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新太子

赵子良装作不知,问道:“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玄宗深深地看了赵子良一眼,他才不相信赵子良不知道他所指何事,说道:“最近朕的龙体有恙,直到现在又没有立太子,各皇子们因此都动了想要坐上那皇位的心思!”

说到这里,玄宗指着旁边案桌上一大堆奏章说道:“你看看,这些都是大臣们互相弹劾的奏章,朕的这些儿子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啊,外敌还没有灭呢,他们就为了这个皇位开始自相残杀了!”

赵子良想想,自己什么话都不说也不好,于是说了一句大实话:“陛下,这种情况也属正常,如果皇子们现在什么都不做,反而有些不正常了!”

玄宗听了赵子良这话顿时笑了,说道:“你这么说也对!你也看见了,朕这病啊只怕不是一时半会能好的,再让这帮皇子们折腾下去,不仅不利于朝廷政局稳定,而且对平叛大业有影响!另外,有消息从吐蕃那边传来,吐蕃人好像有些不怎么安份了,大概是看到了我朝的虚弱之处,想要趁机在我大唐身上割下一块肉!朕这次把你召回来是有两件事情想要听听你的想法和意见!”

赵子良抱拳道:“陛下请说!”

玄宗道:“这第一件事情,就是太子之位不能在空着了,想要让皇子们暂时安分一点,就陛下要确定太子的人选,册立太子,一方面稳定朝政,另一方面协助朕处理军政大事,朕的年纪大了,又有病在身,精力更不如前,有太子则可以让其监国,朕也可以轻松一些,好好养病,你认为呢?”

赵子良抱拳道:“陛下睿智,微臣完全赞同并且鼎力支持!”

玄宗紧接着问道:“诸位皇子之中,你认为谁最合适继承大统?”

赵子良沉吟片刻,抱拳道:“陛下,微臣无权过问储君之位的人选问题,无论大臣们支持谁,最终还是得要陛下定夺!储君之位关系到日后皇权的顺利交接、关系到大唐江山的稳固和统治的延续,储君必须要有能力统御群臣、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治理国家,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让大唐子民能够安享太平、能够复兴大唐盛世,让我华夏文明能够更加繁荣昌盛!无论陛下定哪位皇子为储君,微臣都是支持的,但储君继承大统之后能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就不是微臣能够左右的,微臣能够做的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竭尽所能让大唐的军队拥有足够的战力维护其统治,不受外辱和内患!”

玄宗听了赵子良这番话既高兴又担忧,让他高兴的是赵子良在太子人选问题上对他这个皇帝的支持,让他担忧的是他的所有儿子当中只怕没有一个能够入得了赵子良的法眼,他很清楚自己那些儿子们的德性,稍微能上得了一点台面的只有一个已经被圈禁的李亨,其他皇子都不是做皇帝的那块料!

玄宗想了想,对赵子良说道:“赵卿,既然这冬天前线也无战事,你暂且在京城多住几天,关于储君人选问题,朕还要再考虑考虑,待储君之位人选定了,你在返回河北!”

赵子良抱拳道:“微臣遵旨!”

玄宗精神有些不济,赵子良见状便告辞离开华清宫,回到长安城内家中休息。

傍晚时分,赵霆带着已经身怀有孕的宜宁郡主回来,宜宁郡主见到赵子良便道了万福:“见过父亲大人!”

赵子良虚扶着说道:“你有身孕,就不必多礼了!对了,明日你们二人一起去看看亲家,他们父子这几年也够清苦的!”

赵霆夫妻答应:“诺!”

次日,赵子良去看望了老上司盖嘉运,在其家中坐了一个时辰,带了一些礼物,刚回到家中就有从前的下属和一些交情还不错的官面人物们前来拜会。

此后一连几天,都有朝中大臣们前来拜会,言谈之中都隐隐试探他关于储君之位人选的问题,赵子良每次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一直过了七天,玄宗再次召赵子良进华清宫,这次来到华清宫,赵子良心想皇帝心里只怕已经确定了储君的人选。

果然,见了玄宗之后,玄宗就摒退左右,问道:“赵卿,朕的这些儿子当中,有能力做储君的,朕想来想去也只有李亨一人,皇孙当中也只有李豫还堪当大任,如今李亨还在被圈禁,你认为如果朕下旨解除对他们父子的圈禁,再次册立李亨为太子,朝臣们会如何反应?”

赵子良说道:“如果陛下真要重新册立他为太子,最好尽快!现在朝臣们都在面临重新站队的问题,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做出了选择,如果拖延下去,待绝大部分朝臣都站队完毕陛下再册立他为储君,受到的阻力绝不是一般的大,即便勉强能够平息事端,日后太子也会面临无人可用、被孤立的境地,微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万一陛下龙御殡天,那时太子又没有足够的实力稳定朝局,到时候只怕会出大乱子!大唐,已经再也经不起大的折腾了!”

