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学长和学弟

对于目前英占区的情况,伦敦方面的执政党也不是全无疑虑,所以就派工党新星来到英占区走一趟,威尔逊本人之前是公务员出身,对这项任务在合适不过。

同样反过来,现在的英占区贸易委员会,自然对这个前公务员,现国会秘书的下议员,心里就非常的抵触,做公务员的时候是我们的人,但成了政客之后就成了他们的人。

最关键的是,这么一个曾经使我们的人,现在是他们的人,非常的了解我们。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摸过如此。

两个副秘书长看来,艾伦威尔逊属于无知者无畏,正好可以把事情推脱出去。

但艾伦威尔逊并不这么认为,如果能在哈罗德威尔逊还是下议员的时候就和对方熟识,建立起来一定的人脉,等到威尔逊做首相之后,自己不论在什么位置上,总不是坏事吧。

对于这个工党首相,艾伦威尔逊曾经听过一段话来描述,“是彻头彻尾的学者,牛津教授,作为工党领袖,一天体力劳动都没做过,喜欢白兰地而不是不啤酒,喜欢雪茄而不是烟斗,而雪茄恰恰是资产阶级的象征,所以会在竞选时叼烟斗以示亲民。”

哈德罗威尔逊不用像是艾伦威尔逊来的时候那样,坐船渡过海峡,体会敦刻尔克的艰辛,战争已经结束三个月,汉诺威的军用机场已经清理出来,提升了很大的效率。

机场的阵仗不大,和当初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到达柏林的时候完全无法相比。只有艾伦威尔逊在等待,以及包括马仔马克在内的几个助手。

哪怕哈罗德威尔逊是下议员,国会秘书?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不重要的。

下议员有好几百人?更别提哈罗德威尔逊只能算是刚刚崭露头角,在国会中既谈不上资深?又不是特别有威望。

说不定不过了多长时间?一旦换届,所谓的下议员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出现过?而且经常出现。

哈德罗威尔逊从军机上缓步走下,手中还拿着随身携带的烟斗?作为一个二十九岁的国会议员?大英帝国政坛上的新星,他还是表现的非常得体。

做过公务员的他也明白,自己的前同事们是多么的不好对付。

“尊敬的国会秘书,欢迎你来到汉诺威?现在的情况比较简陋。”艾伦威尔逊迎上去?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未来的威尔逊首相,面相上和美国的威尔逊总统有些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几百年前的亲戚关系。

对于接机人只有寥寥几个,哈罗德威尔逊倒是没有介意?在他看来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直接问道?“相信大家都处在忙碌当中,我只是考察一下英占区?回去为首相作为决策参考。”

“是这样的,国会秘书?现在的英占区遭到了巨大破坏?同事们每一天无不殚精竭虑?恨不得第二天英占区就奇迹般的走向正轨。”艾伦威尔逊点点头,跟在哈罗德威尔逊身边边走边道,“光是语言问题就是一个考虑,不少同事都在自学德语。掌握一门外语的必要性在这个时间段极为重要。”

“他们在学外语?”哈罗德威尔逊疑问,随后了然点点头道,“确实学外语在德国工作是比较重要,如果不掌握德语的话,可能颁布命令的时候会产生歧义,这也是伦敦担心的事情。”

“当然了,就算是我没事也要学习外语。”艾伦威尔逊想到了伊莎贝拉德语老师,脸上不由得浮现起来会心的笑容,整个人显得十分的温和。

“听说英占区在进行旨在让德国妇女肩负重建德国的运动?”走出机场上了车,哈罗德威尔逊饶有兴趣的问道,“目前进展的怎么样?有效果么?” :(/

“非常有效果,根据目前的进展来说,波恩的进展最快,城市清理几乎已经完成了。当然这其中不能否认的是,波恩的城市规模不大,损毁的也并不严重,很多设施都能运转。”艾伦威尔逊实话实说道,“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确实如此!”哈罗德威尔逊肯定的点头道,“其实损坏的是否严重,其他地方的德国人根本不知道,最大愿望就是吃饱饭的德国人,应该是没有闲心调查的,我们把波恩当成是一个榜样来报道,足以证明工作进展顺利。”

艾伦威尔逊赞同的点头,哈罗德威尔逊离开公务员的工作岗位真是太可惜了,非要介入险恶的政坛当中,未来的大英帝国少了一个人民公仆。

不过这也不是一个坏事,艾伦威尔逊觉得这次就是一个机会,所以才主动请缨来接待哈罗德威尔逊,因为现在还是议员的哈罗德威尔逊,确实是一个厉害人物。

待机女王最喜欢的、私交最好的首相是威尔逊无疑。威尔逊退休的时候女王破格去唐宁街参加首相主持的晚宴,除威尔逊外只有丘吉尔在退休时享受过这个待遇。可以说威尔逊是唯一和女王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的首相。

当然历任首相和女王关系最差的,毫无疑问就是撒切尔夫人了。撒切尔夫人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削减福利,导致英国走向金融经济。

艾伦威尔逊先不评论后果,但反对撒切尔的工人家属甚至还多次到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请愿书请求她向撒切尔施压,就是了解到了她们的分歧,认为女王可以帮自己说话。

撒切尔夫人主政的时候,女王的地位又变得重要起来,不少英国人甚至期望女王让这个讨厌的女人赶紧滚蛋。

“哦对了,艾伦,听说你是有英属印度的工作经历。”哈罗德威尔逊听完艾伦威尔逊的简报之后,问道,“你对目前关于经济恢复的计划怎么看,听说你见过这份计划。”

何止是见过啊,就是我的!艾伦威尔逊心中腹诽,毫不停滞的开口道,“对经济振兴计划略微听人说起过,单独从我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在德国英占区和英属印度之间取长补短,补充彼此之间的劣势,这是非常好的。”

“国家经济就如同地球冷暖不平均一样,我在香江的时候听过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边就存在渔民,你不能指望渔民去种地。德国既然有这个工业基础,英属印度又有庞大的需求,把他们连接在一起,共同作为大英帝国经济振兴的一部分,顺理成章。”

“这就如同工业革命一样,对于煤炭的运用促进了蒸汽机的发展。可是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是没有煤炭的,就比如说拉美国家,在没有煤炭的前提下怎么进行工业革命呢?”

