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推心置腹

赵子良说出了李豫的心里话,自从他登基这多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起或几起叛乱生,不但有原来安史之乱的余孽们,还有朝廷任命的各地节度使。川地就生了耗时日久、破坏严重、影响巨大的崔宁叛乱事件,原来以为安史之乱结束了,却没想到祸患已经在平乱过程中留下,想要解决这些祸患太难太难了,各地藩镇节度使越来越骄横自大、目无朝廷,这让他伤透了脑筋。

李豫叹道:“姑丈说得对啊,朕已经在安史之乱中犯下了错误,才导致如今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

赵子良也知道大唐的局势演变成今天这个局面绝对不是李豫一个人的错误,难道玄宗、肃宗就没有错误?总的来说,这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误,这是历史的错误,大唐的社会展到现在,制度上已经出现了问题,这先后几任皇帝就是因为没有及时进行改革才导致如今这种局面。

权利缺乏监督导致制度的漏洞扩大,被权臣利用,权臣也就罢了,关键是权臣的私心太重,如果是曹操那样的权臣,大唐自会变得越来越好,但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却是私心太重,全然没有国家至上的观念,以个人好恶来执政,当然会把大唐搞得一团糟。公然的买官卖官和结党营私、排除异己、阻塞言路、蒙蔽圣听等种种丑恶行为导致了朝廷官员的素质越来越低,先是朝廷官员的腐化程度加剧,随后扩散到地方官府,地方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或想往上爬,主要途径就是依靠向朝中大臣,后来这种事情形成了官场风气,如果不靠这种手段根本无法晋升,这也导致了地方官吏们不得不依靠收刮百姓作为行贿的钱财。再机加上世家大族与地方官吏勾结对自耕农土地的兼并,这导致大量无地农民产生,随着自然灾害的生,无地的农民就变成了流民,整个大唐社会就越来越乱了。

因此,一切社会动乱的根源都起源于官场**。

赵子良对李豫安慰道:“陛下,事情既然已经生了,再懊悔也是无济于事,现在臣正在想办法扭转局面,不过有一件事情还需要陛下下旨,以此来为朝廷和皇室挽回一些声誉和威信!”

李豫闻言连忙道:“姑丈请说,只要有利于扭转局面,要朕怎么做都行!”

赵子良沉吟片刻后说道:“从天宝年间开始一直到现在,有不少文臣武将是含冤屈而死的,陛下作为两位先帝的子孙后代、臣为人臣子,我等自然不好去评论两位先帝的功过是非,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替这些蒙冤受屈的文臣武将平反昭雪,这些人当中以皇甫惟明和王忠嗣在所有大臣武将的威望最高,当今朝廷中,有哪个武将、各地方藩镇大将和节度使或他们的父辈没有在这两位的麾下效力过?就连臣当年也在皇甫惟明帐下效力过一段时间。另外,仆骨怀恩就不去说他了,他终归是反了,即便他有冤屈,也是死有余辜,不能列入平反昭雪的名单之中,但是来瑱没有扯旗造反吧?他确实有些骄纵跋扈,但有才能、有战功的大将谁不骄纵跋扈呢?陛下身为上位者又怎能因为他们这一点毛病来否定他们一生对大唐江山社稷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呢?”

这番话让李豫羞愧难当,后悔莫及:“姑丈,说起来瑱,朕其实事后真的是很后悔啊!但是后悔也晚了。姑丈说得对,朕不能让这些含冤而死的文武大臣复活,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们平反昭雪。朕这就下旨······”

赵子良连忙拦住他:“陛下莫急,待臣与朝中大臣们商议一下,草拟一份需要平反昭雪的文臣武将名单,让待诏翰林拟好诏书之后呈现给陛下过目,陛下再用玺不迟!”

“是是是,是朕太急切了一些,这种事情总是要与大臣们商议的!对了,姑丈刚才不是说要向朕禀报这次朝会的过程和决议吗?”

“是的,那臣就跟陛下详细说一遍!”

“······主要就是这两点,举办科考会试和兵救援襄阳,户部尚书刘晏说户部没钱了,连举办一次科举会试的钱都拿不出来,这就让臣不太相信了,臣只好派人查户部的账目,太子殿下也是赞同的,陛下身边的俱公公等人也都赞同;另外,臣决定把陛下身边的神策军派去襄阳救援哥舒曜,宫禁的安全暂时由左金吾卫负责,左金吾卫大将军吴凑是陛下的舅舅,想必陛下对他应该还是放心的吧?”

李豫点头道:“让左金吾卫护卫宫禁安全也是可行的,朕对吴凑这个舅舅当然放心!只是······姑丈,为何一定要让神策军去平乱?朕身边的亲信护军可不多,调走一支就少一支啊!”

