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总督!

车窗外嘈杂的噪音时时传来,艾伦威尔逊却早已经练就了充耳不闻的本事,将自己和外界带有咖喱味的英语隔绝开来,年轻的脸像是被熨斗熨过一样,一双目光丝毫没有从手中的报纸转移,头版头条用醒目的标题写明,“大英帝国有着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收复整个缅甸的把握。”

“哎!”微不可查的叹息一声,声音小的甚至当事人自己都听不到,艾伦威尔逊将报纸收起来,平淡的看向窗外,耳边早已经没有浓重口音的英语叫卖声。

现在公车已经穿越了德里门,进去了新德里这座后来印度首都的区域。现在是一九四五年,新德里和德里最大的区别,就是新德里完全是英国因为加尔各答过于偏僻,将英属印度首府迁移到德里新建造的城区,新德里长期只有英国人居住。

一九四五年,这就是艾伦威尔逊面对最大的问题,横行世界三百年的大英帝国已经日薄西山,虽然仍然有着三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五百万大军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作战,可这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才是大英帝国衰落的开始。

比起美苏两个过千万军队,一个称霸陆地一个主宰海洋的国家,似乎战后的世界已经没有了大英帝国这个前任霸主的位置,这让艾伦威尔逊,一个准备复制无数经典主角历程的公务员感到无所适从。

而有着前世记忆加持,艾伦威尔逊当然明白,大英帝国解体的号角,就在自己现在脚下的土地,大英帝国全世界最重要的殖民地,有着超过四百万平方公里面积的英属印度首先吹响。

而这根本是无法阻止的,不要说艾伦威尔逊只是一个并不资深的公务员,就算是他现在是印度总督,也没有无法无视已经成了英属印度共识的独立声音,所能想的就是早一天还是晚一天,能够从当中捞到什么好处。

下了公车,又经过了卫兵的检查,艾伦威尔逊站在很像是白宫的印度总督府正前方,双目从总督府圆顶上的英属印度旗一扫而过,他知道未来的路就在前方。

“先生,你怎么了?”刚刚检查完的卫兵看着艾伦威尔逊,有些好笑道,“不过像是你这么年轻的人,总督府倒是很少见。”

“我就当你是夸奖了,谢谢。”艾伦威尔逊微微低头,带着笑容回答道,顺便掩饰了自己刚刚的尴尬,迈步向着和白宫有些相似的建筑走去。

总督府当中,满是行色匆匆的办公人员,而在一座采光很好的房间内,现任印度总督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正在伸手在壁炉前面吸取热量,头也不回的问道,“巴伦,穆盟和国大党的人已经离开了?”

“是的,总督,他们已经离开了。”名为巴伦的男子看起来四十多岁,面目光洁显然经过精心打理,一本正经的回答道,“双方每一次的见面,分歧似乎都比上一次更多而不是更少了,这不单单是对双方,对我们也是如此。”

“该死,首相一定不希望得知这个消息。”韦维尔总督用不大的声音叫骂了一声,但与其说是叫骂,却更多是无奈的叹息。比起前线英印军团已经攻入缅甸境内,即将对日本人一雪前耻的公开消息,时不时就让他头疼的内部纷争,总是能够冲淡他这个印度总督的好心情。

“他们以及他们代表的阿里真纳和尼赫鲁,确实让我们十分头疼。总督先生!”巴伦虽然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神色,也不得不承认,比起已经看见胜利曙光的世界大战,大英帝国的明珠是不是还像是现在这么闪亮,才是最大的问题。

房间当中出现了令人窒息的尴尬,除了壁炉当中燃烧的炭火之外,再无一丝声响。

保守党内虽然有一些自由帝国主义者,声称印度甚至整个殖民地的投入已经超出了产出,希望大英帝国放弃整个殖民地,停止现在的赔钱买卖。

一如一百五十年前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呼吁北美十三州独立的原因一样,认为英属印度已经和当初的北美十三州一样,成了消耗大英帝国财富的黑洞。

可是在保守党当中这种声音并非是主流,现在大英帝国的首相丘吉尔,也一直声称要捍卫大英帝国的荣耀,可是现在英属印度的几个头面人物,心里都清楚,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将英印军团深入缅甸的消息告知伦敦,巴伦。”韦维尔总督抽回在壁炉前面的双手,叹息道,“伦敦还是希望多一些好消息的,将国大党和穆盟的事情放在后面。”

“是,总督!”带着程式化笑容的答应下来,巴伦原地后退了几步走出了房间。

整个印度总督府当中,像是战争时期的常态,每个人都带着匆忙之色,处理英属印度以及整个东南亚战场的信息,显得十分忙碌。

离开了韦维尔总督的巴伦,带着温和的面孔等着自己今天的客人,这个时候他并没有闲着,而是一心二用自己和自己下起了国际象棋。

不多时,助手将门推开,跟在身后的艾伦威尔逊走了进来,巴伦没有抬头走出了最后一步,将这一盘国际象棋下完,然后才抬头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起身顺便伸手指了一个地方让艾伦威尔逊坐下,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拿出了一叠文件袋,自顾自的看了起来,余光打量着来人,似乎在核实身份。

“你是格罗特威尔逊的儿子,对于你父亲的离去,我表示十分的悲痛。他和我的关系不错!”巴伦一边看着文件一边道,“一九二四年出生于伦敦,随后跟随父亲的工作前往香江生活,珍珠港事件之前,得到了对盟国极为重要的情报,随后在香江殖民地陷落到了加尔各答。战前你已经考进了牛津大学东方学院。”