玄宗听了赵子良的话之后沉默了半响,问道:“朕要重新册立李亨为太子,赵卿难道就不担心?当初李亨在马嵬驿逼宫,如果不是赵卿及时带兵赶到,只怕他已经成功了,可以说赵卿是直接破坏他计划的人,赵卿就不担心他掌权之后对你不利?”

赵子良也沉默了半响才微微笑道:“微臣当然担心,但微臣相信他不会这么做,他如果真要对微臣不利,无异于是自毁长城!也说明大唐到了他手上等于是走到了尽头,既然他都不在乎江山社稷,微臣即便一死又有何憾呢?”

玄宗听了赵子良的话闭上了眼睛,摆摆手道:“你明日便返回河北吧,几十万大军没有你坐镇,朕还是不放心!”

“诺,微臣告退!”赵子良起身抱拳躬身行礼告退。

从长安返回顿丘时已经是十二月十二,赵子良刚回到顿丘没过几天,王灿就来报告:“大帅,长安传来消息,皇帝解除了对李亨父子的圈禁,同时下旨重新册立他为太子!”

赵子良早就意识到玄宗可能会这么做,但真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愣神了很久,也就是说他从现在开始都可能随时面临李亨的报复。

赵子良压下内心的情绪,问道:“朝臣们对这件事情反应如何?”

王灿道:“吵翻天了,许多大臣上书直接表示反对,其中就有三位宰相!各地节度使、太守等人上书反对者不在少数!但皇帝对这些大臣们上书反对册立李亨为太子的奏章一概留中不发!刚刚又传来消息,太子已经被皇帝下旨任命为吏部尚书!大臣们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据说已经有几个朝臣暗中投靠过去了,还有当初太子一系没有被清洗掉的大臣都名目张胆地表示了效忠!”

赵子良叹道:“看来皇帝想让李亨继承大统的决心已定了,朝廷大臣们只要不傻都能看得明白,李亨都已经是一条咸鱼了,现在却还能够翻身,谁又会想到这一点呢?接下来只怕会有很多见风使舵的大臣放弃现在的阵营而去投靠李亨,或者大臣们会联合起来抵制李亨!”

又过了十天,十二月二十二,王灿急冲冲来见赵子良,禀报道:“大帅,朝中出事了,许多朝臣们向皇帝递交了辞呈,挂冠而去!还有大部分大臣托病在家不上朝处理公务,朝廷上下现在只有少数人主持大局,整个朝堂空了八成官员!”

“什么?”赵子良吃惊地站起来,“他们这是想要以此来逼迫皇帝收回成命!皇帝和太子有何反应?”

王灿道:“据说皇帝的病越发严重了一些,已经不能起床理政了,现在是太子监国,太子紧急从各衙门提拔了一些人,但这些人毫无高层理政经验,整个朝堂还是乱糟糟的,不过让人放心的是京城军队还算稳定!”

赵子良说道:“只要军队不乱,那些辞职的、托病不上朝的官员就撑不了多久!”

果然不出赵子良所料,等过了年,到了天宝十九年二月,托病上朝的官员们再也撑不住了,又开始上朝处理公务,大臣们这下算是看明白了,皇帝也是铁了心要让李亨继承大统,其他皇子有心想要跟天子对着干,但使用政治手段已经不起作用,手里又无兵权,只能派刺客刺杀李亨,李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经历了三次刺杀,险些丧命。

赵子良无心理会朝中之事,以为天气开始回暖,北伐就要继续,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已经开始。

驻扎在荥阳、陈留和菏泽一线的唐军开始大规模渡河北进,无数粮草辎重、军械物资开始往前线运输过去,将士们也结束休整、磨刀霍霍准备与叛军大战。

天宝十九年二月十六,赵子良下令,北伐大军前锋军展开进攻,楚歌率部向修武、殷州一线进攻,李嗣业率部向武陟和新乡一带进攻。

ps:本人新《血染大宋》已经上传,请读者大大们多多支持,点击、、推荐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链接:/info/1004906925