赵子良问道:“陛下,这几次叛军打来长安时,神策军的表现如何?只怕不尽人意吧?这些兵痞在京城之中呆得太久了一些,把他们留在陛下身边,陛下的安全反而令人担忧!”

李豫想了想同意了:“你说得也有道理,好吧,就这么定了!吴凑那里,要不要朕派人去说一声?”

赵子良道:“这倒是不必麻烦陛下,陛下既然已经退居深宫,最好是不要插手具体事务了,以免被某些人抓住把柄做文章!”

在赵子良与李豫说话期间,独孤贵妃始终坐在一旁听着,从未插嘴一句,只是不停地给他们添茶添水,始终带着微笑,这让赵子良对这个女人刮目相看,也难怪李豫对其宠爱有加。

李豫本来要留赵子良在宫中用膳,赵子良以政务繁忙为由推脱了,临走之际对李豫说道:“陛下,臣观贵妃娘娘仪态端庄、贤良淑德、不干朝政、也不树外戚,足以母仪天下!”

李豫笑道:“这事朕以前就想过,也曾提出来试探大臣们的反应,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啊,原因嘛······算了,此事以后再说!”

皇室的八卦自然有人议论,赵子良当然也听人说过独孤氏的事情,独孤氏十多年前曾做过太监李辅国的妾,就是这个经历让大臣们认为她没有资格做皇后。

赵子良道:“臣听人说过一些独孤贵妃的过往,但臣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障碍,就以臣为例,臣的王后陈氏嫁给臣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十一岁的女儿,臣还不是立了她为后?当初立后之时,西秦大臣们也曾经强烈反对,但是臣还不是顶住了压力!只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不违背礼法就行了!陛下若真要立贵妃娘娘为后,臣绝对支持!当然,这里面有太子这个储君的问题,若是立了独孤贵妃为皇后,太子就不是嫡子了,在这件事情陛下犹豫也是可以理解的!”

“是啊,姑丈,其实朕心里苦啊,委屈啊,朕这一生就喜欢两个女人,一个是独孤氏,一个是太子生母沈氏,可是沈氏如今已经不知所踪,朕想要立独孤氏为皇后还受到大臣们的阻扰,在外面还受到叛军们的威胁······”

赵子良带着对李豫的同情离开了皇宫,今天这次与李豫的交谈让他对李豫这个人的看法大为改观。

回到摄政王府后,赵子良立即开始投入了处理大量朝廷奏章的繁重工作中,一本一本奏章被他用蓝色毛笔批阅之后放在一边,处理一堆奏章之后,赵子良现有两本奏章是上书致仕,所为致仕就是退休,上书致仕就是是申请退休。一个是中书舍人柳祝同,另一个是左散骑常侍韩毕昭。

刚刚批阅奏章完毕,侍卫就走进来报告:“大王,白琇珪、张献诚和骆元光到了!”

赵子良放下毛笔对侍卫说道:“先让白琇珪进来吧!”

“是,大王!”

不一会儿,一个面色肃穆的中年文官走了进来向赵子良拱手道:“司农少卿白琇珪拜见大王!”

赵子良起身笑道:“琇珪啊,来来来,陪本王走走!”

“是,大王!”

两人从正厅走出,来到院内花园中,几个侍卫远远跟着。赵子良问道:“你是何时从徐州调来长安的?”

白琇珪说道:“广德二年!那时朝廷召李公光弼来长安任职,但当时皇帝身边多佞臣,李公担心遭到迫害,就以身体欠佳为由上书婉辞了,后来皇帝又下旨让李公任东都留守,李公也畏惧朝中奸佞的实力不敢启程,因长时间忧虑朝中奸佞当道和天下局势而积劳成疾,不久就一命呜呼了,此后朝廷就征调了下官来长安任司农少卿,下官想这也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职务,想来那些奸臣们也不会在意我这个小官,因此就携家带口过来了,毕竟这个可是一个朝廷正式官员”。

赵子良一愣,没想到白琇珪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过想想白琇珪的出身,他就理解了。

