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贞观十八年正月,李世民诏令司农丞相里玄奖持大唐皇帝玺书出使高丽与百济,明确地告知高丽王高藏与百济王扶余义慈:“新罗委质国家,朝贡不乏,朕命尔与百济(高丽)各宜戢兵,若更攻之,明年发兵击尔国!”

两份玺相似,只是里面的百济与高丽国名换了一下而已。

新罗使臣金春秋也随着相里玄奖一道回国。

在年后,兵部也再次下令,命令各卫军加强训练,军官都取消每旬两天的休息日,再令水师大将军郑仁泰和所属各将军,加紧操练水军将士,以备出征。

水师已经募集四万余士兵,所征招的都是那些渔家子弟或者是长在河海边的青壮年男子,在莱州一带训练了近年,对各种舟楫都能熟练操作,一些在湖海上的作战科目,正逐步开展训练中。

将作监所监制的战船,已经有五百余艘完工了,都是可以载五百人以上的大船,有近四分之一的战船,经过了特殊的建造,甲板特别的厚,这是为火炮上船做的准备。

经过多次试验,专门用于战舰上使用,射程约七百到一千步左右的火炮,也已经研制出来,木头制作的战舰,连李业诩也不敢往上放射程更加远的火炮,万一不能伤敌,引起已方自伤,那就得不偿失了,七百步之外,敌军对我军基本没有杀伤力。

这样的火炮船虽然可载人少了,主要是一些操浆的水手,还有火炮控制手,其余主要用来储存弹药,但对敌打击力则是成倍的增加。

贞观十八年四月,相里玄奖从平壤回京,在太极宫当着众臣的面向李世民报告情况。

“陛下,臣入平壤时,泉盖苏文率军正在攻击新罗,破其两城,臣将玺书交与高丽王高藏,高丽王派使召之,泉盖苏文才率人回平壤,臣向其宣示了陛下谕,令其勿攻新罗,泉盖苏文道:‘昔日隋人入寇,新罗乘机侵我五百里地,一直未归还,此次若不取还这些被新罗侵占之地,定不撤军!’臣说:‘既往之事,焉可追论?辽东诸城,本皆中国郡县,中国尚且不言,高丽岂得必求故地!’可恨泉盖苏文竟然不从,高丽王高藏既也不从…”相里玄奖一脸愤愤然地说道。

“臣再使百济,将陛下玺书交与百济王义慈,义慈也是如泉盖苏文般言语,”相里玄奖说完,将高丽王与百济王答大唐皇帝的奏书呈了上去。

有内侍过来将奏书接了过去,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并没看这两国王的回奏书,而是环看着殿下的诸臣道:“诸位爱卿,泉盖苏文弑杀其君,贼其大臣,残虐其民,今又违朕之诏命,侵暴邻国,百济王义慈与其狼狈为奸,不可以不讨!”

“陛下,臣反对对高丽用兵,”李世民语音刚落,谏议大夫诸遂良出列奏道,“陛下麾旗所指则中原平定,顾盼之间则四夷归服,威望无与伦比。如今却要渡海远征小小的高丽,如果能迅速将其攻破,那还可以,若万一遭遇挫折,伤威损望,再引起百姓起兵反抗,则朝廷的安危难测矣”

李业诩一听马上有人站出来反对,感觉很是不舒服,想着一向反战的魏征已经去逝了,怎么如今又蹦出个诸遂良来,朝廷的反战派倒是层出不穷的,看看御座上的李世民,也有些不悦的表情。

李业诩正想出列奏言,一边的李世绩比他先一步站了出去,奏道:“陛下,当初突厥入寇,魏征力谏不可出兵,然陛下却令李特进兵进,突厥终亡,吐谷浑攻我鄯州,魏征也是力主不战,然陛下还是再令李特进出兵,青海之地入我大唐版图,还有后来吐蕃、高昌、西突厥、薛延陀犯我,朝中皆有人上奏不宜动兵戈,臣认为,若这几次都是不出兵,必将养成大患,正是因为陛下果断地派大军反击犯我大唐之敌,才使的如今我大唐版图日益扩大,四夷臣服,若是取罢兵之道,如今边患依然未解也…所以臣觉得,对高丽、百济如此不听我大唐号令,危我边关者,也一定要兴兵讨之!”

听李世绩如此说,李世民马上点头认同:“李爱卿言之有理,建议止兵实是魏征之过失,朕早已经明白这一点,只是不想说出来,怕塞了诸位爱卿进献良策之道!”