第731章 遇刺第377章 身陷天牢第776章 局势不乐观第1381章 使臣官邸第693章 风吹草动第89章 收网第1328章 兄弟相残(2)第840章 暗手第95章 整肃军纪(1)第1088章 田悦死(1)第493章 盟誓第1272章 想死?没那么容易!第541章 准备炼铁炼钢第1579章 中计第982章 物是人非第119章 美色试探第1338章 想跑第132章 来袭(2)第1450章 给他点厉害瞧瞧第881章 挑拨(2)第546章 大食国求亲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1441章 踢到了铁板第996章 阉党惶惶第620章 坑杀第566章 尴尬第1462章 挟持第1204章 父子兄弟斗法第54章 清点家当第150章 反空营计第876章 案件复杂第824章 被困第625章 挖地道攻城第1358章 一夫当关第45章 伤亡大半第1239章 耶路撒冷之战(2)第734章 朝野恐慌第812章 回归第445章 游击(3)第1552章 最后的海战(1)第1593章 最后的决战(8)第1265章 仿制货第487章 强势造访(1)滴261章 赚钱第1577章 死咬着不放第226章 受邀第797章 出城强袭第272章 证据到手第978章 群臣劝谏第1526章 巴尔达尼斯投降第133章 一夫当关第495章 自保之法——养贼自重第545章 炼钢第1447章 追踪第1242章 耶路撒冷之战(5)第1085章 幽州之乱(3)第188章 丝路安全会议(1)第1447章 追踪第1268章 不动如山第195章 母女心思第804章 皇帝的决定第827章 长期国策第730章 吵成一团第1523章 对阵交锋第1551章 西方联军(4)第22章 怪异商队第181章 岂曰无衣第543章 检阅第945章 决意亲征吐蕃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战(3)第572章 矛盾爆发第485章 边行军边训练第620章 坑杀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1395章 风起第1189章 无罪第98章 陌刀队和斥候队第1112章 出售军械第787章 冲阵第431章 一网打尽(2)第947章 泥婆罗国第121章 讨价还价第1040章 哥舒曜第1210章 兵发新罗国第1274章 灭门惨案第688章 明枪暗箭第539章 再整编第348章 两军遭遇第333章 论功行赏第661章 急火攻心第650章 誓师(1)第1456章 第九卫队出动第203章 举荐不成反惹祸第651章 誓师(2)第373章 功亏一篑第12章 官吃黑第44章 守城第1499章 痴情的赫罗德鲁特公主第234章 阻扰第578章 兵变(1)
第731章 遇刺第377章 身陷天牢第776章 局势不乐观第1381章 使臣官邸第693章 风吹草动第89章 收网第1328章 兄弟相残(2)第840章 暗手第95章 整肃军纪(1)第1088章 田悦死(1)第493章 盟誓第1272章 想死?没那么容易!第541章 准备炼铁炼钢第1579章 中计第982章 物是人非第119章 美色试探第1338章 想跑第132章 来袭(2)第1450章 给他点厉害瞧瞧第881章 挑拨(2)第546章 大食国求亲第968章 兵不血刃第1441章 踢到了铁板第996章 阉党惶惶第620章 坑杀第566章 尴尬第1462章 挟持第1204章 父子兄弟斗法第54章 清点家当第150章 反空营计第876章 案件复杂第824章 被困第625章 挖地道攻城第1358章 一夫当关第45章 伤亡大半第1239章 耶路撒冷之战(2)第734章 朝野恐慌第812章 回归第445章 游击(3)第1552章 最后的海战(1)第1593章 最后的决战(8)第1265章 仿制货第487章 强势造访(1)滴261章 赚钱第1577章 死咬着不放第226章 受邀第797章 出城强袭第272章 证据到手第978章 群臣劝谏第1526章 巴尔达尼斯投降第133章 一夫当关第495章 自保之法——养贼自重第545章 炼钢第1447章 追踪第1242章 耶路撒冷之战(5)第1085章 幽州之乱(3)第188章 丝路安全会议(1)第1447章 追踪第1268章 不动如山第195章 母女心思第804章 皇帝的决定第827章 长期国策第730章 吵成一团第1523章 对阵交锋第1551章 西方联军(4)第22章 怪异商队第181章 岂曰无衣第543章 检阅第945章 决意亲征吐蕃第1240章 耶路撒冷之战(3)第572章 矛盾爆发第485章 边行军边训练第620章 坑杀第757章 唆使蔡希德第1395章 风起第1189章 无罪第98章 陌刀队和斥候队第1112章 出售军械第787章 冲阵第431章 一网打尽(2)第947章 泥婆罗国第121章 讨价还价第1040章 哥舒曜第1210章 兵发新罗国第1274章 灭门惨案第688章 明枪暗箭第539章 再整编第348章 两军遭遇第333章 论功行赏第661章 急火攻心第650章 誓师(1)第1456章 第九卫队出动第203章 举荐不成反惹祸第651章 誓师(2)第373章 功亏一篑第12章 官吃黑第44章 守城第1499章 痴情的赫罗德鲁特公主第234章 阻扰第578章 兵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