。

这新帝继位。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多。

首先最首当其冲的便是年号,取什么年号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李世民在成为皇帝后的第一个早朝便是与群臣商议应该取什么年号为好,年号意喻着时代重新开始。意喻着皇帝对未来的想法意愿:就如杨广的年号大业一样,虽然事与愿违,但年号确实是新帝继位最重要的事情。

针对年号的选择,满朝文武是各抒己见什么杂七杂八,五花八门的都有。

有人说“乾元”,有人提议“广德”也有人说是“至德”,各有各的一套。各有各的含义说法。

罗士信实在忍不住,插嘴道:“不如就叫贞观……”他实在难以想象日后他人评价李世民创造的治世叫“广德之治”、“至德之治”、“乾元之治”是什么感觉,在他看来“贞观之治”就如文景之治、永乐盛世一样是无可代替的。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辉煌时代,改个别的名字实在让他无法接受。

见李世民真的在考虑什么乾元、广德,生怕自己穿越产生的蝴蝶效应,让那不可琢磨的小翅膀将贞观王朝给扇没了。

“贞观”两字一出罗士信之口。李世民眼中登时一亮。不知为何他对于这两个字特别有感觉。

长孙无忌突然高呼道:“罗尚书这‘贞观’二字用的极好极妙,《易大传》中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天地之理主于正,观以示人也。谓以正道示人,用意深刻,用心良苦。”

罗士信呆了一呆,有些傻眼了,但很快就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了长孙无忌的解释……天晓得“贞观”有什么含义。《易大传》是什么玩意他都不知道。《易经》他虽然没有看过,但却听过。《易大传》是哪里冒出来的?

其实《易大传》就是《易经》的一部分。这《易经》又叫《周易》,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所制八卦,二为周文王推演伏羲八卦而成的八八重叠六十四卦,三乃是孔子所做的传。《易经》中传的部分称为易传,司马迁称为《易大传》,罗士信文化程度不高,哪里会去看深奥难懂又用不到的《易经》?自然对于其中一无所知。

长孙无忌饱读诗书,有文武之才,瞬间的看破了“贞观”的含义,他对李世民极为了解,知他依然心动,见风使舵的大声赞美。

李世民见长孙无忌附和,赞许的点了点头,喂满朝文武道:“朕也钟意贞观,诸位卿家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取年号本就是顺着皇帝的心思取得,李世民都直言他钟意了,自然没有反对的人。

年号确定了下来,李世民也给了罗士信一个赞许的眼神,示意他年号取得很对胃口。

罗士信偷笑,这功劳也赚的太容易了。

这新皇即位之后,各种全新的任命也开始在一天天的颁布下来:首先自然毫无疑问的是皇后的人选。这一点原太子妃长孙氏是当之无愧的,至少在李世民心中他这辈子只认长孙氏一人,即便是长孙氏过世了,他也不允许任何人替代她的位子。

李世民的所有心腹也逐一得到了封赏,为了嘉奖功臣,他特地从文武中挑选出了五人为一等功,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罗士信。房玄龄进爵邢国公晋封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三品,杜如晦为蔡国公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三品。

就如罗士信建议的一样,李世民并没有给房玄龄、杜如晦多大的官,只是尚书省以下的正四品的左右丞,但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追加头衔,让他们能够以左右丞的身份行宰相之事。

长孙无忌加封为吏部尚书、晋封赵国公。

李靖、罗士信并没有升官,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们刚刚获得灭突厥的大赏,没有理由在此升官了。毕竟他们一个是兵部尚书,一个是刑部尚书地位已经不小了。

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心底明白,李靖能够成为一等功之一,实实在在是是沾了罗士信的光。

凤凰谷之变,罗士信助李世民取得太子之位功居第一,但他一直都是以帝党的身份示人。若李世民只将罗士信单独提出来重赏,将会有一定的麻烦,也便将李靖也带了上。李靖智破突厥,打出了大唐的今时今日,以他的战功得这个一等功也是合情合理得。

