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诸事进行中

乙之观八年二月开始,派往西突厥、叶蕃、高丽的情报甘仙续出发。

往西突厥的由许立带领。共四十五人,挑选那些身材较高大魁梧粗壮之士,扮作往西域行商之人。分批经部州、凉州、沙州往龟兹、千泉一带。寻机建立情报网点;派往吐蕃的有三十五人,由傅德带队,选择那些体形较大面色红润者,以牧民或商人、佛者的身份,从大非川、河源一带进入吐蕃境内,并在其内分两拨,一拔留在河源这一带,另一部往逻些城;往高丽的有四十人。由李业诩从特战队中选拔出来的吴朋带领,从幽州经营州入高丽境内。

此乃首批派往这三地的情报人员,先站住脚根,将这些地方的大致情况探明,建立立足的据点和联络处,随着后续人员的陆续到达,并逐步建立情报网,待时机成熟,执行更多的使命。以李业诩报与李世民的行动计哉?”待下半年,前面这批人员站稳脚跟安定下来后。第二批差不多数量的人员也将派往这些地方。

这些情报人不仅是潜伏化妆的行家,在言语、行为、习俗方面与目标地的普通民众没什么区别,每个人都有一门或者几门的绝技,大部人员也是刺杀的高手。拳脚功夫方面都受过与特战队员相似的教授。

李业诩再派遣一些人员在分别在肃州、惯州、部州、营州等地设立联络点。从西突厥、吐蕃、高丽所传回来的情报,先在这里进行中转,再送回长安。

第一批人员踏上征程的时候,下一批情报人员的选拔和刮练已经开始。李业诩让几名富有经验,但因身体和年龄原因无法出去执行任务的人员,负责接下来的情报人员刮练工作。

因有前面这批人员几年帝练下来的经验,有了更完善的刮练教案,一些刮练方式的制度化,各科目教官的分工明确,刮练的进展也肯定会比上一批人员快。

李业诩花了许多时间和陈天宁一道制作的简单手雷延发装置。能缓慢燃烧的导火索,经过多次试验、改进。也终于成功了。虽然因原料的因素,现在用黑火药制作的延时导火索。无法与后世时候那些燃烧稳定的导火索或火药柱相比,但也基本能做到延缓一定的时间引爆,并根据导火索的长度控制延缓的时间。

只是导火索与前面那种引线制作的方式又不太一样,导火索用棉麻之类的线制作而成,用棉麻之类的线包缠着纯度较高的黑火药。再用胶类将其粘好,这比最早用纸类制作的引线燃烧稳定,速度也更可控,但制作工艺要复杂的得。幸好有陈天宁这酷爱研究的人在那里不分白天黑夜地折腾,终有一些成果研制出来。

这些手下人员的聪明才智很是出乎李业诩的意料之外,李业诩寻思着,若再有几位物理化学方面的人才穿越过来的话。给这些人上一些课,估计大唐的物理化学家们就可以成批地量产了,那些轰动世界的发明创造类也都是中国人的事儿。

李业诩在进一步研究各种延时装置,并且也考虑炸药制作方面的事儿,拉发引信也要进一步的改善,用更易燃烧的凝石制作,以求得每拉都能引燃。

与后世那种木柄手榴弹相似的武器也已经开始试制。装填火药的弹体由铁制作而成。再按一个长的木柄。木柄里面置有引信和导火索,导火索的拉环也用一个可以旋的后盖保护起来。

先制作一批出来,经过试验。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再进一步改进。

弹体的生产自有军器监的工匠们去操办。只是如今没有压铸设备,生产效率和工艺都不高,这点让李业诩颇为头疼。

但因无法大量提供原料,及制作工艺的原因,手榴弹还不能做到量产,还因原料纯度的问题,引信也还是无法做到每拉必燃。李业诩在奏请李世民后,派出一些军器监的官员去民间寻求更易磨擦燃烧的火石类。

现今没有条件制作出极易燃的合成引信燃料,也只得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再期望以后一段时间,这些手下们能想出办法来。

李业诩只恨现在生产技术落后,没有原料,让他这种炸药方面的行家很多构想无法实现。

但有几种较大型的炸药。在陈天宁制作的那种大型手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求得达到更多好的爆炸效果。还有简单的炸药包,也制作出来,可以送作筑路时候用石头山体爆破之用,战时可以用于炸毁敌方据守的城池和战堡类坚固的墙体。