“很新颖的考虑问题方式。”哈罗德威尔逊对艾伦威尔逊表达了赞赏,他是牛津大学的学者出身,一打听艾伦威尔逊也是牛津大学的学生,只是还没有毕业不由得道,“战争耽误了你的学业,但是也锻炼了你的工作能力,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最近就有不少战前的学生回去做毕业论文,你什么时候申请?”

“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应该大学也会开放一直到年底吧。”见到哈罗德威尔逊点头,艾伦威尔逊就松了一口气道,“那么在年底之前我提出申请就都可以了?感谢牛津大学的灵活性。”

因为两人是学长和学弟的关系,以及夹杂着学者和键盘侠之间的交流。在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眼中的烫手山芋,并没有烫到艾伦威尔逊的手。

面对学识丰富的哈罗德威尔逊,艾伦威尔逊只能以键盘侠的丰富积累应对了。接待哈罗德威尔逊的时候,完全没有表现出来敌意。

“其实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来说,在战后恢复阶段,任何工作都是重要的。一旦恢复阶段完成,可能欧洲各国又会竞争激烈了。”艾伦威尔逊耸耸肩道,“到时候要么提高工作效率,要么提高福利,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什么办法?”哈罗德威尔逊很有兴趣的问道,对艾伦威尔逊脑子里的奇思妙想非常感兴趣。

“就像是大英帝国给英属印度的定位一样,进行产业转移。”艾伦威尔逊不好意思的说道,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其实就如同纺织业一样,纺织业几乎是没有门槛的,任何国家想要做都可以做,从我们大英帝国的经历当中也能看出来,首先就是用纺织机,将亚洲的纺织业中心,印度纺织业摧毁。”

“纺织业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长,而且是门槛最低的行业。几乎任何国家都可以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如果大英帝国找到可以发展的产业,把任何国家都能发展得纺织业舍弃掉,到时候就像是大英帝国的纺织机器,面对印度的人工纺织一样。我们可能出口一架飞机,就能换回来上百万件衬衫。”

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锡金很有用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罗波夫第八百四十二章 没难做的生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应对方案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国最后的男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乐开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书长和党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罗德西亚王室领地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六百一十一章 鸠山的发难第一百四十四章 梦想成真第1696章 压制德国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体系改革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尔逊夫妇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预言家威尔逊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欢而散第二百七十二章 讹诈昂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进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战争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边结算系统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七十章 汉堡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牺牲一下美国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轻装上阵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军售大单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四百零四章 关键的一年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个波斯湾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四百九十七章 众星捧月麦卡锡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九百七十五章 庆典和阴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迹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尔逊线第1727章 赫塞尔廷的耐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1717章 地图头的善意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卫号的未来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国一定会胜利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欧洲航天局第八百零九章 军政畅通第1564章 占领总统府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战的英国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1729章 投降输一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争吵第1672章 国际主义爵士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礼和外交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极条约第1545章 灵活的价值观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主义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725章 换掉他?第一百七十四章 铁娘子想进步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纳赛尔在也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军购第1590章 罢工和质询第五百四十六章 飓风行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丰硕成果第五百一十九章 开罗会议召开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儿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么样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对峙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谈了又没完全谈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点五亿预算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六百四十章 麦卡锡凯旋而归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进步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坚持坚持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诺言第八百四十二章 没难做的生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仪式感第七十三章 一个小目标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国第五百四十章 沙捞越王宫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麦卡锡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
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锡金很有用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罗波夫第八百四十二章 没难做的生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应对方案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国最后的男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乐开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书长和党魁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罗德西亚王室领地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六百一十一章 鸠山的发难第一百四十四章 梦想成真第1696章 压制德国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体系改革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尔逊夫妇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预言家威尔逊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欢而散第二百七十二章 讹诈昂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进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战争第1639章 断交风波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边结算系统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七十章 汉堡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牺牲一下美国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轻装上阵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军售大单第一千零五十章 谁的责任?第四百零四章 关键的一年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个波斯湾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四百九十七章 众星捧月麦卡锡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九百七十五章 庆典和阴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迹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尔逊线第1727章 赫塞尔廷的耐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1717章 地图头的善意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卫号的未来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国一定会胜利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欧洲航天局第八百零九章 军政畅通第1564章 占领总统府第八十三章 内阁秘书的担忧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战的英国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1729章 投降输一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争吵第1672章 国际主义爵士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礼和外交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极条约第1545章 灵活的价值观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主义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725章 换掉他?第一百七十四章 铁娘子想进步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纳赛尔在也门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军购第1590章 罢工和质询第五百四十六章 飓风行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丰硕成果第五百一十九章 开罗会议召开第1635章 想回家么?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儿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么样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对峙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谈了又没完全谈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点五亿预算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六百四十章 麦卡锡凯旋而归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进步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坚持坚持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诺言第八百四十二章 没难做的生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仪式感第七十三章 一个小目标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国第五百四十章 沙捞越王宫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麦卡锡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