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 罢工和质询

“在可预见的未来,煤炭的危险隐患不可能被消除,作为工会领导人,阿瑟先生应该很清楚煤矿事故几乎年年都有,你能否认么?”

没等阿瑟·斯卡吉尔回答,艾伦威尔逊已经转向下一个话题道,“而且和世界平均开采成本比较,以及人工方面的核算,英国当下的收入,极其不适合保留采矿业,幸亏澳大利亚距离英国远,但就算是从东欧进口的煤炭,也远远比本土的煤炭便宜。”

“安全事故和成本问题,对于煤炭的扼杀才是政府痛下决心的原因,如果英国越来越富裕,煤炭开采造成的负面影响只会越来越大。”

安全和成本是艾伦威尔逊着重讨论的问题,然后又把环保加了进去,煤炭确实是污染很严重的产业,应该以天然气和石油在能够代替的领域进行替换,英国又不是德国,本身北海就有天然气分布,完全可以做到进行代替。

艾伦威尔逊说到这甚至拿出来了随身携带的日记本,旁边的助手,甚至电视机前的人们都认为,此时的内阁秘书长是在记录发言,防止在其后的实行当中忘了。

尊敬的英国公民误会了,确实是记录下来防止忘记,但主要原因是要在苏联实行,英国自己有天然气,虽然分的不如挪威多。

但德国可没有,他希望苏联能够把天然气输入涨涨价,为德国工业体系稳步停滞添砖加瓦。

事实上这些发言,足以征服电视机前的大部分观众,不过很多问题并不是谁有道理的问题,归根究底是屁股问题,内阁秘书长说的这么好,这么有道理,但还是没有征服阿瑟·斯卡吉尔,就算是天然气顺利吸收了煤炭工人再就业,那有怎么样?

天然气产业工会有自己的工会领导,他是煤炭工会的领导人,又不能把天然气工会的领导人撵走,自己去领导天然气工会。

去年强行关闭二十座矿井,造成两万矿工失业,早已在矿工们心头埋下了不满的火种。更何况阿瑟·斯卡吉尔,已经做出了让政府妥协,可以涨百分之十五的薪水这一承诺,在此之前他是不会妥协的。

这种政府不尊重工人权益的理由,迎来了艾伦威尔逊居高临下的眼神,实话实说的劝解道,“抗争精神是可贵的,但你们赢不了。”

“从未见过如此傲慢的发言!”阿瑟·斯卡吉尔怒不可喝的开口道,“政府要夺走我们热爱的工作,却要让我们无动于衷。”

“时代变了,一九二六年大罢工,是那个时代近乎只有煤炭这么一种能源选择,现在不同了。”艾伦威尔逊心平气和的回应,“政府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煤炭工会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既然话不投机,内阁秘书长只能表达政府的强硬立场,希望煤炭工会能够悬崖勒马,不这么说不行,妻子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说不定都在看电视,形象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梦露,这个大傻妞很有同情底层的心理,必须要做到仁至义尽才行。

这一次很被关注的沟通,最终在一脸沉重的内阁秘书长注视之下陷入破裂,事已至此,谁错谁对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艾伦威尔逊最后一句话是,绝对不会关闭谈判的大门,哪怕取得这一次对工会的胜利,白厅仍然会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英国的产业升级。

经过了平静的两个星期,全国八十一个矿井的十万工人率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有的矿井的罢工工人甚至同警察发生了面对面的冲突。

此时的艾伦威尔逊,正在赫本那里表达了为英国已经耗尽了精力的心,所以赫本应该提供优越的后勤保障。

撒切尔夫人对伦敦警察局逮捕自己忠实拥趸的事施压之时,他已经躺在了梦露的住所当中,看着电视中的煤炭工会领导人阿瑟·斯卡吉尔大出风头。

几天时间,罢工扩大到了一百四十个矿井。全国停产的矿井计有百分之八十,而卷入罢工浪潮中去的煤矿工人约占矿工总数的百分之九十。

作为罢工领导人和煤矿工会主席的阿瑟·斯卡吉尔立即成为政界和媒体的热点人物。他奔走于各大煤矿之间,号召工人团结斗争,直到迫使政府收回关闭煤矿的成命为止。

斯卡吉尔就公开宣称,如果听令政府关闭矿井而无动于衷,默不作声,工人的权益将会受到更多的侵犯,工会的威信也将扫地以尽,撒切尔政府就会肆无忌惮地镇压工人运动了。

“这一次罢工会持续多长时间。”梦露叹了一口气,用征询的目光看向自己的男人,“非要用这么激烈的形势来对抗么。”

“也可以像是美国那样使用私人武装也收拾工人,但国情不同,美国这种事是很容易隐藏的,英国本土太小了。”艾伦威尔逊张了张嘴,“我们的目的并非是让工人失业,里根总统采取的办法,并不适合英国。”

所谓里根总统的办法,就是三年前,拥有一万五千名成员的美国职业航空交通管制工会PATCO宣布罢工。PATCO会员属于联邦政府雇员,受雇于联邦航空管理局。

政府拒绝罢工条件,里根总统命令他们在两天内恢复工作。工会没有接受,政府开除了一万一千名工人,并且规定这批工人终身不得担任联邦雇员工作。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PATCO罢工事件。