但这些都是投掷距离较小或者没什么办法投掷的火器,李业诩在琢磨着能远距离抛掷的火器,那就是火炮,当然也得先从最早的那种用导火索点燃弹体的火炮开始着手,后世那种落地会爆炸的用触发引信引爆的炸弹,还只能是想象,能用到的原料没什么来源,得慢慢摸索。

有一点让李业诩欣慰的是。陈天宁手下已经有一些颇有天分的工匠们。……六之药有此夭生的兴毖,并与陈天宁一道整天在折腾这”侃忌儿。

只是研制火药时也出现过一些意外,几名工匠因大意,发生了爆炸,结果导致这几名工匠被炸死或者炸伤。

李业诩更是严令火器署内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条例,以避免再次的事故发生。

李世民对军器监的研制成果也很是赞赏。不断地把一些这方面的人士填充进来,有这方面天分的人士,更是一个都不放过,军器监的人员比原将作监的人员都多了好多。

钉在马蹄下面的马掌,经过军器监工匠们的多次改进。已经制作出非常好用的马蹄铁来。

先用铿子,把马蹄底铿平。除去那些老化的角质,用一些有倒钩的钉子钉入马蹄的坚硬角质层中。再把钉子铿平,这是太仆寺那些专管马政官员经过一些日子钉马掌琢磨出来的经验。

初时钉马掌时,因没人有经验,钉的深浅掌握不好,常使马蹄受伤,也经过了多次的试验和改进,才总结出经验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钉,挑选大批有经验的工匠们开始在大唐军中钉马掌。

特卫中的战马先开始钉马掌。特卫的练场上出现很壮观的一幕,许多根柱竖起来,立成架子,轮流将战马固定住,在那些已经经过多次试验。对钉的方法和深度都已经颇有经给的工匠及士兵指导下,钉马掌。热火朝天的景象。还有马儿不停的哀鸣声中。整个特卫练场俨然成了钉马掌的场所。

李业诩的那匹已经取名叫“青雕”的大青马也钉上了马蹄,青雕在李业诩的爱抚下,钉马掌时并没表现什么抵触,但钉好后,对蹄下新置的这个鞋子样的东西很是不适应,老是往地上撅蹄子。

李业诩跨上青雕,在刮练场上跑了一圈,因刮练场上没什么起伏的石块。暂时还感觉不出优势来,但那异常响亮的马蹄声。还是让人听着舒服。

经过几天的突击,特卫所有的战马都钉上了马掌,骑兵奔跑更是有气势了。那如雷的马蹄声,比往常同等数量战马奔跑的声音至少响了一倍。李业诩想着,若以后在战场上,万马奔腾的响声。能把敌人的胆吓破。只是这东西也肯定会被对手学去,战场上会有已方被砍死的战马,对马蹄下面这东西人家一看就明自,制作工艺并不复杂,能很快复制出来。

只是大唐军中数十万匹战马要钉马掌。打铸的马掌可以用不讲其数来形容。光长安城附近都有十几万匹战马,长安城内外,无数的打铁铺都接到官府的命令,赶制马掌,有全民打马掌的味道。

再加上制作手雷也要大量的铁,一时大唐国内铁的供应都显得紧张起来。朝廷下令。暂时将铁器的供应纳入朝廷管制范围内,期限为两年。

火火火

从特卫军中抽选出去的一百二十名中下级军官,也已经在左卫和右卫军中担任相仿的职务。按李世民和侯君集的安排,一部分士卒全面按照兵部新制定的大纲进行练,以与其他还是按原来方法练的士卒进行比较,看看各自刮练的成效如何。

按兵部制定的计划,年内左卫和右卫如特卫般募集一部分新的兵员,募集的兵员全部以新式大纲开始刮练。待有大批的掌握这些练兵方法的中下级军官及后,把这些军官们再分置到驻防在长安的各卫中。逐步以新法刮练,并将刮练之法在整个军中施行。

火火火

李业诩还抽时间专门和孙思邈探讨了好些关于哮喘的治疗方法,把他所知道的一些后世治疗这方面疾病的经验都和孙老道说了。

时下这种被称为气疾的呼吸道方面疾病的治疗还是个非常大的难题,连孙思邈这种称之为神医的人也有些束手无策,有办法在这种疾病的治疗上突破,让孙思邈异常感兴趣。

孙思邈大感兴趣之下,按李业诩所说的药理配置了一些药物。用于以往所遇上的民间一些气疾病者身上,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只是疗效较好的药物制作成本挺高,李业诩还把当初慕容诺葛钵送他的冬虫夏草和天山雪莲也贡献了一部分出去,作为试制配方中的一部分。以李业诩的想法。若民间那些哮喘患者经过孙思邈的治疗后。能达到控制和治疗的效果,那也就可以给长孙皇后服用。

