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

可不是么?天知道艾伦威尔逊用了多少精力劝说格雷斯,才把这些巴尔干人旳野心拖延到这个关键时候,仔细想来,他觉得自己无愧于一个英国人,为了这个破落帝国已经做到了一切。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说,切下来的一块土地不到十万平方公里,当然在矿产这个层面来说,算是加丹加地区最有价值的一块,格雷斯他们算是非常克制了,压住了贪心。

不压住也不行,如果扩大占领土地,那就不是驱逐几十万人就能做到的了。

对于这个结果,艾伦威尔逊已经算是非常满意,现在北罗德西亚被截成两短的突出部解决了,根据之前的约定,北罗德西亚转变为王室领地的日程也可以安排上了。

虽然古巴导弹危机、英国其实帮不上什么忙,对两个人口大国的战争也就仅止于咋呼咋呼,最终只能在最好欺负的非洲,显示一下旧日支配者的威严。

但结果是好的,目前南部非洲的局势,无非就是英国和葡萄牙报团取暖,还有仅剩下一小块地的比利时殖民地卢旺达。

卢旺达这个后世以大屠杀闻名的国家,后来又政治强人保罗·卡加梅的统治出名。

面积不大却很有崛起的征兆,不过艾伦威尔逊觉得,到底能不能崛起还要观望一下,非洲不是没出过政治强人,也有一批水平相当不错。

但大多数一个不留神就被推翻,少数牢牢掌控政权的政治强人,一旦去世也会人亡政息。

保罗·卡加梅的水平相当高,把卢旺达治理的有声有色,简直不像是一个非洲国家,还吞了刚果加丹加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他一旦死亡的话,后继者还能有这样的水平么?要知道埃塞之前也有模有样的。

比利时剩下的卢旺达殖民地面积不大,在刚果独立之后估计比利时人不会把卢旺达看的太重要,比利时在非洲势力的消亡已经可以进入倒计时。

刨除葡萄牙现在尚算稳固的殖民力量,北罗德西亚南部还有罗德西亚、再往南还有南非, 罗德西亚和南非, 是冷战时期互为犄角、互相扶持的两个非洲白人政权。

罗德西亚战争一直打到八十年代, 南非更是九十年代白人政权才倒台。从现在来看,北罗德西亚领地可能是最为长久的白人政权。

有赖于这些屡教不改、枪毙都绝不冤枉的二战余孽,北罗德西亚的黑人族群已经被清理一空, 只要几个斯拉夫族群别和比利时移民内战,当地不可能遭受到外来威胁。

此时的艾伦威尔逊还不知道, 罗德西亚人马上就会眼见着北罗德西亚的情况, 准备找他这个常务次长求医问药了, 他现在还在莫斯科呢,和苏联人猛烈交锋呢。

总体而言, 不考虑政治正确这个问题,其实短时间内英国的利益应该不会受损。

撒切尔夫人时期,还真没考虑过政治正确的问题, 英国和南非的关系急剧升温。不过代价也是巨大的, 英联邦差点散架。

克林姆林宫,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正在抱怨, 某个躲在大使馆不出来的英国佬,“如此的怯懦, 他来莫斯科到底来做什么来了。”

“可能是避免被谈及卢本巴希的事情。”福尔采娃听了之后说道,“但是现在能够看出不来,英国趁着我们和美国人纠缠的时间, 搞定了一个对英国而言的麻烦。”

苏联最不缺乏的就是二战遗留的各种将帅,拿着北罗德西亚地图的形状, 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在苏德战争当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突出部问题。

突出部这个名词, 曾经引起了苏德两军数次血战,乃至于被有过从军经历的苏联将帅, 看到北罗德西亚地图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中央突破、两翼包抄等一系列的词汇。

出手抢夺卢本巴希,将北罗德西亚领地在后殖民时代遗留的问题解决。可见这一次的古巴导弹危机,英国人有了不小的收获。

“那又怎么样?英国和美国穿一条裤子。”葛罗米柯一脑袋浆糊的道。

“不一样的,以英国那个女首富为主流的英国资本,和美国的资本不同。就像是日不落帝国时期的英国资本,那个时候的英国资本追求全球化。而美国采取高关税抵抗, 现在的美国资本追求全球化,而英国资本则依靠英国的帝国特惠制抵抗。葛罗米柯同志,你应该多读一些苏斯洛夫同志的研究。”

福尔采娃解释着其中的不同之处,资本在不同的时候有着不同的特征。

在一战之前, 资本是牢牢绑定国家的,除了英国之外,很多国家都是支持国家的中坚力量,驱使着国家对外扩张,英国不这么做,是因为英国本身就是当时世界的最大收益者,英国资本推动全球化。

现在则反过来了,当时支持高关税保护自己的美国资本,成了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英国资本则是依靠英国的国家力量,用帝国特惠制抵挡着美国资本的扩张。

前者本身是厌恶国家这种模式的存在的,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不自语。

后者则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两者并非是完全不相容,一旦依托国家的那一方无法抵抗国际资本方,就会产生合作的想法。

艾伦威尔逊要是在这,肯定会说得妙啊。不过到了二十一世纪福尔采娃口中的英资和美资又反过来了,英资已经失去了一切工业资本, 转型成了金融资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美国又出现了变化, 美国毕竟是一个三亿人口的国家, 金融不能解决这么大人口的就业,这就导致全球化到了一定阶段, 美国没有深入进入全球化的资本不干了,美国的工业已经被国际化资本腐蚀的很严重,好处没拿到多少,大批人却过的没以前好了。

英国只有五千万人,转型也就转型了,美国三亿多人都去搞金融?简直开玩笑!