说到这巴伦合上了文件袋开口道,“你的父亲本可以还有更大的工作,可惜了,南亚这里的疾病还是多了一些。艾伦,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一些。”

“也许这并不是什么优势!进入东方系,主要源自于父亲的工作经历。”艾伦威尔逊轻声的回答,心中不由得叹气,他已经利用殖民地的特殊环境,说服这辈子的父亲将年龄改大了三岁,因为中小学的课程对他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这才让成长经历看起来正常一点,

至于提供珍珠港的情报,本意他是想要做一个拿得出手的富二代,一边镀金一边让做公务员的父亲飞黄腾达,结果天不遂人愿,创业的责任又落在了自己的肩上。

“很好,但不要过分的谦虚,你的学业十分漂亮,如果不是世界大战爆发,你可以成为近年来牛津大学的最小毕业生。”巴伦坐在椅子上满意的点头,随后话锋一转问道,“虽然没有完成学业,但是一些关于东方学的概念已经积累了,你对印度这个地方怎么看?”

巴伦知道这个年龄人来的目的,同样艾伦威尔逊也知道这个公务员首领问出的问题是什么目的,双方互相知道对方的想法,心照不宣。

“嗯?”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很快给出了答案,“毫无疑问,在农业时代的时间段当中,东方国家因为规模上的优势,以及地理因素可以积累出来远远比欧洲庞大的财富。南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英属印度一直都是大英帝国繁荣的基石,皇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

巴伦认可的点点头,就听到艾伦威尔逊继续道,“正是有赖于广泛的殖民地所创造的财富,大英帝国才能够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者的进攻,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威廉二世。印度是一个蕴藏着财富的土地,牛津大学开启了东方学的系统研究,制造出来的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有着广泛的视野,比其他欧洲国家狭窄的思维,更加认识到了世界的本质。”

说到最后艾伦威尔逊还夸奖了一下牛津大学,他知道巴伦也是出身于牛津大学,从这个方面拉近双方的关系。

显然巴伦对这个来到这里的年轻人非常的满意,想到对方的父亲和自己关系不错,心中也有一点提携的意思,在英属印度这个地方,巴伦的权威并不比几个头面人物差。

作为公务员的首领巴伦很快就询问起来了对英属印度的看法,以及现在时不时闹起来的国大党、穆盟,以及对甘地、尼赫鲁以及阿里真纳这些印度本地政治人物的认识。

对此艾伦威尔逊都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并且给出了一些未来的设想。

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线客机第1688章 英德友谊万岁第九十三章 光辉时代回来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当然是原谅她第七百五十章 帝国主义兄弟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诚!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百五十章 团结的会议第1675章 昂纳克的访问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四百零二章 美国之行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并马拉维第一百零八章 内阁秘书的认可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负责任的英国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国(苏联)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唤缅因号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亿的大买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对美国预警第1658章 见好就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国的战略定力第八十一章 这是谁的问题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关危机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七百一十一章 胜天半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宝的援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风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业我拯救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储备粮改革第三百二十章 举报信第五十二章 秘密见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业的威胁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马来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争相示好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欧洲投降了第九百八十章 谁是敌人?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储备粮改革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战略定力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五十六章 有一笔赃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养寇自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恶不同戴天第七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四百零七章 总督谈话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巅峰第1643章 苏丹妥协第五十章 爱波斯坦宫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来了第1572章 都是为了大选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闪电般归来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1713章 乱有乱的办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爱国王就是爱伊朗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务大臣蒙巴顿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二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强国战略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第1670章 甚至三国协约第六十六章 胜利勋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纽芬兰王室领地第一千三百九十几章 美国也干了第三百零四章 一诺千金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队员第四百九十六章 杀手本能麦卡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陆孟加拉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阳产业第八百五十七章 槟城阅兵第1668章 议会制是未来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获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党大会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会建堵墙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马丁路德金遇刺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国最后的男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议
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线客机第1688章 英德友谊万岁第九十三章 光辉时代回来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当然是原谅她第七百五十章 帝国主义兄弟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诚!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百五十章 团结的会议第1675章 昂纳克的访问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四百零二章 美国之行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并马拉维第一百零八章 内阁秘书的认可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负责任的英国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国(苏联)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唤缅因号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亿的大买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对美国预警第1658章 见好就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国的战略定力第八十一章 这是谁的问题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关危机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七百一十一章 胜天半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宝的援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识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风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业我拯救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储备粮改革第三百二十章 举报信第五十二章 秘密见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业的威胁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马来亚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争相示好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欧洲投降了第九百八十章 谁是敌人?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储备粮改革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战略定力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五十六章 有一笔赃款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养寇自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恶不同戴天第七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四百零七章 总督谈话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巅峰第1643章 苏丹妥协第五十章 爱波斯坦宫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来了第1572章 都是为了大选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闪电般归来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1713章 乱有乱的办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爱国王就是爱伊朗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务大臣蒙巴顿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二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强国战略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第1670章 甚至三国协约第六十六章 胜利勋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纽芬兰王室领地第一千三百九十几章 美国也干了第三百零四章 一诺千金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队员第四百九十六章 杀手本能麦卡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陆孟加拉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阳产业第八百五十七章 槟城阅兵第1668章 议会制是未来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获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党大会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会建堵墙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变革中的英国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马丁路德金遇刺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国最后的男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