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

不过中南历来虽然落后,但是各地土著政权却非常富裕,不仅仅此地位处热带地区,物产丰富,水稻更是一年三季,还有数不清的其他农作物在此地生长,还有就是这些地方都有大批的金银矿以及其他的矿产资源。原本大唐和这些地方势力发展贸易就是用工商品来换取这些矿产资源和金银矿,借此来填补大唐内部发展工业所需。这一下直接将其收入囊中,大批量的缴获让第十九兵团在回军的途中不得不全军协助后勤部队运输缴获物资,可以说大唐帝国从丰州起家开始到目前为止,这是缴获最多的一次。到最后甚至为了保证运力都集中在金银等贵重物资上,所有的粮食等物资全部交给了后续跟来的民政官员处置。

中南大战的大批量的金银让财政部欣喜若狂,一方面紧急派员南下清点缴获的金银,另一方面则火速让专员带人前往中南去勘探当地的金矿银矿,调派人手加速开采以此来弥补钱庄日益紧张的储备金银问题。

不过中南大战的战果李玄清却没有多大在意,本身就是一些土著势力,如果不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话这里早就被中原王朝纳入到正是版图之中了。此时天策军打进去基本上是水到渠成,不管是那些势力反抗也好还是直接投诚也好,结果都一样。此时的李玄清正和工商部一样关注着大秦使团回去之后所带来的和泰西直接贸易。按照当年丝绸之路的终点推测,中原这边大量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在经历了漫长的西北丝绸之路之后最后的落脚点其实就是泰西,也就是大秦帝国。作为后世来客,李玄清自然明白中原的这些物产在泰西那边的受欢迎程度,所以才会将其作为帝国对外输出商品的重要市场,为此不惜将前膛枪都摆上货架。虽然李玄清目前在严格限制技术对外输出,前膛枪的技术光靠大秦那边目前的能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破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其实也是另一种技术对外输出。而且加上李玄清答应大秦和大食使团,对于对方派遣过来的学子大唐会全部收纳,这也就为以后埋下了一个隐患。不过在大批量的贸易输出能够实现的前提之下这些都不算什么。

而盯着这个天量贸易的不仅仅有李玄清这些帝国高层,还有之前从大秦来使在长安闲逛时漏出口风的大唐工商界。几乎就在使团成员返回之后,以六大家族为首的工商界开始大批量的提前往西北那边运输大批工商品,几乎罗列了工商部允许对外出口的所有工商品,其中张家和徐家更是联手从江南采购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传统物资开始沿铁路日夜不停朝着西北呼啸而去。整个四到六月,南方在大规模的发生战事,但是帝国内部特别是中原等地的大小厂家纷纷接到了大批量的订单,连带着北方工业带也在加班加点之中收到不少额外的订货,那些受了刺激的厂家现在能想到的就是想办法购买机器设备然后扩大产能,以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成品然后卖出去。

“皇上,这人家的订单还没下过来呢,我们自己先狂热了这是不是要出问题啊?万一大秦那边没有那么多的订单下过来,我们的工商业会被一句拖垮的。现在很多厂子都学会了朝钱庄借钱来扩充产量,如果订单卖不出去必然会形成连锁反应的。”岑天时被国内的这热火朝天的场景给吓了一大跳,跑到李玄清这里想着能有什么对策。

“放心吧,如果泰西人没有订单我就让西征军打过去,让军队去给工商品去找市场。”李玄清拍着岑天时的肩膀笑道:“岑先生放心,这是市场在自行起作用,我们作为主管阶层一方面要做的就是在市场起积极作用的时候引导好市场,反之则需要规范他们甚至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去让市场去发挥作用。”

“如今西北铁路线基本上都快变成名副其实的丝绸铁路了,几乎每天都会有来自江南等地的丝绸瓷器等传统商品在中原等地运河码头卸货然后装车运往西北。这就为西北数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大批量的商品运往西北其实也就是大唐的生产力朝着西北倾斜,而从西北运回来的则是无数的财富,以此来带动帝国内部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先生应该告诉拓跋思谏,让他一方面在西北各省做好准备,迎接好这一波商品前往西北,另一方面则是在前线的咸海等地建立好边境市场,让我们的商人不仅仅在国内进行贸易,要注意走出去,将大唐到大秦的商路真正的走出来。”

“皇上的意思是我们来主导这条通往大秦的商路?”岑天时有点惊疑不定道。

“不错,西北那边耶律家就做的不错,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深耕西北商道,不仅仅在恢复当年丝绸之路的盛况,这些年更是伴随着西征军的步伐将生意直接做到了大食境内。在西征军的鼎力支持之下耶律家就可以主导这条商路。”李玄清其实也对耶律家的这种魄力感到吃惊。这些年当其他家族在在开拓海外贸易时只有他们一家不争不抢一心一意在沿着西北的商道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而如今的这种情况也正说明了耶律家当年定下西北发展策略时的高明之处。西北那边连接着大食和大秦两个帝国,一旦将商路打通,那么这条路上流淌的可就是切切实实的黄金了。

