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礼制

太上皇归天,一直秉承孝道的李世民要为父守孝,循周礼。这可不得了,周礼为父母守孝是三年,皇帝要是去守孝了,那国事怎么办?众多大臣一起上谏,觉得跟当初汉文帝一样,意思个三十七天就可以除下孝服了。这之间的国事,交到东宫吧!

然后,问题又来了。古人是讲究陵墓的,当初秦始皇差不多造了一辈子的陵墓,到死也没全造完。而现在李渊是太上皇,也是做过皇帝的人,还是开国的高祖,陵墓的规格也不能寒碜。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应该好生操持,要像当年汉高祖刘邦的长陵一样,一定要厚葬,当然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总不能让灵柩一直停在外面,还是要早点入土为安。汉高祖的长陵高达九丈,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建起来的,哪怕如今建造工艺已经很高,可以不用石头用水泥什么的了,可是,你总不能光建一个外壳吧,里面也要有料啊!规定时间里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还劳民伤财。

秘书监这时是虞世南,也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那兄长虞世基是隋朝的老臣,却不是什么好人,绝对是佞臣,不过,这虞世基却不一样,李世民说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尤其是他的书法,他当年师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极有风骨,李世民的行书就是跟他学的。虞世基此时就觉得李世民做得不对,便上书劝谏:“圣人薄葬其亲属,并非是不孝,而是深思熟虑,因为厚葬适足以成为亲人的拖累,所以圣人不为。过去汉朝张释之曾说过:‘在陵墓中藏有金玉,即使铸铜铁封住南山还是有空隙。’刘向说:‘死者没有生命的极限而国家有兴废,张释之所讲的,是长远打算。’他们讲得深刻,的确合乎道理。陛下圣德超过唐尧、虞舜二帝,而厚葬亲人却效法秦汉的帝王,我认为陛下不当如此。虽然不再藏金埋玉,后代的人一见丘垄如此高大,怎么知道没有金玉呢?而且如今陛下服丧依照汉文帝,三十七天脱下丧服,但是丘垄制度惟独依照汉高祖的长陵,恐怕不大合适。希望陛下能够依照《白虎通义》一书,为太上皇建造三仞高的陵墓,所用器物制度,一律节省简化,将这些刻石碑立于陵旁,此外另书写一通,藏在宗庙内,用做后代子孙永久效法。”

李世民压根就不想理会这个有些迂腐的书生,毕竟,李世民如今已经功成名就,将大唐治理得成了贞观盛世,每日里都有大臣在奉承吹捧,已经没有最初登基那会儿虚心纳谏了,在他看来,自己是皇帝,李渊还是自己的父亲,当朝的开国高祖,难道给他修建的陵墓高大一点有什么问题吗?还说什么要简化从事,这不是丢皇家的脸面么!那怎么行,厚葬是一定要的。

虞世南也有一股子锲而不舍的精神,没几天,又送上了一道奏疏,这回把实际问题摆了出来:“汉代的帝王一般即位后即营造山陵,有的营建时间达五十多年;如今几个月之内要得到几十年的功效,恐怕人力难以做得到。”你去造啊,只要你不觉得把太上皇的灵柩一直放着不入土没什么,你就去造好了,大概太上皇等不了五六十年时间。

李世民也是务实的人,时间,这是关键问题。当下把虞世南的奏疏传到工部去,问那些工部负责建筑方面的郎官,到底是不是虞世南这个大胆的书生胡说八道,信口开河。工部的官员也是实诚人,自然就说了,这陵墓确实不是一两个月就能造起来的,何况要造九丈,实在是困难。李世民犯了难,高祖陵墓规格不能太低,那是对父亲不孝,又不能太高,那花费的时间太长,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也看到了这份奏疏,也不能让李世民难做,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九丈太高,三丈又太低,显示不出高祖的身份,那么就六丈好了!这也是有依据的,当初东汉光武帝的原陵就是六丈,人家也是中兴之主,也不委屈了高祖!

高祖下葬这事暂且不谈,如今国已定,这皇家的宗庙还是一直没完备的,如今,应该要将高祖的灵位请入宗庙,并且追封先祖,以为礼制。礼制一直是中国古代统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直是后世的人所难以理解的,毕竟,到了后世,社会制度趋向于完善,已经不依赖于这种道德上的无序规范了。

古代的国家,不可能如同后世一般,采用各种法律制度来管理国家,那所需要的成本过高。而能够降低这种成本的,也就是礼制了。按照孔老夫子的说法,什么叫礼,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或者是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前一个规范的是朝堂君臣还有长辈与晚辈,而后面一个就更加明确具体一点,制约的是家庭,乃至整个整个社会。凭借这似乎有些虚无缥缈的礼制,来调整家庭内部和家族之间的关系,最后纳入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保证整个社会的规范化。