第665章 分配抄家财物份额第1363章 私了?第212章 失神驹第528章 都是钱财惹的杀身祸第447章 掏老巢第1291章 恶狗卢杞第1435章 目的第553章 阿布·******第381章 重返安西第885章 被杀第1019章 骂死裴遵庆第50章 连斩七将第466章 田仁琬死第14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546章 大食国求亲第107章 大胜回城第1536章 利奥夺位第1267章 连弩阻击第836章 会师咸海第1373章 道术VS魔法(2)第93章 铲除爪牙(2)第1315章 联手第937章 扩军扩军第770章 大战(2)第988章 主持朝会(1)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778章 意外之喜第34章 突骑施意劫掠第293章 延后第780章 举贤不避亲第46章 星夜驰援第718章 来瑱败睢阳破第305章 惨兮兮的大斗军第1347章 继续西征第722章 内讧被杀第528章 都是钱财惹的杀身祸第1972章 先下手为强第544章第378章 太子的算计第113章 公主死第656章 风云变幻马嵬驿(3)第814章 权利洗牌第498章 主动决战第313章 没有刁民只有赃官第325章 内应中的内应第596章 战争的号角吹响第1198章 君臣密谋第510章 东西方军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793章 西平城御敌第1246章 耶路撒冷之战(9)第1125章 双方兵力部署第494章 出兵集结第158章 决战之部署(2)第913章 外交手段(1)第1009章 李适的无奈第896章 接管波伦山口第713章 杀李归仁第937章 扩军扩军第194章 受理第976章 北进第663章 加兵部尚书衔第709章 王维之事第239章 意外收获第952章 正面交战第1198章 君臣密谋第 769章 大战(1)第394章 敲打阿史那昕第257章 停职第826章 唐朝国企第450章 契丹亡第814章 权利洗牌第1477章 山顶大战(1)第1344章 口袋(2)第143 交接第173章 偷袭得手第317章 连夜部署第1560章 抉择第878章 变相软禁第1131章 巴姆绿洲的激战(2)第384章 识破第610章 旷世大战(7)第1214章 先打后报第1369章 女巫莉莉娅第1542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1280章 惊天秘闻第705章 皇帝提亲第404章 突然的变故第651章 誓师(2)第1277章 宰相关播第1201章 战乱叙利亚第1146章 政策第1389章 红磨坊主人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恶第1055章 新机动兵力第97章 整肃军纪(3)第584章 兵变(7)第1512章 伊比利亚战争爆发第75章 临行交接(1)第1506章 意大利之行第734章 朝野恐慌
第665章 分配抄家财物份额第1363章 私了?第212章 失神驹第528章 都是钱财惹的杀身祸第447章 掏老巢第1291章 恶狗卢杞第1435章 目的第553章 阿布·******第381章 重返安西第885章 被杀第1019章 骂死裴遵庆第50章 连斩七将第466章 田仁琬死第147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546章 大食国求亲第107章 大胜回城第1536章 利奥夺位第1267章 连弩阻击第836章 会师咸海第1373章 道术VS魔法(2)第93章 铲除爪牙(2)第1315章 联手第937章 扩军扩军第770章 大战(2)第988章 主持朝会(1)第552章 偏向虎山行第778章 意外之喜第34章 突骑施意劫掠第293章 延后第780章 举贤不避亲第46章 星夜驰援第718章 来瑱败睢阳破第305章 惨兮兮的大斗军第1347章 继续西征第722章 内讧被杀第528章 都是钱财惹的杀身祸第1972章 先下手为强第544章第378章 太子的算计第113章 公主死第656章 风云变幻马嵬驿(3)第814章 权利洗牌第498章 主动决战第313章 没有刁民只有赃官第325章 内应中的内应第596章 战争的号角吹响第1198章 君臣密谋第510章 东西方军事力量第一次碰撞(1)第793章 西平城御敌第1246章 耶路撒冷之战(9)第1125章 双方兵力部署第494章 出兵集结第158章 决战之部署(2)第913章 外交手段(1)第1009章 李适的无奈第896章 接管波伦山口第713章 杀李归仁第937章 扩军扩军第194章 受理第976章 北进第663章 加兵部尚书衔第709章 王维之事第239章 意外收获第952章 正面交战第1198章 君臣密谋第 769章 大战(1)第394章 敲打阿史那昕第257章 停职第826章 唐朝国企第450章 契丹亡第814章 权利洗牌第1477章 山顶大战(1)第1344章 口袋(2)第143 交接第173章 偷袭得手第317章 连夜部署第1560章 抉择第878章 变相软禁第1131章 巴姆绿洲的激战(2)第384章 识破第610章 旷世大战(7)第1214章 先打后报第1369章 女巫莉莉娅第1542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1280章 惊天秘闻第705章 皇帝提亲第404章 突然的变故第651章 誓师(2)第1277章 宰相关播第1201章 战乱叙利亚第1146章 政策第1389章 红磨坊主人第1397章 放出所有罪恶第1055章 新机动兵力第97章 整肃军纪(3)第584章 兵变(7)第1512章 伊比利亚战争爆发第75章 临行交接(1)第1506章 意大利之行第734章 朝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