听李世绩如此说,诸遂良本还想反驳,但再听了皇帝所说的,大感惶恐,不敢再说什么,退回班列中。

“如今西北诸夷皆定,唯东面未平,朕想亲征高丽,各位爱卿觉得如何?”不待众臣再说什么,李世民继续道。

李世民要御驾亲征的话,如一颗重磅炸弹扔下来一样,朝臣中瞬间哗然。

刚刚还有人准备出来建议皇帝不要轻易启战事,哪知道皇帝已经不在这个问题上讨论了,来了个急进式的话题,要御驾亲征,自己率军灭高丽去了。

虽然说朝臣都知道,皇帝是多年行伍出身,经历战事不下百场,从未遭败绩过,但如今已经身居皇位,即使身上那股将帅之气仍在,也不宜亲自出征,毕竟皇帝要统御天下,万一遭遇些什么事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且眼下朝中出名的战将可以说数不胜数。

只有李业诩对此并没什么意外,原来的历史上贞观年间出征高丽的战役,正是李世民亲征的,只是这一仗也给李世民这个百战百胜的著名军事统帅留下了阴影,终未尝将高丽攻下,未达到战略目的,李世民也将此战引为自己一生最遗憾的一战。

“陛下,不可!”长孙无忌率先出列道,“陛下乃九五之尊,高丽、百济只不过是宵小之辈,如何需要陛下亲征,臣愿意替陛下督师征战…”

李世民摇摇手,站起身道:“辽东本中国之地,前隋时四次出师而不能将其征服;朕当年说过,血债要用血来还,今朕率御大军东征,是要为中国报子弟之仇,为高丽百姓雪其国王被杀之耻。如今四夷皆平定,惟高丽未平,故趁朕未老之时,以诸卿余力以取之。朕待下半年,即往洛阳,从洛阳往辽东…”

李业诩从李世民兴奋的神情中却看了出来,皇帝手痒了,想亲自带兵作战过过瘾。不过想着也可以理解,如今大唐周边差不多都已经平定,只有东面这块地方还有一些不听号令的小国,李世民也已经四十多岁的年纪了,若不趁着还算年轻,身体还强健时过一把征战的瘾,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甚至连征战的对象也找不到了。

见皇帝如此说,谏议大夫诸遂良再出列奏道:“陛下,天下犹如一身:长安、洛阳两京,心腹也;州县,四肢也;四夷,身外之物也。高丽罪大,理应派兵讨伐,但命二、三猛将将四五万兵士,仗陛下威灵,取之易如反掌耳。若陛下亲征,恐时日长久,若国内有纷乱,太子尚不足以镇服,这些陛下也知道。陛下离开两京地,逾辽海之天险,以天下之君,轻行远举,此是愚臣之所甚忧事也!还请陛下三思!”

听诸遂良如此说,李世民不待其他朝臣出列奏言,即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说道,“爱卿此言差矣,八尧、九舜,也不能在冬季种粮;乡村野夫及儿童小子,却可以在春季播种,让作物生长,这是什么?这叫得其时令。天有其时,人有其功。泉盖苏文欺君虐民,百姓延颈盼救,此正是高丽可亡之际也。诸位爱卿只是未见此理,才会如此说!”李世民大手一挥道,“所以朕御座亲征,正是顺应天意,合乎民盼,有何不可?”

房玄龄等继续出列反对,李世民只是不听,最后有些恼怒了,阴沉着脸,以非常严厉的口气驳斥那些反对的人,表明自己的决定不可更改。

这时,李业诩顶着李世民严厉的目光出列道:“陛下,臣有一议!”

“讲!”李世民没好气地说道。

李业诩微仰着头,看着李世民道:“陛下,如今已经是近四月末了,已错过年内最佳发兵时间,臣建议,可令辽东守军,以一部兵马,连续地对高丽进行袭扰!疲惫其师,使其无法侦知我后续大军的动向…”

既然李世民要御驾亲征,原来历史上的征战高丽的战役也是李世民亲征的,李世民是想在这件事上盖过杨广,李业诩也根本没想到要出言反对这爱显摆皇帝过打仗瘾,不若就一些战事布署上说一些意见为好。

“此议甚好,诏令各卫军做好出征的准备,再令营州都督张俭,准备率军出击!”李世民好似对李业诩所说的非常满意,中气十足地说道。

如此场面,那些还想出来反对的人已经对我讲偃息旗鼓了,只是还有少数几人站出来,在表示同意出征高丽的同时,反对皇帝御驾亲征。

但这次李世民表现的非常强势,对反对出征的意见一概否决,反对御驾亲征的也不理,铁定了心要亲征高丽。

贞观十八年五月初,朝廷发布命张俭等征高丽、百济诏:

高丽百济,恃其僻远,每动兵甲,侵逼新罗。新罗日蹙,百姓涂炭263124183280,遣使请援,道路相望。朕情深愍念,爰命使者,诏彼两蕃,戢兵敦好。而高丽、百济奸惑,攻击未已,若不拯救,岂济倒悬。宜令营州都督张俭、守左宗卫率高履行等,率幽、营二都督府兵马,及契丹、奚、靺鞨,往辽东问罪,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随着这份诏令的下达,大唐对高丽、百济的战事正式开始打响…

第250章 准备班师回朝第7章 新任的特卫大将军第32章 出征在即第5章 论道第88章 各地的情报第53章 军队整体战斗力要提高第80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战法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16章 战争布署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225章 会师于平壤城下第173章 轻取盖牟城第48章 新的布署第59章 回家第252章 李世民亲迎出长安第269章 太子的奏议第112章 军歌--《大唐军魂》(上)第218章 金胜曼出现意外第18章 转念间想到的第8章 关于吐谷浑的情报第222章 泉盖苏文被杀第76章 千刀血第78章 礼节真多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206章 好消息传来第187章 女王也要听我的第6章 成为军人第4章 不速之客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52章 镇兵之将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80章 我们四面都是强敌第97章 回家了第6章 长安西市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47章 会师第230章 如何攻击倭国第36章 穿越莫贺延碛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第18章 训练继续第32章 比武第80章 诸事进行中第171章 心迹第16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185章 准备与新罗王会合第34章 转移阵地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96章 夜半时分,金胜曼单独来访第140章 松州之战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1章 巧遇父亲第227章 攻进平壤外城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78章 异常情况第259章 因病请辞第6章 颜如冰进府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38章 再次进宫第26章 决定第9章 这是爱情吗?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124章 伏击战(下)第45章 龙涎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27章 松州之战(一)第93章 劝和第23章 初次进宫第139章 松州之战(十三)第28章 大战牛心堆(中)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95章 刻石记功第59章 踏上归程第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8章 计策第56章 遭遇马贼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39章 伏俟城外第59章 路途艰辛第144章 齐王李佑谋反第19章 新事物第151章 南北夹击第173章 复职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26章 决定第61章 紧急事件第57章 回到长安第7章 郑氏兄妹第60章 其乐融融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71章 朝会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31章 是喜是悲?第32章 出征在即
第250章 准备班师回朝第7章 新任的特卫大将军第32章 出征在即第5章 论道第88章 各地的情报第53章 军队整体战斗力要提高第80章 贞观五年是个好年份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战法第148章 有人上门来敲诈第16章 战争布署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225章 会师于平壤城下第173章 轻取盖牟城第48章 新的布署第59章 回家第252章 李世民亲迎出长安第269章 太子的奏议第112章 军歌--《大唐军魂》(上)第218章 金胜曼出现意外第18章 转念间想到的第8章 关于吐谷浑的情报第222章 泉盖苏文被杀第76章 千刀血第78章 礼节真多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206章 好消息传来第187章 女王也要听我的第6章 成为军人第4章 不速之客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52章 镇兵之将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180章 我们四面都是强敌第97章 回家了第6章 长安西市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47章 会师第230章 如何攻击倭国第36章 穿越莫贺延碛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第18章 训练继续第32章 比武第80章 诸事进行中第171章 心迹第16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185章 准备与新罗王会合第34章 转移阵地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96章 夜半时分,金胜曼单独来访第140章 松州之战第49章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1章 巧遇父亲第227章 攻进平壤外城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78章 异常情况第259章 因病请辞第6章 颜如冰进府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38章 再次进宫第26章 决定第9章 这是爱情吗?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124章 伏击战(下)第45章 龙涎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127章 松州之战(一)第93章 劝和第23章 初次进宫第139章 松州之战(十三)第28章 大战牛心堆(中)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45章 吐谷浑复国第95章 刻石记功第59章 踏上归程第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8章 计策第56章 遭遇马贼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39章 伏俟城外第59章 路途艰辛第144章 齐王李佑谋反第19章 新事物第151章 南北夹击第173章 复职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26章 决定第61章 紧急事件第57章 回到长安第7章 郑氏兄妹第60章 其乐融融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71章 朝会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31章 是喜是悲?第32章 出征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