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

本次会议的扶持亚洲经济和发展计划的参加国,分别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锡兰和缅甸、新西兰加上英属马来亚,一共是七个国家加上马来亚殖民地。还有两个并非英联邦成员国的国家,分别是在本地区有殖民地的葡萄牙和荷兰旁听。

其实不用外交大臣有什么指示,艾伦威尔逊心里一清二楚,核心是英镑,参加国大多也都是英联邦国家。

随后几天,参加国代表陆续到来,毕竟除了英属马来亚之外,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这一次会议有着浓重的英联邦色彩,大概相当于历史上的科伦坡计划变种。

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毕竟已经独立了,各国的利益并不一致,抵达吉隆坡的英国代表团成员也明白,不会像是光荣时代那样,英国说什么都行,必然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和妥协才行。

就算是缅甸、印度和锡兰之间的关系,也足以令东道主感到尴尬,比如英国和缅甸有防务协议,然而,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大多数英国官员认为,对英国防务来说缅甸并非至关重要。

因此,不宜向缅甸提供军事援助,以免仰光将之用于镇压与英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的克伦人。同样,英国自身财政处于困难之中,应防止其他内部动荡的国家仿效缅甸向英国求援

艾伦威尔逊自己来到马来亚,一直保证不会管财政部要一分钱,都快要自掏腰包用来发展这里了,也亏是逆练神功小有所成,马来亚地广人稀被他用一个土地分配法案稳定了局势。

至于资金来源,自己都买股票,都是求助帕梅拉蒙巴顿,一直跑到堪培拉请求澳大利亚的支持。连他都不敢管伦敦要钱,更别提是缅甸了。

缅甸在没从伦敦得到想要的,便找到了周边的英联邦国家,仰光找到印度总理尼赫鲁,提议与印度、巴基斯坦和锡兰签署防务与经济协定。但尼赫鲁认为,因为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关系目前十分紧张。而且,锡兰也不可能参与这样的安排。从这个角度讲,缅方的设想暂时难以落实。

至于和北方的关系,缅甸以及亚洲的英联邦国家和英国的态度类似。处在左右摇摆的阶段,在确定英国无意断绝关系之后,缅甸已经首先建交。

不但缅甸是这样,独立的锡兰、印度、都表现出来了摇摆不定,就和当前的英国一样,面对不同的对象,说着不同的话。

会议开始的第一天,几乎就在自说自话当中度过的,甚至还讨论了正在进行的战争。

“印度反对美国冒险性将朝鲜战争扩大的行为,这一点新德里和伦敦是相同的,尼赫鲁总理认为,当前的军事行动在把整个世界拖入战争当中。”

听着印度人义正辞严的话,艾伦威尔逊的目光从其他国家的代表身上扫过,伸手挠了一下头皮,如果是平时的话,他可能会忍不住内涵一下有声有色的大国。

但就在这件事上,印度和英国当前的反应是一致的,而且专门返回一次伦敦,专门递交一份分析报告的人,正是艾伦威尔逊,所以不论是国家利益,还是个人利益,他都不能反对。

“尼赫鲁总理的风范,令人十分敬畏。”印度人的话音刚落,艾伦威尔逊首先鼓掌赞同道,“这个世界需要不同的声音,独立后印度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既然是尼赫鲁说的,这就代表了印度这个国家的态度,因为尼赫鲁不仅仅是印度总理,目前还兼任印度外交部长,尼赫鲁的话就是印度的外交政策。

印度从战争爆发之后,只是在第一次联合国大会上赞同美国干涉,往后就是在不断的唱反调,现在尼赫鲁在华盛顿眼中,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苏份子。

虽然在会议上,艾伦威尔逊作为马来亚本地的行政长官身份,再次找到了在英属印度的感觉,对印度的自立自强态度,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吹捧。

但不代表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不结盟的几个领头国家,除了印度之外还有埃及、南斯拉夫和印尼,埃及正是当前英国经营中东的大本营。南斯拉夫已经成了苏联的铁杆盟友,印尼更是被直接分治,理论上两百万的国土面积,直接被分割了一半,四面还被英国、荷兰、葡萄牙和澳大利亚包围。

印度想要在领导不结盟运动,得要找一个合适的国家进行辅佐才行。

“新德里不会认为,北方邻居会成为一个好助手吧?”在一片对印度的掌声当中,艾伦威尔逊忽然这么想着,如果是别的国家可能没有这么自信,至于印度嘛?很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艾伦威尔逊确实记得,在整个战争期间,尼赫鲁确实是不断为之奔走,几次把美国气得够呛,同时也因为尼赫鲁年轻时期对苏联颇多赞美被翻出来,给华盛顿留下了倾向苏联的印象。

“当前世界和平是主流!”艾伦威尔逊在外交大臣莫里森的示意下,开始尝试结束对于战争的讨论,“英国十分希望印度在亚洲事务上发挥重大影响力,对美国行为的担忧,伦敦表示理解,同样致力于本地的经济发展同样十分重要,伦敦希望印度能够起到重大作用。”

印度此时和美国的关系懂得都懂,在英国收缩之后,尼赫鲁做一个五年计划,又一个不排除社会主义,让准备填补真空的美国心生疑虑,加上传统上英国就有锄强扶弱的外交传统,美国自然也有样学样,重点扶持巴基斯坦。

这就让有声有色的大国十分不满,种种原因之下,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好不了。

在这一次的吉隆坡会议上,又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英国,这些同文同种的国家在。印度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好不容易,艾伦威尔逊才把会议走向重新带回来,不然就成了有声有色的大国,抨击美帝国主义的声讨会了。