皇室就要更加隆重一些,要追封祖先三代,这就是名分,别看孟子说什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知道所谓家、国、社稷,在这种家天下的时代里,就是最重要的。那些历来的皇帝对世家不满也是来源于此,因为他们总是先考虑家,然后才考虑国,这是统治者不能容忍的,虽然他们自己也差不多。

谏议大夫朱子奢上疏请求立三昭三穆而空下太祖之灵位。李世民在于礼部的一班官员商讨之后,同意了。然后就要增修宗庙,原本开国初追封的宣简公、懿王、景皇帝、元皇帝四个,也就是李渊的父亲,祖父,曾祖,曾曾祖不算,还加了两个,一个是远祖弘农府君重耳,另一个便是高祖了。原本房玄龄他们考证了李家的族谱后,还想要追封凉武昭王为太祖,不过,却让于志宁那个饱读经书的太子左庶子给反驳了,毕竟,李家的霸业又不是从那位开始的,怎么可以追封一个算起来不大相干的人呢,李世民想想也是,当下同意了。

自此,李家的宗庙,还有唐朝的礼制大半完备,剩下的可以由以后的各个君王增添或者修改什么的。

第186章 落定第178章 尘埃落定第109章 雪日第63章第135章 佛?道?第118章 街头第84章第178章 尘埃落定第160章 冲突第248章 乱前第201章 落水的人第11章 上元节第31章 曲水流觞第59章 萧皇后第228章 闹剧第227章 纷乱第194章 海盗第120章 闲谈第61章 纥干承基第70章第117章 探望第183章 归途第117章 探望第3章 转机第78章第125章 齐王府内第35章 请战第31章 曲水流觞第127章 原来你是太子?第37章 守城第52章 礼制第154章 出海计划第164章 对高丽的态度第87章 偶遇第68章第15章 元服第66章第45章 郑家有女第66章第156章 变故第51章 驾崩第180章 倾听第258章 吃醋?第24章 拼音第217章 城外庄园第37章 守城第48章 春天来了?第25章 金缕衣第148章 青羊宫第232章 开始第190章 背叛第258章 吃醋?第123章 李恪归来第224章 偶遇第238章 魔心宗第171章 新城的心事第85章 脱身第52章 礼制第234章 邀请第83章 王燕儿第186章 落定第112章 首演第32章 内阁第44章 怒火第57章第47章 有喜第185章 又见命案!第111章 上元日第223章 相思第183章 诡异的命案第28章 大婚第157章 落定第22章 坠马事件第159章 波斯来人第158章 覆灭第115章 立政殿第76章第214章 暂时的平静第243章 分歧第144章 琼林宴第215章 浮生半日闲第20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51章 加冕第109章 雪日第24章 拼音第77章第9章 饮宴第117章 探望第20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47章第117章 探望第132章 议论第48章 春天来了?第76章第58章第127章 原来你是太子?第230章 插曲第252章 杀戮之始
第186章 落定第178章 尘埃落定第109章 雪日第63章第135章 佛?道?第118章 街头第84章第178章 尘埃落定第160章 冲突第248章 乱前第201章 落水的人第11章 上元节第31章 曲水流觞第59章 萧皇后第228章 闹剧第227章 纷乱第194章 海盗第120章 闲谈第61章 纥干承基第70章第117章 探望第183章 归途第117章 探望第3章 转机第78章第125章 齐王府内第35章 请战第31章 曲水流觞第127章 原来你是太子?第37章 守城第52章 礼制第154章 出海计划第164章 对高丽的态度第87章 偶遇第68章第15章 元服第66章第45章 郑家有女第66章第156章 变故第51章 驾崩第180章 倾听第258章 吃醋?第24章 拼音第217章 城外庄园第37章 守城第48章 春天来了?第25章 金缕衣第148章 青羊宫第232章 开始第190章 背叛第258章 吃醋?第123章 李恪归来第224章 偶遇第238章 魔心宗第171章 新城的心事第85章 脱身第52章 礼制第234章 邀请第83章 王燕儿第186章 落定第112章 首演第32章 内阁第44章 怒火第57章第47章 有喜第185章 又见命案!第111章 上元日第223章 相思第183章 诡异的命案第28章 大婚第157章 落定第22章 坠马事件第159章 波斯来人第158章 覆灭第115章 立政殿第76章第214章 暂时的平静第243章 分歧第144章 琼林宴第215章 浮生半日闲第20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51章 加冕第109章 雪日第24章 拼音第77章第9章 饮宴第117章 探望第20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147章第117章 探望第132章 议论第48章 春天来了?第76章第58章第127章 原来你是太子?第230章 插曲第252章 杀戮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