李靖晋封卫国公,增加了食邑。

罗士信亦是如此,增加了食邑,但他原先的郯国公却给改了,改成了更好的齐国公。

值得一提的是平阳,平阳以皇帝姐姐的身份册封为开国长公主……

与寻常的长公主不同,平阳的头衔上加了开国二字……(

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41章 尉迟敬德第36章 开启贞观王朝第14章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第5章 庆州都督罗士信第41章 血战安市第262章 计划开始第37章 锁定老对手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24章 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第9章 奇事怪事第9章 两路大军 主帅人选第178章 猪一样的指挥,神一样的队友第5章 与我所见略同呀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7章 发展过快而存在的问题第10章 罗艺之谋第55章 给我突利一个面子第187章 兴趣相投第1章 新官上任第182章 生命的奇迹第36章 追击神速第38章 心技一体第62章 毁墙擒敌第126章 险胜第53章 罗士信战五行遁术第87章 长街刺杀第41章 血战安市第187章 兴趣相投第20章 一个不好的消息第48章 各有进展第25章 怕得谁来第48章 天可汗应该是你的第7章 继承第6章 薛延陀崛起第265章 再闹大一些第256章 腐败了一回第160章 杀俘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92章 博弈西城第67章 捷报传达第50章 滚第2章 大战将至第10章 李世民的用心第155章 “单独会面”第255章 为老不尊的李渊第37章 高歌一曲第66章 军人的意志第36章 送上门的未婚妻第20章 中计取城第284章 孰不可忍第47章 图谋不轨第50章 滚第150章 完胜奚族第32章 真实的萧后第32章 真实的萧后第1章 有美远来 朔方大变第138章 幽州大总管第26章 郑家有女第144章 请君入瓮第2章 天生神力第28章 指点薛仁贵第88章 匹马袭营第28章 认可第281章 靠山布阵 向阳而战第153章 退兵,我不干!第59章 一石数鸟第9章 向罗艺求助第161章 李渊服气第21章 正面迎击第79章 信任第141章 十万雄兵围猎幽州第37章 勾心斗角第256章 腐败了一回第110章 罗士信做不到第41章 突厥入侵第257章 罗士信的目标,野望第296章 洞房花烛夜第54章 虬髯客的交易第293章 力扛巨鼎第108章 我回来了第42章 那个第38章 心技一体第51章 凯旋归朝第114章 朔望朝参第1章 有美远来 朔方大变第24章 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第268章 易储之念第181章 慌乱第14章 “胜券在握”第54章 意外的发现第152章 存心泄密第52章 定计第56章 那就给突利面子第172章 确实需要降降火第14章 大有蹊跷第237章 幻觉与继续消失第106章 晋升大将军第3章 说服,大唐迈向航海时代第一步第265章 再闹大一些
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41章 尉迟敬德第36章 开启贞观王朝第14章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第5章 庆州都督罗士信第41章 血战安市第262章 计划开始第37章 锁定老对手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24章 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第9章 奇事怪事第9章 两路大军 主帅人选第178章 猪一样的指挥,神一样的队友第5章 与我所见略同呀第196章 弄巧成拙?第7章 发展过快而存在的问题第10章 罗艺之谋第55章 给我突利一个面子第187章 兴趣相投第1章 新官上任第182章 生命的奇迹第36章 追击神速第38章 心技一体第62章 毁墙擒敌第126章 险胜第53章 罗士信战五行遁术第87章 长街刺杀第41章 血战安市第187章 兴趣相投第20章 一个不好的消息第48章 各有进展第25章 怕得谁来第48章 天可汗应该是你的第7章 继承第6章 薛延陀崛起第265章 再闹大一些第256章 腐败了一回第160章 杀俘第57章 君子好欺 君子不用欺第92章 博弈西城第67章 捷报传达第50章 滚第2章 大战将至第10章 李世民的用心第155章 “单独会面”第255章 为老不尊的李渊第37章 高歌一曲第66章 军人的意志第36章 送上门的未婚妻第20章 中计取城第284章 孰不可忍第47章 图谋不轨第50章 滚第150章 完胜奚族第32章 真实的萧后第32章 真实的萧后第1章 有美远来 朔方大变第138章 幽州大总管第26章 郑家有女第144章 请君入瓮第2章 天生神力第28章 指点薛仁贵第88章 匹马袭营第28章 认可第281章 靠山布阵 向阳而战第153章 退兵,我不干!第59章 一石数鸟第9章 向罗艺求助第161章 李渊服气第21章 正面迎击第79章 信任第141章 十万雄兵围猎幽州第37章 勾心斗角第256章 腐败了一回第110章 罗士信做不到第41章 突厥入侵第257章 罗士信的目标,野望第296章 洞房花烛夜第54章 虬髯客的交易第293章 力扛巨鼎第108章 我回来了第42章 那个第38章 心技一体第51章 凯旋归朝第114章 朔望朝参第1章 有美远来 朔方大变第24章 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第268章 易储之念第181章 慌乱第14章 “胜券在握”第54章 意外的发现第152章 存心泄密第52章 定计第56章 那就给突利面子第172章 确实需要降降火第14章 大有蹊跷第237章 幻觉与继续消失第106章 晋升大将军第3章 说服,大唐迈向航海时代第一步第265章 再闹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