虽然以英国没有介入战争的背景下,印度这么表态也表明是和英国对战争的态度一致。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参战了的。

必要的表态表明英国不介入的举动并非孤单,但总是说这件事就会破坏到英联邦的团结。

所以艾伦威尔逊的态度是,肯定印度对国际事务的重要影响力,同时把会议主题带回来。

历史上的科伦坡计划一开始就充满了政治意味。实际上,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对抗美国和苏联在东亚的势力扩张,继续保持英联邦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这一次的吉隆坡会议目的也是大同小异,仍然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的影响力。

英国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支持下,以英联邦的名义,准备斥资一千六百万英镑,对英属马来亚、缅甸以及锡兰进行扶持。

荷兰和葡萄牙是因为之前的五国联防提供军事保护的,而邀请印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扶持印度,而是向印度表达透明性,表示本次会议并没有排斥印度的意思。

比起历史上英国抠抠搜搜拿出来八百万英镑,紧接着就被美国以数以亿计的美元冲垮的结果,本次会议更加具象化了一些。

尤其是之前,艾伦威尔逊已经搞定了澳大利亚,不但让堪培拉放开了铁矿石禁令,还拿到了一千万英镑的允诺。并不在一千六百万英镑的英联邦拨款当中。加上美国当前在东南亚并没有军事力量存在,还是可以一拼的。

简单来说,这一次吉隆坡会议的主题,就是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对以英属马来亚为中心包括锡兰和缅甸提供资金支持和军事保护。不过军事保护在之前的五国联防上面有具体体现。

这可不是艾伦威尔逊对伦敦张嘴的结果,是伦敦自己要这么干的。

经过了几天的讨论,在美军不断继续向北的进发的同时,吉隆坡会议大体算是拿出来了共识,只等签字。

“艾伦,你认为英属马来亚的主要对手是谁。”外交大臣莫里森在大功告成前夕,询问这个本地的行政长官。

“美元、日本或者菲律宾。前者是美国的资金挟持,后面两国是当前附近的亲美国家。可能还有泰国,我如果是美国的话,会尽量往本次的会议当中塞进非英联邦国家,冲淡这个组织的英联邦色彩。”

艾伦威尔逊实话实说,这也是历史上美国的应对之策,开口求助道,“欧洲市场一定要为马来亚的产品开一个后门。其实我有了一些想法。”

有了资金的支持,艾伦威尔逊的目的就是要尽一切可能提高,英属马来亚对英国的重要性了。也就是说当前英属马来亚的一切腾飞基础都已经就位,他要抢在日本前面进行生产。

十月一日,美韩联军肃清韩国境内的正规武装,开始越过战前的分界线,同一天吉隆坡会议闭幕。

英属马来亚各大报纸披露了会议的具体细节,认为马来亚的好日子已经尽在眼前。

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东西方桥梁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开端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伦佐夫斯基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罗斯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单挑德美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三百八十八章 压力全在美国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坚持半年第九百八十四章 欧佩克成立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国盟友威尔逊第六百八十二章 为了自由世界第一百八十一章 灾害不会连续两年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驯服大臣第九百四十二章 讨要轰炸机第四百六十五章圣费尔南多第六百五十一章 乔治六世病故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脑会议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险和机遇并存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伦的教导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么回来了?第1647章 东芝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胁摩萨台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复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欧洲防务里程碑第四百四十二章 欢迎王储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1311章 芬兰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四章 贸易委员会会议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鸡毛的辩论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五百一十一章 羡慕的法国贵族第1586章 星球大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两面人威尔逊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胁的法国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国这大舔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四百五十三章 伦敦假日第1697章 欧洲集体意志第一百八十章 建设新印度第一百六十章 雾都伦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挥拳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发展良好的日本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二百三十五章 喷气式时代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变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东西方桥梁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队员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脑会议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军的未来第二百三十一章 这讨厌的话术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们第1544章 恐慌的社会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国人太天真第五百七十八章 离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1741章 进击的沙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儿夏洛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级外交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战俘第1627章 初露峥嵘的寡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为大英立过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机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顾问部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五百二十九章 马来亚专员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么样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苏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鲁克的认可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严峻的形势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1700章 要调转枪口?
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东西方桥梁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开端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伦佐夫斯基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罗斯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单挑德美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十二章 新德里会议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三百八十八章 压力全在美国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坚持半年第九百八十四章 欧佩克成立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国盟友威尔逊第六百八十二章 为了自由世界第一百八十一章 灾害不会连续两年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驯服大臣第九百四十二章 讨要轰炸机第四百六十五章圣费尔南多第六百五十一章 乔治六世病故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脑会议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险和机遇并存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伦的教导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么回来了?第1647章 东芝事件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胁摩萨台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复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欧洲防务里程碑第四百四十二章 欢迎王储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1311章 芬兰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四章 贸易委员会会议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鸡毛的辩论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五百一十一章 羡慕的法国贵族第1586章 星球大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两面人威尔逊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胁的法国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国这大舔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四百五十三章 伦敦假日第1697章 欧洲集体意志第一百八十章 建设新印度第一百六十章 雾都伦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挥拳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发展良好的日本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三百八十七章 驻法大使馆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二百三十五章 喷气式时代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变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东西方桥梁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队员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脑会议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军的未来第二百三十一章 这讨厌的话术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们第1544章 恐慌的社会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国人太天真第五百七十八章 离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1741章 进击的沙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儿夏洛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级外交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战俘第1627章 初露峥嵘的寡头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为大英立过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机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顾问部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五百二十九章 马来亚专员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么样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苏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鲁克的认可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严峻的形势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1700章 要调转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