“我让慕容抽空和耶律家沟通一下,然后让他们派专人去西北,具体的事情让拓跋思谏协助。”岑天时想到各地工商业火爆的场景以及无数的工商品运往西北的盛况咬了咬牙开始认真执行李玄清的这个建议。而慕容瀚海在和耶律家商谈之后,开始以耶律家为主导联合长安等地三十多家豪门共同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队立即启程前往西北,在疏勒等地组建了一家泰西贸易开发有限公司,以此在咸海等地建立分支部,来统筹和泰西那边进行贸易,并且在泰西人尚未抵达大唐西北的时候主动出击,沿着咸海往西行走,朝着当年丝绸之路的最西端的部分草图和这些年玄影卫探查出来的地图前往泰西人的王都拜占庭。为了确保安全,万毅抽调飞鹰旅停在西北的一个大队全军跟随,一方面确保商队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探查一下沿途各方势力的底,掩护玄影卫在当地安插人手。

耶律家在抽调人手组建商队的同时,其实也已经在安排其他的商路,其中跟随黠戛斯人一路往西抵达后世的伏尔加河还有第聂伯河等东欧平原地区之后已经和基辅俄罗斯公国的势力范围,并且在利用黠戛斯人和斯拉夫人争夺地盘的空隙,开始纷纷建立商业据点,将来自中原的各项物资运往这些地方进行销售。斯拉夫人不擅于耕作,所以基辅俄罗斯人虽然依靠着民族野蛮实力强大,但是起文明发展程度却比南方的大秦人差距甚远。而耶律家联合西北工商各界在此地开设的货栈却让他们第一次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商品还有来自东方的粮食、酒和其他产品。商业发展的很快,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大量的商队从切尔城运输大量的商品前往这些区域。现如今泰西贸易开发公司成立之后耶律家主动将这些区域也纳入到公司的开拓版图之中,这样一来在商队尚未抵达大秦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北方和基辅俄罗斯等斯拉夫民族开展起了贸易。

而此时在如此大规模的商品进入西北边境之后,坐镇疏勒的拓跋思谏也适时的派出大批人手开始修缮从安集延到白水城的直道,并且几乎是在修建这条直道的同时规划从疏勒往西北延伸抵达白水城和亘罗斯等地的铁路线,准备在南线铁路完成修建以后开工这条铁路。拓跋思谏的这个想法也在后来促使了第一条洲际大铁路的提前成形。从大陆的最东端开始一路往西随着天策军和大唐对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前行,从而最终抵达大海的另一边。

而时间到了天启九年八月份的时候大秦特使承诺的大秦商队也终于抵达西北边境,在咸海西部的边境城市开始和大唐进行正式贸易。虽然这一次大秦商队基本上都是集中购买了之前使团采购的前膛枪和子弹等军火,但是对于丝绸和瓷器的痴迷使得这些商品开始大批量的被买走,连带着之前李玄清没打算大规模出售的玻璃制品业大受追捧。这一盛况让咸海布政使欣喜若狂的同时也飞速将消息传递到整个西北,西北贸易由此犹如泼了一盆热油一般更加火爆。而不久之后泰西贸易开发公司的商队也成功抵达拜占庭,随行所携带的商品被交易之后,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城市一夜之间多了不少来自东方的商品,而且在随后的时间里泰西贸易公司的商队几乎比大秦自己的商队出行的次数还要多,无数的商品开始源源不断的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在这片广袤的平原上来回奔走,即使南方大食人的进逼越来越咄咄逼人但是这些从罗马开始就喜欢奢华生活的贵族们还是止不住对来自东方的奢侈品的疯狂追捧。而且越来越多的工业品也让这些人感到新奇的同时大量采购,自行车这种神奇的东西在短时间内就充斥着拜占庭的大街小巷,而以此为龙头大量大唐生产的工业品开始进入大秦,让大唐内部的工业发展由此变得更加繁盛。

持续的贸易让大塘工商界全力以赴的同时,西北那边也接到了玄影卫的汇报,大食人已经打过绿衣大食的首府,并且缴获了对方数百艘大型战船。可以说一夜之间黑衣大食人水陆两军得到极大的补充。对方虽然分裂但是几乎同本同源的优势足够巴格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消化掉,这样一来黑衣大食的势力也必然会以此而上一个台阶。

和大唐这边还在研究大食人实力大增之后自己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不同,就在旁边的大秦帝国此时却如鲠在喉,对方突然吞并绿衣大食所带来的震撼和攻克埃及省首府出现的巨型爆炸武器也让大秦人不寒而栗。当年的埃及首府就是以前的腓尼基城,前身还是大秦人的领土,其城防如何大秦人是心知肚明,现如今却被对方用一种新式武器摧枯拉朽一般炸翻在地,这让大秦人害怕的同时开始立即派遣使团再入大唐。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在大秦人见识到前膛枪的威力之后就不再迟疑。

“立即上报总参和皇上,西征军做好准备,同时让玄影卫派人去接触黠戛斯人,如果必要我们可以提供支援,协助他们尽快打开在北方草原开辟出一块安全可靠的地盘。”万毅几乎是第一时间做出决断,同时也将目光瞄准了后世的那片东欧大平原。不过此时在没有接到李玄清的正是命令之前,万毅选择的却是扶助黠戛斯人打前锋,去探探这些斯拉夫政权的实力如何。

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五百零九章 狂飙突进(上)第八十七章 关中剧变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难干(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教徒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出无敌威势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战术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夺食(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出无敌威势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场屠杀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梁换柱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发疏勒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汉金山国
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五百零九章 狂飙突进(上)第八十七章 关中剧变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难干(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教徒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出无敌威势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战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战术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夺食(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三十四章 河东来客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出无敌威势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场屠杀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梁换柱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发疏勒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汉金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