“所以,同志们!我们给英法两国一个台阶,以英法调停担忧欧洲安全的理由,来阐述古巴导弹危机的问题。”福尔采娃阐述着自己的观点,这样也更加能够让人接受一些。

尤其是苏联内部持强硬态度的势力,向美国低头的话,会让这些强硬人物感到不满。

而面对主动提出斡旋的英法两国递过来的台阶,苏联则可以接受,这本来也是英法两国这一次这么上心的目的。

勃列日涅夫刚想要开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问向科兹洛夫,“科兹洛夫同志,你是第二书记,你的看法是十分重要的。”

肯尼迪受到两封不一样措辞的信,第二封明显更加强硬的信被苏联强硬派影响到了,而这个强硬派的代表,就是科兹洛夫,科兹洛夫和国防部、军工企业有着良好的关系。

“伊里奇,这件事!”科兹洛夫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出于维护赫鲁晓夫的权威,艰难的点头道,“好吧,就在外交领域强调英法的调停,和欧洲的安全考虑,回复美国。”

“这样还可以,挑动欧洲和美国之间因为这一次利益不同产生的矛盾。我就不相信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强烈反应没有想法,尤其是法国人。”

葛罗米柯也转变了口风,“那么我们的公开声明当中,就把英法两国和欧洲的内容加进去,英国那个常务次长不能再躲在大使馆了,必须和我们一起。”

星期六。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赫鲁晓夫的回信。

信中说:“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武器。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在这一篇公开信之后,苏联广播电视台,把逗留在莫斯科的英法两国外交人员,阐述欧洲安全问题的担忧,用巨大篇幅做了介绍。

艾伦威尔逊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被苏联拉出来,做了挡箭牌。

刚开始他是犹豫的,毕竟这么大的事情总是伴随着风险,是不是过于树大招风了一点?

但一想这是全世界面临核战争威胁下的大事,换句话说这是拯救全世界。他绝对不能躲避,就这么定了,古巴导弹危机我拯救!

回国之后,在把这一份功劳作为人生当中的辉煌履历,现在则是代表英国呼吁和平的时候,展现英国为了保护欧洲的巨大影响力。

一个英国的常务次长,能够在苏联真理报上面留下署名文章,这个机会并不多。但他这一次做到了,欧洲这个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在他的刊文当中远离了核大战的威胁。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欧洲防务里程碑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九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运动弹第六百一十九章 给美国递刀第1631章 塔曼师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调动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胜国待遇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复返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们稳赢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万邦来朝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来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义者末日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五百五十七章 战争带来需求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后不要说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党内耗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变脸的印度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级外交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讹诈帕特尔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弹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风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总理鱼饵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579章 胜则反攻倒算第二百零六章 主动示好第五十二章 秘密见面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极条约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四十三章 巴尔干拯救者第五百九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绥靖政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对美国预警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银法案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挨揍不长记性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属果阿第一百零四章 海峡不设防公告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锐的资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发展良好的日本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二十六章 调离第七百零四章 拉拢内部敌人第1716章 曾经也是盟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亿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一百零五章 出卖尼克松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1545章 灵活的价值观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四百零七章 总督谈话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访问第1689章 搞定苏联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丽莎白铁矿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体核战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鲍中堂第五十二章 秘密见面第1542章 首相背后的男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国一定会胜利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国考虑躺平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后算账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联合情报委员会第一百三十四章 学长和学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658章 见好就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伦的宏伟蓝图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资产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八百五十四章 统治者会议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欧洲防务里程碑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六百九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运动弹第六百一十九章 给美国递刀第1631章 塔曼师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调动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报告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胜国待遇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复返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们稳赢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万邦来朝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来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义者末日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五百五十七章 战争带来需求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后不要说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党内耗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变脸的印度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级外交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讹诈帕特尔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弹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风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总理鱼饵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579章 胜则反攻倒算第二百零六章 主动示好第五十二章 秘密见面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极条约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四十三章 巴尔干拯救者第五百九十四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绥靖政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对美国预警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银法案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挨揍不长记性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属果阿第一百零四章 海峡不设防公告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锐的资本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发展良好的日本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二十六章 调离第七百零四章 拉拢内部敌人第1716章 曾经也是盟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亿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一百零五章 出卖尼克松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1545章 灵活的价值观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四百零七章 总督谈话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访问第1689章 搞定苏联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丽莎白铁矿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体核战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鲍中堂第五十二章 秘密见面第1542章 首相背后的男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国一定会胜利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国考虑躺平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后算账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联合情报委员会第一百三十四章 学长和学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658章 见好就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伦的宏伟蓝图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资产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八百五十四章 统治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