首先美国航空交通管制工会的规模和英国的煤炭工会规模无法相比,剩下就必须要说明基本盘大的好处了。

以美国的面积来说,一万五千人闹事真不是大事,之所以影响到是很多美国人的出行受到影响。

至于被解雇的雇员所遗留的空位,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自然是外包解决,联邦政府逐渐将过去由政府雇员管理的部份塔台服务外包。外包节省了成本,也造成了路径依赖,之后美国开始将大量工作外包,对掏空美国工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艾伦威尔逊可没准备把煤炭工人弄成失业人口的,首先人数太多,可能会对英国社会造成不稳定,从撒切尔夫人上台,英国的犯罪率就在逐渐升高,不过这件事要分怎么看,监控设备的需求也是助推电子产业需求的一部分。

艾伦威尔逊相信,只需要持之以恒,总有一天,像是一九八四那样的整个社会处在密不透风的监控网络中,一定会在英国实现。

一九八四这本书本来写的就是英国,内阁秘书长一定会致力于,让这一本著作下的社会成为现实,他甚至认为这对英国好处巨大。

如果非要被一个政府洗脑的话,那当然是英国政府来完成这项工作,如果英国政府无动于衷,就怕华盛顿有一天代替伦敦发号施令。

艾伦威尔逊并不只是忙着载人航天,他也在调配物资尤其是能源储备,希望从根本上让煤炭工人明白,至少这一次,他们是绝对无法和政府对抗的,罢工本身就会伤害社会,如果是一个英国拳头产业的工人进行罢工,那英国政府可能还会多考虑一下。

但像是煤炭工人这种已经被认定迟早要淘汰的产业,有无法在政府已经囤积能源的时候造成社会成本上涨,政府绝对不会后退一步。

安全、效益和环保,频繁出现在电视和各种舆论上面,艾伦威尔逊把煤炭产业是否需要保留的问题,作为英国公民讨论的大问题。

顺便还和工党议员打嘴仗,无上权威从来都没说过要消灭英国的工业,工业分很多种,印度连手工业都算工业,是不是英国也要跟着学?

在引用数据上,艾伦威尔逊可不像是撒切尔夫人那样,他引用的数据都是真的,不像是女首相那样胡搅蛮缠,一边捍卫撒切尔夫人对煤炭工会的政策,一边用事实说话,英国的工业能力是绝对可以优化的。

“很多人说,保守党政府除了对金融之外,剩下的产业都不感兴趣。内阁秘书长对此种说法有什么想说的。”前首相,现在已经辞去工党党魁的詹姆斯·卡拉汉,以后座议员的身份起身质询。

艾伦威尔逊不能等闲视之,虽然詹姆斯·卡拉汉已经不是首相了,但在目前的英国下议院卡拉汉是连任时间最长的议员,从一九四五年艾德礼内阁开始,一直到现在连续当选三十九年,所以卡拉汉还有一个称号叫下议院之父。

“尊敬的卡拉汉议员,确实是有这么一种说法。我并不确信内阁是否已经对此取得共识,但是白厅坚决反对这种决策,一定会斗争到底。”

艾伦威尔逊掷地有声的回复道,“英国要做一个高科技工业国,虽然金融业的收入更令人心动,但却无法覆盖广大的公民,要一个社会整体富裕,还是要走工业强国的路线。”

“我的内阁秘书长,希望你能够在捍卫国家利益的角度上,不屈从政治上的压力,就像是你从前做过的一样。”卡拉汉对这个回答表示满意,完成了这一后座议员和内阁秘书长的双簧表演。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宝的援手第1689章 搞定苏联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败女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儿夏洛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铁晚点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国第七百一十八章 运河归属谈判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红海军的胜利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无遗策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三百八十章 恢复中的英国第六百八十五章 启程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权序曲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关系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伦敦回复第十一章 朱纳加德土邦第二百一十四章 麦克林全都要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发的可疑第五百七十八章 离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亚消息第1690章 钝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航天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国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1563章 登陆作战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马来亚决不投降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计老父亲第1749章 一家团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九百三十五章 编外首相威尔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伦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爱的深沉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丽莎白时代到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转移矛盾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七百三十九章 当然是原谅她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较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设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罗米柯第八百四十章 经贸变军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伦佐夫斯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资源攻势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们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样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粮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独立浪潮第1734章 南非的光辉岁月第1730章 英斯防务协定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伦的教导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八百九十七章 点亮灯塔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国核战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针对第三方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么回来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亲芳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亲临前线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九百五十章 铁腕舒里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亿的大买卖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当自强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图灵的作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1679章 经贸版小协约国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机失踪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宝的援手第1689章 搞定苏联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败女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儿夏洛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铁晚点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国第七百一十八章 运河归属谈判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红海军的胜利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无遗策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三百八十章 恢复中的英国第六百八十五章 启程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权序曲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关系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伦敦回复第十一章 朱纳加德土邦第二百一十四章 麦克林全都要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发的可疑第五百七十八章 离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亚消息第1690章 钝刀子割肉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罗场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声有色的航天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国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1563章 登陆作战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电气化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马来亚决不投降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计老父亲第1749章 一家团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参观中的尼雷尔第九百三十五章 编外首相威尔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伦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爱的深沉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丽莎白时代到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转移矛盾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七百三十九章 当然是原谅她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较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设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运工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苏贸易协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罗米柯第八百四十章 经贸变军售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伦佐夫斯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资源攻势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们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样的力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粮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独立浪潮第1734章 南非的光辉岁月第1730章 英斯防务协定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伦的教导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八百九十七章 点亮灯塔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国核战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针对第三方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么回来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亲芳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亲临前线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九百五十章 铁腕舒里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亿的大买卖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当自强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二十八章 军火大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图灵的作用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1679章 经贸版小协约国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图甚大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机失踪