能治愈或者控制长孙皇后的气疾病症,那是件大好事,若长孙皇后能再活个十年二十年,对李世民一些所犯错误也可能会起到督改的作用,甚至会少一些朝堂上关于皇位继承方面的争斗。至少,那个女皇帝武则天就没那么容易近李世民身边,若长孙皇后寿命比李世民长,那武则天就根本没可能走到大唐政坛的前面了。

甚至连李小九能否当上皇帝都是个未知数

第94章 太上皇驾崩第153章 又见皇后第106章 因谁之故?第21章 世袭刺史的风波第1章 兵制改革开始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战上第53章 青海道第30章 接下来的安排第58章 连根拔除第39章 麹文泰被吓死第4章 不速之客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第31章 丫头云儿第36章 特种训练(下)第113章 军歌--《大唐军魂》(下)第41章 玩的过火?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顺利第80章 诸事进行中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96章 太子监国第163章 好戏开场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163章 好戏开场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18章 转念间想到的第52章 双河之战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理由第53章 军队整体战斗力要提高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188章 李道宗的计谋:奇兵袭平壤第6章 长安西市第37章 不可思议的第一战第120章 带曼苏到我帐中来第16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33章 松州之战(七)第115章 检校行军大总管第66章 天大的事儿第242章 大军出征倭国第43章 新的作战手段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160章 千万不能赐婚第48章 大事也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34章 血战赤海(二)第25章 长孙无忌太讨厌了第134章 松州之战(八)第241章 幸好你没嫁于倭太子第242章 大军出征倭国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136章 驯服良马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8章 高山流水第147章 悠闲的日子第193章 新罗人貌合神离第103章 战事即将发生第59章 路途艰辛第10章 李恪告诉的秘密第229章 皇帝想回长安了第95章 刻石记功第18章 库山之战(中)第36章 血战赤海(四)第52章 双河之战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149章 高丽、百济自找死第93章 怎么会这样?第58章 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第229章 皇帝想回长安了第2章 即将开始第125章 往松州进军第38章 血战赤海(六)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43章 凌烟阁功臣第15章 第一卫军组建第87章 这小子还真行第127章 长孙无忌被贬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2章 战还是不战?第37章 利器第53章 惨烈的火屠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46章 好马第65章 侯君集的临别赠言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38章 寿辰(中)第212章 不战而取乌骨城第1章 这是在哪儿?第73章 大战即将开始第58章 凯旋仪式第48章 大事也
第94章 太上皇驾崩第153章 又见皇后第106章 因谁之故?第21章 世袭刺史的风波第1章 兵制改革开始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战上第53章 青海道第30章 接下来的安排第58章 连根拔除第39章 麹文泰被吓死第4章 不速之客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第31章 丫头云儿第36章 特种训练(下)第113章 军歌--《大唐军魂》(下)第41章 玩的过火?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顺利第80章 诸事进行中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96章 太子监国第163章 好戏开场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163章 好戏开场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18章 转念间想到的第52章 双河之战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这样做的理由第53章 军队整体战斗力要提高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188章 李道宗的计谋:奇兵袭平壤第6章 长安西市第37章 不可思议的第一战第120章 带曼苏到我帐中来第16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33章 松州之战(七)第115章 检校行军大总管第66章 天大的事儿第242章 大军出征倭国第43章 新的作战手段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66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142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160章 千万不能赐婚第48章 大事也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34章 血战赤海(二)第25章 长孙无忌太讨厌了第134章 松州之战(八)第241章 幸好你没嫁于倭太子第242章 大军出征倭国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136章 驯服良马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8章 高山流水第147章 悠闲的日子第193章 新罗人貌合神离第103章 战事即将发生第59章 路途艰辛第10章 李恪告诉的秘密第229章 皇帝想回长安了第95章 刻石记功第18章 库山之战(中)第36章 血战赤海(四)第52章 双河之战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战(中)第149章 高丽、百济自找死第93章 怎么会这样?第58章 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第229章 皇帝想回长安了第2章 即将开始第125章 往松州进军第38章 血战赤海(六)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43章 凌烟阁功臣第15章 第一卫军组建第87章 这小子还真行第127章 长孙无忌被贬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2章 战还是不战?第37章 利器第53章 惨烈的火屠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46章 好马第65章 侯君集的临别赠言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38章 寿辰(中)第212章 不战而取乌骨城第1章 这是在哪儿?第73章 大战即将开始第58章 凯旋仪式第48章 大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